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晓斌、许明武:传道与授业——许明武教授访谈录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大译学馆
2024-09-03


本次访谈为面对面半结构性访谈,时间为2018年11月7日9:00至11:00,地点在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许老师办公室,主要围绕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研究以及对翻译未来的前景展望方面展开。



一、译者生涯


杨晓斌:许教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利用出差开会的机会以访谈的形式向您请教一些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的问题!我在网上看到您写的大量有关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尤其喜欢反复阅读您发表的有关科技翻译实践的学术论文,感觉受益匪浅。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翻译实践的呢?能否谈谈您从事翻译实践的一些经历?

许明武: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最初不论学习什么词汇、词组或句子,都只能在将其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和记住。这的确是在翻译,但兴许又不是翻译。真正开始做翻译实践应该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当时我担任班委会生活委员,总想着如何能够学以致用,发动大家为一些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做一点翻译工作。这样,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也可以得到一些报酬,为班级筹集一些活动经费。记得当时的做法是从系办公室拿到武汉市电话号码簿,和另一名同学一起,仔细挑选,记下有可能有翻译需求的单位和电话号码,然后逐一拨打。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联系到一家涉外公司,需要翻译一些工程项目相关资料。领回翻译材料后,我和班长一起,组织全班同学参与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一些棘手工作,比如统一一些专有名词的表达、避免口语化表达、校读甚至选择哪位汉语书法较好的同学最后抄写译稿等。经过两个星期的辛苦劳动,终于完成了翻译任务。说老实话,最后校读时,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完全懂得译文的真正含义。当时我们简单地认为是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其实也许就是我们的翻译水平太有限而导致的。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呢!后来我本科毕业继续研究生学习,然后留校任教,陆陆续续地为企业、政府、学校、个人等做了大量翻译工作,涉及的领域有电子、电力、冶金、机械、教育、中医、博彩、计算机等。

杨晓斌:许教授,记得有人说曾经说过,“翻译是一门吃力不讨好的活”,我深有同感。许教授在翻译练习和翻译生涯中也曾有过这样的烦恼吗?

许明武:我个人觉得外语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然也会夹杂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正如早年一名女同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后来和一名脑科医生结婚了。她很风趣地告诉我们,很多人听说她的丈夫是脑科医生,都很担忧地说道:“太可怕啦!脑科医生,那你成天想什么他不是知道得一清二楚!”记得刚毕业时,有一位朋友的单位买了一台摄像机(30多年前,买一台这样的设备可不是件小事!)。摄像机的说明书全是外语,没有中文。他自告奋勇地告诉领导自己认识一位学外语的朋友可以帮助翻译。等他拿来说明书,我一看,是日语的。

       “我是学英语的,不会日语呢!”我为难地说道。

       “我不管嘛!这是外语,你是学外语的,哪能说不会?!”朋友斩钉截铁地反击道。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描述我当时的心情:我也是醉了!不过细想一下,他说的不无道理呀!幸好我的第二外语是日语。没有退路,只能自己到学校图书馆借了五本字典,在家连猜带蒙地把说明书翻译成了中文。后又诚惶诚恐了几日,唯恐因翻译错误导致机器损坏。

      在一般人的眼中,只要是学外语的,翻译便是易如反掌之事。也是那些年,我爱人的一个朋友要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有天晚上,她兴致勃勃地拿了一本英文书专门到我家来,要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她复习时可以对照英汉语读透读懂。我一看,一本六级阅读考试辅导书,共600多页。书中涵盖几百篇阅读文章及练习题,每篇长度约500英语单词,涉及不同领域。我婉转地说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等她悻悻地离开后,爱人毫不客气地开始批评了。“你也太不给面子了嘛!”她说道,“你们学外语的,这么简单的事,应该答应的!”我委屈地说道:“600多页的一本书,仅仅抄写一遍,不谈翻译,你认为要花多少时间?!”她沉默了一下后,不再坚持了。翻译,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只要懂得两种语言便可以了。要做好翻译,是要用心的!同时,翻译也是个体力活!


二、教学生涯


杨晓斌:许教授,刚才听您讲这个风趣的小故事让我感到掌握两门外语的重要性。可是,说实话,我个人感觉掌握好一门外语都不容易,要上好一门翻译实践课就更不简单。请问许教授什么时候开始教翻译实践的?英译汉、汉译英还是其他综合实践或技术课程您都上过吗?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啊?

许明武:我第一次开始教授翻译实践课程是在1996年秋季,主讲课程为“科技翻译”,含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记得当时是因为教授该课程的老师获得国外留学机会离职,需要有人接替。对于硕士方向为“教材编写与大纲设计”的我来说,本科、硕士学习阶段都没有较为系统地钻研过翻译理论,也没有专门留意关注过翻译实践中的门道,只不过参与了两三门翻译课程的学习而已,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当时的想法是:学习外语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做翻译实践,为不懂外语的人架设桥梁。所以,讲授翻译课程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可以逼迫自己认真学习一些翻译理论等,这样一方面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但真正开始备课时,我才体会到涉猎一门新课程的难处。对于翻译理论、翻译名家、翻译标准、翻译史、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的过程、翻译的跨学科交叉等,重点讲授哪些内容、如何安排内容、如何将上述内容贯穿到本课程中、如何讲授、用不用教材或者用什么教材、布置多少作业合适、怎么批改作业等均须考虑清楚并且找到依据才能真正开始。多少个彻夜难眠,多少次修正教学计划,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在同事的支持和同学们的配合下,我终于较好地完成了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从此也走上了教授翻译课程的道路。后又承担了“实用翻译”“英汉互译”“口译技巧”“翻译研究”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记得当时我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每讲授一门新课,必须有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论文,或者是著作,或者是教材。1998年我开始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翻译研究论文,从那时起,真正将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有机地结合,做到教学相长。

杨晓斌:许教授,关于组织翻译课堂教学我有不小的困惑,那就是不管我自己如何精心备课、充分准备,上课时候还是有不少同学很难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我的课堂听讲。请问应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课堂效益最大化呢?

许明武:好的。翻译课堂应该强调互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须引导点评。个人认为,一味地讲解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等,配以贴切的例句或者篇章,给学生的印象不会太深刻。因为在某一个翻译技巧作为一堂课的重点的情况下,学生会不假思索地想到用该技巧来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问题。技巧的选择是先入为主,而不是学生自己揣摩出来的。反过来,如果先呈现翻译练习例句等,让学生翻译,后基于此总结出所使用的翻译技巧,学生的印象自然会更加深刻。对于翻译课堂的组织,譬如“实用翻译”课程,可以用“独白、讨论互动”来形容。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从某一领域(如合同、商贸、新闻、旅游等)的双语阅读材料中挑选源语及优秀译文或者问题译文,分析其优秀之处或者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自己的译文。整堂课所涉及的例句或者段落均选自同一学科领域,具有独到的语体风格。课堂中,教师首先讲解所涉及语体的风格、语言特征等,此处为“独白”,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须启发学生思考,头脑风暴后总结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翻译,然后提供原译文,对比分析学生译文和原译文,最后给出教师自己的译文。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有时原译文被保留,有时学生的译文最好,有时教师的译文受推崇。不论是哪种选择结果,分析讨论的过程至关重要,背后的原因更须讨论透彻。如此,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该句子或篇章的翻译方法,而是对于该类问题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学生逐步积累足够的经验,以后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便可举一反三,迎刃而解。

杨晓斌:许教授,您在翻译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我很想知道,回顾当年的求学生涯,您那个时候的教师是如何教授翻译的呢?您当时又是如何学习翻译的呢?角色对调,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许明武:当年我作为科技英语专业本科生,须学习“英汉互译”“科技翻译”等课程。讲授“英汉互译”课程的教师翻译经验丰富,他作为翻译实践名家,在湖北省翻译界享有较高的威望。他的课堂虽然使用了一本翻译教材,但从不拘泥于教材自身的内容,常常会有丰富的实践例证,从不同角度论证某一与翻译相关的理论或者知识点。这些理论或知识点按照教材本身的编排,从易到难,有系统性且全面。按照教材的内容编排组织授课内容,不会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教师讲授精彩生动,课堂氛围活泼生动,学习者印象深刻,为提升翻译技能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科技翻译”课程的教师的做法别出心裁。他选择了一本正式出版的某一科技领域的英汉双语阅读书籍,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一起逐句查找翻译不妥之处,反复讨论,不时地提供支撑某一观点的依据,最后得到最终的理想版本。课程前期,课堂中的进度很慢,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争执不休,各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无比正确,却又不能充分地证明,找不到适当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有时大家根本找不出任何翻译中的不妥之处,因为作为三年级的学生,自身的理解水平很有限。经过多次课程的磨炼和教师的引导,加上课后的认真准备,大家逐步能发现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并且能给出较具说服力的证据。两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具特色,殊途同归,用真实的翻译实践例证,目的是让学习者实实在在地体会、经历、思考翻译的真谛。

       当时的翻译课程教师,凭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厚重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在课堂中基于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拓展开去,对实实在在活生生的例子信手拈来。他们的课形式不拘一格,生动形象地将翻译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是寓教于乐,事半功倍。我自己目前的教学相较于他们,不同之处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是课堂中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每节课的内容聚焦于某一文体,由具体的例句或段落翻译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翻译技巧等。我要求学生在很短时间内给出译文,然后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译文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偶尔遇到较难的例证时,学生会花更长的时间思考。但他们须思考、发言、评判、评价等,较好地融入整个教学环节。第二是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基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我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讲解与传授上,而是不论讲授什么内容,均循循诱导,尽力启发他们找到暗藏在现象之下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自己悟出各类现象的原委和处事的方法与途径。第三是更加注重让学生使用现代技术辅助翻译。当前多种翻译软件的开发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大大提升了翻译实践的效率。比如翻译软件中的数据库,基于被接受的译文,作为模板似的资料,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大量的参考。网络资源虽然质量上良莠不齐,可靠度有时不尽人意,但可以为翻译实践者提供大量的信息,在学生自己寻找某种译文的理据时会起到启发作用。课堂上涉及的内容,我会在课前或者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为译文的可靠性等查找依据,提供较为翔实的说明。这样迫使学生学会高效地使用软件和网络资源,逐步养成适当使用现代技术的习惯,提升翻译效率。

       本科学习期间,仅仅两门翻译课程对于翻译能力的提升显然是不够的,课后必须下更大力气、用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翻译实践,方能逐步提高翻译能力。我记得当时用得最多的方式便是“回译”。大致的做法是先选取配有译文的语篇,不同体裁均有。先不阅读译文,自己翻译。译毕,将自己的译文与已有的译文对比,找出差别,然后修改译文。一段时间之后(一般都是一个月),再把自己的译文翻译成源语。翻译好后,将自己的“回译版”和原文对比。这时,学生们往往都能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比如用词方面,偶尔会有比原文更加精彩或者说是高大上的词语。当然,从整体上看,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和原文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样的练习可以个人有计划地进行,不需要他人配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杨晓斌:许教授,我还想问一个自己也经常思考的问题。人们都知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可是,对于刚刚接手翻译教学的教师来说,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翻译教学得益于有限的翻译实践呢?请问怎样才能从翻译实践中受益呢?

许明武:一名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如果没有实践经历,难以想象他该如何组织教学内容。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实践是一门艺术。科学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牢而不破,艺术只有在长期的训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升华。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反思、总结、归纳,不难悟出一些可以指导翻译实践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些可以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亲身经历比纸上谈兵更接地气,更具有说服力。每当讲授个人翻译经历时,教师总会无比兴奋和生动,毕竟是当事人,故事的背后总会有一些可以提升为指导性的规律。这些是宝贵的财富,是活生生的教科书,值得分享。记得在讲授“科技文体的特点及翻译”一节时,我使用了自己的翻译实践例证。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有位计算机学科的教授,写了一篇关于硬币在盘中放置,怎样才能使放置数量最大化的汉语论文,需要翻译成英文。他找到了刚刚毕业留校任教的我。该汉语学术论文有6000多字。我下午拿到稿件,一晚上加班加点完成了翻译。第二天上午将打印稿送去了这位教授家里。他大为惊讶,主要是对翻译速度。然后要求和我仔细阅读任意挑选的一页译文进行审阅。我们读到第一句:“即将放入盘中的硬币的中心距第一个硬币中心的距离为最短。”我的译文大致是:“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er of the coin to be put and that of the first should be the minimum.”他对这个译文极为不满,原因是英文表述比汉语长太多,有点儿啰唆,不像是学术文体。一顿挑剔之后,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下午打电话问我关于论文的一个问题时,我很欣慰,因为作为译者,就原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作者求证,然后再翻译,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整个译文我不满意,但问题在于我自己。因为我没有先让你试译一点后再决定是否让你翻译。所以,你看这样可以不?先前说好的酬金减半,译文留下。当然,你也不要太悲观,你的译文比这个麦乳精(当时流行的一种速溶含乳饮料)罐子上的英文还是好很多的。”听了他说的话,我自然是羞愧难当,表示既然对译文不满意,我连一半的酬金都不收。最后还是在他的坚持下收了那一半酬金。但这件事对于我的教训是较为深刻的。对于学术论文的翻译,本身要求就比较高。而我以往所做的翻译,没有纯学术的。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以后承接翻译任务务必量力而行。

       除了酬金,译者到底从翻译实践中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或者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用来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特别是译文不被雇主认可的情况下,具体原因到底有哪些?搞清楚这些原因后,在今后的翻译中我们尽量去克服纠正,译文质量自然会越来越好。所以,怎么和课程中的学生分享此次的失败,怎样把有限的翻译实践经历紧紧和翻译教学挂钩,总之一句话,翻译实践怎样反哺教学?栩栩如生地如实描述具体情形,真诚地分享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做法,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所在,用已有的失败教训做反面材料,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吃一堑长一智的感觉,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不走弯路,保证质量。这次的翻译材料,由于涉及学术版权问题,不能全部用来和翻译课程的学生分享。后来我有选择地选取一些典型的句子,连同自己的译文一起,在课堂中和学生讨论,重点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译文进行批判性分析,大家各抒己见,对翻译实践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


四、对翻译专业/教学的前景展望


杨晓斌:许教授,您谈到的关于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的经历对我以后的翻译教学颇有启发,我还很想有请许教授从译者培养的角度谈谈,作为翻译学习者应该具体从哪方面下功夫、积累经验,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呢?

许明武:要做好翻译实践,一定要具备以下三点品质。一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翻译学习者永远是翻译实践者,也就是说,学习和实践密不可分。仅学习翻译理论、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做好翻译。好的翻译者必定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得以诞生的。不妨给自己定一个学习计划,比如每天、每周、每月做多少翻译实践,选取什么样的材料来翻译,怎样做译后评价等。在真正为政府和企业做翻译之前,我自己一直有做翻译练习的习惯。读书的时候课外任务较重,要完成不同课程的复习和预习,空闲时间不多,但我一直坚持做翻译实践。处于不同年级时选择不同文体的材料练习。一年级时主要是记叙文文体,二年级时主要是说明文文体,三年级以后是议论文文体等。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于选择的原文均配有译文,对比分析便成了我自己的评价方式。在做翻译实践的同时,须不断扩大知识面,不经意间为理解原文打下一些基础。所以课外阅读成了有效的方式。阅读材料的选择和翻译材料的选取异曲同工,按照文体特点,由易到难,由文学作品到经济、哲学、历史、科技等。我最多的时候是一个学期阅读了42本读物,平均每周两本。阅读完每本书后,须写一份读后感似的阅读心得,用英语撰写以提升表达能力。这些翻译练习和阅读为我后来的翻译活动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是精益求精的态度。作为交流的桥梁,扮演传话筒作用的译员,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即:无论发生任何情况,在任何条件下,都始终如一地坚持将正确理解的源语信息传递给第三方。正确理解成为第一要素。由于受到知识面、语言水平、社会习惯等的影响,对于译员来说,正确理解原文成为最难攻克的难关。遇到不太确定的内容,须查证相关资料。有时,花很多时间查证一个知识点也是值得的。再就是询问相关专家、知情者。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直到确信无疑后方可下笔翻译。在内容的处理上,前后连贯、符合事实或者原理极其重要。譬如在翻译过程中,按照对原文的理解,内容与客观事实相悖,哪怕有一点点这样的感觉,也不能放过,须认真查询,保证理解无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犯低级错误,有效传递信息。在理解正确的基础上,用得体、合适的语体翻译,切记不能不考虑受众,而始终如一地按照自己的习惯来翻译。在用词等方面,初遇时,会即刻想到用某一词汇,但内心的感觉告诉自己应该有更贴切、更精准的词汇,只是一时无从想起。此时,为了不影响翻译速度,往往会先用当时能想到的词汇代替,留下标记,等全部翻译结束后,再仔细打磨、思考查询出最合适的词汇来替代。对于翻译学习者和实践者来说,唯一的忠告是千万别遗忘了先前所做的标记,不要到最后得过且过,将就着不做更换。

       三是善于总结反思的习惯。善于实践,同时须善于总结得失,归纳行之有效的方法,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方能不断提升翻译实践能力,译文质量才能越来越高,更为受众所接受。比如翻译过程中遇到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断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关联代词或者关系副词处分句,用前置词做后句的主语起句,这样使信息层次分明,且两个句子有机地关联。再比如对于长句的处理:首先找到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再将总括的涵盖主要意义的句子翻译出来,后用“即”或者冒号等呈现具体信息,这样使译文主次分明、逻辑清楚,易于理解。翻译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非亲身经历而不得妄加评判。亲身经历后,用心思考,总结得失,发现有规律性的东西,其价值远远大于翻译实践本身,因为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能照明他人。

杨晓斌:许教授,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受我的访谈,很多话都说到我的心坎里了,给我的翻译教学研究也增添了不少的信心。非常感谢尊敬的许教授!

许明武:哪里哪里!不用客气!

杨晓斌:许教授,您刚才谈到的翻译技术和研究方法,尤其是语料库的应用一直是我的弱项。非常希望以后有机会跟着许教授学习学习,许教授可要不吝赐教啊。

许明武: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杨晓斌:再次表示感谢!再次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受访者简介

许明武,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技典籍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科技文体研究。国家精品课程“英汉互译”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湖北名师”荣誉称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7—2012、2013—2017、2018—2022)、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018-2022)、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发表含SSCI、A&HCI、CSSCI期刊论文110余篇,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等20余部,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研究项目20余项。讲授“实用翻译”“科技翻译”“翻译研究”“视译”“口译技巧”等课程。


访谈者简介

杨晓斌,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2018—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相关链接刘士聪:《译艺与译道——翻译名师访谈录》序
肖维青、卢巧丹:《译艺与译道——翻译名师访谈录》前言与后记
吕丽洁、冯庆华:翻译是我们学习外语的出发点 ,也是目的地——冯庆华教授访谈录
杜磊、郭国良:让翻译照进文学,文学点亮翻译——郭国良教授访谈录
潘琪、韩子满:译路欢歌,教译相长——韩子满教授访谈录
张欣、胡安江:甘为译事负韶华——胡安江教授访谈录
胡雪娇、金圣华:我要到处讲,不停讲——金圣华教授访谈录
曹琪琳、李德凤:翻译 · 教学 · 研究——李德凤教授访谈录
李彦、李梅:传播技术火种,助力翻译实践 ——李梅教授访谈录
杜磊、刘和平:“优秀的译者应借助机器寻找意义”——刘和平教授访谈
丁欣如、刘季春:翻译教学的“观念建构”模式——刘季春教授访谈录
唐一辰、邱懋如:翻译无定本,完美无止境——邱懋如教授访谈录
曹琪琳、孙艺风:艺风谈译——孙艺风教授访谈录
钱家骏、陶友兰:“陶”李不言,下自成蹊——陶友兰教授访谈录
张琼方、王洪涛:译秉虔诚,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王洪涛教授访谈录
徐红、万耀兰、吴刚:译来译趣——吴刚教授访谈录
杜磊、许钧:翻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许钧教授访谈录

文献来源:原载肖维青、卢巧丹主编《译艺与译道——翻译名师访谈录》,第219-230页,推送已获编者授权,引用请以原书为准,转发请注明“浙大译学馆”以及文献来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大译学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