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瑰宝酣赏:彩绘朱雀木饰件与彩绘石桌面
大辽瑰宝酣赏
彩绘朱雀木饰件与彩绘石桌面
最近,首都博物馆拉开了《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的大幕,契丹宝藏又将引起社会聚焦。乐艺会在此从艺术图库中选取部分契丹文物图片资料,分集奉献给大家,共襄盛举。
契丹,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至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兵俘虏,其后耶律大石建西辽,于1218年亡于蒙古,契丹族的政权延续了三百余年。其盛时,曾势压后晋而得幽云十六州,与宋争峰而屡挫对手,四面所及,一时俱服。大辽“五京”也随之次第而建。
契丹建国后,共历九帝,立国二百余年。先后灭后晋、吞燕云、与北宋签订“澶源之盟”,达到鼎盛,疆域涵盖包括今外兴安岭以南的东北地区、山西大同、河北北部和今蒙古国在内的广大地区。契丹首创“因俗而治”的管理体制,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契丹族属东胡族系,源出鲜卑宇文部,发端于“木叶山”,世居于下辽河流域。“木叶山”既是契丹人的祖山,也是契丹人的祭天之所,是辽朝“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即今祖陵、祖州附近的“漫歧嘎山”。
契丹东面临海,西部与阿拉伯国家接壤,南接中原汉地,北部为草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契丹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南面有来自中原地区的唐风宋韵,西部有来自中亚与西亚地区的西域特色,北部是根深蒂固的游牧文化核心区。
在保留本民族传统同时,唐风宋韵、异域风情在契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手工业产品、文化艺术上皆有体现。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使得契丹社会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色。
一部契丹人的历史,高度地凝聚和浓缩了自古以来南、北方民族之间,强烈碰撞与心理认同的社会发展历程。
辽金元时期,是中国与世界激烈碰撞的重要时刻。这一历史期内,发生的一切人文交流的直接成果,都被贴上了鲜明的民族标签。先是,北大黄(药草)传入西亚被称为“契丹芦荟”;后来,火药也传入阿拉伯世界被称作“契丹花”;再后来,古代修筑城池的预算方法,传入古罗马(即今意大利),也被冠之以“契丹算法”的名目。
契丹文物之:彩绘朱雀木饰件
契丹文物之:彩绘石桌面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
谢绝未经同意直接拷贝到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火取集:昭烈社糙物录》珠玉编(1)治繁决乱的精神力量-战汉玛瑙觿
无极游:中国丝绸博物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上博《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饕餮盛宴2:第二板块“统治”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