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池龙江(福建):福建公益路上的践行者|2018爱乡人物系列故事

编写按:自2018年6月启动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活动以来,得到了各地伙伴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展现爱乡人物风采,“爱故乡行动”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优秀人物故事,敬请关注。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一起爱故乡!


推荐人

崔立新

郑州爱故乡

推荐理由


四川省农科院谢江教授作为一名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高级专家, 不计名利,平易近人,全身心投入到所热爱的产业,干一行专一行,长期深入到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第一线,为农民和农业服务,和广大农民朋友打成一片,利用自己掌握和不断创新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科学技术,把产业实际需求和科研推广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服务广大乡村建设,形成的实用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为推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和国际科技合作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个人简介:

池龙江,男,1964年生,福州九洲礼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事迹概述:

1)多年来从事媒体工作,以传媒人的视野关注三农问题,2000-2008年,分别担任《海峡摄影报》驻南平记者站站长、《时代潮》、《365夜栏目》制片主任等;

2)躬身实践,2009年策划开发“蓝天飞鸡”农庄,2011年成立闽清九州农业合作社,2013年成立延平区生态渔业合作社,实践生态有机农业的梦想;

热心公益,1980年在南平自费创办农村文化阅览室,2013年,分别筹资300万、500万,为老家修路建水库,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举办民俗文化节拉动当地经济……一直在行动,尽自己所能为社会正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池龙江1964年出生于南平乡下,农村的自然风光与农民的淳朴热情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池龙江是福建公益路上最坚持的践行者,早在1980年就在南平自费创办农村文化阅览室,项目受到南平市委宣传部的表彰;1983--1985年,池龙江在闽清雄江镇西山小学任教,勤勤恳恳,教书育人;作为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更好的回报乡村,更好的在乡村推广文化是池龙江的初心。“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极大改变了池龙江的人生轨迹,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的推广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农村的文化素养,陶冶农村人民的情操,也通过园丁般的教育把知识传递到自己教育的学生身上。



扎根农村

1986--1999年长达十三年扎根农村,从事农技学习与推广,凝结了池龙江与土地深厚的感情。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最青春飞扬的十几年,池龙江把自己的汗水挥洒在了农村、挥洒在福建的土地上。特别是在农技的学习与推广, 让池龙江大量接触最底层的人民,了解到农民的坚韧与奋斗,学习农民优秀的品质。池龙江说,农民身上的品格滋养了他,农村的生活让他一辈子难忘。

 

十几年的乡土生涯,不仅加强了池龙江对农民的理解,其实他自己也成了农民,成了在土地上努力生存的一员。他深知道,即使在八闽大地比较肥沃的土壤上,如果没有改进农技,没有采用先进的耕种技术,农民的收获也只供温饱。池龙江深知,在土地上耕种农民的生活状况,希望通过农技的推广,让农民有个更好的收成,能够在温饱之余能小有盈余。大多数农民是通过长期的农作累积起来的经验,因为文化程度较低,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他们无法解除到的。池龙江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一直关注这农业的发展,他把良好的耕作技术与耕作知识在农村推广当成自己的责任。

 

2000-2008年,池龙江迎来了新的挑战,成了媒体人。不论是在《海峡摄影报》驻南平记者站站长的任上,还是在《时代潮》、《365夜栏目》制片主任的岗位中,池龙江始终以媒体视野关注农民生活。扛着摄像机,池龙江走遍了八闽大地,用自己的镜头记录故乡的美景,以自己的笔触描绘故乡的风土人情。寓情于景,他把故土的镜像保存在镜头中,用影像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无限的热爱。农村长大的经历,数十年农作的经验,让池龙江眼中,多了一分农村人的淳朴、多了一分丰收的喜悦、多了一分农村生活的热烈。

 

此后,池龙江更是一心公益。2009年策划开发“蓝天飞鸡”农庄,评上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2011年成立闽清九州农业合作社,任法人理事长;2013年成立延平区生态渔业合作社,任法人董事。池龙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农业的观念。成立农、渔业合作社,不仅仅是将农户渔户组织在一起,其中还牵涉到品种选取、产品销售等等复杂的问题,池龙江以服务的心态调解矛盾,拉来项目,促进合作社更好更快的发展,帮农民创收、帮客户买到更好更优质的产品。

 

每年的媒体报道上,都能看到哪里的农民大丰收,产品却卖不出去烂在土地里的新闻。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池龙江就深深感到痛心。农民努力的在土地上耕种,却因为信息缺乏的问题,导致了大量的农产品损耗。同时,城市里的人,也因为吃不到优质美味的农产品而烦恼。池龙江看到了这个需求,他成立农庄、成立农业渔业合作社,初心就是做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桥梁。就像他生长于农村,工作于城市一样,他希望能够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信息沟通员。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把最健康绿色的食品耕种出来,同时提供到城市里的餐桌里。



一心公益

除此之外,池龙江还默默做了许多。2013年,他在老家南平为当地开通十公里的机耕路及水电站,共计花费500万元。同年,为老家开通一条8公里的机耕路,修建180亩水库、5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改善农民生活,方便农业生产。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座桥”,又说“要致富先修路”,改善交通条件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第一步。


路修好了,外面的技术才能引进进来,选种、买肥料、农业机器进乡村,这些都建立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之下;同时,路修好了农民的农作物才能够走出去,通过这机耕路,更多的农产品能够销售出去,能够走到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池龙江的初心。修好了路,建好了水库,农民耕种更加便捷、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池龙江还注意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水库修好了之后,让当地水质资源更好,保留了片蓝天绿水!看到故乡一步步变的更好,池龙江发自内心感动。


作为从南平乡村走出来的孩子,池龙江心中一直有个青山绿水的梦。一方面希望故乡能够发展的更好,老家人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保留住故乡美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破坏生态。为此,池龙江做了很多功课。他做了许多调研的工作,在修建机耕路与水库时,到实地大量进行考察,与施工人员做了详细的探究。池龙江一直很欣赏日本乡村的规划方式,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很好的保护的环境,也将当地特色文化完全融入农村生活,这是池龙江努力的方向,现在朝着那个方向走了一小步。



文化活动

池龙江,除了是公益人,更是关注社会效益的热心人和实实在在的志愿者,他的企业也仅仅跟家乡、跟农民结合在一起。2009年他创办九州礼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17年创立福建大炜影业传播公司,任监事,。九洲传媒注重社会效益,致力为文化民生做贡献。公司成立至今以策划执行“闽清县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国庆文艺晚会”、“海峡两岸民俗艺术节交流晚会”、“2010年文化三下乡巡演”、“2012年南平市潘工文化节”、“中国移动惠农文化三下乡活动”等活动,以传媒公司为载体,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走近民间、走近大众,通过文化活动的形式丰富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的生活方式。在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的同时,池龙江还自费帮扶农村的文化业余活动,培育当地留守妇女文化队伍,策划举办多场民俗文化节,受到当地党委政府、村民的一致好评。在广大的乡村,农民的娱乐生活极其匮乏,在池龙江成长的记忆中,过了晚上9点,整个村子安静的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城市变成了不夜城,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却极少有人关心,池龙江觉得到了反哺的时候,在近十年来,他将工作的中心放在了文化传播这个领域。在政府的号召下,他和伙伴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下乡活动,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带到他们身边,让歌声入万家、让戏曲传万里。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妇女与儿童,池龙江特别感到有负担,农村劳动人口进城务工以后,留下大量留守妇女与儿童,他们的生活长期处在缺乏关怀的状态。池龙江组织培育留守妇女文化队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池龙江希望通过妇女文化队伍的培养,让留守妇女形成自己的团体,促进她们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之中很多心理问题也许就得到解决。同时,通过一些文娱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她们不被赌博等不良风气污染,更好的照顾家庭,也能更多关怀到自己的下一代,这就是最大的善事。


在砥砺前行的路上,池龙江多年的付出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扬。2017年,池龙江获中国品牌日组委会颁发的“品牌媒体人”及“助人为乐”公益人物;2018年,池龙江出任福建省微小企业促进会副会长;同时,池龙江加入腾讯集团和融侨地产发起的“福建公益沙龙”活动;他还参与老区扶贫项目对接,帮扶贫困山区扶贫计划...除了这些,池龙江还积极参加福建省民政厅组织的党务培训,学习最新的政策,与时代接轨,更好的服务大众。同时,也不断接触最新的科技手段、传媒手段,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用最新最前沿的技术更好推广农村的美好生活...他一直在路上。


推荐阅读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正式启动!

第六届爱故乡大会报名通道

六届爱故乡大会会议议程

爱故乡文化集市|2018在地爱乡行动风采 图文征集


2018爱乡人物系列故事

徐永恩(浙江):老顽童的乡土情

叶福宜(湖北):竭诚尽智  保护汉江母亲河

陈宇(广东):爱电影 爱方言 爱家乡

宋艺谋(重庆):80后回村当书记

李高福(云南):创建“哈农园”,守护哈尼梯田

郑云波(湖北):果农版“林志颖” 带歌回乡当农民

向宏彩(湖北):勿忘初心,打开乡村孩子的阅读之窗

王定钊(湖北):古民居守护之路

李勋明(湖北):修复古建筑,守望荆门乡土文化

段永杰(湖北):“土博士”当镇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

陈华平 (湖北):心系丹江口移民,记录移民十三年

周小瑛(浙江):驻村干部的古村情怀

杨天龙(甘肃):“玉米哥”十年反哺故乡情

王云(北京):一个餐饮人的“三农情怀”

李亚忠(河北):艰辛考古二十六载

王虎林(河北):太行梯田的青年守护者

李红伟(山东):用爱温暖一座城

孙晟(山东):脱贫攻坚“党建+”乡村综合治理模式

产和宝(安徽):石牌戏曲盔帽业的传承人

张春龙(山西):写本村志给故乡

杨斌青(山西):家乡之音

太谷县传统文化志愿者协会(山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岳丙寅(山西):发扬传统工艺,心系文化传承

胡建强(甘肃):创办百姓幼儿园

彭育晚(湖南):推进村民共治,发展农户经济

张长(陕西):七旬乡村医生悬壶济世,两本医学著述传承中医

郑志宏(河南):不种房子多种树

张建华(河南):打造“孝行清丰”文化名片

单仁慰(浙江):守望家园,保护古村

朱合兰(河南):投身慈善 爱满人间

梁舒(福建):上杭返乡女青年,敢把荒山变花园

叶晨波(浙江):画家村村长

刘海波(河南):丹水馆藏,移民丰碑

万桂新(江西):让公益之花开遍红谷滩

陈玉英(重庆):自强不息,用行动回馈社会

杜海龙周雪玲夫妇(河南):圆中国梦的文明使者

兰考谷雨联社(河南):为农民合作铺路,替市民下乡搭桥

谢江(四川):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与推广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网站:

https://www.aiguxiang.com.cn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