金色荣耀:丝路、黄金草原与游牧文明影响下的著名金器
金色荣耀:丝路、黄金草原与游牧文明
影响下的著名金器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偏爱金器。
在北方草原,神兽也成为金器的主角。虎和大角怪是匈奴金器的惯用纹样,而鲜卑人则崇拜一种似马的神兽。鲜卑民族留下了很多以马为原型的神兽形象,既是对朝夕相处的马的神化,也是一种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的体现。
在西南边陲,金器在西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展览有一批云南石寨山墓葬出土的金器,其中一件金剑鞘上有一对怪兽,头顶有角、虎牙、虎爪、尾上扬卷。这种神兽出自《山海经》,名称叫駮马,形状如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长着老虎的利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震得山摇地动,駮马出现昭示着对敌作战的胜利。
云南发现的金器都在西汉中期之后,据推测,可能是汉武帝南征古滇国,并设立益州郡之后,金器工艺才流传到滇地。
乐艺会从艺术图库中选取主要在春秋战国至西汉东汉以降,丝路、边疆、游牧文明中的金器文物。供广大爱好者欣赏研究。
春秋 雁纹金牌饰
春秋 卧马形金牌饰
战国 刺猬形金饰
透雕双兽纹金牌饰
战国 1987年甘肃长庆油田水电厂移交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直立怪兽纹金饰
战国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沟畔2号墓出土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藏
战国 鹰顶金冠饰
高7.3厘米 带长30厘米 重量:1394克 一级甲等文物
1972年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1972年冬,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生产队的队员们在冬季副业生产中,于阿鲁柴登以南3公里的沙窝子中发现了一批极其珍贵的金银器。1973年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派人前往调查并做了试掘。从现场发现的人骨和兽骨来看,这批遗物分别出于两座古墓,附近墓葬均遭破坏。从遗物的动物造型及出土地理位置判断,这些金银器遗物应属于战国时期居于河南地的匈奴林胡王或白羊王其中的一支。从这里分布着早期匈奴墓地来看,这一支匈奴人至少从春秋至战国一直生活在这个地方。
鹰顶金冠有“草原瑰宝”之誉,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匈奴王金冠 匈奴单于鹰形金冠饰
属战国时期,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
时代:战国 尺寸:鹰高6.7,冠带直径16.5-16.8厘米 重1211.7克 来源: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 这套金冠饰的主体造型为,一展翅的雄鹰,站立在一个狼羊咬斗纹的半球状体上,俯瞰着大地。额圈由三条半圆形金条榫铆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盘角羊和卧马造型,中间部分为绳索纹。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
虎牛咬斗纹金饰牌
战国 长12.6厘米,重221克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虎豕咬斗纹金带饰
战国 长13、宽10厘米,重291.4克
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二号匈奴墓出土,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藏。
这是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工艺的典型器物。此饰件以块金锤鍱成薄片,再锤出隐起图案,边以浅凸起的绳纹勾勒,遒劲流畅,富有绘画中的浅描趣味。在绳纹围成的框内,有猛虎和野猪咬斗撕搏的纹饰。构图紧凑生动,虎与猪搏斗的动态刻划得栩栩如生,且具有很强烈的浮雕效果。靠一端边框处有一孔,牌背面有一纽。
鎏金银带钩 战国
1965年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西汉墓出土 长12厘米 重257克
此带钩用铸造法制成。钩形似战国时期流行的琵琶样式。纹样的风格和同期青铜器纹样的风格相一致。带钩约始于春秋初期,广泛流行于战国,直到西汉。带钩长短不一,有短至两寸,有长达11寸的,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
西汉 金臂甲
西汉 鎏金献俘铜扣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 金牛头纹剑鞘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我国古代边远地区的铜剑不少是以铜片包木制成的,因而得以保存至今。有单鞘,有双鞘连在一起的。这种带鞘短剑北方草原牧猎民族地区有,西南巴蜀、古滇国墓葬也出土过。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墓中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纯金剑鞘,由三段构成,上饰牛头纹、折线纹、麦穗纹。民族特色极为鲜明。
金蛇纹剑鞘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3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 金腰带扣
盘角羊纹包金带具
西汉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地区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瑞兽形金饰牌
东汉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六家子墓 科尔沁博物馆藏
长8.1厘米,宽5.4厘米,此件金饰牌为佩戴之物,根据《魏书》记载,鲜卑始祖率领部族南迁,“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引导,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此件应为文献中所提之“神兽”。
力士搏兽纹金饰牌
东汉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出土 科尔沁博物馆藏
人形金牌饰
东汉 长9厘米,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出土 科尔沁博物馆藏
人面形牌饰,出土为一组2件,圆脸,额头及颧骨凸起,宽鼻,属典型的蒙古人种形象,可能是萨满巫师作法时佩戴的圣物。
双驼纹金牌饰 汉代
1974年陕西北郊龙首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汉代 金怪兽
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匈奴墓。高11.5厘米,长11厘米。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黄金制成的奇怪动物,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因此,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竟隐藏了十七只小鸟,体现出工匠们的睿智巧思和精湛做工。根据金怪兽底盘上的小孔,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
东汉 凤鸟纹步摇金饰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拉乌苏毛力吐嘎查出土后征集
科尔沁博物馆藏
东汉 卧马形挂金饰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六家子墓
科尔沁博物馆藏
东汉 月牙形金饰件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市四子王旗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这件月牙形金饰牌是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文化遗存。高13.6厘米,宽21.8厘米,呈半月形,上用小金珠勾勒出变形鸟纹的线条,疑为简化的格里芬形象;金牌周边饰一圈小金环;下部挂有23个瓜棱形金坠饰,每件坠饰由四片半圆形金片组成,弧边朝外,成瓜棱形。
此件金饰件制作相当精美,代表了草原文化的工艺特征。从纹饰、工艺、器形上看,此金牌与阿富汗西伯尔罕黄金冢出土的金器较为相似。其类似金器在中国周边各国都有发现,但在我国境内却十分罕见,中国境内考古出土品与之相似的很少,相同的还尚未发现,堪称孤品。
西晋 鹿首金步摇冠
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盟达茂旗西河子村窖藏
内蒙古博物院藏
步摇冠起源于西方,约公元前后正式形成。然后向东传播,横越欧亚大陆,经中国传入日本,流行时间长达600余年。在中国兴起于汉代,晋以后盛行。
鹿首金步摇冠具有鹿头特征,高18.5厘米,宽12厘米,重70克。头额部原镶嵌料石,现已脱落,眉梢上端另加一对圆圈纹,所有花纹和脸框周围饰鱼籽纹。面部嵌白、淡蓝色料石。竖耳,耳朵作尖桃形,内嵌白色料石。角作三枝并列向上,分又处嵌桃形白、绿色料石。枝梢环穿桃形叶片。这两件金步摇冠工艺精湛,外观华丽,是鲜卑族贵妇所特有的头上装饰,当步行时头部摇动,叶片随之颤动,所以谓之“步摇”。
鲜卑族起源于东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原建立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是唯一经历了从森林走向草原,进而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历经艰难,可谓“山高谷深,九难八阻”。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
西晋 6x6厘米 195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小坝子滩窖藏
内蒙古博物院藏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由纯金制成,印上方为蹲踞式骆驼钮。这枚金印是西晋王朝赐给鲜卑乌桓族首领的印信。西晋王朝国力不足,对众多游牧民族采用分封的怀柔政策。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出土的窖藏金银器中,先后发现"晋鲜卑归义侯"和"晋鲜卑率善中郎将"等金印。印中的"归义"、"率善"等字样都反映了这史实。
“猗芷金”四兽形金饰牌
西晋 195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小坝子滩窖藏
内蒙古博物院藏
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的一批窖藏金银器,精美异常,代表了西 晋拓跋鲜卑的工艺发展水平。 群兽形金饰件是由若干个动物组合而成的动物图案形,各个动物形经过变态和抽象,已分辨不出动物图像的原形.其背面錾 刻有“猗芷金”三字,得知其为西晋时拓跋鲜卑部大人猗拖所有之物。据《魏书》记载,拓跋禄官时,拓跋鲜卑分为三部以文帝之长 子桓皇帝讳猗拖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参合陂即今凉城县岱海,小坝子滩的沙虎子沟位于岱海北的蛮汉山中,出土文物地点与史籍记载相合。即猗拖率部住在岱海北部一带,可能在战乱中将其珍宝,深藏于山中,而被我们所发现。
西汉 兽形金饰片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西晋 嵌宝石熊形金饰
195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小坝子滩窖藏
内蒙古博物院藏
西晋 兽面纹四鸟形金佩饰
195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小坝子滩窖藏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
谢绝未经同意直接拷贝到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火取集:昭烈社糙物录》珠玉编(1)治繁决乱的精神力量-战汉玛瑙觿
无极游:中国丝绸博物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上博《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饕餮盛宴2:第二板块“统治”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