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划学研究》| 李桂梅 英语不是母语教育的绊脚石 ——论小学阶段的英语与语文教育
本文原载于《语言规划学研究》2016年第1期
本研究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十二五”科研规划 2015 年度重点项目“中小学语言文字知识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ZDI125–51)及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16YJ050002)资助。
作者简介
李桂梅,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语言教育规划。
摘 要
本文针对学英语妨碍母语教育的看法,阐述了小学阶段的英语和语文教学的理念、方法。本文认为小学英语教学要用先进的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小学生提供一条高效的英语习得之路;语文方面应加强自身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科学的阅读材料,注重学生语文逻辑思维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阶段 英语教学 语文教育 语言习得
近年来基础教育学界关于小学教育中英语课与语文课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学阶段太早开设英语课会影响语文教学和学习。其实,不只在小学阶段,在中学、大学,似乎也有这样一种倾向,往往会把英语与母语相对立,把母语水平的不理想归咎于对英语的过度重视。毋庸置疑,母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然而,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是否就是对立的?对早期英语教育的重视是否会影响和削弱母语教育?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从整体来看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理想。据带领中国学生参加世界级辩论赛的老师反馈,中国学生的英语在世界舞台上是最弱的。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常务副董事长罗佩明也曾指出,“目前国内高端英语人才还很欠缺,同声传译、高级翻译多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我们没有理由觉得我国学生的外语水平已经够了”。①这样看来,目前的状况是母语教育和英语教育都不令人满意。原因在哪里呢?本文尝试从早期英语教育重要性的角度来讨论英语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小学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课;并且针对英语教育影响母语教育的观点来讨论英语课与语文课是否存在冲突,进而反观语文教育不理想的根源。
①摘自新华网2014年1月2日文章,网址:http://education. news.cn/2014-01/02/c_125944825.htm。
英语能力和习得
1.1
英语能力是必备能力
英语是我国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也是世界范围内通行最广的语言。英语作为事实上的全球通用语,承载了世界上最多、最先进的科技知识。这种现状不是我们短时间内一厢情愿就能够改变的。我们要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文化交流,英语都是必需的。李宇明(2011)提到,我国缺乏“复合型”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 + 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不足。在中国是会员国的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中国公民很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语不够流利。这些国际组织使用的工作语言第一就是英语,在大部分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经贸论坛等活动中也是如此。可以说,流利的英语是高精尖人才的一个必备能力。
作为一个21世纪的普通中国公民,是否必须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这个答案无疑也是肯定的。近年来,“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被多次提起,根据李宇明(2011),国家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公民语言能力,“公民语言能力之和,便构成了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以北京为例,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在一些服务行业如出租车、商店、餐饮、旅游等,从业人员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应该是必备的公民语言能力。这一能力不可能仅通过突击培训来获得,而应该以教育的普及、社会的普及为基础。2013年的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游客抱怨在安检、出租车、酒店等地方因语言问题而遇到的麻烦,“商店的店员居然连‘water’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敢说北京街头的商店店员有多少能胜任。提高普通公民日常英语的基本交际能力,也就整体上提升了国家语言能力。
1.2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既然英语学习是必需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找到最有效、最适当、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来完成这件事。
语言能力的获得不同于其他知识和能力,有明确的关键期。Lenneberg(1967)首先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概念,他认为自然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2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即出生后的10—12年。这个阶段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而轻松地进行。错过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自然的语言能力习得将变得非常困难,地道的发音更是不可能。在语言习得关键期内为孩子创造自然习得语言的条件,培养语感,将为今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英语学了十几年,依然不能自如地听说;大学生也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应付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上。英语是一个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要花时间把“刀”磨好,但也不能很长的时间内都在“磨刀”,“磨刀”更不能代替“砍柴”。虽说外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大学阶段还把主要精力放在英语而不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如果在语言习得关键期内接收过大量的英语输入,培养了良好、地道的语感,学生较早地掌握了这一工具,大学阶段只是通过运用来巩固,那么这一倒置的情况就不存在了。
有学者反对从小学英语,认为年长的学习者在很多方面比年幼者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桂诗春(1992)就提到不少国外的实验研究证明年长的学习者更具有优势。但其所指都是传统教学法下的课堂教学和学习。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中,“学习”和“习得”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学习”是教师按照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要素进行讲授,学生按照这些要素进行学习。而“习得”是儿童在大量接触一种语言的情况下自己学会的。成年人学习外语是“学习”,儿童掌握母语或双语环境下的孩子掌握第二语言是“习得”。桂诗春(1992)也不否认在合适的外语学习环境下,年龄小的学习者比年龄大的学习者更具有优势。这种情况下的学习就是“习得”。桂诗春(1992)质疑“从小学英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考虑,认为我国不具备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条件。但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海量的原版教学资源,完全可以为孩子们创造自然习得英语的环境。总之,英语可以不“从小学起”,但英语“习得”应该从小开始。
1.3
社会阶层的平等教育机会
有需求就会有存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英语班日益盛行。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取消英语课,还会产生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即家境较好的孩子依然有机会在早期习得英语,他们可以在辅导班里学,在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学,而贫寒子弟将失去这一机会,在以后的初中、高中学习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已经看到,经济因素对教育成效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重点大学中农村子弟、家境贫寒的子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鉴于英语对于精英阶层的作用,如果公立学校不提供早期英语教育,无疑将加重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社会阶层固化,贫穷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道路会更加艰难。不具备早期英语教育条件的地区我们姑且不谈,如果有条件开设而因为莫须有的理由取消实在是太大的损失。
2
小学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课
2.1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在一个单一语种的语言环境中,每一个健康的人出生长大后都会自然地习得自己的母语。在多语言地区,存在双母语、多母语的现象,这些地区的孩子出生后自然习得两种或多种语言,能熟练地运用这些语言进行交流而不会感到混淆或麻烦。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够学会两种以上的语言,是因为在学说话之前,先接收了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出现,不断重复,这是儿童能够学会一门语言的关键。对于处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学校的英语教育需要的就是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英语语言输入,为学生创造语言习得的环境。
虽然我们并不具备儿童习得英语的大语言环境,但在语言学习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学校和家庭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为孩子创造语言习得的环境。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为孩子提供大量的、符合儿童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动画片。动画片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语境,孩子们会基于这些语境习得语音、词汇、语法、交际方式等,这些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在成年后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语言输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输入量。不过据我们了解,目前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安排是一、二年级每周2节,三年级以后增加为每周3节。这样的课时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低年级不应该比高年级少。习得第二语言时,年龄越小越能将语言与认知世界直接对应。我们应该利用年龄优势,在低年级大量地输入,让孩子建立起英语的思维,尽量实现理解和输出不借助于母语。而现在的做法恰恰相反,英语学习从小学一直持续到大学,但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每周仅有两三节课,这是违背语言习得规律的。如果学校对课时有限制,应建议在家庭中通过不间断地输入为孩子创造习得的环境。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不是“讲”的,也不用讲。学生可以根据画面、情境推测出单词和句子的意思,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解释。教师需要做的是学生看过多遍动画片以后,根据情节问一些具体的问题,补充某些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教育水平发展严重不平衡。在一些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整个小学都没有英语课如果希望这些地区的孩子在语言习得关键期内同样有习得英语的机会,那么即使英语教师不足,通过提供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也同样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2
“听”在先,“说、读、写”在后
儿童英语学习必须“听”在先,“说、读、写”在后,不能“听说读写”齐上。反观我们习得母语的过程,哪个孩子不是在接收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后才开始讲话的?语言输出是在大量的、不间断的语言输入之后发生的,因此习得式的语言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输出。儿童学语言有沉默期,有认读困难,如果在输入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量时逼着孩子说,会让孩子产生焦虑,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
在有了一定量的听力输入之后,可以有“说”的输出。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反复看了多遍,完全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扮演他想扮演的角色,把剧情表演一遍,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说动画片里的句子或单词,但也不必过分强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既能体会到学生是否已经彻底理解剧情,也能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说几句动画片的台词。通过这种方法既检查了理解,也练习了输出。
在打下了很好的“听”和“说”的基础后,可以开始进行“读”和“写”的训练。这种先大量“听”,慢慢开始“说”,再进行“读”和“写”的方式虽然缓慢,但它会为掌握一门语言打下牢固的基础,并且不容易遗忘。而目前普遍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正如姚桂招、许敏(2013)所描绘的那样,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听说读写”按部就班演示一遍。结果当教师让学生看图片时,学生不能理解和记忆所学单词,大部分只能用汉语说。毋庸讳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过时的、低效的。儿童和成人相比具有听说方面的优势,要发挥儿童学外语的优势,就要从听说的角度加大语言的输入。
2.3
采用先进教学方式
“听”“说”的教学方法上文已经阐述,这里主要指自然拼读的阅读和拼写教学方法。自然拼读是根据语言发音的自然规则归纳而成的一种有关发音学习的方法。它根据“字母”本身代表的“发音”以及不同“字母组合”的发音找出相同的音源进行有条理、有系统的整合,使学生可以通过认读字母及字母组合掌握其所代表的发音。借助自然拼读法,可以训练学生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就能读出来;或者想到一个单词,就能按照规律拼写出来。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自然拼读法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必修内容。
必须指出,自然拼读的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有了先期听力习得的基础之上。因为我们没有英语作为母语的习得环境,不能一开始就教拼读规则。一般来说,低年级要把重点放在语言输入上,高年级语言输入和自然拼读的阅读、写作并重。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拼读教学也不能仅仅学习字母读音和拼读规则,或者枯燥地、反复地做练习,而是要通过不断地拼读分级读物,从而将这种拼读转化为自身见词就能读的能力。国外有大量设计合理、内容丰富、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系列英语分级读物教材,我们要让中国的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通过阅读一本本故事书,学生的阅读从词语到整句、到整段,从短篇到长篇,循序渐进,阅读能力慢慢地培养起来。与口语的语言输入一样,书面的语言输入也必须量大。在精读的同时,大量的泛读非常重要,应通过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英文书籍来深化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在具备见词能读的能力以后,可以学习一些拼写规则,进而帮助书写。应该摆脱过去那种一个单词反复背很多遍、写很多遍的做法。要在不断地回答问题、写作等形式中培养学生的拼写能力。既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告诉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也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写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运用中提高写作能力。
3
英语课与语文课是否冲突
3.1
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的混淆问题
在2013年11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结题暨基础教育课改年度交流会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提到,“有老师明确表示,小学低年级又学拼音,又学英文字母会有混淆”。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过早地让学生进行书写,“听说读写”齐上。按照前文所说的“听”在先,“说、读、写”在后的教学顺序,小学低年级英语不应进入书写阶段。等到高年级后,学生的汉语拼音已经完全没有问题,英语也可以慢慢进入书写阶段。改变“听说读写”齐上的教学方法后,混淆的问题就不会存在。
3.2
英语课不是负担
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个简单思维是减负就是要砍掉某些课程,减少课时数,而忽视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一关键因素,只有“减”的思维而没有“变”的思维。如果能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趣味化,原本是负担的课程就会变成乐趣。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小学生习得外语,完全可以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趣味化。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观看动画片,也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听、看有意思的故事书,因此语言习得的道路是轻松愉快、不露痕迹的。学生的兴趣培养得好,英语学习甚至可以作为休息时的调剂。
3.3
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习得优势
如前所述,从观念上来说,我们应该把英语从一门课程的学习向第二语言习得转变。儿童在幼年同时习得母语和第二语言,除了语言方面的收获外,还有大脑认知方面的发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汉英双语沉浸式项目的研究成果显示,双语项目学生的汉语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双语项目学生在二、三年级时英语和数学成绩不如非双语学生,但到了高年级,双语项目学生的英语和数学都高于非双语项目学生。显然,英汉双语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汉语学习,也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和数学学习。另据美国“科技世界报告”网站报道①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生长在双语环境中的婴儿,在吸收新信息、辨别熟悉物件方面,都比生长在单语环境中的婴儿要强。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勒埃辛(Leher Singh)表示,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第二语言或许是痛苦的,因此人们往往会认为幼童和婴儿也会面对同样的困难,但很多研究证明,人们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双语。同时,生长在双语环境中的婴儿,在上学期间的智商和词汇测试等方面表现也较为突出。
①摘自环球网2014年9月26日文章,网址:http://health.huanqiu.com/baby/201409/5152173.html。
4
语文教育的问题
4.1
阅读量少,阅读材料缺乏科学性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是局限于一本教材,太过强调精读、背诵几篇范文。课外书的阅读还都是“课外”的事。据了解,中国学生的阅读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学生相比少得可怜。这种现状不改变,语文教学效果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为编得再好的教材相对于海量的语文阅读材料来说都是沧海一粟,大量的泛读才能滋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品位。
与阅读量少相关的问题是优秀的阅读材料不多,分级的语文读物基本没有。我们看到英语读物有大量基于词频统计的分级读物,适合哪个学龄段、适合哪个年级都标示得很清楚,学生不仅能据此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而且能大体知道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哪个级别上。同时,标准化的阅读测试、词汇量测试也很普及,学校经常会安排这些测试来具体指导每个学生的阅读。相反,我们的语文教育虽然也提倡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但倡导之后,基于科学研究之上的怎么读、读什么,学校教育基本上不管,普遍情况就是家长买一堆书,学生“随便读”。
4.2
重文学欣赏,轻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语言文字运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即语文能力。”(李宇明、姜丽萍、王帅臣,2014)“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叶圣陶,1994:88)语言文字运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能够阅读、理解,之后能做基本的表达。从基本的表达做起,能够将一件事情的事理关系叙述清楚,逻辑关系明确,懂得主次的分别、对比的运用,等等。但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抒情散文、文学的、诗样的语言占了很大的比重,甚至还让学生模仿这些语言来写句子。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三年级的语文教材,几乎每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都是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例如二年级上册第13单元的课文《风》、三年级上册第 1 单元的课文《爱什么颜色》,学生能真正欣赏已经很困难,而课后的作业还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续写一节。学生写不出来,由此不免产生对语文的厌烦感和畏惧心理。对比美国小学二、三年级的阅读和写作,大部分都是事理性的记叙文,在写作指导中会告诉学生要确定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目的、安排细节,以及如何组织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如何提高句子的生动性和表现力等,都非常具体。同时还会学习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并提供不同水平等级的文章样板供学生对比和参考。
如果基本的表达技能没有获得,到了本应该培养高级表达技巧的阶段就依然会犯很多低级错误。例如,在我们的研究生开题报告中会出现这种结构杂糅的句子:“王海娟(2007)针对韩国留学生在掌握汉语语气副词的情况做了分析和总结”。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表达混乱语文素养低的现状,与这种缺乏具体指导的基础写作教学有关,与缺乏语文逻辑思维的训练有关。
4.3
长期忽视口头语言表达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背诵和朗读,这是很有必要的。背诵和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语感,但这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口头语言表达。口头语言表达包括口头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在公众面前演讲的能力,这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需要逐步培养的,没有几个人是天生的演说家。中国的学生大多羞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或者发言前言不搭后语,这与我们的语文教育中长期缺乏口头表达的训练密切相关。多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还有助于学生自信性格的养成,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学校的语文教育中要多安排一些陈述、演讲、辩论等教学内容。
5
结语
在小学教学的课时安排上,语文课是最多的。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应从自身找原因,从多方面找原因,怪罪在学英语上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严肃的做法。英语教学和语文教学自身都做好了,完全可以实现良性的互相促进。要实现这个目标,在英语教学方面要用先进的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学生提供一条高效的英语习得之路;在语文教学方面应加强自身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科学的阅读材料,注重学生语文逻辑思维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英语教育与母语教育都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仅针对当前的状况阐述一点粗浅的看法,细致的、有学理基础的研究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略)
征稿
《语言规划学研究》是语言规划学学科的重要刊物。本刊欢迎以下各类来稿:
1.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
2. 少数民族语文应用研究
3.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
4. 语言生活调查研究
~~ 稿件要求 ~~
1. 字数:8000字左右。
2. 来稿请用电子邮件以附件方式发送至yyghxyj@blcu.edu.cn。
往期回顾
《语言规划学研究》| 何山华 戴曼纯 “语言管理理论”:源流与发展
《语言规划学研究》| 张日培 我国外语使用政策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介评
《语言规划学研究》| 王洪君 普通话审音的一个难点——中古入声字的异读:历史、现状及思考
讲座回顾 | (干货!)里程碑式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李宇明 |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