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那已远去的手艺人!

城小忆 城市记忆CityMemory
2024-09-05

 【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1964年2月22日,长沙市经武路(今芙蓉路)。唐大柏 摄

文/四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五花八门的行业以及从业人员聚居在经武路上,使经武路街道社区成了社会万花筒。这里除了有小吴门邮局、湖南日报社这样的体面的单位,更多的是一些家庭作坊和手艺人。


手艺曾经是老一辈经武路人赖以养家的营生。随着城市的变迁,那些曾经的手艺人如今销声匿迹,他们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常常想起他们来。


会十八般武艺的山东老人



在小吴门东边的马路边住着一个习武的山东老人,老人中等偏高的个子,一头花白的短发,但花白的胡须却蓄得老长,很有点道骨仙风的气质。


习武的老人(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老人靠卖艺为为生,出门时总是把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捆成一担,挑担出门,后面还跟着他的女儿。女儿成年了,长得蛮标致的,也会一些拳脚功夫。节假日、星期天,我常在东风路西侧省体育场边的人行道上看他们卖艺。


老人家除了会耍一般的兵器外,流星锤也舞得风生水起,还有一门绝活就是飞镖击石。一粒鸡蛋大小的石子,十米开外,百发百中,只看得人们啧啧称赞。


其实这老人家赚这点卖艺的钱也很辛苦,我小时候看到他每打一路拳或耍一门兵器后都是气喘吁吁的,于是女儿接着上场,帮他缓冲一把,待我长大参加工作后,便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老人了。


踩布的林师傅



踩布要算是一个最原始、最古老的行业了。踩布本是纺织印染的一道工艺,过去由于印染工艺落后,漂染出来的有色布容易褪色,因此要将染好的布缠绕在一截约一米长直径为二十公分的花梨木的木滚上,再用两三百斤重的倒八字形青石在滚子上来回辊压。


这就需要人分开两腿站在倒八字形的石头上反复滚踩,只有经过了这道工艺,其染料已被牢牢地踩进了纱里面,这样的布才不容易褪色。



*四木绘图


在经武路小学大门的右边,就有这样一家踩布的作坊,每当放学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停留在作坊门口,看看里面的作业。踩布的师傅是我们的一位邻居长辈姓林,当时也有五十多岁了,身材粗壮敦实,夏天总是赤膊上阵,挥汗如雨地站在那两三百斤重的踩石上奋力踩动。有时候布滚太厚踩不动,还须他的大儿子帮忙在一边推。


这既是一门体力活,又是一门技术活,现在已失传多年了。


制胡琴的杜老板



在经武路小学大门左边不远处,也有一家手工作坊,不过这作坊生产的可不是普通的日用消费品,而是高雅的胡琴。老板姓杜,不是长沙人。


杜老板家的门面只有一间,约四五十平米,前面是店铺作坊,后面作住房。杜老板在经武路上制作胡琴的营生有二三十年,看境况也只能说是惨淡经营,因为从我记事起,他那间低矮的临街平房在经武路上还是为数不多的茅草房,十分扎眼,直到七十年代初才翻修成瓦房。



*四木绘图


杜老板制作的胡琴由于材质和工艺水平的局限,真正的二胡产品数量也并不多,更多的是为湖南花鼓戏伴奏的大筒。这种大筒用材简单,只需竹子、蛇皮和马尾,经过加工后即可为琴,也只有这种档次的琴才是普通百姓的最爱。


杜老板虽为老板,但加工生产、制作、销售全都是他一人承担,如此营生要养活一家人不容易啊!胡琴做好了若卖不出去,杜老板还须在店铺里拉上几曲,以招徕过往的顾客。天气晴好的时候,杜老板要背上十几把琴,一路走,一路拉琴到五一路上去推销。


我十一二岁时,父亲一时兴起,跑到杜老板家里买了一把琴回来让我拉,从此让我有幸与音乐结缘。虽未以此为业,但却把我引进了音乐的殿堂,为我打开了另一片世界,丰富了我的人生,真的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杜老板。杜老板这样的营生和职业一直继续到年老走不动了才停止,真是生命不息,做琴拉琴不止。


糊“贝壳子”的人家



然而,在经武路上最有特色的行业要数“贝壳子”,虽然开始是经武后街十几户人家的家庭手工业,但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后来逐渐发展成了经武路、新街、后街的一个街道产业,参与的人数达数百人之多。


所谓“贝壳子”,就是把一块块旧破布用浆糊糊成近一平方米大小,两层至八层不同层数的布忖壳子,经晾嗮干后,可作为制鞋厂的鞋帮,鞋底的原材料。现在看来,这仍是一项利国利民变废为宝的环保产业。不过当年还没有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这个产业,因为当年的环境保护问题远没有现在这样突出。



*四木绘图


“贝壳子”这样的家庭手工业,无所谓技术含量,几乎人人都会。主要原材料就是一些破布,可由市里的土特产公司统一供应,也可自己单独走街串巷去别人家里收购。浆糊由米粉沫煮熟而成,为防布忖霉变需在浆糊里放少量的明矾。家里再制作一块一平米大小的木制忖板,即可开始生产。


至于晾嗮场地几乎到处都是,只要不是下雨天,家家户户的墙壁都可以贴上去晾嗮。晾嗮干后的布忖壳子即是成品,由长沙市的各大制鞋厂收购,产品还远销到辽宁沈阳、大连等地。


由于“贝壳子”这种家庭手工业生产技术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投入成本低,收益较好,产品适销对路,极大地调动了经武路上新街、后街广大居民的积极性。特别是夏季,阳光充足,洗布、嗮布、晾嗮忖壳子方便,是“贝壳子”的生产旺季,整条街道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齐上阵,洗布、择布、糊忖、晾嗮一条龙生产。其规模,其劳动热情不亚于一场大生产运动。


这样的大生产从六十年代中后期一直延续到经武路拆迁。二十余年的时间,有的无固定职业的家庭就是靠这个产业养活了一家人,有的生活困难的家庭依靠这个产业开始脱贫,一般生活还过得去家庭则依靠这门产业让生活逐步进入小康。


总之,“贝壳子”这个产业,让经武路上的居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这个产业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勤奋努力,吃苦耐劳,这些人后来走进社会的其他单位工作,大都成为单位的和企业的生产能手和工作骨干。




此外经武路上还有不少曾从事挑河水卖、拖板车等职业的劳苦大众,各行各业所展现的是经武路上的人间百态,是老长沙城的众生相。



*四木绘图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有的行业消失了,有的行业转身了,有的行业发展了,有的行业虽一成不变但经久不衰,各行各业都是社会的需要,表现了劳苦大众的勤劳与智慧。


当年的经武路是一条穷街僻路,它所呈现的行业自然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特点。因此,当我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心中总会升起对那些曾经在这条街上生活过的人们一种深深的怀念。


相关推荐:

曾经是老长沙城北的大道——经武路

松桂园与便河边往事

经武路上的书场


END 

  •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四木,编辑 | 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文中标题及图片为编者所加,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

往期精选


蔡锷中路风情录 | 韵味马王街 | 长沙人吃得刁

长沙人第一次见火车 | 游开福寺,结交新河街

长沙最后的会馆 | 民主西街和湖南咨议局旧事

百年仓后街的非凡 | 长沙九龙仓下的老街记忆

松桂园与便河边往事 | 记忆中的黄兴路老商铺

长沙一世情 | 越堕落越快乐:长沙堕落街纪实

记忆中的北正街老商铺 | 郑寿山:登隆街杂谈

郑寿山:游击坪人家 | 柳建球:北门口湘春街

不平凡的东茅街 | 从熙宁街东岳宫到长沙八中

旧时长沙门户——大西门 | 百年中和街消亡记

想要投稿

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

(文字或图片)敬请发送到

citymemory@csjyds.com

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记忆CityMemor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