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五代战乱说:鏖战潞州,开启了五代史的序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7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解读朝鲜战争:苏美冷战与朝鲜战争的扩大化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塞外悲歌:蒙古灭国西夏之战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下)

盛世才的麻将与主义(上)

盛世才的麻将与主义(中)

盛世才的麻将与主义(下)

杨虎城囚禁详考(2)

黄显声将军和他的义勇军

杨虎城被捕详考(1)

中日战事:由山海关事变拐弯(上)

郑成功收复台湾始末:从南京会战到台江海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始末:从台湾开府,到大员海战

漫谈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事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详说越柬战争的爆发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沙陀人,五代猛将。


相传,李存孝英勇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有“将不过李、王不过霸”之美誉。

在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里,李存孝使8百斤的禹王槊,以十八骑取长安,人称飞虎将军,是类似《说唐》里的李元霸那般的一个打十万个的狠角色。


显然,这是说书人对天吹牛。


不过,类似三国、十六国和南北朝等乱世一样,五代乱世,弱肉强食,大浪淘沙之下,确实英雄辈出。


连年鏖战,累累白骨,历史因此也仅仅记住了寥寥无几的英雄。


李存孝即为五代乱世真实的一位强者。史书记载,李存孝为五代时期沙陀超级牛人,晋王李克用养子,便骑射,骁勇冠绝


李存孝虽然不像演义那般神奇,确实也是非常厉害。


890年,残唐时期,藩镇割据。


彼时,朱温集团势力最强,占据开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


势力其次的李克用集团则占据山西。


两者在唐末藩镇割据、竞争中各自胜出,天下也就渐成双雄争霸局势。


朱温集团与李克用集团比较,朱温集团割据中原,控制当时最为重要的运河枢纽,钱粮富裕,交通便捷,属于典型的农商军事集团。


李克用集团势力稍弱,虽然被挤压山西一隅之地。李克用集团本系沙陀游牧军事集团,沙陀军队类似职业军队,久经战阵,勇悍善战。


此外,山西背靠雁北,既可向北吸收粟特、奚人等游牧集团军力,在东、西及南方凭太行山、吕梁山和黄河天堑实现自保之余,又可随时南渡黄河,以强大骑兵逐鹿中原。


因此,李克用集团实为朱温集团的第一劲敌。


朱温农商军事集团胜在地域宽广、经济厚实、人口众多,处于战略进攻地位。


李克用游牧军事集团源出残唐边军,胜在军事技术、战略相对发达,但是地处一隅,自然处于战略防御地位。


就此而言,无论当时或者现在去看,朱温农商军事集团和李克用游牧军事集团,似乎都与传说中正统的数千年不变的农耕文明无关。


自然,朱、李两个军事集团备战蓄力之后,太行山、黄河天然地理分界线便成为两者展开各自的战略的战争线。


朱温后梁集团和李克用沙陀集团大致位置图。


两雄逐鹿,就此开始。


由残唐到五代,朱、李两个军事集团围绕太行山、黄河天然地理分界线,就此进入漫长对抗。


太行山井陉以南,围绕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的潞州、邢州和铭州,烽烟不断。


其中,潞州位于朱温的开封至李克用的太原中间,据高设险,形势险要,扼制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要冲。


对李克用而言,据潞州可直下洛阳。


对朱温来说,夺潞州则太原外围无险可守。


潞州得失,可谓直接关系朱温集团与李克用集团军事势力消涨。


于是,朱、李两个军事集团军事碰撞,不可避免围绕潞州展开。


890年,残唐晋王李克用部下叛乱,以潞州降了朱温集团。


朱温闻讯大喜,立即派出援军抢占潞州。


同时,李克用也心急火燎,派出养子李存孝率领5000精骑奔袭潞州。


初战,李存孝以300骑兵于山地险道设伏,别出心裁,在山地发起骑兵攻势,袭击、击溃京兆尹孙揆2000人援军,活捉孙揆。


次战,李存孝赶到潞州城下,亲选500精骑驰向朱温援军大营寻战。


一战之下,李存孝阵前生擒了朱温麾下骁将邓季筠,顺势会同各部援军,一举击溃了朱温援军。


李存孝在潞州城下野战,所向披靡,积威之下,潞州城官兵或降或逃。


于是,李克用集团乘胜而兵不血刃收复潞州。


不久,因为李存孝功高震主,也为李克用诸多养子嫉妒、构陷,李克用、李存孝就此生隙,兵戈相见。


最终,李克用盛怒之下,下令车裂了李存孝。


李存孝死后,年事渐高的李克用后悔不已,他感叹霸业未成却年华老去,便在潞州重新部署防御朱温集团侵犯之后,偷闲率众前往潞州郊外置酒奏乐。


正值春光明媚,伶人演唱的《百年歌》。


凄越歌声中,李克用想起曹操往事,感慨壮士暮年,随即手指他唯一的亲生儿子李存勖,对左右兄弟、养子们感叹不已:


二十年后,此子必战于此。


众人闻言不禁惊疑。



果然,不到二十年间,朱温篡唐创建后梁,中原割据藩镇拱手臣服之外,唯有晋王李克用沿用唐朝国号,与之对抗。


五代大幕拉开,朱温集团和李克用集团的终极较量也在潞州展开。


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不久,潞州再次叛乱。


彼时,犹如当年一般,李克用急速派出他的兄弟的养子,沙陀名将李嗣昭率军连夜奔袭潞州。


叛乱很快平定。


然而,潞州动静还是激起了朱温攻占潞州,剪灭李克用集团的雄心。


5月,朱温称帝刚才一个月,就命后梁名将,陕州节度使康怀贞、秦州节度使符道昭等,率10万大军,兵分三路会攻潞州。


6月,后梁大军进抵潞州城下。 


五代史上极为出名的潞州大战就此爆发。


彼时,李克用在潞州守军不过5千,后梁大军兵多将广,既有粮草保障,更有以剽悍闻名的来自陕甘的精锐魏博镇军助战。


李嗣昭兵力不济,见势不妙,便飞书太原告急,凭城固守,避不出战。


潞州要地,沙陀晋军经营日久,城防设施自然异常坚固。


潞州守军人少,但多是久经战阵的职业化程度较高的沙陀精锐。


相比之下,后梁大军人多,却多为后梁于中原募招的农夫、平民,使枪弄棒生疏不说,临阵作战各种战术也是十分茫然。


——五代时期,很多被当做神话的以少打多的作战,其实,这类战例大多都是职业化军队与非职业化军队对撞的结果。


潞州之战亦然。


后梁大军声势浩大远道而来,兴致勃勃猛攻多日,最后,毫无悬疑地备受重创,终无战果。


康怀贞咬牙生恨,也只好下令在城外筑起壁垒、挖掘长壕,围困潞州。


我方人多,打不死你,我困死你。


古往今来,中国地面上爆发的围城战,无一不以惨烈、血腥闻名。

太行八陉与潞州位置图。太行八陉即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八陉,为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通道。


潞州为中原进入山西的门户,潞州得失自然关系李克用集团生死存亡。


为此,晋梁双方都竭力向潞州进行增援。


双方不断增兵,就此,潞州围困战越打越大,规模不断升级,终于升级为朱温集团和李克用集团之间的战略大决战。


可惜,作为残唐、五代时期几乎战无不胜的名将,李克用这时已经年老多病,无法上阵。于是,他只得派出麾下最能打的周德威为统帅,调集沙陀精锐,星夜驰援潞州。


同时,李克用坐镇中军,调集沙陀晋军奇兵进出潞州北方和西方太行山要冲井陉、轵关陉,以次要兵力佯动晋州、洺州。


奇正结合,周德威率主力径直向潞州进军。


李克用奇兵佯攻晋州、洺州,迫使不知虚实的朱温不得不分兵救援,潞州方面压力减缓,于是,周德威也得以顺利率军一路激战,突破后梁大军防线,赶到了潞州外围。


城外周德威主力与城中李嗣昭部遥相呼应,隐然间对围城的后梁军形成夹击之势。


转瞬之间,沙陀晋军便夺得了潞州战事的主动权。


朱温立刻急眼,立刻向潞州方向派出了麾下悍将亳州刺史李思安。


李思安善使飞槊,追随朱温身经百战,以悍勇闻名后梁,深得朱温信任。


在朱温多年藩镇割据交战中,每次战至关键,朱温大呼之下,李思安总率亲军数百精骑当先冲锋,所向披靡,屡有战功。


然而,李思安确有匹夫之勇,却无李克用、周德威、李嗣昭这般的大将韬略。


到了潞州,李思安既无破城良策,也只是凭借勇力,一味发起猛烈攻势。


现代人画作的古代围城作战。


几次激战,损兵折将之外,李思安既无法攻克潞州,又无法击溃周德威援军。


面对战势胶着,他只好仿效康怀贞,决意以严阵壁垒,长期围困潞州。


于是,后梁大军在潞州城下开始大兴土木,筑起寨墙,分割城内外晋军,谓之夹寨。


同时,后梁大军还修建了通联黄河渡口到潞州城下甬道,确保兵员补充和军用钱粮供给。


如此一来,后梁大军依托夹寨,即可围城阻援,又有中原后方源源不绝的钱粮供应。


理论上,有着后勤保障优势的后梁大军耗垮晋军,似乎理所当然。


于是,潞州之战由纯粹的攻城作战,转变为两军相互攻城、攻寨的激战。


经日鏖战,伤亡惨烈,两军不相上下,将士更是疲惫不堪。


如此一来,潞州之战便熬到了908年的正月。


这个冬季,晋王李克用年老多病,终于死了。


消息传到潞州前线,双方大将不辨真伪,惊疑不定。


李思安得到探马急报,即可报告汴京。


朱温素知李克用善于用兵,得悉一声冷笑:装死!


于是,他力排众议,命令潞州前线放缓攻势,戒备沙陀晋军用计。


但是,李克用确实死了。


他的突然病逝给战争压力下的沙陀晋军各部带来极度的混乱、恐慌、焦虑。


李克用临死前,在众多兄弟、养子们的觊觎中,将大权交给了唯一的亲生儿子李存勖。


时年,李存勖仅24岁。


当年的李存勖虽然眉清目秀,风度翩翩,但是少年嗣位,少经战阵,战功寥寥,引起李克用众多兄弟、养子、臣下部将们各种不服。


于是,太原城内乱象环生,危机四伏。


传说中的沙陀人已经融入现在的汉民族。


公元908年二月,李存勖继位之后便果断出击,设计擒杀了欲图叛乱的自家叔父李克宁,稳定了太原局势。


然后,李存勖注意力转向了关系沙陀生死存亡的潞州前线。


李存勖不知周德威虚实,便亲书飞传潞州前线,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示弱,以便召回周德威,再行定夺后续。


周德威确属李家的忠臣,闻讯李克用病故,德威自乱,还军太原


周德威的沙陀骑兵撤退,迷惑了正在潞州城下小心戒备李克用用计奇袭的后梁大军。


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而颇懈


此刻,在太原安定政局之后,李存勖会同周德威诸将,会商分析潞州战事,已经有了决战解围潞州的方略。


汴人闻我有丧,必谓不能兴师。


又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


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方略制定,李存勖整顿太原城内军队,得到沙陀精骑万余,决意亲率部队长途奔袭后梁大军。


就在李存勖决意突袭潞州的同时,朱温御驾亲征,也来到潞州前线。


朱温以李思安久战无功,几经斟酌,决心换上节度使刘知俊主持潞州军务大计。 


刘知俊可谓朱温麾下第一大将,每逢战之时,往往由刘知俊统军开道冲锋,故而,有刘开道之誉。


匹夫悍勇的李思安刘知俊不仅勇冠诸将,而且深有韬略。


为此,他深受朱温赏识、重用,朱温麾下统帅左右义胜军。


义胜战力之强,完全不逊色沙陀铁骑。


在朱温后梁大军里面,左右义胜军便是其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精锐。


就在潞州战事前不久,刘知俊曾率5000义胜军,长途西进,破袭、击溃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6万之众,连克鄜、延等五州战绩。


即便潞州之战李存勖一战成名之后,刘知俊和他的义胜军为朱温精锐,在战局危急时刻,也有数次迫退李存勖,击溃沙陀晋军,擒杀沙陀大将的战绩。


当然,因为刘知俊勇悍、智谋太过出色,朱温对其赏识、重用之下,也是颇为忌惮。


这也是刘知俊没有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潞州战场的原因。


等到潞州战事旷日持久,最终演变成后梁大军与沙陀晋军的战略大决战,其成败将直接关系后梁国运之后,朱温这才迫不得已,临阵换将,启用了刘知俊


五代战乱,名将辈出。在演义小说历史典籍里,人们多喜欢高谈阔论名将威风,却不留意战乱对文明进程的巨大伤害。


换上受封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等虚衔,被朱温雪藏多年,刘知俊终于得到闪亮上阵的机会。


为此,后梁君臣解除芥蒂,对取胜潞州自然都是信心满满。


刘知俊为此认为,潞州被困逾年,资用无补,援兵又撤,攻之必克


在重新部署围城战略,下令刘知俊赶往潞州之后,朱温再无疑虑,在料潞州孤城指日可破之后,索性遂自返京师。 


然而,朱温真心没有想到,他眼中的潞州这只煮熟的鸭子,最后,居然飞起来了。


就在朱温离开潞州前线不到一月,刘知俊正在赶往潞州的途中,李存勖亲率精兵万余,倍道兼行,已经悄然赶到了潞州城下。


这天,潞州郊外,李存勖来到李克用当年置酒奏乐处稍作凭吊,便命令全军分路潜伏,等待天黑。


是夜,天降大雾,李存勖亲率精锐,分路直袭后梁大军夹寨。


李存勖亲率精锐当中突入,尚在梦中的后梁将士遭遇袭击,顿时惊慌溃乱。


按照李存勖命令,在李存勖突击后梁中军同时,周德威率军由西北角,李嗣源率军由东北角,也向后梁大军两翼发起了总攻击。


彼时,晋军以沙陀骑兵为主,往来机动,多点袭击,潞州城下后梁大军虽然人多,但是骑兵相对较少,要在夜间判断晋军主攻方向自然不易。


后梁军队沿袭中原军队的传统作战观念,认定了在潞州山地地形,不易骑兵作战。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沙陀骑兵上马为骑兵,下马为步兵,尤其善于山地作战的特点。


就此,后梁军队虽然兵力雄厚,但是在晋军骑兵机动、快速的分割、打击撕扯之下,反应迟钝,处处应付,陷入被动。


当时,后梁大军在潞州外围以夹寨攻城的战法,其实早在秦灭六国、楚汉战争便已经成型,是传统的中原农商军事集团的战争技术。


然而,对军事技术、战术和战略相对先进,更熟悉潞州地形的沙陀军队而言,分割、破袭后梁夹寨,却并不是难事。


沙陀骑兵熟悉地形,长于山地作战,上马进攻既有骑兵快速机动,临阵下马对砍对杀,抢寨夺营,同样剽悍。


沙陀骑兵机动快捷,擅长夜战,来回袭击,使得后梁大军在缺乏强力主将指挥之下,四面临战,疲于奔波,最终大乱。


一番厮杀,晓,后梁大军终于大败。


潞州城下胜负已分,剩下的战事,便是沙陀晋军对后梁溃兵的追袭战。


沙陀晋军以骑兵追击以步兵为主的后梁大军,这是若干年后,金军、蒙军追击宋军的预演。


在晋军铁骑呼啸追击中,后梁大军完全溃散,官兵将士撒开脚丫子向南竞相逃跑,丢弃的物资、粮草、器械堆积如山。


在3万沙陀铁骑不依不饶的追击下,10万有余的后梁大军死伤惨重,损兵折将,溃不成军 ……


是役,围困潞州的后梁领军大将,秦州节度使符道昭也在乱军中被杀。


这场骑兵对步兵的追击战从潞州战至黄河北岸,沙陀骑兵这才尽兴收兵。


冷兵器时代,步兵阵势如被打破,一旦溃退,被骑兵快速追击之下,结局可想而知。


战报传来,这时,刚回汴京,满心欢喜正在等着潞州捷报的朱温惊闻潞州战败,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


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


至如吾儿,豚犬耳


就此,在李克用、李存孝等人死后,李存勖凭借潞州解围战取得的奇迹般的胜利,头顶战神光环,高调走上了五代历史的舞台。


李存勖确实是影响五代史走向的强人。


他在一战决胜潞州,果断分兵出击,迅速控制了太行山的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要冲。


在他部署、指挥之下,兵力远不如后梁大军的沙陀晋军扼守太行山隘口,兵锋既可向东挥向河北,亦可向南直取洛阳,问鼎中原。


朱温后梁的一支独大的格局,就此被彻底打破。


随着李存勖这位不世出的英雄的闪亮出场,饱受残唐藩镇割据数十年战乱之苦中原,也由此拉开了五代史上血腥、惨烈的战乱帷幕。


感谢三点一转支持橡树。

请与橡树同行,注明添加zhenxiangshutian微信号,备用诸君联系。

有闲有空,朋友请顺手点个“在看”“点赞”,点过几次之后,机器人就通过大数据,觉得你和我有互动,以后才能将我的文章推荐给您。或者,就对我这号星标,点击左右角流浪的橡树,再点右上角三个点点点,选择一下“设置星标”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