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钢院士:《儒释道:东方信仰的三块基石》(上)
编注
本文是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同济大学前校长)于2017年9月29日,在南怀瑾学术研究会主办的“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记录稿,经作者审定并授权本平台发表。
因篇幅较长,分上中下三期连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儒释道:东方信仰的三块基石(上)
裴钢院士
今天这个演讲,对我来说挑战很大,需要我讲不熟悉的东西,或是讲不好的东西,但是盛情难却,我不得不讲,更主要的是,我也愿为纪念南怀瑾先生发扬国学之宏举而推波助澜。
国学之大,大到每个人都有看法;国学之深,深到每个人都难见底;国学之远,远到需要用历史和未来做考量。什么是国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立世之道和繁衍昌盛的关键所在。
今天讲“认识生命”这个题目,对我来说,理论上是好讲的,因为我是研究生命科学的, 可是听了前几位的演讲,让我感到“认识生命”也是最不好讲的。
一、生命是什么
在科学范畴里,生命是什么,异议不多。生命的主要特征,对于生命科学家,包括朱老师(朱清时)在内的物理学家,基本认定生命有如下特点,第一是生命能繁衍,世界上有许多其他伟大的东西、辉煌的东西、壮观的东西,但是缺少了这么一种能力,就是生生不息的繁衍能力,这是生命特有的重要定义。第二是生命可以生动鲜活地变化,这是生命的真谛,就如同在座各位谈到儒释道,就会想到无中生有、真空妙有和内圣外王一样,这个变化对生命来说是尤为重要。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在科学上已形成基本共识,它的科学理论基础,我们称为进化论。进化论的理论才不到两百年,但是跟各位分享的是,最近这十几年来,生命学家、搞进化研究的人发现,生命的变化速度、进化速度、适应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第三是要涉及到哲学和宗教,生命有生就有死,有生无死不叫生命,有死无生也不叫生命,有生有死才叫生命。
比较前面的第一点,生命可以继承遗传下去,那就出现了一个命题,就是生命到底是讲一个个体的生命?还是群体的生命?还是某个种族的生命?宇宙还有没有其它生命形式?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不想太多展开,还是要回到与今天活动更相关的事情上来讲。
二、认识生命
生命到底是不是可以认识的呢?这又是一个哲学命题。生命的现象非常复杂,究竟复杂到什么程度?比如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大家听我在说,知道我在说什么,大家在看,知道我给大家看什么,大家在想我说的话,这些都是在认识。我们时时刻刻在认识世界,认识世界与生命的关系、天与人的关系,所以认识生命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不知道到底生命更大还是认识生命更大,但起码这两者都非常大。因为生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认识生命也应该是无穷无尽的,应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生命,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有个词,神经科学现在用的比较多,叫“认知”。“认识生命”中的“认”和“识”是两件事, 认知中“认”和“知”也是两件事。尽管存在争议,但是今天纪念南怀瑾先生,他把“认识生命”作为一个命题,引导大家在国学大讲堂里面讲,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在座的朱清时老师曾经试图用另外一种角度和理论来认识生命,上次“香山会议”我也提到这样一个议题,希望和大家来商讨。我们讲“认识生命”这四个字,实际上有多重含义。但是我今天说的“认识生命”是在科学范畴之内。我们现在所谓的科学是文艺复兴以后,在西方兴起五百年左右的一个显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且导致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的力量是史无前例的。科学到底是什么呢?科学实际上就是认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包括大脑运行的规律,知道以后就可以模仿、创造、学习,这就是它的本意。那怎么知道它是科学呢?怎么知道它是对的呢?所以科学又建立一整套游戏规则,如何来判断对错。这就是科学所以强大,不能被打败的原因,许多情况下,尽管刚开始科学的火苗很小很小,在这个世界上几乎看不到,但是它一旦燃起,就会变成熊熊大火,燃遍整个地球和宇宙。挡不住它,因为它是事实。
科学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对世俗社会的规范和世俗游戏的规则,可以起到颠覆性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是革命者,是造反者,是颠覆者,它总会提出来很多当时一时很难接受的事情,比如生命科学里面的克隆技术,能不能把在座的各位克隆一下?从某种意义上用技术是可以做到的,许多动物都已经被克隆了,但是克隆的人不等于原来的人,因为这个人思想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经历,没有这个经历就不是原来的人。
我再举个例子来说明科学的颠覆性,谈虎色变,耸人听闻,使人惶惶不可终日,就是“基因编辑”。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龙为什么生龙,凤为什么生凤?因为有基因遗传基础,但是现在出现一种新的技术叫“基因编辑”,它可以改变这个遗传基础。现在已经有人宣称,根据你的基因组信息,可以判断你的容貌、你的长相、你的颜值。如果基因决定容貌这是事实,那么基因编辑完以后,整个人类的容貌就会发生巨大改变。当然我并不认为这完全是事实,因为基因不可能完全决定你的容貌。
我们谈儒释道、谈国学时,经常谈到的一个方法学——思辨。谈思辨就进入了哲学范畴,哲学不比科学,因为科学要拿证据,要拿出实验证据来,爱因斯坦也需要证明狭义相对论,引力波的存在也要被证明,不证明就没有人相信。但是哲学有这么一个好处,它推崇思辨。中华民族文化、国学文化的精髓,包括大家非常欣赏的儒家、道家、佛家经典的一些例子,都有一种思辨在里边。而且这种思辨是人类不同文化起源都已经分别达到的高度,不管是中国、印度、希腊、埃及,他们都有一个思辨的思维。思辨的思维也是讲道理,要把这个世界的道理讲得清楚。
哲学世界有许许多多的道理,各家讲各家的道,各家讲各家的理。所以哲学到底是人之道,还是天之道?实际上就是南怀瑾先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到底这个道是可知还是不可知?可用还是不可用?为什么中国人叫“道理”?你讲不讲道理啊?你是在讲“道”,还是在讲“理”啊?这个理就是指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理。我们大家都穿衣服,如果你不穿衣服就不讲理了,也不讲道。如果你把裤子穿在身上,也不太像话,那是前卫,那是嬉皮士,不是大众之常理。如此我觉得哲学应该是国学的一个基础。
今天我即兴讲,如果打通任督二脉的话,打通儒释道脉路的话,如果儒释道真是相通的话,相通之处就是在天之道、人之道合二为一为道,这个道就是哲学上的唯一命门。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大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谈认识生命,包括生命的意义,包括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及我们群体生命的意义。
我在三亚见过本焕法师的大弟子印顺法师,我们讨论过许多问题。我认为信仰是人类的一个表征。因为今天还没有办法来完全阐明人和动物的区别,但是在我们讨论信仰这一点上,也许可以做些论证。人,还不一定是所有的人,具有信仰,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世界是太物质化啦。所以我跟吕总(吕松涛)讲,每次来太湖大讲堂都感到很亲切,这里的一切都很简单,一切都很简单就觉得很舒服。如果要是很复杂的话,一百里外的大上海什么都有,很复杂,花花世界。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单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对人类社会是不是足够?是不是平衡?是不是能够幸福?是不是能够和谐?大家看一看当今世界吧,越发会感到信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科学也可能成为信仰,哲学也可能成为信仰,为什么社会上还有哲学、科学之外的信仰存在?这就是儒释道以及其他一些信仰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的人,用其或多或少解决了各自精神家园的问题、心灵港湾的问题。我刚才讲,在科学的基础上它要求证据,而我们今天讲认识生命,并不是在纯考证的基础上,更多是哲学基础上的关于人生目的的问题,总体来说,应该是信仰需要回答人生目的。所以,在这个范畴内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就比较清楚了,否则这个问题拿到社会上去讲,有的人讲你这是不科学的,有的人讲你这是不现实的等等,这些问题出在哪呢?出在把科学、哲学和信仰三者混为一谈。但是由于三界都存在于现实之中,它们不可能不相遇,不可能不碰撞,不可能不冲突。可能在座的每一位都有体会,可能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社会单元中都可能有一定的碰撞冲突。然而碰撞冲突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好的事情,不等于我们大家不能在一起,君子和而不同嘛。
(待续)
相关阅读
陈凯先院士:《中医药在当代的价值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知》
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简报
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南怀瑾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学术研究
微信:nhjxsyjh
长按二维码关注
长期征文及史料 邮箱:ws@nanss.org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本信息
纪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征文启事
(温馨提示:请按住屏幕上下划动)
戊戌(2018)年二月初六(西历3月22日),是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为此,本会特向海内外广大读者、朋友征集纪念文章。
一、文章内容,可在但不限于以下范围:
1、读先生的书,或听先生的课,或感受先生身教言传,所受到的启迪,所作的反省,于身心修养、做人做事、生活工作、学习学术、自立立他、贡献社会,有何改善与进步。
2、对先生生平、事迹、身教、言传、学术的认知与理解,可从某件事、某个角度、某个方面谈,亦可从多角度多方面谈。
3、与先生交往的故事与感想。
4、受先生影响、启发,或发扬光大先生思想,应用在实践中,利于自他、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案例。
5、先生辞世以来,吾人在修养、行为、生活、工作、贡献社会等方面,有何反省、改善与进步。
6、其他。
二、体裁、字数不限,但希望精炼。
三、截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17年底。
四、投稿邮箱:
ws@nanss.org
nanssw@163.com
五、不论用真名或笔名署名,均请附作者真实简介与联络办法。
六、所有来稿,本会将作为史料保存,并酌情在本会网站、微信平台发表。
七、投稿者,将有机会获邀参加有关纪念或学术活动。
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联合发布
丁酉(2017)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