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邦耀生物正式任命郑彪博士为首席执行官

2022年5月20日,聚焦于基因治疗和细胞药物研发和转化的公司--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耀生物”)宣布,任命郑彪博士作为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合伙人,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郑彪博士在制药行业,特别是免疫治疗领域包括自身免疫,肿瘤免疫,疫苗开发等深耕超过30年,对药物研发、管线布局、国际医药环境、市场准入和商业化等有着深刻洞察和丰富经验。
郑彪博士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历,包括国际大型药企和国内生物医药公司。郑彪博士于2010年加入葛兰 素 史 克(GlaxoSmithKline,GSK) 研发中心负责免疫学研究工作,2015年起担任美国强生公司(Janssen Pharmaceuticals, Johnson & Johnson) 全球副总裁,负责亚太地区免疫领域创新药物研发,包括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加入邦耀生物前,郑彪博士担任驯鹿医疗公司首席科学官。

郑彪博士
郑彪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随后分别获得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硕士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免疫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及杜克大学医学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任教 。随 后 任 职 于 美 国 贝 勒 医 学 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为该 校 病 理 和 免 疫 系 终 身 教 授 。郑彪博士学术著作丰厚,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等世界顶尖杂志上。
对于郑彪博士的加入,邦耀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刘明耀博士表示热烈欢迎:“郑彪博士在药物开发、商业化和国际化合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免疫治疗、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邦耀生物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细胞基因药企,长期坚持以技术研发创新驱动增长为公司战略,我们非常高兴郑彪博士加入到邦耀生物,我对郑彪博士推动邦耀生物创新技术平台的开发和全球化充满信心。相信郑彪博士多年丰富的专业背景和产业化经验,再结合未来邦耀生物的战略方向和研发重心,将会带领邦耀生物加速推动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细胞治疗、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等本土创新药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发展。期待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共同见证邦耀生物成为世界领先的细胞基因药企,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邦耀生物创始人、副董事长席在喜先生表示:“非常欢迎郑彪博士以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加入邦耀生物,邦耀生物自2020年正式启动‘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以来,已经吸引了一批具有创业精神与全球化视野的高级合伙人的加入,大大加快了邦耀生物细胞和基因药物的转化与落地!浓郁的合伙文化及创业氛围、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和领先的创新技术平台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创业合伙人,已有越来越多的国际顶尖人才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参与到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这一蓬勃发展的事业中,我们倍感振奋!人才是公司快速发展的源动力,郑彪博士在新药开发、靶点研究、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相信邦耀生物在郑彪博士的带领下,必将加快公司的产品创新研发、产业化发展和国际化合作的进程。我也很高兴,并憧憬着未来与郑彪博士及邦耀的各位同仁们共同实现伟大的梦想,推动基因和细胞疗法尽早造福人类!”

郑彪博士表示:“很高兴入职邦耀生物,也很荣幸能以高级合伙人和首席执行官(CEO)的身份加入邦耀生物。近年来,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已从感知、认知阶段迈向市场应用阶段,而科研技术产品的落地离不开创新突破。目前邦耀生物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平台和创新产品,在将科研技术转化产品方面所做的众多成果都令我印象深刻。未来,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背景和多年经验与邦耀生物同仁携手,加快新药研发进程,让更多优质的产品早日上市造福患者,共同为邦耀生物成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细胞药企而努力!”

关于邦耀生物:

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新商业文明时代全球领先的细胞基因药企,邦耀生物以“以基因编辑引领创新,开发突破性疗法,造福全人类”为使命,依托自主研发中心及与高校共建的“上海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研究中心”,过去5年已产生100多项专利成果,有5个项目在8所知名医院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多个项目进入IND申报阶段。其中基因编辑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PD1敲除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以及UCART等项目已经取得优异临床效果,具有全球领先性,并在NatureMedicine、Naturebiotechnology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邦耀生物已搭建基因编辑技术创新平台、造血干细胞平台、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平台、通用型细胞平台、增强型T细胞平台五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并拥有7000平米GMP中试基地及200余人的运营团队,有力保障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与应用。邦耀生物通过患者需求和临床反馈不断推动研发产品快速更新迭代。并秉持开放、共享、共赢的态度,与全球创新生物医药生态链企业一起,加快推进创新药物的转化与落地,造福全球遗传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

汇总|已获批上市的38款基因治疗药物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应用新进展与挑战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5.16)

mRNA新药研发商星锐医药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中的机遇与挑战

CAR-T细胞治疗:克服当前治疗障碍的工程策略

腾讯入股RNA药物研发商圆因生物

ASGCT2022年会国产基因治疗进展更新

辉大基因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加速领跑体内基因编辑创新药赛道

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持续放量,加速上游“卡脖子”设备耗材国产化

罕见病新药将享不超7年市场独占权,新版《药品管理法》征求实施意见发布

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齐鲁制药申报的乙肝siRNA 药物获受理

中国干细胞药物注册申报进展

星汉德生物TCR-T药物IND获新加坡药监局批准

mRNA疫苗的生产和质控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5.9)

首战告捷,康霖生物地贫基因疗法临床试验获得治愈性疗效

目前国内获批或申请已被受理的AAV基因疗法临床试验已达20项

康希诺新冠mRNA疫苗启动一期、二期临床

2022年4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亮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深度研究报告|细胞治疗产业链: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商业化

2022年全球基因治疗行业技术竞争格局概况

mRNA产业化契机临近,国产产业链加速崛起

国内获批或申请已被受理的14项AAV基因疗法临床试验

又一TCR-T疗法临床获批,实体瘤治疗未来可期

辉瑞DMD基因疗法3期临床试验重启

整体层析柱助力AAV下游工艺

CAR-T细胞疗法行业深度报告

开启线粒体基因编辑新时代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4.25)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