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0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巾帼女记|第一财经张丽华:记者,就是走在“孤独”的路上

蒋伟 郭小超 传媒江湖荟 2021-08-03
这几年在媒体感受最深的是,当记者的美女少了,有人说美女入职一个行业的比率,大致能测算这个行业的盛衰程度,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观测行业景气度的指标之一。
尽管张丽华这么开着玩笑,但至少她自己还在记者这个行业里,而且还打算着努力做一名认知程度更高的财经记者,能站得更高,认知的更通。
企业工作七年后 重修新闻成为财经记者
做财经新闻的女记者少,走上这条道路,用张丽华的话来说就是:“有时候人生道路的选择,会在你早期的时候,即已冥冥注定。

尽管工作上整天与数据、报表及事实打交道,但回忆起自己如何走上新闻记者道路的时候,张丽华似乎又相信了宿命论。

“我是先读了新闻学的研究生,然后转道做新闻的。在考入上财的新闻学研究生之前,已经先后在上海的一家国企和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了七年。2009年我转行开始做记者,这时距离我本科大学毕业已经有10年了。”

毕业10年又重新投身一项从未做过的事业,不用“冥冥注定”确实很难解释。

不过,张丽华敢于不循规蹈矩,倒是源于对自己大学所学的自信。“我记得上本科时,就选修过新闻、公关类的课程。我所就读的本科院校,也是一所财经类院校,财务知识是学校的标配,可能自以为本科积累的财务知识会比新闻类或中文类毕业的学生更多,做财经记者可能会更容易进入状态。所以最后考研选择专业时,就选了新闻学。财经新闻记者,最后成了我的职业。”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张丽华的这种想法有些“一厢情愿”或者说叫“想当然”。

在成为记者后,张丽华意识到,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记者,新闻的敏感性和文字的感觉还是在第一位的。

在做了几年记者后,张丽华发现自己的财务知识不够,于是又利用业余时间去考了CPA(注册会计师),这一考才发现,CPA可能是国内最难考的一个证,在通过了税法、会计和经济法三门课程后,张丽华被财务管理拦住了去路——考不下去了。

虽然证书没有拿到,但对于张丽华来说收获还是不小。

本来她也没有打算依靠CPA证书去执业,而正是通过这次系统性的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训练了财务和法律知识,这个收获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

一组报道曾让一财“一纸难求”

“在财经类媒体中,《财经》无疑是一个标杆。”于是,张丽华转行后第一家工作的媒体就是《财经》杂志。

“选择《财经》杂志有媒体人众所周知的原因。那个年代的《财经》杂志是传媒界尤其是财经传媒人的标杆和旗帜。能在那里实习已经很荣幸,实习结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更是感到光荣。”张丽华告诉《传媒江湖荟》

后来,《财新》与《财经》分家,张丽华随着财新的队伍离开了《财经》杂志。

2010年又彻底离开了财新传媒,入职了现在的《第一财经日报》。

在一财,张丽华将她所学的财务知识发挥至极,她扎到各种资料里剥丝抽茧,和同事一起完成了关于方正集团资本运作谜团以及起底明天系的报道,均获得了报社总编辑奖,还创造了《第一财经日报》同系列报道篇幅之最、报纸上市当日一报难求的境况。

方正集团资本运作谜团系列报道发表于2011年6月23日,全部报道共分为五篇,分别是:《谁在控制方正集团?》、《深圳康隆的“左手转右手”游戏》、《谁的中国高科》、《方正证券的关联股东们》、《郑航系:李友之友图谱》,共2万余字,4个版面,创《第一财经日报》同系列报道篇幅之最。

正系列报道的组稿准备时间将近一个月,其中仅调取的工商资料就将近二十家公司,分别位于上海、珠海、武汉、北京等多地。

据说报道发表当天,北京报摊《第一财经日报》销售一空,市面上一报难求。

或许是因为该报道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后来引发了财经媒体圈内对此事件的不小争论,至于孰是孰非,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多年过去,这些争论对张丽华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她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在报道发表数年后。操盘方正系人物和公司,入狱的入狱,诉讼的诉讼,破产的破产,重整的重整。“回头来看,起高楼也好,宴宾客也好,楼塌了也好,这些事件本身就会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方正、海航这一类产权模糊的资本系别,尘归尘,土归土,是历史的必然。”张丽华说。

张丽华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资本系别及人物,以及公司财务财报的分析研究,所以她更多的是利用专业知识和资料打交道,这让她能够更客观冷静的看待新闻背后的事实。

作为一个财经记者,在数字资料面前虽然冷静,但如同社会新闻记者那样的感情投入,张丽华也不缺乏。她用“意难平”三个字形容自己某些时刻的心情:“比如眼见与报道有关的人物中,有权力压城,傍权之人鸡犬升天,胡作非为却逍遥法外的人;而执仗之人,或站位更为公正的人士,只因触碰到傍权者利益,被打压被入狱被剥夺的人也比比皆是。想到他们,会有些意难平。

曾因“孤独”而迷茫 

从转行做记者,到写出有影响力的报道,看似顺理成章,但张丽华也并非没有走过弯路。“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一个领域专下去。”

张丽华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的第一篇头版头条调查报道,不是财经类的,而是两篇环境污染调查。

原总编辑秦朔离开《第一财经日报》后不久,曾在“秦朔朋友圈”发表过一篇“万言书”,痛批中国富豪“十宗罪”。其中开篇举的第一例子,“弘毅投资的一个原料药企业,在内蒙古离黄河只有十几里的地方,把污水直接排进“污水池”,就是在沙漠挖个大坑直排,等着自然蒸发或沉淀。黎民饱受其苦。”,其所指便是张丽华以笔名发表的两篇调查报道:《石药的治污纠结 联想只收购不管理》、《黄河岸边的暗疮:6000亩土地用来排污》,2012年1月16日和1月18日先后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2017年底,生完孩子回归一财后,张丽华开始专注于财经报道领域。

张丽华告诉《传媒江湖荟》:“2018年年底,乐视网董秘白冰来上海找我,他告诉我,我的几篇关于乐视网的报道,是他读过的关于乐视网报道最专业的报道,他鼓励我在公开信息分析和财务分析这条道路上走下去。我内心知道,如果我能不走那些弯路,类似白冰的这个评价应该会来更早一些。不过人生没有回头路,谁说那些弯路不是我人生经历中宝贵的一部分。”

无论是回头路、弯路还是向前的路,张丽华觉得,记者这个工作,就是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

事实上,体会到这种孤独的原因,跟传媒时代的发展也有关系。张丽华认为,从媒体的角度看,高质量的新闻人才少了,专业性的深度稿件少了,以前各大财经媒体都抢的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有价值的线索,现在没人抢了。值得深度挖掘的线索,更是少有人刨根问底。

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当前的新闻资讯却并不缺乏,甚至可以说是泛滥了的。新闻报道的去机构化,让信息的来源更加百花齐放。

张丽华认为,这两者的关系,其实是一个正常的、合理的、符合趋势的方向。内容产业的本质就是百花齐放,——“没有网络效应,没有规模效应,没有赢家通吃。你有特色就行”

因为兴趣,所以仍在坚持

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对记者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张丽华认为,比起老一代的记者,新时代记者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料的全面和搜索工具的便捷。

“其实财经新闻调查是需要工具的。当初凌华薇写《银广厦陷阱》,需要到海关去核实银广厦的出口数据,现在可能就不用这么麻烦,因为有很多数据工具能够帮记者实现。我写方正报道的时候,需要查阅很多年前的一些过期的期刊杂志,有了像知网这样的搜索引擎,才会效率更高地查到一些关于当时方正集团改制的历史记载,才能补齐历史上方正集团改制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事实这一环。”张丽华说,“而反过来,与过去的老记者相比,如今的劣势是信息太过庞杂,以至于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候会搞得没有主次。”

从新闻业务上来说,曾经的老记者代表了一个时代,张丽华告诉《传媒江湖荟》,像于宁、王和岩、王烁和胡润峰,这些都是她感觉高山仰止的人物。

其中他最想感谢的是胡润峰老师,“我的第一位老师是胡润峰,他算是我的新闻启蒙老师了。他虽然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废话一句不说,是认知和精神水平站得比较高的人。”

不过,如今的胡润峰已经离开媒体圈,而她自己还在孤独的奋战。

能够坚持下来,张丽华觉得还是对这个行业有兴趣。“这个行业能让你不断地打怪升级,我说的升级,是指认知升级和能力升级,包括视野、人脉、经历、观察给到你的认知升级。还有就是,每篇大稿之后的放松和成就感,也非常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孤独,就当心性磨练吧”。

推荐阅读:
思客时间|新华社深圳支社副社长周科:拍下春运母亲,是偶然也是必然
巾帼女记|上游新闻时婷婷:让报道掷地有声,用事实去影响
巾帼女记|苑苏文:喜欢做记者,并且希望一直写下去
致敬人物|秦胜利:法制调查记者的“暗访20年”

致敬人物|中国新闻周刊周群峰:调查报道需“警惕个人情感泛滥”

致敬人物|卢义杰:首战“起底”原铁道部高官 记者须有侠士之风

致敬人物|李微敖:抢救现场送别李文亮,病房前三鞠躬祭情

致敬人物|李显峰:初心不改未走远

致敬人物|邓全伦:调查“200亿身价法官”案,令人触目惊心!

致敬人物| 新京报记者王瑞锋:试画苍生画不全

致敬人物|红星新闻王春:调查记者流失,其实是个伪命题

致敬人物|罗昌平:调查记者,要做不可替代的那一部分

致敬人物|褚朝新:他们用调查证明了我的清白

致敬人物|周远征:希望机构媒体,都能善待深度调查记者



版权信息

来源:传媒江湖荟

主编:蒋伟

编辑:郭小超

《传媒江湖荟》是一群媒体人发起的自媒体


在这里

我们只谈酒,只谈文


而我们关注的,就是你们关心的


招募撰文写手

主要写:传媒圈那点事

有意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