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望志:做深度人物报道如何寻找、维护采访资源?|浑水课堂

浑水小二 蓝鲸浑水 2021-07-09




这是浑水的第【49】次线上分享


所有的学习都会点滴积累汇成河流,

从知识里选择自己需要的,是一门功力。


从众多公众号中,找到能为你提供灵感的公众号,

是一种缘分。




| 第49期 |

本期嘉宾

博 望 志

▲博望志の聚会图


2015年9月,崔志芳、小肥人、张楠共同创立了博望志,今年春节后正式开始运营。


他们对于博望志的定位,是主打创业圈深度人物报道的新媒体,希望记录这个时代的人物图景。


区别于普通的商业人物写作,博望志旨在记录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而不仅仅是关注商业模式,商业行为。自媒体时代,零碎的、消费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博望志的每篇“深度”报道也告诉我们,他们确实一直走在最初的路上。


以太资本周子敬,阿里音乐宋柯,伏牛堂张天一,人人车李健,陈年,高晓松,许知远,马薇薇……这些行业内赫赫有名人物都曾经接受过博望志的采访,每次采访时间基本在5、6个小时以上。


至今为止,博望志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愿意花时间进行长阅读的忠实粉丝。


点击下面的链接,快速了解博望志☟☟☟


博望志: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丨浑水独家



分享嘉宾介绍




▲崔神


崔神,原名崔志芳,《博望志》联合创始人,负责深度人物报道内容采编;精品栏目《崔神侃》主持、制作;公司整体形象包装运营等。


10年互联网老兵,历任小熊在线科技频道主编、和讯网资讯编辑、蓝色光标数字营销SAM;负责百度官方微博运营,一年100万粉丝活跃度40%以上,获得社会化营销金网奖。


分享内容

01


为什么做创业人物报道

首先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微信公众平台,然后又有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我们如果想找相关的人才可能也会找到。我们本身也是媒体人,所以觉得可以做这件事。


这看上去是一个相对逆潮流的事儿,但是你做一个独树一帜、有品质的东西,不见得就没有人看或者没有价值。

 

再讲一点所谓情怀的东西,因为好像每个人做点什么事儿都得忽悠点情怀,要不然就显得自己格调没那么高。我们之所以选择写人物的题目方向,是因为我们觉得历史是人物创造的,这个是基础。

 

博望志会采访不同的创业者,一个一个地去采访。当你把创业者采访的数量足够多,他们涵盖的行业足够多,就会拼出来一个比较完整的创业的时代图景。


博望志现在正在做一本书,我们也希望把我们采访的内容逐渐都做成Mook。如果不断这样做下去,把人物记录得越来越多,集结成册以后,我们觉得在历史上会有一定的价值。当然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感觉,但我们希望是如此的。

 

后来过了多长时间以后,人们回头看的话,他们想找一本书,想看那段历史当中创业最繁盛最繁荣的时期大家都在干什么。


如果他们翻开博望志,看到里面写的内容好像对他们有些提示和价值——不敢说他是一个多有用、多伟大的东西,只要大家觉得这东西有意思、有点用——这事就没白做。


这可能是我们当时创立自媒体比较有情怀和初衷的一部分。

02


怎么打造自己的内容特色

 

哪些人物可以被报道,他们有什么特质?



博望志采访的人其实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如果你想写一个人,这个人有特点,或者有故事、有看点,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会有一个比较核心的吸引人的点。纯粹从主打的方向来说,那肯定是“深度”和“创业”。但是大框架搭下来后,里面还得有条筋骨,那可能就是“故事”。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其他的共性吗?我想了一下,可能是所谓的一些文艺特征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采访了很多音乐相关的人,比如郑钧、姚谦、高晓松、张曼玉,包括制作人,包括唱歌的、作曲的,甚至乐队等等很多人,都是比较有文艺气质的。


我们采访的很多其他人,他们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说童玮亮,他是一个投资人,对音乐、电影、美学很有自己的理解。 比如说张天一,看似是个卖粉的,实际上也是一个读书特别多的九零后。易快修的哥们儿,我们采访的时候他还现场弹了一段吉他。


这些人都有一些文化和文艺的气息、特质,是我们更愿意去接触的人。

 


▲与受访人交谈中的崔神


好多人说博望志的内容比较有深度、比较有料。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些比较笨的办法,或者说最基础的东西。用心做一件事情,他起码是一个水准之上的事儿。你不见得把这事儿做成九十分或者做成完美,但是想做成六十五以上,有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就是你得掌握足够的素材

 

博望志采访人,最起码张嘴先跟人家要三到五个小时的采访时间。我单次采访你最好有三个小时以上,没聊完,那可以下次再采一次,两次加起来能有五六个小时。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宁愿放弃,不一定非得要把这个东西死磕下来,不然写的稿子质量可能就不行了。

 

你像黄渊普,我们是采访了三次,大概有八个小时的时间。比如说我们采访皇太吉的赫畅,这里我要提一下,他侧面采访做得比较多,或者说素材比较多,应该是侧面采访了六到七个人。


还有一个就是,你做为一个媒体,不可能写成软文。你要把你的观察,把你对于这件事情的理解从客观的角度来写。比如说你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人,他是个特别爱吹牛逼、爱忽悠的人,那就麻烦了,你有可能就把这事儿写偏了。所以就需要很多的侧面素材支撑。

 

因此我们不光是要三到五个小时的采访时间,还要四到八个侧面采访人,可以是他的同事、朋友,这样观察起来就比较完整了。博望志的深度报道,成稿基本上也是四千字到六千字左右,也不会特别长。有八到十万字的素材,然后你再去检索的话,肯定就会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出来。

 

有一个给我们投稿的记者就说:如果你做记者,你写作有一定的时间、经验以后,你该担心的不是采访技巧,也不是写作文字水平和文笔,而是素材和节奏感


能不能把故事写得有意思,能不能把优秀的素材列出来,并且做得特别有节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夫。只要你的素材足够,你的文笔和采访的能力及格,那你的素材越多,稿子质量就越高


因为素材不够的话,你就会用各种方法往上填那些虚的、无用的文字。这样不管是读起来还是成稿,可能都会有一些问题。


博望志的人物报道有什么特点?怎么打造自己的内容特色?


说到品质感的塑造,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这个东西,应该是学营销、MBA的都会学到的。每个企业都有一个自己的特点,比如说京东是一条狗,淘宝是一只猫;京东是红的,淘宝是黄的,百度是蓝的……这就是一个识别基础。你要去训练你的粉丝,或者说用你的形象去和粉丝不断地强化沟通。时间长了以后,他就会对你有粘性。

 

我们是一个小团队,就这么几个人,没有专门的设计师。那我自己就是博望志的设计师,包括采访、设计、写东西,什么东西我都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把文章的主要色调弄成黑白,没有别的颜色,就是黑、白、灰。除非是为了一种搞笑或者嘲讽的状态,我们才会去做长标题,否则基本上都是短标题。

 

色彩、短标题、长报道,还有一个你长期沿用的排版和日签的规则,训练或者说是沟通出来一个粉丝对于博望志的一种粘性和他自己的感受。


只要我一看到黑白的短标题的头图,我大概就知道这是一个长报道,是一个有意思的我想看的内容。想看什么内容的人都会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个是我们特别想做的事儿。


▲“博望志”的几篇文章样式



03


怎么寻找和维护采访对象的关系?

我们是要求做得比较严谨、真实、客观、公正的媒体,写的东西要保持客观性,独立性。如果我是一个公关身份,那就好说多了。但我现在是一个记者、媒体身份,所以会不可避免地伤害人。

 

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原则,或者说你上来就要摆出你的姿态。是咱们合作,我采访您,但是丑话说在前了,我们写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大概就是默认有这么一个合作关系。这样会给他一个比较强的心理预期,合作起来以后就会好得多,他对你没有那么强的控制力。

 

再有就是说,尽量减少沟通的轮次。你不要什么事儿都去问他,什么事儿都跟他聊。把核心信息定了,时间给足了,然后就去采。采完回去写,写完可以给他看,但是告诉他你基本上不会给他改。因为沟通的东西越多,那他可能都不满意。我就告诉你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要做什么,然后做了就OK了。

 

关于如何去寻找采访对象,博望志最先采访的那些人是我们圈子里之前的一些人脉。这里面可能不是大咖,但是没关系,他也是创业者。我们尽量找的都是稍微有点名气、有些粉丝基础的,自带流量的人。然后不断地去扩大圈子,去结识一些人,做一些合作。这样的话可能采访的范围就越来越大了。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内容,因为你有了a就有了b。我采访陈年的稿子发出来以后被高晓松的公关看到,他就说你们的那个做得特别好,你能不能来,咱们也合作采访一下。只要内容做得好和用心,有人欣赏这个东西,就会有更新的合作进来,聊起来就会方便的多。

 

维护关系我觉得重要的一点还有后续的合作。比如说周自强,我之前采访过他一次,之后我去采访这个孵化器创业园区保洁的时候又去了一次,去采访他那儿的保洁。再往后呢,他们做了一个分享会,我又去参加了一次。然后我们做了一次粉丝交流会,用的也是他那儿的场地。所以多了几次的合作以后,这个关系就会越来越好。


哪怕一开始你们的合作可能不是那么顺,但是这个合作的基础会建立得越来越好,只是需要一个经营的过程。

04


博望志在运营方面做了哪些事儿

我们运营这块做得也不是特别优秀,简单说几句。

 

博望志给人的感受,一直是一种比较严肃、深度、品质这么一个感觉的媒体。但是我们在运营这块就没那么刻板,粉丝群里面没准儿大家就是斗斗图,没事儿发红包、发点搞笑小视频呀什么的。这样运营起来,大家就愿意跟你更亲近一些。要是你老板着脸的话,层面就太单一了!

 

和受采访的人需要有比较好的关系,和粉丝要有比较好的关系,还有就是跟合作的人应该要有比较好的关系。多一些朋友的话,以后做事情就方便得多。扩大这个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对你的好处是特别多的。

 

我们跟所有的平台都有比较好的合作,包括一点资讯、今日头条、虎啸、UC啊等等,都比较好。我们投稿的话,有质量好的稿件大家也会帮着推荐。包括做直播、做音频节目、出书,都会有一些合作。这个合作有可能是短期的,有可能是长期,就看需求。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大家都会建立比较好的关系,这是很重要的。

 

虽然我们不管是精力还是人力都有限,但是会去尝试各种各样运营的东西。

05


互动问答


1.在自媒体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的情况下,如何让行业内的领袖人物成为自己的采访对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活得好,就是你做的内容得好。只要内容足够好,有人觉得是有价值的,他就愿意跟你合作。

 

而且那些原来写他的和爆出来的内容里面,可能会有些点是没有写透的。或者你能洞察到大家都感兴趣、但是他没说完的那些点,那你继续往下问就行了。

 

这里面有个小技巧:如果你能抓到那个人的传播点,你就容易采到他。就比如说在采访高晓松的时候,他们那会儿正好要宣传阿里音乐,正好是他们需要传播自己的周期。这个时候你去跟他聊,他就容易让你采访。这个其实还挺重要的。有的人他牌儿大,有一段时间他根本就不接受采访,那就是没戏的。

 

2.在人们注意力缺乏的时代,做深度人物报道怎样吸引读者耐心阅读?


吸引读者这个问题,一个就是发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时间节奏。比如说我们一般是晚上9、10点钟发,或者是10点以后发。那个时候可能那帮人已经到自己休息的时间了,有一个稍微空余点的时间。你如果在上班时间发的话,他们可能没有那么长时间去读大的长文。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注意文章的节奏。如果文章节奏足够好的话,他就愿意往下看。故事一个接一个,你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就能顺利地读下来。


3.老师,节奏有技巧吗?


大概就是一千五百字之内能有一个吸引人的点。比如说这个文章是六千字,至少要有三到四个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大段的留白其实也行,但还是要看文笔,如果有一个中间的过渡你给他描述得特别准的话也可以。


4.博望志的人物描述非常立体,善于用细节展示性格,有没有写作或观察经验可分享?


要尽量多写些细节,而且不是光写人物细节。人物细节就是你怎么见着他的,他长什么样,有戴一个什么首饰,他抖腿了还是尴尬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环境细节


比如,如果这个人的办公室特别整齐,那就证明他是比较守规矩的人;如果他烟灰缸里全是烟头,那就证明他昨天加班了;如果他的墙上挂着毛主席,那就证明他是又红又专的人。所以说这要看你的观察力。写得多没关系,之后你可以删,看看哪个细节能最准确反映这个人的性格就留哪个,这样就可以了。

 

5.采访怎么找对方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个是自己要做好功课。有的人吧,他有好多东西已经被曝光了,或者说已经被人写过了,就不用再去问重复的问题了。因为问重复的问题就没有价值了。

 

如果是这个人本身报道的信息就不多,你看不到什么东西,那就好了。你要从头到尾跟他聊。聊的时间越长,你采访的时间越长,你对他了解得越深,他的故事挖掘得就越多,有意思的故事就越多。


你可能觉得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都挺有意思,但是你没聊到第三个故事。如果你聊到第三个故事,你可能会发现:我操,这个更牛逼!这就是看有没有耐心去不断地挖掘素材。


6.在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时,您是否会问到相关负面问题?对于这一块是怎么处理的?


负面的东西一定会问到,这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问的时候是有技巧的,就是要给他引导。你不要上来就问:“你当初说过这么一句话,你当时是怎么讲的……”甚至给他下结论。千万不要给他下结论,你只是引导他说话。


你不要说“我当时觉得你就是恨谁谁谁,你开炮就是想骂谁谁谁”,不要有这种引导。你应该说的是:“我记得您曾经发表过这样的一个观点……您当时这个观点是怎么想的?”这样说话就会比较软。

 

不要强求他一定回答你的问题。采访的时候可以提前跟他说,这个事儿您愿不愿意谈。如果愿意谈的话呢,咱们可以聊聊;如果不愿意谈的话,也不强求,咱们可以说下一个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一个选择的余地。


再有一个就是,一定要跟他说清楚,这个事有助于我对于整个故事和写作的理解。如果您不想在文章中体现这个点的话,您可以跟我说,我一定会尊重您的选择不往里面写,但您可以跟我说这个事情。


7.如果采访对象说话比较假大空,老师是否有一些引导的技巧?


我们要有牺牲的准备。不一定每篇稿子都是特别优秀的,甚至不一定每篇稿子都是会写的。不要期待每一次采访都能出特别好的内容,我觉得这不是百分之百的。


有的人就跟你打太极,就是不想跟你说好的料。有的情况是这样,他那边公关部或者市场部的人找了咱们去采访,他自己可能根本就无意识,根本不想接受这个采访。那他肯定不好好跟你说。那牺牲就牺牲了,认了。

 

如果是上头给的任务的话,那就拼凑一下。找一些原来报道过他的东西,然后写一些细节。


还有刚才说的,如果有沟通机会的话多做一些侧面采访。侧面采访足够多的话,也能支撑一些稿子当中的素材。有的东西可能他自己没说,但是他身边的人说了,比如他有什么习惯、爱吃什么、有一个什么故事,这些都能反应出来这个人的性格。


8.请问做采访之前,需要先从哪些角度去了解被采访者呢?


写人物有一个点大家要知道,切忌写成流水账。什么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做什么什么东西……这是年谱,不是人物稿儿。人物稿儿就是要写一个立体的人,写他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和他的特点。这个东西是不一样的。

 

但是又比较忌讳的是,如果你提前观察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先给他下定义再去采访他的话,这事儿就麻烦了。你比如说:我观察谁谁就是一骗子。但是你采访可能发现:不是的,他这人可好了。所以就是,不要事先下结论。

 

9.平时采访有的人话特别少,挖掘素材感觉很困难。请问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确实是有一些人他不爱说话。你问他三个问题,他给你回答三句话。

 

但是一旦他话匣子打开了,你千万别拦他。可能你问的问题是A,答完A以后,他没准儿有点感觉,回答已经偏离了这个问题。但是你千万别拦着,他好不容易有机会多说点儿,让他说完,那些东西也许是有用的。可能你会突然发现:呀,第三个问题不用问了,他在这个问题里已经回答了。


做深度报道的话就是时间要足够长。如果说有时间限制,比如说20分钟……那采访时间短一般出不了好稿子。


10.如何从平凡的人物身上挖掘打动人的地方?如“人在纽约”这类报道。 


我觉得人没有平凡不平凡,关键就看这个人的笔力,就是文笔还有观察和采访的能力。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特点,小人物有小人物有意思的地方,有很多拍小人物的电影一样拍得好。


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了无数的痛苦,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自己的故事,主要就是看采访和挖掘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



-----------------End----------------


【浑水自媒体江湖】独家深访

只报道最有料的自媒体人


  深夜发媸   姜思达 胡辛束

六神磊磊  顾爷 王左中右

吴晓波 李岩 范卫锋

 秦朔  迟宇宙  黄章晋

毒舌电影 鬼脚七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三表  黎贝卡  杜绍斐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自媒体人

浑水备酒,与君共话自媒体江湖

联系微信 浑水小二:lolitayamede


阅读原文,看更多往期干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