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说激情一一读《那红,那绿,那八》年有感 (崔玉宝)
作者:崔玉宝
语音:原野
人们常说:老年人靠回忆过日子。果不其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知青的回忆录层出不穷,橄榄坝农场知青也是。继上海知青的《回首是绿》,昆明知青的《梦萦绕的地方》、《红红的木棉花》,最近重庆知青也出了一本《那红,那绿,那八年》。这些回忆当初知青生涯的文字,当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步入老年的自慰情结。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作为共和国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知青时代是应该被记忆的。更何况,对于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评价还多有歧义。因此,记忆那段历史,以及知青们的所感所思,使得后人有了评价的客观依据,仅此一点就是有意义的。
拿到江建伟寄来的《那红,那绿,那八年》,急切地捧读起来。自然,会先看熟悉人写的,以及写熟悉人的文字,读后感慨良多。
《那红,那绿,那八年》内容丰富,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尤其感到,重庆知青显然比上海知青、昆明知青思想要开放得多。
书中有两篇文章印象很深。一篇是《我的初吻》,讲的是重庆知青与湖南妹子互相倾心的恋情,在一个月夜有了激情,于是有了初吻的浪漫故事。另一篇是《苦涩的初恋》,讲的是两个重庆知青,男青年因为所谓的过错受人歧视,而女青年则不受干扰,也是有了激情,从私下暗恋到公开表白,而男青年却出于爱护,怕被牵连,虽亦有意,却断然拒绝的悲催故事。
这些故事,在当时的知青生活中还有不少,都是那个时代知青心路历程、情感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想来,这种恋情虽苦涩,亦甘甜,犹如橄榄。
农场的范围小,接触外界少,知青们又老大不小了,情窦初开,所以,那时知青的男女情感多执着,多专一,很多人是有好结果的,很多人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坚守至今。当然,也不乏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从文字看,他们似乎仅是开花,甚至连花都没开,充其量只是结了一个花骨朵,最终并未喜结连理。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唏嘘。
这些应该都是深埋心底的隐私与秘密,今天,能将自己曾经的没有结果的恋情抖落出来,无论是甜蜜也好,苦涩也罢,这种坦荡是绝对需要勇气的。
读了几篇文章,也引起了那个特殊时代,知青作为个体亦或群体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历史的意义的一些想法。
是的,无论是上海知青,亦或昆明、重庆知青的回忆录,主旋律大概都是边疆生活艰苦,我们想要回家。因此,在这些文字中,才有很多记录、描写后来的抗争,以及终于如愿以偿,结束知青命运大返城的。然而,即使边疆苦,农场苦,要回家,而且已经回家了,依然割舍不去对那片红土地的思恋。我曾写过,无论是有条件的或没有条件的,都想着要再回去看看,这种情感同样也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对于往事经历,对于知青生涯,知青的认知多有矛盾,于是有了“青春有悔”、“青春无悔”的口水纷争。
回过头来看,知青之所以要回家,除了边疆生活艰苦以外,主要原因应该还是根在城市的缘故。不要说那时的生活、劳作非常艰苦,难以坚持没有止期的承受,就是摆到现在,改革开放了,生活、工作、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版纳也早就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如果还有知青时代,只要有可能,应该还是想着要回来的,乡愁使然。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文化,人往高处走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一代一代人的集体人格和行为方式。所以,无论是知青个体亦或群体,多会从作为原本的城市人,根在城市这个基点来思考问题,决定行为。故而,作为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知青个体亦或群体,是有理由对那段历史进行批判与否定的。
然而,平心而论,当知青作为个体亦或群体与命运进行抗争,对那段历史进行批判与否定时,是全然顾及不到其他个体亦或群体的,也自然顾及不到自己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历史的意义的。而回首往事,评判那段历史时,这些又总是难以回避,而且不应该回避。
读了《那红,那绿,那八年》中另两篇文章,引发了一些思考。一篇是王树林的《我的岳父李宗周》,一篇是江建伟的《场长》。文中写的主人公,一位是历尽艰辛,从南洋到泰国带回胶苗,开辟了版纳橡胶种植的先河,而在解放前却几近夭折,唯解放后才得重生的故事。一位是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解放后,按照国家战略的意志,率队来到橄榄坝,披荆斩棘开辟新征程的故事。两位作者作为所写主人公的女婿、儿媳,是最有资格写他们的,不仅情真意切,也充满了正能量。
其实,在橄榄坝农场,乃至版纳、云南,甚至全国,像李宗周、刘场长这样的还有很多,农场医院院长喻国嘉也是其一。
喻国嘉老家东北辽阳,随四野一路征战南下广州,后奉调西南边陲来到橄榄坝。农场建场之初,知青来场之前,只有卫生所,喻国嘉就是所长,所以,即使后来规模大了,改为医院了,我们还是习惯叫他喻所长。大批知青的到来,不仅为农场输送了生力军,也使喻所长们这些走南闯北,有些文化曾经的转业军人有了精神慰藉。他们对知青视如己出,关怀有加,大家在一起战天斗地,甘苦与共。不想喻所长后来得了肝癌,病重不治。喻所长岳父家在上海苏州河畔河滨大楼,79年下半年来上海治病,去看他,还让我摸了他腹部肿大的肝脏,说没法治了。喻所长返场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53岁的生命戛然而止,永远留在了那片红土地上。尚未返城的医院的上海知青姚国俨等还帮助架柴火葬,为他送行。
像刘场长、喻所长这样从部队转业到橄榄坝农场的军人,知青们接触得很多。他们作为个体亦或群体,同样有着自己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有的则已经成为城市人,因为国家需要,毅然决然地放弃城市生活来到版纳,来到橄榄坝。创业当初的条件,比之知青时代还要艰苦许多,但是,在农场与他们的接触中,知青们没有听到过抱怨不满,也不见所谓的命运抗争,因为,他们为的是完成国家的使命。仅从这点看,他们的形象自然要伟岸许多,他们的境界自然要崇高许多。
知青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时间长了,积累的矛盾多了,大了,所谓物极必反,自然要有最后的了断,在拨乱反正的年代,回城之风早晚而已,这是可以想见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知青作为个体亦或群体,与李宗周、刘场长,乃至喻所长们相比,境界是有距离的。虽然这种距离是历史造成的,是一种无奈的错位,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然而,也是难以回避,而且不应该回避的。
这种距离,我曾有过切身感受。79年2月中旬,我在上海办好了顶替母亲的返城手续回到橄榄坝,医院、农场,不到一个星期就将所有的关系转妥。大清早,行李物品已经装车待发,我去向喻所长告别。喻所长正蹲在自家伙房门前洗锅,我说:“喻所长,我要回去了。”他诧异,说:“怎么刚回来,又要回去了?”我说:“调回上海。”沉默,再问:“谁批的?!”我答:“潘院长批的。”喻所长还是蹲在地上,低头,无语,良久,最后才蹦出一句:“你走吧!”听闻此言,我转过身拔腿离开,没有“再见”之类的缠绵绻缱、从容告别,坐上卡车离开了橄榄坝,离开了农场,离开了云南。这种离别的方式,不是无情无义,而是心有愧疚,愧对培养了我的农场,愧对情如父辈的喻所长们一直以来的呵护。
于是,在读《那红,那绿,那八年》中,想到了“激情”。我们从对李宗周、刘场长们这些版纳橡胶事业开拓者的赞颂中,是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的激情的,一种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历史的激情。而支撑激情的,就是责任与担当,一种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历史的责任与担当。这种激情,亦或责任与担当,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比比皆是,激励着人们,汇成了群体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向前进步。
激情,亦或责任与担当,都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影子,都会有牺牲作为代价。这些特质,李宗周、刘场长、喻所长们有,从《那红,那绿,那八年》诸如潘光玲、吴建秀等很多文章及诗歌中,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我是以愧疚的心情“逃”离橄榄坝,“逃”离版纳,“逃”离云南的。虽然如此,同样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以及知青群体,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起码在版纳,在橄榄坝,无论主观意愿,或者客观结果,都曾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着激情,肩负着责任与担当,为社会,为国家,为历史,做着力所能及的奉献。当初知青历经艰辛种植的胶林,至今还在造福着那里的社会和人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农场医院的同事、老大学生、现在寓居重庆的缪应超在微信里感言:“我们知道的是,那个地方因此提前发展了二十年!这就够了。”故此,知青个体亦或群体,那时付出的体力与心智、血汗与生命,就有了高尚,就不应该被遗忘。知青的回忆文字,记录着那段历史,也就更加有了意义。
作者简介
崔玉宝,1968年12月上山下乡赴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长期在农场医院工作。1979年3月返城回沪,先后在黄浦区团委、黄浦区卫生局、黄浦区中心医院、黄浦区委党校,以及市委组织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任职,直至2012年退休。知青一场,与云南、版纳、橄榄坝结下了毕生的情怀,念之、系之、忆之、记之,不负曾经的付出,充实如今的韶华。
作品荐读
知青时代的大塘往事(崔玉宝)解析知青大返城的若干动因(崔玉宝)粉色的浪漫记忆 (崔玉宝)
美丽的西双版纳,曾经有我一个家(崔玉宝)打火机的旧时情结(崔玉宝)
悼知青战友(崔玉宝)
也说“知青精神”(崔玉宝)留守知青"颜木头"回沪记(崔玉宝)难忘第一口油鸡枞(崔玉宝)
悼德平(崔玉宝)"知青春晚",不会是孤芳自赏的自娱自乐(崔玉宝)
回望“小芳”(崔玉宝)
“勐巴拉娜西”的梦境 (崔玉宝)傣家廊桥记忆(崔玉宝)
还想再说一声“谢谢”(崔玉宝)
本文由《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