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6.13)

王沁萌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2-12-21
一、上周重点信息:
1、和元生物宣布将在美国设立子公司。
2、多家细胞治疗产品发布临床研究结果。
3、接受过CaribouBiosciences通用型CAR-T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后出现复发。
二、投融资与合作:
1、6月8日,和元生物宣布将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和元生物技术(美国)有限公司,投资金额拟不超过500万美元(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和元生物拟投资不超500万美元设立美国子公司)。
2、6月7日,Immatics和EditasMedicine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将gamma-deltaT 细胞过继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相结合,以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通过将EditasMedicine的基因编辑技术与Immatics的ACTallo,基于gamma-deltaT细胞的过继细胞治疗平台相结合,gamma-deltaT细胞可以被重定向到癌细胞的靶点,从而创造出具有增强肿瘤识别和破坏能力的细胞。根据协议条款,EditasMedicine 将有资格获得未披露的预付款以及基于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的额外付款;Immatics将就此次合作可能产生的产品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3、6月9日,TessaTherapeuticsLtd宣布完成1.26亿美元的A轮融资。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临床阶段细胞治疗公司,开发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下一代肿瘤治疗。本轮融资由PolarisPartners领投,淡马锡、EDBI、HeliconiaCapital和HeritasCapital等机构跟投。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自体CD30-CAR-T疗法(TT11)和同种异体CD30.CAR-EBVST疗法(TT11X)项目的持续临床开发。TT11目前正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已经披露的结果显示,该产品的ORR为71.4%,CR为57.1%。
4、6月9日,SentiBiosciences宣布完成与DynamicsSpecial Purpose Corp的业务合并,合并后的SentiBiosciences, Inc. 已于当日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正式挂牌交易,代码为“SNTI”。
SentiBio 的肿瘤管道主要集中在三个临床前项目:
SENTI-202,CAR-NK细胞疗法,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
SENTI-301,CAR-NK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肝细胞癌(HCC);
SENTI-401,CAR-NK细胞疗法,用于治疗结肠直肠癌(CRC)。
5、6月10日,北京慧心医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并计划于2022年中期启动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松禾资本独家投资。融资金额主要用于支持团队建设、IIT研究及IND申报等工作的快速推进和开展。公司将从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获得神经干细胞(iNSC)。并将其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iNSC-DAP),用于对帕金森病(PD)进行临床干预治疗。据悉,该技术无需经过诱导多能干细胞阶段(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慧心医谷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推进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药物研发)。
6、6月7日,CodeBiotherapeutics, Inc. (CodeBio)宣布其超额认购的A系列融资7500万美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公司的杜氏肌萎缩症(DMD)和1型糖尿病(T1D)项目。这是一家开创靶向非病毒性基因药物递送的生物技术公司。本轮融资由NorthpondVentures 领投,AmgenVentures、HatterasVenture Partners、UCBVentures、NewEnterprise Associates、4BIOCapital、CureDuchenneVentures、JDRFT1D Fund、UPMCEnterprises 和TakedaVentures 等机构跟投。
7、6月12日,北京循生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多闻资本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独家投资,融得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在TILs疗法产品人体临床试验的推进以及HPV治疗性疫苗动物试验和工艺开发方面的研究(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循生医学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推进TILs疗法及HPV治疗性疫苗研究)。
三、企业研发信息:
1、6月6日,原启生物在2022年ASCO上口头陈述方式报告其靶向GPRC5D自体CAR-T细胞一期临床结果,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在预处理的RRMM患者中单次注射OriCAR-017,总体缓解率(ORR)为 100%,完全缓解(CR)/严格完全缓解(sCR)率为 60%,其中5例既往BCMACART 治疗的患者达到2sCR、2次VGPR和1PR。患者培养基随访时间175天(范围35-281)。所有患者在数据截止时均无进展,无需额外治疗。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或严重不良事件(SAE)。无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只有1/2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最常见的3/4级AE是血细胞减少(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ASCO速递:原启生物口头报告Ori-CAR017 I 期临床研究(POLARIS)数据)。
2、6月7日,亘喜生物在2022年ASCO上公布其BCMAxCD19双靶点自体CAR-T一期临床结果。在计量递增实验中,1x105/千克(DL1)n=2,2x105/kg(DL2)n=10和3x105/kg(DL3)n=16三个剂量组都显示出了较好的反应率。DL1中的总体反应率(ORR)为100%(2/2),DL2-80%(8/10),DL3-93.8%(15/16)。
3、6月10日,CaribouBiosciences宣布,接受其现货型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内癌症复发。公司目前已经开始招募癌症患者进行剂量加倍的临床试验(从此前的输注4000万个CAR-T细胞提升到8000万个),认为将CAT-T细胞剂量加倍可以推动更持久的治疗反应。
4、6月9日,复星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靶向CD19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临床申请获CDE受理。
5、6月9日,福州拓新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TX103CAR-T注射液临床申请获CDE受理。这是一款针对实体瘤的CAR-T产品(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拓新天成生物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IND获得受理)。
6、6月8日,TILTBiotherapeutics,普米斯生物技术(珠海)有限公司的人溶瘤病毒产品PM1016注射液临床申请获CDE受理。
7、6月10日,四川至善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AAV基因疗法ZS801注射液临床申请获CDE受理(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至善唯新B型血友病原创靶标基因疗法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8、6月7日,广州百暨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靶向CLL-1的CAR-T产品临床申请获CDE受理。该产品曾于去年11月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百暨基因靶向CLL-1 CAR-T IND申报获受理,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9、6月9日,武汉滨会生物的重组人GM-CSF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Vero细胞)获CDE临床默认许可(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滨会生物溶瘤病毒新适应症IND获批,用于晚期实体瘤)。
10、6月11日,美国蓝鸟生物基因疗法Zynteglo。获FDA咨询委员会全票支持,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
11、6月9日,美国蓝鸟生物基因疗法Skysona获FDA咨询委员会全票支持,用于治疗18岁以下早期脑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
12、6月7日,药明巨诺在2022年ASCO上公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三项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1)治疗中国r/rLBCL患者的多中心II期RELIANCE临床研究两年随访结果。
58例可评估患者中,最佳客观缓解率(ORR)为77.6%,最佳完全缓解率(CRR)为53.5%,2年总生存(OS)率为69.0%。所有级別及重度(≥3级)CRS的发生率分別为47.5%及5.1%,所有级別及重度(≥3级)NT的发生率为分別为20.3%及3.4%。最常见≥3级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
(2)治疗中国LBCL患者的I期开放、多中心、单臂研究的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2例患者中,未观察到≥3级CRS和NT,6例患者出现2级以下CRS,2例患者出现NT(1级)。最常见研究治疗相关的≥3级不良反应是血细胞减少症。对于有效性可评估的患者,ORR为75.0%,CRR为33.3%,3个月的ORR、CRR分別为41.7%、33.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中位OS均未达到。
(3)治疗r/rB-HNL患者的I期研究两年生存随访资料更新。
基于20例患者的有效性分析集,ORR为85.0%,CRR为70.0%。1年和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均为55.0%,总生存率均为68.6%。中位PFS、OS均未达到;安全性方面,未发现≥3级的CRS或NT。
13、6月9日,PrecisionBioSciences公司公布了其使用ARCUS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同种异体在研CAR-T疗法PBCAR0191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在治疗接受过自体CAR-T疗法治疗后复发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PBCAR0191达到100%客观缓解率,73%完全缓解率,50%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详见公众号往期文章:Precision BioSciences通用型CAR-T疗法达100%客观缓解率!)。
14、6月9日,AlnylamPharmaceuticals公布了Cemdisiran对成人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患者II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达到主要终点,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平均降低37%,次要终点的结果达到治疗指标,且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该2期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估Cemdisiran对成人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 31名成年患者(≥18岁且≤65岁)被随机分组,Cemdisiran组与安慰剂组的受试者数量比例为2:1。该研究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周导入期,在此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压、肾功能、血尿程度和蛋白、基础用药保持不变。在此期间,患者未接受研究药物(Cemdisiran或安慰剂)。第二阶段是32周的治疗期,在此期间,患者每4周服用600mg Cemdisiran或安慰剂,并与基础用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联合使用。第三阶段是为期52周的开放标签扩展(OLE)期,以进一步评估Cemdisiran的长期安全性和临床活性。在OLE期间,所有患者(包括最初使用安慰剂的患者)均接受Cemdisiran联合基础用药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32周时24小时尿蛋白与肌酐比值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蛋白尿的额外测量、血尿的变化、部分临床缓解的患者百分比和不良事件的频率。所有患者(包括最初使用安慰剂的患者)均接受Cemdisiran联合基础用药标准治疗。
15、6月10日,Seelos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在研疗法SLS-004在体外模型实验中,降低α突触核蛋白水平40%。这些结果支持推动SLS-004针对路易体痴呆症(Dementiawith LewyBodies,DLB)的进一步临床前研究。SLS-004是一种表观遗传学基因编辑疗法,通过调节DNA甲基化来调控编码α突触核蛋白的SNCA基因的表达。SLS-004使用CRISPR-dCas9引导的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SNCA基因内含子1的特定位置提高DNA甲基化。从而精准地降低SNCA的表达。
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形成的DLB体外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SLS-004能够将SNCA的mRNA水平降低19%,并导致α突触核蛋白水平降低~40%。在2021年7月,该公司已经发布临床前数据,显示SLS-004能够在过度表达α突触核蛋白的帕金森病疾病模型中降低α突触核蛋白表达。
16、6月11日,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在2022年ASCO大会上报告多项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结果。
(1)Kite公司靶向CD19,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2期ZUMA-2临床试验的3年随访数据显示,所有6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5.6个月,总缓解率91%,完全缓解率68%。
所有患者在接受多达5种治疗后均进展为R/R,且所有患者都曾接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BTK抑制剂大大改善了R/RMCL的预后,但存在后续疾病进展的患者可能有较差的预后,中位总生存期仅为6至10个月。这类患者很少适合再进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但无论之前使用的是哪种BTK抑制剂,都能获得积极的缓解率和生存获益。
(2)Adicet公司靶向CD20的同种异体CAR-T产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1期临床数据显示,10名患者中的8名可评估并至少监测28天。中位年龄为62岁,患者中位既往接受治疗4次。第28天,总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为75%。在第2和第3剂量联合治疗时,ORR和CR率为80%。CAR-T治疗后复发的患者的ORR和CR为100%。该治疗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或2级。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2例,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1例。没有移植物抗宿主病或剂量限制性毒性的病例。
(3)BMS公司的扩增NK细胞联合化疗免疫疗法的2期临床结果显示,30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中位年龄63岁。29例(97%)患者为修订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R-ISS)2/3期,40%患者存在多于2个高危基因异常,23%患者存在TP53缺失或突变。
在移植后3个月,97%的患者获得了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其中76%的患者完全缓解或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75%的患者微小残留病变(MRD)为阴性。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仅有4例患者疾病进展。2年后,无进展生存率为83%,总生存率为97%。
17、6月8日,AllogeneTherapeutics宣布FDA授予其候选药物ALLO-501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资格认定,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这是一款靶向CD19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使用TALEN®基因编辑敲除或敲减T细胞受体alphaconstant基因(TRAC)和CD52基因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采用Allogene自研的抗CD52单体(ALLO-647)进行清淋。
在12例可评价患者中(单剂量和巩固剂量组各6例),总有效率(ORR)和完全有效率(CR)均为50%(95%CI:21.1,78.9)。巩固剂量组,ORR和CR率均为66.7%(95%CI:22.3,95.7),其中3/3的部分应答(PR)患者,在巩固剂量治疗后转化为CR;1名患者在巩固剂量治疗后28天和56天出现CR,2名患者在第1个月出现PD,未接受巩固治疗。在单剂量组中,2名患者在9个月和12个月时持续CR。
安全性方面,单剂量组和巩固剂量组的安全性可控。在巩固剂量组中(13例入组,9例输注),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GvHD、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剂量减少和3级以上感染和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与输液相关的反应为1级。在所有治疗中,最常见的AE为血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72%。
18、6月7日,重庆精准生物公布其CAR-T疗法MC-1-50的临床研究成果。13例患者全部完成了第一个月的疗效评估,第一个月的CR率为100%。4例患者完成第3个月评估,3MCR率为75%,1例患者于第3个月复发,伴CD19突变。其中随访时间最长的一例受试者在第11个月随访时仍维持CR状态。
四、前瞻性研究:
1、6月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Cell 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Astromal 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activates perivascular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to drive angiogenesis and tumour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的应激蛋白ATF4能够通过成纤维细胞促进肿瘤生长,而在成纤维细胞中敲除ATF4,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延长癌症小鼠模型的生存期,且没有明显副作用。这提示了成纤维细胞中的应激蛋白ATF4可能是癌症治疗的良好靶点。
Verginadis,I.I., Avgousti, H., Monslow, J. et al. A stromal Integrated StressResponse activates perivascular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todrive angiogenesis and tumour progression. Nat Cell Biol (2022).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2-00918-8
五、其他新闻:
1、6月9日,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2022版正式发布。并将CAR-T细胞治疗药品纳入保障,保费为129元保一年,可获得医保范围外最高310万元的医疗保障。纳入“沪惠保”的CAR-T免疫细胞治疗药品有两款,分别是阿基伦赛注射液(奕凯达)和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倍诺达)。
六、每周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任何公司组织无关,欢迎指正交流):
1、和元生物在美国设立子公司:
相较于小分子CDMO领域,细胞治疗CDMO具有更强的在岸属性。由患者采集的细胞受到各国政府政策监管、运输储存条件苛刻等各种限制,执行跨国订单有较高难度和成本。近几年可以看到,国内外龙头企业均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本次和元生物在美国设立子公司,一方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细胞治疗市场,只有深度参与全球市场,才能拥有主导权与竞争力。另一方面,和元生物也要直接面对龙头企业Lonza、Catalent等公司。如何通过国际市场的考验,也是所有走向海外的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多家细胞治疗产品发布临床研究结果:
从本次各家公布的临床结果中,我个人有如下看法。
(1)细胞治疗在血液瘤中已经呈现红海趋势,目前已经有企业聚焦非肿瘤领域。实际上在非肿瘤领域中也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如果细胞/基因治疗产品可以解决这部分的痛点,依然有望成为爆款药物。
(2)肿瘤领域中,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虽然有望大幅降低成本,但是根据目前多家披露的临床数据显示,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整体ORR与CR不如传统自体细胞治疗产品。考虑到细胞治疗目前多用于末线患者治疗,这部分患者可能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于对产品有效性的需求。这是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需要考虑的因素。
3、接受过CaribouBiosciences通用型CAR-T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后出现复发:
CAR-T治疗后复发一直是细胞治疗领域中的难题,T细胞耗竭、难以识别具有较少目标抗原的癌细胞和持久性降低是限制CAR-T细胞功效的主要因素。目前多家公司采取了不同研发策略应对CAR-T复发。例如驯鹿医疗、传奇生物等企业通过布局双靶点甚至三靶点CAR-T,尝试解决目标肿瘤抗原不足的情况。本周信息中,PrecisionBioSciences公司利用基因编辑构建的通用型CAR-T产品,在治疗CAR-T复发患者中达到100%ORR和73%CR。不论方式如何,CAR-T治疗后复发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来的临床结果中,除了常见的ORR、CR等数据,可能也需要关注持久缓解率、复发率等相关数据。

作者:本文内容主要由深圳市华信资本投资经理王沁萌搜集汇总整理。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团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

汇总|已获批上市的38款基因治疗药物

TIL疗法赛道研究报告|倚锋硬分享

rcAAV检测——基因治疗质控新挑战

深圳出台重要政策文件:重点发展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

行研报告 | 生物制药上游专题: 病毒载体构建原料

艾博生物Omicron变异株mRNA疫苗在印尼获批临床试验

信致医药公司血友病A基因疗法启动临床研究

天泽云泰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疗法临床研究即将启动

先康达集团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推进细胞药物的开发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6.6)

国内核酸类(mRNA)疫苗企业再盘点!(截止2022年6月)

重磅!2022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2022年5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复星医药宣布新人事任命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5.30)

深度综述:RNA疗法的进展与展望

一文览尽:中国干细胞药物注册申报和受理

AAV载体不同生产平台细胞培养的工艺要点以及挑战

干细胞新锐公司血霁生物再获机构投资

两款CAR-T细胞基因疗法纳入“沪惠保”,已开启线上预约投保

Moderna正在临床前阶段研究mRNA猴痘疫苗

基因编辑公司引正基因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

国内首个CAR-T商业化委托生产订单花落谱新生物

国内血友病基因治疗取得突破性疗效

沙利文发布《核酸药物市场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应用新进展与挑战

mRNA新药研发商星锐医药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中的机遇与挑战

CAR-T细胞治疗:克服当前治疗障碍的工程策略

腾讯入股RNA药物研发商圆因生物

首战告捷,康霖生物地贫基因疗法临床试验获得治愈性疗效

目前国内获批或申请已被受理的AAV基因疗法临床试验已达20项

2022年4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亮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