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民初代vlogger井越:没有分享欲、恐惧镜头,但成了职业vlogger | 浑水独家

王诗博 王梓涵 蓝鲸浑水 2019-09-27


采访 | 王诗博

撰文 | 王梓涵 张同羽 郭园园

编辑 | 王诗博

内容总策划 | 郭楠


刚刚过去的6月,井越受邀抵达马来西亚的登嘉楼热浪岛参与了一系列海龟保育活动,并驻扎于海龟保护营地,在沙滩边目睹了海龟产卵的经过,度过了一天一夜难忘的旅程。


在海龟保护营地的晚上,井越同海龟保护志愿者一起,打着红光手电筒,趴在沙滩上观察海龟产卵。


“海龟妈妈在埋蛋时肯定以为只有自己知道蛋在哪,其实有一圈的人打着红光电筒在观察它,那此时此刻说不定也有一圈更高维度的外星生物,打着我不可探测的光线在观测我。”


▲VLOG50.没想到真的会见到海龟在沙滩产卵


在井越的vlog作品中,总会时不时冒出类似这般的奇思妙想,他把这称之为“即兴喜剧”的创作模式,是他个人创作风格的代表。


2017年5月7日,井越在微博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支vlog,记录了极普通的一个周末——和女友去吃饭、逛街、喝咖啡、看电影。


2018年1月,“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的视频让井越第一次正式进入大众视野,这支视频将自己在2017年去过的地方做了一个集锦,微博粉丝瞬间涨到了62万。


▲井越: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


现在的井越,在微博上拥有216万粉丝,同时在B站、微信等其他社交平台也拥有大批受众。从2017年5月至今,井越已经在微博上发布了59支视频,其中,有48支vlog、6支Not a Vlog、2支Meaningless和3支无限客观严谨测评。


通过他的视频作品,许多人看到了这个蓄着蓬松长发与胡须、带着文艺气息、爱听小众配乐的哲学博士的另一面。

 

01、学哲学的vlogger


“Vlogger要经常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井越认为触碰这个世界、跟世界的摩擦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职业vlogger的一部分。


“整个世界对于一个外向的人是一个大party,他融入这个世界是无缝衔接的;但对于我这种内向的人就没那么游刃有余,融入到这个世界需要做一些互动和摩擦,甚至一些更高维度的东西让我的vlog或作品具有可看性。”


所以井越认为,vlogger需要经常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井越


Vlogger井越,大学时期转过两次专业,从两个工科专业转到了哲学系,最后选择了科学哲学专业。


在工科实验室里,学生们经常需要做插电板的实验,那时他发现,如果这成为自己未来人生中要经常做的事情,可能不会那么开心。当时井越决定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当时在读哲学相关文献的他,立刻决定转入哲学系。


虽然哲学的学习并没有给井越日后的工作带来实际帮助,但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理清了很多东西,也满足了他对许多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在日后的多重身份里,无论是脱口秀编剧,还是vlogger,井越的魅力都是建立在其独特的哲学观上的。


大二期间,井越便开始接触社交媒体,发布一些个人博客,积攒了最初的受众群体。而后赴美修读哲学博士期间,他在YouTube上看到“vlog之父”Casey Neistat等人的视频,开始对vlog这种视频创作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内最早拍vlog的人,大多数都受到了Casey Neistat的影响,这位从2014年便开始更新vlog的“vlog之父”,如今在YouTube上已拥有1144万订阅者。


▲Casey Neistat的YouTube主页


受到Casey Neistat的影响以及自己对vlog的浓厚兴趣,2017年5月7日,井越在微博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支vlog《主题涣散的休息日》,内容记录了自己和女友去吃饭、逛街、喝咖啡、看电影,一个极普通的周末。


▲井越的第一支Vlog


此后,他开始拍更多的vlog,也因为vlog,去到了更多地方——《去南法体会阳光与海》、《在法国小镇浪漫骑行》、《去北海道与动物们一起拥抱秋天》、《在曼谷夏日般地跨年》、《前往纽约接触时尚与艺术》…


▲井越:《在曼谷夏日般地跨年》


“我享受成为一个创作独立者的感觉,把一个东西从头到尾很完整地创造给大家。”而vlog个性化的创作模式刚好符合他的表达需求。


井越的创作模式,离不开他所说的创作内核——即兴喜剧。


02、从脱口秀编剧到vlogger


“Vlog对我来说是一个天然的即兴喜剧平台”


在成为职业vlogger之前,井越的第一份工作是脱口秀编剧。


“脱口秀是能真正体现你喜剧创作能力的东西,当时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也证明即兴喜剧是我的兴趣之一。”


在井越看来,喜剧是一个比其它模式更能涵盖更多创作的戏剧形式。


担任脱口秀编剧时,井越便有了将自己写的喜剧剧本视频化的想法,但苦于拍摄条件的限制,便一直搁置。后来,他在YouTube上发现了vlog这一创作模式,于是喜剧剧本视频化的想法得以实施。


“我选择的模式是把vlog即兴喜剧化,拍vlog时,我随时都可以跟环境互动,所有人的反应也都是没有编排的、即兴的,这种感觉很吸引我。


所谓即兴喜剧,就是用大概5到10分钟时间,环顾下四周,你就能够知道整个vlog的架构,需要哪些镜头,会出现什么梗。


这一创作思路,让井越的素材利用率很高,“所以拍摄的时候,我知道什么镜头用不上,什么镜头拍不到,这样的话我就不拍。”


井越称即兴喜剧是他vlog的内核,他认为,找到了内核,其实就找到了vlogger的可持续能力。


“大多数vlogger会将自己的vlog内核默认为分享,认为vlog顾名思义就是分享我的生活,分享我用到的好物,分享我去过的地方。但其实以分享为内核的vlog有可能并不能有效满足观众需求,因为观众完全可以去更专业的美妆博主、科技博主或美食博主那里收获知识。


所以vlog的内核是值得反思的,你需要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地方。我在做vlog初期便将内核替换为我更擅长的即兴喜剧。”


视频后期剪辑时,井越也十分注重即兴喜剧的创作思路。在“Not a Vlog”系列的一期视频中,他将在上海公园拍摄的老人演奏乐器的画面和摇滚电音现场的画面进行拼贴剪辑,产生了一种诡异、不协调的喜剧效果。


▲老人演奏乐器与摇滚电音现场


“就算你去看极光、看瀑布,每个人的生活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用自己的创作能力,加上一些灵感,让自己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才是更重要的。我在做的,就算是把我平凡的生活,创作成作品呈现给大家。”


面对商业植入时,如何保持作品的即兴喜剧内核,对井越来说是首要的难题。


“Vlog按照定义来说,是没有编剧和脚本的,这也是其魅力所在。所以我在对接广告客户时,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说服他们为什么vlog没有脚本,以及在没有脚本的前提下,他们要如何相信我能把vlog拍好。”


03、没有分享欲也能成为vlogger


“恐惧镜头,正在逐渐克服”


“我是一个没有分享欲的人,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麻烦。”


井越说他是个没有分享欲的人,甚至恐惧镜头,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名vlogger。“我的vlog并不是分享倾向的内容,它是以作品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的,你可以把它当做视频短片来看。”


他告诉浑水,他不会在vlog里给大家推荐自己去过的地方、或住过的酒店,或分享好物,“我不是一个典型的博主,你很难在我的vlog里学到什么。像我之前拍一期vlog教别人如何制作vlog,也没有真的教大家怎么做vlog。我只是在调侃那些拍了五集就教大家怎么做vlog 的人,以喜剧的方式输出我的观点。”


没有分享欲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觉得自己没有生活,且不想过度记录自己的生活,所以,他选择将自己的生活创作出作品呈现给观众。


“不是说vlog不是我的生活,而是我将所谓的内核替换了,我不再是分享我的生活,而是把真实的生活当做作品素材。我通过生活作品化,来规避过度分享生活带来的问题。”


作为一名全职vlogger,他很难理清生活和创作之间的边界。“用哲学的话来说,会被异化得很厉害。”


这是大多数vlogger都会面临的问题,井越也不例外。


当有一片壮阔的美景或很美好的事物发生在井越面前,假如当时他的手上没有拍摄器材,便会陷入恐慌:“没有镜头,会觉得夕阳不那么完美。”


“比如我已经对这些问题反思了很多,甚至处于一种过度反思的状态,我还是很难将我的创作和我的生活剥离开。”


“这个事情是不好的,我需要改变,但它依然不可避免地降临在我身上。”


Vlog在井越眼中并不是一个神圣的词,有好的vlog,也有差的vlog。把vlog变成一部视频作品,而不是记录生活,只要作品是好看的,便无所谓。“创作之外的东西还是更少地分析或解读比较好,大家专注于作品本身的话更好。”


他的vlog都会有一个故事核心,而一些不契合到任何一个故事里的镜头素材只能搁置。但他依然很想把它们表达出来,就以碎片化的剪辑方式将它们剪到一起,便成了他口中的Not a Vlog。但在井越看来,“这其实也是一种vlog。”


▲【Not a Vlog】以花絮形式重述冬季


“如今大家都在过度定义vlog,其实无所谓,你录出一支视频,就算你称它为vlog又怎样呢?大家太过于关注这个词了,其实好的作品、好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Q1:现在面对镜头,还会恐惧吗?


井越:我在表面上会再优化它,正在逐渐的克服恐惧,但内心里还是同样不自在。


Q2:你会有创作瓶颈吗?


井越:我随时都处于创作瓶颈中,从来没有从瓶颈里出来过。


因为即兴的东西你做得再好、成功了无数次,也很难说下一次还会成功。我随时都处于下一支视频能不能拍好、以后还能不能拍出我喜欢的视频的一种焦虑状态,但是拍视频就是不断尝试、摸索的过程,我相信所有创作都是这样的。


其实创作者们都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很难有人非常自信地说,我的下一部作品会很好。因为这是创作,没有固定模式,而且vlog并不是一个团队包装出来的模式化、能量产的内容。但恰恰是这些没有固定模式的内容才让你的作品更精彩,只不过精彩的代价是你随时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中。


Q3:可是明星的vlog是能够量产的,你如何看待?


井越:明星的vlog确实可以量产,而且他们拥有团队,但明星vlog会有人看的原因是人家是明星,他们也不需要让自己的vlog成为作品,他们非常幸运地成为了明星,且成为了好看的人。我没有这份幸运,所以我需要把我的vlog打造成作品,才会有人看。

 

04、井越与小箱


“不拍vlog的时候,会做高度重复性的事”


“我从小就有把毛绒玩具人格化的倾向,我所谓的人格化,是彻底的人格化。”


在井越的vlog中出镜率仅次于井越本人的,是小箱——一只小象毛绒玩具,也是井越的“孩子”。


它原本是井越买来送人的礼物,后来留在他的身边,慢慢成为朋友,最后成为他的“儿子”。


在井越眼里,小箱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小学生,脾气火爆,经常踹人。它是井越领养的,七八岁的年纪,已经陪伴井越一年多。


至于为什么叫小箱,是因为小香这个名字让井越觉得很有喜感,只不过“小香”是男孩子,就改成了箱子的“箱”。


小箱:“抱我,爱我”

小八:“不可能”

井越:“小箱的嗓子怎么哑了”


井越的vlog中,他经常和小箱对话,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怪癖,我解释不了。它在我眼前就是活的,我会跟它对话,它是有回应的。这还蛮好玩的,且我需要这种陪伴,会让我觉得没那么孤独。”


井越与小箱的对话,用井越的话说,其实就是一个父亲下班回家后跟儿子的对话——在学校怎么样?跟同学相处好吗?…诸如此类。


他也知道是自己在和自己对话,只是把小箱物化成一个更客观的人,比如当他想听取一些客观意见,会觉得和小箱对话的方式更可信,虽然他最终听的还是自己的主观意见。


“我非常不care别人说什么,但在某些时候,我对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没有自信的。所以我把内心的声音外化为另一个声音,也就是小箱,用客观的声音来告诉自己,让我坚定这个信念去做事情。”


▲井越与小箱:“跟我一起在落日的海边迅速将手机藏在身后”


井越到其它城市拍摄时,经常会把小箱放在酒店里,拍摄结束回到酒店他会观察酒店的服务员或保洁人员会把小箱放到什么地方。


“有些保洁人员会把小箱塞到床里面,让它睡觉。有些直接把它扔到沙发上,然后我经常会拍一些照片,看小箱被怎么摆放着,还蛮好玩的。”


在家时,井越也会经常观察小箱。早上睡醒,井越会观察小箱在床上的姿态,“有时候它的姿态还蛮好玩的,像走路一样,因为它长手长脚的,会摆出很多很好笑的姿态。”


▲小箱:“这是我早晨醒来的样子,爸爸说我梦里在散步,可笑着呢”


因为井越,小箱还成了微博“红人”。它拥有自己的账号,还拥有7万粉丝。井越说,有许多人来找小箱做微博推广,但他都拒绝了。“这样做太消费自己儿子了,也比较荒谬。而且还有脱毛膏厂商找小箱做广告,太奇怪了。”


生活中,除了和小箱对话已成为他的习惯,井越还喜欢做高度重复的动作。“我在不拍vlog时,会一直做高度重复性的事,比如玩同一个游戏,吃同样餐厅的同样一盘菜”,井越说,重复做一些事会给他带来一种踏实感。


高度重复的事情与井越的vlog创作形成“冲突”,带给他平衡的感觉。“我要高度重复的生活并重复一周后,达到一种让我比较舒服的状态,然后才投身于所谓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进行拍摄。


对井越来说,无聊的日常生活是被刻意营造出来的。“生活本来可以不那么无聊,但我刻意让它产生高度重复性,以至于让我产生很踏实、很奇妙的感觉,这可能是我的怪癖。”


在“Meaningless.咖啡搅拌多样性研究”里,井越将搅拌咖啡这件事也呈现出了即兴喜剧甚至有些荒诞的效果。叉子、梳子、剪刀、油条、牙线棒、牙刷等30种不同的物品搅拌咖啡,这便是一种高度重复性动作的呈现。


▲Meaningless001.咖啡搅拌多样性研究


“如果有人经常分享自己做的早餐或者咖啡,我反传统一点,用不同的物品搅拌咖啡,就很荒诞化,变成一个好玩的东西。最后的短片里就是用很多不同的东西搅拌咖啡,然后胡说八道的介绍。”


Q4:自从拍Vlog以后,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井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了。


然后会有些很有趣的变化,比如我想买一个东西,以前不买是因为那个东西很贵,现在买下来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我发现买它的时候,在潜意识里把它想成是给我的职业做投资,也可能是对我下一支视频的投资。


比如我看到很喜欢但很贵的衣服,就会想反正下一支视频里可以穿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我就买了。但最后我可能也没有将穿那件衣服的画面传到视频里,只是给我一个买它的借口而已。


总之,这跟我学哲学有点相似之处,因为我学哲学的时候,我发现好像看什么书、想什么问题都能绕到哲学上面,所以我就会看很多无聊的书。


 

05、职业vlogger井越


“Vlogger在一个层面上很像诗人”


井越曾拿vlogger和诗人作对比,在他看来,vlogger遇到美好事物时通过镜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与诗人用诗句铺写诗章异曲同工。


“当面对壮美景色时,我和搭档或其他人在拍的时候,脑海里有一个古人背着手对着一片景色在尝试作诗一样的画面,很像诗人游山玩水的感觉。”


“诗人写诗无非就是跟谁玩得很好但他要离开了,或者说我今天住了很破的房子。诗中的内容都是他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然后扩展到一些宏观的表达。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字内容视频化了,跟我的vlog有很多共同之处。”


井越认为,vlogger在一个层面上很像诗人。


2018年开始,vlog这种短视频形式在国内走红。年轻群体更注重vlog的互动性、真实性、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多vlog创作者与观看者的涌入,让各大平台陆续推出针对vlog的相关扶持计划,同时,市场也看到了vlog的价值与发展空间。


井越说,他明显感觉到的变化是,以前他需要重复向广告商解释什么是vlog,为什么vlog没有脚本,以及在没有脚本的前提下也能把vlog拍好。而一些广告商会觉得他的生活是假的,让井越按照脚本营造生活。


如今,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不需要再过多解释什么是vlog,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直接说,如果要按照拍摄脚本的话,就不接这个广告了。


Q5:广告植入是否会影响你的创作?


井越:这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会尽全力让这些影响降到最小。首先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不接受其他人的脚本,甚至不接受自己写脚本,但这件事是非常困难的。


在我刚开辟自己的vlog商业模式时,所有客户默认要拍广告片,他们认为,就像拍摄要拿着摄像机一样,广告片必须需要脚本。这时我就要说服他们,就像拍摄不一定非用摄像机一样,vlog是没有脚本的。


但我会比较硬气的是,如果一个广告客户说一定要用他们的脚本来拍,或者一定要我写脚本,我会觉得对方不尊重vlog的创作模式,这种情况给多少钱我都不会接。


在这方面我有很多自己的原则,我需要保证作品的质量。在这些原则的守护下,我的vlog无论是不是商业vlog,其实都还是能让观众获得一些感受,同时也能加入我自己的表达。


Q5:你怎么形容职业vlogger这个身份?


井越:这可能是我开辟出来的一个职业,我还蛮庆幸能找到或者说发明这个职业的。其实我跟其他创作者一样,都是在享受创作的过程。


能把自己热爱的事当成职业来做,总体来说还是很幸福的。


06、对话井越


真正的创作者,并不是那些追逐风口的人,而是去实现自己创作的人



Q6:你平时用手机拍摄记录多还是相机?


井越:相机拍摄的素材量大概占了90%。有时我忘带相机了,或者在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我会用手机记录一些空镜。其实放在视频里大家是看不出来用手机拍的还是相机拍的。


Q7:你现在使用的相机型号是什么?


井越:说实话我忘了,就是我不care器材到已经忘了。器材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最不重要的一环,我不是所谓的器材男,我对器材的了解很浅。


Q8:你怎样看待“全民vlog”这个现象?


井越:“全民vlog”是社交媒体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跟全民自拍一样。现在自拍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一件事,所有的手机也都有用来自拍的前置摄像头。所以vlog也会像自拍一样成为全民记录的产物,这是必然的。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分享自己生活的欲望。那么当你发现这种形式可以不停留在照片上,你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用更高维度的东西来展示自己的生活,这是社交网络所赋予我们的一种欲望。


Q9:都在说vlog是一个风口,你作为职业vlogger怎么看待这句话?


井越:在我的判断下,vlog现在以及将来都不会是vlogger的风口,如果它是风口的话,也是平台的风口。平台会由于vlog越来越流行而收获更多创作者和用户,那么这对平台来说可能是很有意义的。


但对创作者来说,仅目前来看,能用vlog这个形式做出好内容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且真正的创作者,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些追逐风口的人,而是去实现自己创作的人。


所以无论vlog是否在风口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的创作者和优质内容,他们可能制造出一个风口,但不可能是他们乘上了风口,才成为好的创作者。


Q10:你怎样看vlog接下来的发展趋势?


井越:首先,当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拍vlog,基于数量的话,肯定有更多好的vlogger涌现出来。但vlog终究还是很难像搞笑视频或其它种类视频一样发展,因为vlog不能量产。


如果不能量产的话,它的盈利模式是非常匮乏的、不系统的,那么这时它可能会迎来一个讨论高峰之后的下降。但是制作它、参与它还是会呈上升趋势。


Q11:对于刚开始拍vlog的人,你有哪些建议?


井越:其实如何克服面对镜头的恐惧、如何升级你的器材、或者如何转场都不重要,这些都是自己需要进行思考创作的。


我能给的建议是,你要思考一下所谓的内核,你是不是要用你的vlog去分享一些东西,还是说你的vlog是拍给你自己看的;还是说拍vlog能提供你一段回忆,就像放在相册里的照片一样;还是说你怎样将它作品化、影视化、综艺化。


如果你思考清楚,我拍vlog就是放到相册里随时看一看,偶尔和家人一起欣赏,那么你就不用过多升级你的设备了,你也不用总在思考自己的vlog到底好不好,因为只要你觉得你的vlog是好的,那就是最好的。


所以对内核的思考决定着你的vlog的好坏标准,也决定着你的拍摄方法。而不是说一开始就想如何克服镜头恐惧,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克服镜头恐惧,但那又怎样呢?


Q12:如果有一天不做vlogger了,会去做什么?


井越:我没想好。首先我不做vlogger的原因,肯定是另外一个东西吸引了我。我不会想如果我不做vlogger,现在想想接下来该做什么。如果不做vlogger的话,我可能在做一个更高维度、更有挑战性的创作模式,但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模式是什么。



— END —


【蓝鲸浑水】独家深访 

 只报道最有料的新媒体人 

 深夜发媸  姜思达  胡辛束

六神磊磊  顾爷  王左中右

吴晓波 李岩 范卫锋

 秦朔  迟宇宙  黄章晋

英国报姐  鬼脚七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三表  黎贝卡  杜绍斐  末那大叔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新媒体人


水备酒,与君共话新媒体江湖

联系微信 浑水小二:hunwater5




为方便各位新媒体总监们交流、合作、吐槽、约酒,蓝鲸浑水建立了“新媒体总监群”

 

入群方式:扫码添加浑水小贰为好友,备注所在公司+职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自媒体江湖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