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木不成“林”: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李文子 槛外记 2023-11-30

2020春夏,我在疫情和父病交替逶迤的情况下,读完了《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读得很慢,简略一遍,深究一遍,67万字用了50天。
一般说,传记30万字足矣,生平、著述,再加上铺陈的故事和简评,一人“通史”基本落听。大凡40万字以上,更像诞辰或纪念的文集,基本等同于研究物料,作为未来的以资考证的史据。
史笔史记如此,大抵中华渊源的“史学”。所以,要么是传记文学的速食,要么历史文献的饕餮,《林传》对我更像后者。
林徽因说过:“我们作品的读者,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
作者陈新华明了此点,她用18年的时间磨此大书——“我竟然因为漫长而完成了它。”
从2003年算起,一本年表流水的稿子慢慢沥水、变成可观厚实的文献,这背后需要怎样的滴水石穿的毅力!杵子磨针,毅力加天赋,我相信作者的心力比智力还要丰赡。
先后读过五、六本林徽因传记。早年的,林杉所著《一代才女林徽因》;稍后,有丁言昭《骄傲的女神——林徽因》;梁后夫人、林洙作品《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晚近,张红萍惠赠《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最喜欢的是《林徽因的一生》,作者陈学勇;至难忘的,是2008年在哈佛燕京图书馆,费慰梅(Wilma Canon Fairbank)以挚友身份写的回忆录(Liang and Lin 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Past)
当时颇震撼,绝没想到万里之遥的美国麻省,一个不大的二层小楼,居然一书架“林徽因”(含梁思成)。大部分林传千禧年后出版(陈新华第一版也是2003年),我居然在这儿“发现”了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林——徽——因!
在国内,肤浅地知道,她是民国才女,京派作家,跟冰心、凌叔华、石评梅一样齐名。大学虽也读诗,读徐志摩、戴望舒甚而李金发和废名,却真的没怎么读林徽因。
她作为建筑师的事功以及“太太客厅”、同人知识体的灵魂这一身份更乏透辟的认识。
记得那是春日的下午,一页页翻她绘制的纹饰,她描摹的建筑图样,她通透高瓴的专业文字,我完全被征服了。
世人只消赏她的花边,品她的样貌,顶多来点诗性的文艺的附庸。而真实的她,完整的她,风神沛然的她,又岂是一个“才女”“美女”所能涵盖的。
她是全然的缪斯,美惠的合体,莲灯的梦影,彩月的琉璃。她是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和世界的,她汇聚了中西文明的精粹。所谓伊人,她配得上当世和后世的赞誉。
林传离林徽因有多远?
最早的“林学”专家陈学勇有一篇《关于才女的种种说法》,他把二十余年的林传一一评点,谈及新华著2003版:
“该书在审慎运用史料基础上非常注意深入传主精神世界,‘故事’背后多伴有著者的思考。而且此传视角独到,立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明显显露了学术含量。”
小荷才露尖尖,得此评价——那么,2020版“接天莲叶无穷碧”有什么奇怪呢?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01
闽侯与父辈

家族是打开林徽因世界的第一把钥匙。
作者陈新华,把握精准,甚至可以说“铺陈到位”。她的林传撰写,最初是作为“百年家族丛书之一”。因而,家族部分占了很大比重。从翰林祖父到琴生侠父,从福建开埠到民国肇始,林家铺子的每一个人都以他们的学知和行迹,在在,谱写家族的传奇。
三坊七巷的名人圈不必说了,单是家塾,今人也羡慕不及。东西两斋,新旧之学,商量邃密,复转深沉。林家所秉持的书香以及闽中名士的氛围完全无法复制。
全书十五章,近三章的内容写林氏家族,林徽因的源头,林徽因的来路,林徽因何以“林徽因”。
书中两阙我特别有感,一是作者对碧血黄花、林家兄弟——林觉民、林尹民的介绍,她写:“那个急管繁弦的革命年代为闽侯林家写就的命运,壮怀则壮怀矣,其间种种离合悲欢,壮志未酬,也未尝不令人扼腕。”
还一阙写才女传统,其中提到林桓,美国华裔建筑师林缨(Maya Lin)的父亲、林徽因的弟弟,他说:“林家的女子都聪明绝顶,做任何事都心想事成。”
林氏闺门,彤管流芳,到了林徽因这辈,先天的不可多得的禀赋注定她的才情的发扬。她是集大成的名媛,沐浴家族的阳光雨露,还有谁比她更幸运?费慰梅形容她:“她的神经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的琴弦……在她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全部气质,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的父辈也绝无仅有。一个法政总长,一个国务大臣,一个书生侠客,一个启蒙先驱,一个文人,一个领袖。
林、梁二人分别代表了近代读书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和维度。历史上,士君子不少,转型时期的士大夫多不能从心所欲。而林长民,基本做到了;梁启超,超水平发挥。
要说林徽因的赋格和高格,林长民的“主题”起了定调的作用;梁启超帮助她“展开”,徐志摩协同她“再现”……一干男性长者的和声,最后使林徽因这首乐曲甄达完美的境地。
陈新华对史料的挖掘极见功夫。比如,林父的演讲《恋爱与婚姻》,收入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几乎所有的林传都没有这个内容,然而它确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理解林氏父女的入口。
女高师为当时的摩登名校,女界先锋,林长民又是刚刚归国,在民初“倡导女性解放”的大势下,林的文本不啻启蒙教材。林徽因又怎能不受熏陶!
再比如,一些民国报刊、旧章的引用,作者也花了巨量的工夫。抉隐钩沉,孜孜矻矻,撮举足够实证的史料,非具学力和一定的投入不能为也。
“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这里要说徐志摩。我欣赏作者的用心,她没有陷入惯常林、徐的窠臼,而是从“奇异的月色”着笔,尽力抒发两人从相识、相教、相得、相谅到最后相知、相助的过程。
人的感情极其复杂,徐比林大七岁,严格讲不算父辈。徐林之间交会不到十年,但“互放的光亮”持续永生。
烦恼结,情意结,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智性活动的人本质上渴望灿烂,渴望鲜活的性灵缀上一丝月牙儿。林徽因和徐志摩都属这样的人,他们是同契的,性情使然,一身诗瀑。
据陈学勇先生,2003版陈著——林徐相识的时间各处不同。我倒没在意,或许作者改了吧。我更着眼的,是“成长”第四章。
小标题甚好:新世界、旧庭院、对照记。宛若一面澄明的镜子,把林徽因的古典、现代、风裳水佩一般,映衬得无比生动。朝日绮窗佳人镜,作者倾心刻画“一片阳光”,那里藏着林徽因的童年和一生的暖!
当然,暖下有暗影的。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以及她的婆婆李蕙仙、姑姐梁思顺都曾是她的“敌人”。
特别是婆婆,同为那个年代的精英女性,却扮演一个不那么尽通情理的角色。或娘或妈,或姨或妾,女性在旧家庭中从属不能独立的位置深深地影响林徽因的选择。
作为名媛,林徽因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教育。
她毕业于基督教的培华女中,当时最好的贵族女校。双重文化自始成为她的背景、底色。才女长成渊源有自,这样的摹写才厚实,人物饱满具说服力。
一句话,从家族史和父辈的角度书写林徽因,构成此书不同于其它林传的鲜明特色。
12岁的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身穿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
02
女领袖——新文学的担当

我这里说新文学而非新诗史,实赖“文学革命”之故。
一直以来,五四的叙事多种多样。其中,关于“文艺复兴”以及“女性”“性别”惯为五四言说的进路。新诗史形塑新文学,中国白话新诗的实践,某种程度导引了晚清直至目下一百年来的诗歌变革。
新诗作为文学革命的先锋,充当时代的报春花。胡适、周作人、徐志摩们自觉承担起这样的使命。
按照布迪厄的场域论,“文学场”从来与经济场、政治场密不可分。政治乃元场域,其所发挥的权力效用,直接作用于文学场。文学话语、文艺阵地、文化机制、文人群聚等无一例外都是阶级、资本、意识的产物。
民国大学、媒体、社团,提供了这样的场域。
林徽因1904年生,1923年不到20岁就参加徐志摩、胡适等人组织的新月社活动。
“天边一弯新月”,徐志摩对她的影响最早也最深。雪莱、济慈、拜伦、曼斯菲尔德……16岁旅英就已接触这样的西方正典,加之父亲的有意栽培,成就了文艺、跨界、“沙龙女主人”的林徽因。
新华在书中尽叙林的创作,不同时段,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仅限于诗人,更加士人;不仅浪漫,而且忧患;不仅知识生产,而且建构传播。
我尤为欣赏她对林徽因的定位:“京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
京派相对于海派,30年代由于政治中心的南迁,得以形成学术集中的场域。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则相对传统的士君子而言的。
从士到知识分子的转型正是林徽因父辈的努力、现代学术得以确立的前提。而林徽因本人也基于这样的身份转换,完成她作为现代、独立、知识型女性的确认。
林徽因的时代是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感染感受于斯。她是氛围、氤氲,是民国“文艺复兴”的载体。如果说胡适、徐志摩代表诗体和文风的解放,那么林徽因代表文艺的解放。她是多面手,兴趣广博,文理兼通。她的诗文继冰心、石评梅之后,又创“十年辉煌”。
可以说,她是复合的、新文艺的担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有她的一份功劳。
谢冕曾说:“新月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建设时代的来临。”“新月为中国带来了收获季。”不同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用派,林徽因的写作浪漫、唯美,与新月社的“诗美”主张相一致的。她和徐志摩、沈从文、胡适联手缔造了民初的“文艺复兴”,他们的友情也奠基在性灵之上:“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他们、一群人的化身。
我一直不太赞成“太太客厅”的曲意强调,无论接待诗人泰戈尔、演出诗剧《齐德拉》抑或迎来送往,高朋满座,交际对林徽因来说不过砥砺智慧的舟船。

泰戈尔访华期间,林徽因与徐志摩等人的合影

她热爱智力,热爱智识的碰撞——北总布3号的家,亦如朱光潜的慈慧殿,徐志摩的松树胡同,是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场域。互为映照,彼此成全,际会而已。
除了家和新月社,林徽因的活动空间还有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大学)、还有媒体(《大公报》、《文学杂志》)。1931年,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发表,随后创作不断。大部分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翻译和评论。
她的诗委婉清丽,透着灵性的光彩。与此同时,她又讲授《英国文学》,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担任《文学杂志》编委。
沈从文在《谈朗诵诗——一点历史的回溯》中回忆:“对英文诗富有研究的叶公超、孙大雨、罗念生、林徽因诸先生,都轮流读过些诗。林徽因女士还用福建土腔同样读过一些诗。”
这些场域和资源的汇聚得益于民国特殊的生态:一批中西合璧的知识人。这个群体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中,秉承“为中华寻路”的理念和价值,革故鼎新,进行文化建设。
林徽因从个人出发,自觉汇入这一共同体,开风气之先并且中坚。“给人的理想和理想上 / 铺香花,叫人心和心合着唱 / 直到灵魂舒展成条银河 / 长长流在天上一千首歌!”
某种程度上,林徽因达成一种理想。她和她的圈层不可复制。五四前后的女子大多挣扎在性别樊笼,而她,已经阳光明媚地走在自我实现的大路上。她的独立人格、平等意识、乃至身处的阶级、地位都不具参照性。当然,我们借此可窥民国风尚以及“女神”的精神面貌。
有后锐讲林徽因“绿茶”,陈新华完全摒弃了这一说辞。她也写冰心,写凌叔华,写陆小曼和同时代的其他女性。
有种恳切我特别激赏:林徽因并不女权,她对于社会层面的女性理解和作为有限。那又怎样!先锋能够何必先驱!——林徽因自有她的复杂,然而这复杂如果被恶意读解,我们又怎能赏读另一种情致的美?
萨福可以不贞德,她的人与时代并不远,只要用心悟她,领会她,她作为智勇者的形象自会盈出。
“披着情绪的花”。1948年,她写了《病中杂诗》:
当我去了,还有没说完的话,
像钟敲过后,时间在悬空里暂挂,
你有理由等待更美好的继续;
对忽然的终止,你有理由惧怕。
但原谅吧,我的话语永远不能完全,
亘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嘶哑。
在北京养病的林徽因

03
建筑师:营造学社和建筑史开拓者

如果仅限于八卦、文学,还不足以谈林徽因。
作为现代史上的传奇女性,她的面向极为丰富。她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第一位建筑学女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还是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开创者之一。
她是风月,更是河流,自带系统的大江大河。
她一生的成就,实在不该用他人或婚恋来定义。
“是谁笑成这千层塔高耸”,她在文学上的成绩相比建筑学上的建树只是冰山一角。连梁思成自己都承认,没有林徽因的帮助他是达不到今天这个高度的。
他说:“我不能不感谢徽因,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欧洲
陈著在“梁家儿媳”一章,开门见山:“选择了梁思成,对于林徽因是潜意识中的认同,是与生俱来的亲近,是血脉深处的息息相通。无法抹掉门风家学的烙印。林徽因一生,其实都在不自觉地寻找相同文化背景下互为气类的共鸣。”
接着见水:“这样一种选择,如果说在婚姻的初期,还只能看到优雅从容、闲适自如,那么到了1937年以后,当所有的繁华都被风吹雨打,当物质极度匾乏,生命的存在受到死亡的威胁,两个人还相互寻觅、互为鼓励,作为底色的坚韧厚重就发射出它惊艳的光彩。”
此等评述在书中俯拾即是。我在阅读中常常掩卷,沉思,感动,击节。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战友和同事,他们在理性、科学上互为一体。新华没有泛泛议论他们的专业特点,而是具体到气质、性情以及各自给予对方的促进。
梁思成非常用功,我在燕京图书馆见过他的图纸,太精细太漂亮了!而林徽因富有灵气,她写的《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纪略》也让我慨叹,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梁思成的很多文章是林徽因润色的。她的修辞讲究,文韵珠玉。他们之间,配合默契。
书中引用大量材料,描述他们如何工作、如何成为事业上的同路人:“他们是最懂对方,也最支持对方的那个。1955年林徽因去世,对于梁思成是巨大的打击,他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撑和共同战斗的战友。自此之后,他在建筑学领域再也没有大的建树,可以说他作为大匠的生命也伴随着林徽因的离开结束了。”

1930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国内拍摄的结婚照
2018年,《纽约时报》“被遗漏的逝者”(Overlooked)栏目,补发历史上因“性别歧视”而遗漏的女性讣告。其中一期是林徽因。讣告以“林徽因与梁思成:探索、挽救中国古建筑的伴侣”为题,介绍了她的一生以及与丈夫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方面的贡献。
文字所涉,新华多有覆盖,这里不赘述。只说我2019年在五台佛光寺的一点忆念。
当时9月,我和朋友一路驰行赶到佛光寺,接近傍晚,大殿一片灰暗。我们在暮色中东辨西找,积尘的屋宇发出响动,仿佛还在掉落东西……不由想及他们的遭遇。
80年前啊!费慰梅描述过:“为了确定佛光寺的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爬进了寺里最令人生畏、被人遗忘的地方,包括钻到寺的屋檐底下,那里住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和数百万只臭虫,到处都是尘土,充斥着死蝙蝠……”
林徽因有几张经典的测绘图片,相信看过的人无不动容。
林徽因在测绘
这样的田野考察,在梁林二人不啻家常便饭。从1930年到1945年,他们共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2738处古建。很多古建就是通过他们得以让外界认识并加以保护的,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应县木塔都是这样。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更有50年代保护北京古城的动人篇章。
作者在书里也都谈到了。其中林徽因和吴晗冲突的章节,林为梁鸣不平、金刚怒吼的情状,我在编辑《领导者》时也有作者专门写过,足堪歌泣。
因了建筑,营造社、大学堂成为林徽因施展才能的场域。
早年,她作《建筑与文学》《园林艺术》的演讲,帮其叔叔设计剧场;后来,到东北大学授课,为东大设计校徽和宿舍;再后来,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学生楼;抗战时,为云南大学设计宿舍;抗战胜利后,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建国后,又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共和国国徽,挽救景泰蓝。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主体建筑格局也是她设计的。
林徽因与梁思成讨论国徽设计方案
情绪转话语,更转笃定。最见林徽因精神的,当属战时的颠沛流离。
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一家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她的肺病复发。
病榻上,她依然坚持工作,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
我印象中两个场景难忘,一个是晃县与笕桥航校学员的相遇,一个是李庄家门口的长江。我后来在香港看张钊维的纪录片《冲天》,以及齐邦媛的《巨流河》,都情不自禁想到——林徽因的“弟弟”们,中华上空的鹰。李庄是特意去了的,房前屋后,同样铭怀。
读书人有退路有进路,更有理路和道路。他们是精神贵族!区别于大众,他们有自己的语汇,框架、心智结构与思维模式,他们的信仰是超拔的。
这也是英美知识分子的特质,更是林徽因所代表的一代民国精英的追求。渐进的却是建设的,保守的却是审慎的。同样嫁接新文明,他们的持守不失为一条稳健的现代之路。
李健吾在闻听林徽因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
这就是真实、女神的林徽因:年轻时经历繁华,中年后历尽艰辛,耐得住学术清冷,受得了生活贫困。
“冰骨清寒瘦一枝”,她和梁思成卓有成效地挽救古代的建筑遗产,即便放到今天,他们的人生依然丰满、个性坚韧,散发不可磨灭的光辉。

04
近代留学与中国学

搁笔前,我才看到新华女士接受“界面”的一个访谈,她说得特别好:

“林徽因的故事并不仅仅只有林徽因。我希望以林徽因的生平为线索,观察晚清以降几代知识分子群体,如何以传承政统和道统的使命与责任,以自己对知识和专业的追求,给予战乱和变化中的中国以‘实质性’的影响,推动一个大国的艰难转身,再现他们从传统的‘士’转向新型知识分子的路途上的浮沉与思考。”

她还聊到创作过程:

“对我来说,从一开始写她,就是通过百年家族这样的一种近代史的视角切入。这次写作《风雨琳琅》诉求更加明确,就是大时代下的知识分子心灵史,通过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观察到的复杂的时代面向,她的心灵轨迹,价值选择,勾勒近代以来致力于国家建设、民族独立富强的知识分子群像,并以此描述时代的转型。”

此前的林传写法大同小异,皆以林徽因生平为线索,流水般陈述传主的人生行迹, 虽有叙议, 主旨仍在“故事” 。
陈著不同,她处理了时代,尽管没有完全摆脱时序来构思全传,但不拘泥,对传主作整体观照的同时,又适当调整各章次序,相对集中刻画林的某一方面。不单处理林徽因个人,更处理一批人,一群人,处理中国知识人的现代与当代。
这是她写好这本书的缘由所在
回望林徽因一生,欧美同学会、研究系是她最大的场域。她的背后,始终站着一群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海归”。
从梁启超到林长民,从胡适到徐志摩,从梁思成到金岳霖……可以这样讲,中西源流的大门,很大程度是由他们开启的。
留学史、交流史、学科史、学术史,甚至古典意义的汉学、当代意义的中国学,都是由他们起步并发展壮大到今天的。
这里简介下欧美同学会。
1913年,在学者梁敦彦、周诒春、颜惠庆、王正廷、顾维钧、詹天佑等人的发起和赞助下,京津两地的同学会合并,创建欧美同学会,英文名为Western Returned Students' Club。
1915年,在梁敦彦(首届会长)倡议下,会员集资两千白银,购得南河沿街口的石鞑子庙,创建会所。1925年,制定章程。自此,欧美同学会作为留学联谊的社团组织,在现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他们曾经电请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坚决反对签订“二十一条”,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勤工俭学运动”,声援“五卅惨案”,参加抗日救国以及响应中共号召,感唤留学人员归国等。
建国后,欧美同学会进一步发扬传统,广泛联络海内外学人,在特定时段起到了凝聚知识共同体、政治协商的作用。

 

欧美同学会首任会长梁敦彦

再说研究系,它是民初以梁启超、汤化龙、林长民等为首的政治团体,标榜不党主义,重视宪法研究。表面政客,内里士绅,多数人在海外游学或留学,是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精英统治集团。
他们以《民报》《晨报》《时事新报》为喉舌,对舆论、文教和政治场施加影响。他们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做出种种现代性尝试,一方面道义在身,关怀社会;一方面博雅通识,践行法治。
可以说,现代国家的一部分是在他们手里生成的。
进步报刊之一《晨报》
他们的后代友人,也多留学,多站在西学和中外交流的潮头。“窗子以外”,大门要开,所谓复兴、发展的可能性必须也只能孕育在无穷的开放的逻辑里。
历史的上下文就这么有趣!哈佛剑桥的费正清,正是林徽因夫妇的好友;设计美国民权、越战纪念碑的林缨,正是林徽因的侄女。不尽人间四月天,中国学的研究一直持续,现代化探索从未稍歇。
“我们仍然在传统中国的延长线上,仍然在现代化的路途上。在这条路途上,我们和近代以来的知识群体其实息息相关。”
陈新华的这部传记,回答了历史,回应了时代,还原了林徽因和她的同时代人。不由想起西南联大的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作者简介

李文子: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1986—1990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先后就职于能源部、华晋集团、《北京青年报》和北京电视台。1999年赴美学习大众传播。2002年回国任中华世纪坛艺术部主任。2004—2010年创办四分之三画廊。2011—2017年共识网/《领导者》杂志主编。2018—2019年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2008年哈佛大学、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曾获2007年达沃斯世界青年领袖(YGL)荣誉。

直隶赈灾:18世纪的行政体系与危机应对
易中天:鸦片战争中,没有不撒谎的官员和将领
熊培云:不要活在新闻里,这个世界并非你看到的那样
刘瑜:俄罗斯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海明威:硬汉就要喝最烈的酒,钓最大的鱼
我们正在丢失的10样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书房是灵魂居所,但好书房不止于书
寻梦与归来:王道士之死
葛剑雄 | “天下为公”何以成了“天下为我”
梁启超死后40年,梁思成揭惊天秘密
熊培云:我一生追求怎样的故乡,就在怎样的故乡度过一生
一套书轻松读透119位诺奖大咖,值得收藏!
易中天:中国的文化土壤,无法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雷颐:良知为何瘫痪
蒋勋: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
袁伟时:我真正彻底地醒悟,是在年过花甲之后
4本书读透55部国学经典:聪明人都靠它来逆袭
葛剑雄:躲在历史里自娱自乐,赢得不了别人的尊敬
梁实秋: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林毓生:好的社会不是设计出来的
丛日云:自知无知,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而是起码的教养
一旦社会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就会鼓励娱乐和体育
宝藏中国——超适合和孩子宅家共读的科普绘本!
文比王阳明,武比郭子仪,谋略不输诸葛亮,却是人们口中的“平庸之人”
看见无数的她,照出心中的我
读这些书,了解中国历史
易中天:人生若不读曹操,活该被社会毒打几百遍
刘慈欣少年科幻系列:4个必读理由孩子无法拒绝
越活越年轻的4个好习惯
王朔:《纪年》这并非一部历史小说,这是人的故事
生死之外,并无大事
滔滔不绝很容易,可我只想和你在一个慢下来的世界交谈 | 文人作家们的浪漫情话
《道德经》里,藏着中年人最好的修行
事繁不慌、事闲勿荒:晴雨难料的当下,学学古人安顿身心
真正的情欲大师:终其一生,我们寻找爱,也被爱寻找
来吧!来揭开历史厚重的幕布
这个男人,写透了人性的爱与欲
“美学四大名著”,鲁迅、朱自清、汪曾祺一生力荐!
上野千鹤子:人生中有选项,对于女性非常重要
显微镜下的大明:从细微处窥见大明帝国
没有墨镜的夏天,就没有时尚
世界500强经理辞职种燕麦:7年烧掉3个亿,只为种出一碗健康早餐
早餐不用愁,果汁随便喝,这才是破壁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颈椎病头晕恶心怎么办?教你一招,不打针不吃药,只需脖子底垫个它…
雨伞界的劳斯莱斯,全自动两用伞,颜值满分,时尚人士必备单品!
可口可乐一出手,保温杯都大变样!
支棱起来!!洗发界“教科书”,高级ins感!头发像打了水光针,柔顺蓬松滑溜溜!
荣事达家用小型便携式无线水果电动榨汁果汁杯——享受健康生活的必备神器
就“腰”你舒服 | 这腰垫有多牛?
包包里的按摩利器!真绿檀木!只有掌心大小!想刮哪里刮哪里,解压又解乏~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