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5)超限效应:唠叨容易使孩子腻烦
关心孩子,就关注我们
往 期 链 接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鱼缸法则: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4)马太效应:公正地对待孩子
5、【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5)目标效应:有梦想就有动力
第二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
6、【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6)延迟满足:克制是成功的前提
7、【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7)破窗效应: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8、【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8)标签效应: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
9、【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9)互惠效应:助人为快乐之本
10、【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0)棘轮效应: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1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1)感觉剥夺: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12、【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2) 好奇效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3)倒U形假说: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1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4)木桶定律:孩子要均衡发展
15、【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5)德西效应:金钱不是万能的
16、【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6)模仿效应: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第四章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17、【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7)禁果效应:被禁止的更有吸引力
18、【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8)晕轮效应:评价孩子要避免以偏概全
19、【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9)PAC心理状态:父母应善于调节心态
20、【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0)真爱法则:把爱撒到孩子心里
2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1)避雷针效应: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
22、【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2)章鱼心态:教育要避免钻“死胡同”
第五章 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
2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3)狐狸法则: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2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4)鲶鱼效应:积极地参与竞争
25、【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5)帕金森时间定律:有效地运用时间
26、【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6)甘地夫人法则:从容面对挫折
27、【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7)沸腾效应:成功需要坚持
第六章 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
28、【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8)强化定律:好习惯需要不断强化
29、【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9)路径依赖:好习惯是从小养成
30、【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0)手表定律:教育切忌自相矛盾
3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1)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
32、【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2)热炉法则:规则是教育孩子的良好手段
第七章 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3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3)南风效应:赞美的力量
3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4)自然惩罚法则: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本期内容
35. 超限效应:唠叨容易使孩子腻烦
一个人的话无论如何动听和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
认识“超限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将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一个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依然“恶习”不改,照样“吞云吐雾”;一个销售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强迫式的导购,会让顾客感到不愉快和反感,最后反而不会购买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这是人类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由于人的这个特征,在受到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情况下,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情绪。心理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作“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健康过分担心,如天气冷了怕感冒,天气热了怕出汗。孩子要上学,外面刮风了,父母就反复劝诫孩子要多穿衣服,早起时说,吃早饭时又说,孩子出门时还说。这让孩子觉得很口啰嗦。实际上父母过分的叮咛,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过于“唠叨”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超限效应”,感到腻烦而听不进去,或者听得太多感到麻木。
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大而空的说教。孩子即使认为父母的话在理,也由于在短时间内遭遇“集中轰炸”,而感到难以承受。这也是许多青少年爱“顶牛”的原因。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在,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注意“度”。如果“过度”,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的目的。掌握好“火候”、“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个小故事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批评应该适度
父母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度。一旦受到批评,孩子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如果父母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最后反感至极,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做”的反抗心理。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同样的错误被“穷追不舍”,也才不会感到厌烦。
对于孩子来说,更需要的是父母指点迷津的人生忠告,而不是重复的批评的啰嗦。尤其在当孩子遇到考验、困难,或心情沮丧、情绪很坏时,如果父母唠唠叨叨、翻来覆去的用同样的话来批评教育,只会让孩子听得不耐烦,父母也因此生一肚子气。
重复批评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有这样一个心理学上的游戏:
让一个人快速重复“老鼠”这个词十遍。在他刚刚说完第十遍“老鼠”后,如果有人马上提问:“猫怕什么?”要求他立即回答,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回答“老鼠”!
这个游戏表明,当一个人在无度地重复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概念的时候,他的智力就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下降,判断力也在下降,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有情可原。如果对其要求过于苛刻,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搞“阶级斗争”,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而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也不是为发泄父母的愤怒。因此,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批评的同时照顾到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真正提高认识,主动改正错误。
在教育犯错的孩子时,如果父母能放弃简单粗暴的批评,换成用温和的方式表达,或者让孩子在平和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父母可以试着用下面的方法批评孩子,可能会起到比直接批评更好的效果:
⑴用赞扬代替批评
“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孩子大多爱听表扬话,不爱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逆反。父母在批评其不足之前,可以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或者巧妙地用赞扬进步代替批评不足。例如,在批评孩子的淘气时,妈妈可以先表扬他聪明、点子多、有能力等长处后,然后告诫孩子,如果能把聪明才智用在学习和团结同学上,一定会成为全班最受欢迎的学生。
⑵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
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先用了赞扬的原则,但在赞扬后,却使用“但是”来了一个明显的转折。这让孩子产生反感,认为父母的表扬不真诚。对此,父母可以换“但是”为“如果”。比如:“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如果你能多团结同学,多关心别人,相信你会更受同学欢迎的。”这样的间接提醒,比“但是”后面的直接批评,效果更好,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当然,采用温和的批评方式,不是说要父母放纵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求父母在提出批评时,一定要讲究策略,当孩子犯错时,既要指出其错误,又不致挫伤其自尊心。
但是当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并且屡教不改时,父母就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惩罚性措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唠唠叨叨,更不能马马虎虎。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严格,又必须对孩子表示关心,做到恰到好处。
一个小故事
梁启超自幼聪颖,4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9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在他10岁时,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见院里的一棵杏树花开得太漂亮了,就偷偷地折下了一枝,藏在宽大的袖筒内。这一举动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很生气,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骂他,那样不仅搅乱了做客的气氛,也让小启超的脸面不好看。
到了吃饭的时候,客人们都安排坐下了,梁启超最小,最后一个被安排。这时,父亲忽然心生一计,当众对儿子说:“你自小爱卖弄文才,各位先生也想看看你的墨水有多深。我先出一上联,你若对得好,得到在座的先生认可了,才可以坐下吃饭;如果不尽如人意,就站着吃。”各位客人也齐声附和。梁启超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考,说道:“上联是: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小启超一听,脸刷地红了,方知父亲已发现了自己偷折杏花的行为,不好当众揭穿,而是用上联来批评他,让他知错改错。于是,他答道:“我的下联是: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出,众人齐声喝彩。
父亲见儿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知道自己错了,又对出这么好的下联,赢得大家的赞赏,就原谅了他的这种不体面的行为。小启超既得到了教诲,又留住了面子,从此更加自律了。
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评
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父母可以使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评,比如对孩子不予注意、态度冷淡,或让他们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等等。这样会比严厉的批评取得更好的效果。
孩子在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或闯了祸,常会产生一种内疚感或恐慌感。这两种心态纠合在一起,会形成孩子做错事后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他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父母加以严厉责备甚至痛打一顿,这会让孩子原有的内疚感消失,孩子可能会想:“我犯了错误,但他们打了我一顿,互相抵消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有人对小学生做过一个关于“犯错后最怕什么”的调查。调查发现,小学生最怕的并不是“父母的责备和惩罚”,而是“犯错后父母竟然不责备我一句。”这个结果令人深思。
与体罚、物质刺激等不良教育手段相比较,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更加有效。因为体罚是以高压手段强制孩子服从,这种封建主义的棍棒教育是以孩子长期心理创伤换得暂时的教育效果,却会在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上造成缺陷;而物质刺激会误导孩子,是以价值观念为代价取得的短期行为,会在孩子的思想意识上投下可怕的阴影。
相比之下,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暂时取消对犯错误的孩子的注意、关爱、赞扬、鼓励,使孩子处于暂时被孤立的境地,失去心理上的满足并且产生不安感,激发他们反思自己的错误,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这种教育方式没有体罚、物质刺激等方法的弊端,而且不容易引起逆反,是一种比较理智的教育手段。
“心理制裁”的方式很多,以下两种是比较常见的:
⑴不予注意。对孩子的某些错误行为采取“不予注意”的态度,视若不见,听而不闻,取消对其赞扬、鼓励,使其情感上“被疏远”,行为上“被轻视”。这会使孩子心理上由焦虑发展为对自己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的反省,进而醒悟自己的过错。当然,“不予注意”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等孩子开始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后,再顺势加以教育疏导。
⑵“冷冻”处理。当孩子犯了错误却任性娇气时,父母有意识地“冷冻”气氛:表现出冷淡的神情,冷眼盯视,甚至连冷淡的话也不说。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的哭闹变得无效,发脾气受到冷遇,促使其心理紧张并开始“收敛”,为父母下一步施教创造条件。例如,当有孩子哭闹不停时,如果妈妈回身去爱怜他,他只会越闹越凶。如果父母对他不予理睬,孩子见哭闹无效,反而会停止哭闹。
一个小故事
有个小男孩从小充满好奇心,凡事总好寻根究底,不找到答案决不肯罢休。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后,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没想到,这只狗不是别人家的狗,而是校长家的爱犬。校长十分恼火,感到太不像话,如不严加惩罚,以后还不知会干出一些什么出格的事。但是,到底该如何处罚,经过反复考虑,权衡利弊得失,校长采取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罚这个小男孩画出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
小男孩知道自己惹下大祸,决心改正错误。于是他按照校长的要求,认真仔细地画好两幅图。校长看后很满意,认为图画得好,杀狗之事就这样了结了。
这个小男孩名叫麦克劳德,英国著名解剖学家,曾与班廷医生一道研究发现了医治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两人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奖。
沙丽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讲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河南省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文学作品多发表于《星星诗刊》《诗选刊》《绿风诗刊》《中国诗歌》《中华日报》(泰国)《燕赵诗刊》《当代小说》《三月》《岁月》等数十家国内外报刊杂志。作品多次入选《诗选刊》“中国女诗人作品专号”、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精选》、《河南当代女诗人档案》、《中国新归来诗人》、《中国当代百名女诗人诗选》《中国网络诗歌史编》等多种选本。获《教师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获“虞姬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东坡诗歌奖”全国华语诗歌大赛三等奖、第四届“大江东去杯百善孝为先”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记忆的手语》。
心理咨询:恋爱婚姻家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咨询电话 17737837679
主编
沙丽娜
编委
张梦晗 庆向铃 徐熙甜 李滟哲
封晓鹏 李若兰 康高雅 梁超会
李紫一 闫梦珂 李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