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邹钢民:客向古道来丨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2017-07-31 党建全媒体 南方先锋号

上南方先锋号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编者按

为进一步宣传广东脱贫攻坚成绩,展现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风采,由广东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联合主办、广州鸡博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寻找最美第一书记”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持续推进,今天推出系列之三十四《邹钢民:客向古道来》。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李梦醒

实习生丨陈秀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笔下的悠然景致,在水口村便可找到相似风景。花间蝴蝶嬉戏,萝卜头儿埋在土里暗暗使劲儿,南粤古道于微风中微笑,孕育着新生的力量。


“徒步石林古道转大运、萝卜美食徒步节、‘无人售菜’公益义卖……”邹钢民一说起精准扶贫,眼睛里都闪烁着兴奋的光彩。如今,量体裁衣的旅游扶贫计划,使水口村小有名气,“旅游+农产品”的帮扶模式正带领着村民走向致富路。


邹钢民(右)探访村民


土地整合会议


七一慰问困难党员


149位贫困村民,2.7万元的村集体收入,来到水口村,邹钢民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水口村怎么发展,乡亲们靠什么致富?邹钢民想了很多,调研了更多。驻村后花了整整半年时间,邹钢民与驻村工作队走遍水口村的各个角落,发现了遍布水口湾区域的大量自然和人文景观。


小小村落,多少往事如烟。水口村是南粤古道中秦汉古道驿站之一,多条古石板路北上南下,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成片的阳石林、石垒山寨,还有分布在各个村里的石板路,古意盎然。


“我认为旅游扶贫,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还有助于推动山区经济转型,走符合实际、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邹钢民说。


对水口村可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包装后,邹钢民决心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水口村扶贫工作打开新的窗口。2017年1月14日,水口村正式推出水口石林古驿道“行水口古道,转鸡年大运”的休闲徒步游线路,引来了络绎不绝前来水口村徒步的游客。之后,邹钢民趁热打铁,推出一连串的乡村旅游体验活动,通过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旅游的牌子树起来了,邹钢民以党员和年轻人为突破口,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回乡创业,鼓励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到带领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工作中,为水口乡村旅游发展带更多力量。


旅游的拉动效应是巨大的。村里的共产党员李剑通常年经营电器,但生意一般,在邹钢民的耐心分析和反复鼓励下,李剑通的电器铺转型成为了水口古驿道徒步游客接待中心、水口农产品销售中心。


如今,李剑通把在广州打工的儿子也叫回来一起,每个星期发两车水口农产品到清远市区销售。短短的三个多月,接待中心成为游客选购水口特色农产品的集散地,销售额超过了13万元,大多卖出的都是水口村民自产的腐竹、玉米粉、萝卜青菜、阳山鸡等农产品,村里的贫困户邓卫强,更是通过这个中心卖出了自家的阳山鸡和近千只鸡蛋。


俯瞰水口村全景(刘树强 摄)


水口村南粤古驿道遗址


前来水口村徒步的游客留影



“萝卜书记”和水口村萝卜美食徒步节


水口村有风景怡人、历史悠久的古道,更有美食。水口村土质为连江边水源充足的疏松沙壤土,这种独特的沙土地,极高地留存了萝卜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具备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的萝卜种植无需农药,且个大、皮薄、爽脆、清甜,是纯天然的生态有机蔬菜。


结合特色农产品,邹钢民想到了“旅游+农产品”的帮扶模式。经过精心筹划和宣传,“水口萝卜美食徒步节”火热拉开序幕,今年春季接待游客达6000人以上,带动萝卜等水口农产品销售收入达15万元。许多贫困户都尝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甜头。


邹钢民是“旅游书记”,更成了乡亲口中的“萝卜书记”。那段时间,他一刻不停地在为村子里的大小产品吆喝着奔前跑后,检查萝卜等农产品的打包、发货情况。


“我们还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依托养殖大户实带动贫困户养殖阳山鸡和种植特色农产品。”邹钢民说。如今,工作队正发动长期在村里居住、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与外面的养殖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向其采购鸡苗、饲料和药品,并对贫困户进行专门的养殖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销售成鸡等发展规模化种养,统一产品标准,打造水口村特有品牌。


客向古道来,水口之美,已为人知。而这里,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发现。秦统一岭南时,伏波将军路德博在水口安营扎寨,将军山上的“读书山堂”,为清末岭南四大书院之一。这里还是故事片《乡音》的拍摄地、著名画家关山月的写生地……


说起未来,邹钢民踌躇满志。在他的工作设想中,水口村将继续把徒步古道、体验菜园、探访古迹等旅游元素串点成线,发展集采摘、观光、农家体验于一体的水口乡村特色旅游,让古道焕发新活力,让普通的农家美食走进城市千万家。而水口村也终会在扶贫干部和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努力描绘出美丽乡村、魅力水口的新画卷。


水口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很多影视的取景地(刘树强 摄)


依山傍水的水口村一角(刘树强 摄)


水口村老街景(刘树强 摄)


水口村水口八仙香瓜种植基地(刘树强 摄)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广东省扶贫办 南方杂志社 联合主办

统筹丨戎明迈 执行丨李焱鑫 运营丨刘树强

系列报道

李德刚:人到,任务到,心更要到

李军: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黄德山:走进深山,是为了走出贫困

钟汉宏:这个最美揭西人来自他乡

邓波群:唱好脱贫攻坚的客家新歌谣

林晓丹:一位80后母亲的驻村故事

邢华龙:整村搬迁,黄正村走进幸福时间

韩志勇:这个群主不简单

郑晓峰:金光大道上走出“村长伯伯”

伊江林:“小鲜肉”也有大作为

梁音:做好人,不做“老好人”

王培忠:饶平柘林的海风最提神

曾庆辉:带头吃苦才配得上这个头衔

陈光:从“白面书生”到“乡镇干部”

林炎勇:让几十年的“饮水难”终成历史

侯广勇:“三地分居”为“大家”

古新标:援非归来的驻村人

彭彬:我是一名“番薯哥”

郭朝明:妻子临产,我离开了家

覃朝阳: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杨小帆:新点子走出新路子

孙凯军:总书记的接见,鼓舞我前行

谢云峰:“敢啃硬骨头”的葛坪村“设计师”

梁劲:用知识改变贫困乡村的命运

李云华:土地就是“农垦人”的家

张剑峰:从“县长”到“村长”

钟培敬:人到了村里,村就在心里

翁如萍:咱村来了女书记

张俊峰:沧海之旁出桑田

冯永成:扶贫十五年,我无怨无悔

张武龙:“问题导向”是脱贫攻坚的钥匙

张仕通:“诗人书记”,不悔今生有此行

何彦华:脱贫的信心比金子还珍贵

特稿:南方杂志笔下的“最美第一书记”,省扶贫办主任为他点赞

致敬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官!


致敬第一书记!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多少位第一书记,就有多少座被改变的村庄,就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


讲好一个故事,树起一面旗帜。欢迎各省直、地市组织部门提供先进人物报道线索,也欢迎各界人士推荐或者自荐。在这里,您可以针对穷根子开出药方,可以发布求助信息,可以充分阐述对脱贫难点的思考, 把您的心里话,和我们、和读者倾诉、分享。


联系邮箱:nfdysj@163.com,或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来源丨南方先锋号

编辑丨林琳 影子

统筹丨戎明迈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广东最专业的党建传播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