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美国空军战略总计划(SMP)1

学术plus 学术plus 2019-03-28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文章。

快来试试!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编者按

《战略总计划》详细阐述了《美国空军:未来的召唤》中设定的战略方向和战略要素,提出构建空军未来的战略框架。该计划为所有空军部队提供了一致的方向,使我军计划和方案始终保持连贯性。但是,美军需要应对的变化比装备选择要来得更广。空军士兵对能力而言十分重要,必须谨慎规划和培养他们,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在美国国内外态势方面,必须更加灵活。必须将科技力量与创新理念和能力开发结合起来,使美国在未来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未来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快速适应。这些内容涵盖在本计划的四份附件中,而所述附件向空军指挥部和各空军机构明确了可执行的任务。


原文:USAF STRATEGIC MASTER PLAN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英文原文)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中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前情:好书:《美国空军战略总计划》


战略要素1:敏捷性


我们所追求的敏捷性使空军能够适应我们的能力和思维,以评估动态危险环境、运用策略击败对手并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战略表达的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过程,在不断演化的战略情境下实现预期能力和可用资源的均衡。空军将通过以下方面的长期投资加强我们的适应性和创新文化,来增强敏捷性。

  • 空军士兵发展与教育:具体而言是募兵及在服役、保持力和教育方面新的选择。

  • 能力开发:通过模块化、系统整合、采集敏捷性和提高性实验,以强调敏捷性。

  • 作战培训及使用:采用新型、经济的培训、建模和模拟以及指挥和控制方式。

  • 自适应组织结构:采用新的、更敏捷的结构和过程。


发展与教育

敏捷的空军需要敏捷的空军士兵。我们必须采用我军招募、发展和留住人才的过程来培养这种空军士兵。

  • 招募尖端人才。关键任务质量正在演化。复杂的未来需要新一代空军士兵具备多样化的才能来适应所述环境。空军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具备应对新兴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的空军士兵,而不是上世纪的工业工艺型人才。这些所需技能影响所有领域和所有核心任务。空军将把更多的资源和注意力投入到非传统领域(“网络爱国者”竞赛就是一个例子)。响应号召入伍的人才将参加一个敏捷团队,这个团队培养他们的技能并评估他们在多领域、复杂的高度激烈环境下对成功完成任务所作的贡献。

  • 为服役人员提供一系列选项。许多空军士兵继续遵循传统的职业轨道,在关键任务领域练习易于击破的技能。但是,我们同时将扩大有效选项,追求敏捷的发展道路。空军将为空军士兵不断探索机遇,让他们在现役、警卫队和预备役之间来回转换。此外,空军士兵在重新服兵役后应能够在国防部(DoD)内外组织机构寻求机遇。经验丰富和连续服役的个人和拥有专项技能执行特定任务的人员能够互补。这样,将组成一个多样化的创新型团队,保证空军能够有新观念和明智的判断不断涌入,让我们能够比我们的对手更积极地适应环境并投入作战。

  • 留住我们的专业战士。当前在役的空军士兵已经积累了多年战斗经验,以及跨部门、与盟友联合作战的经历。空军为他们投入巨大。我们必须保存我军全方位作战的整合和协同实力,也就是保留我军老兵的经验和判断力,即使我们在招募新兵。空军将通过为空军士兵及其家属提供更好激励,而不是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奖励,留住我军的顶尖人才。随着我军成为更轻、更精简的部队,照顾好空军士兵及其家属必须继续作为空军需要优先解决的事宜。

  • 开启全面教育的能力。通过实施灵活的、个人定制的终身教育方式以及消除早已臃肿不堪的日程表中的多余的需求,空军将发展关键性、具有创新思维的空军士兵。但是,尽管我们支持采用适当技术(诸如基于计算机的培训)进行学习,我们也不能丢弃我军内在导师-学员关系中的导师制度。

能力开发

空军需要能力选项来实施任务,支持国防和各种意外情况下的共同联合作战。这些能力必须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些能力必须经济合算,适应性强,从而便于作出更改或在不再有效时予以撤销。必须能够和其他资产无缝整合。同时,能力开发过程本身必须响应更迅速、适应性更强和敏捷度更高。当今技术和安全环境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而长达几十年的长期能力开发过程通常既臃肿、又不灵活还很昂贵,这基本上与现实不相符。因此,我们必须:

  • 寻求模块化、适应性和可升级的解决方案。能力开发模块化方式将可以降低和在较大范围内分散风险。我们将拥护“敏捷采集”技术,通过生产原型设计和新工程开发模型着重降低风险。未来系统将包括空中和太空架构、发电厂、传感器、处理器、多领域沟通渠道;武器装备应相互兼容、互换和具有弹性以及适合于多样化、多领域任务;军力组成的成分应当在项目开启时无法明显看出。这包括在系统工程设计过程的早期就设计合理周到的人机综合功能(HSI)。通过开放式系统架构(OSA)开发的模块化互通性系统采用功能和接口明确的组件将降低成本和缩短获取时间。空军将按现有联合能力检验所有的能力要求,着眼于采用共享解决方案,即使采用时要求改变空军的作战理念。

  • 空军将作为平台和企业级的一体化执行官,明确技术标准和公共架构,这些标准和架构能确保我军能力一体化并和其他领域内的武器系统以及我军合作伙伴的武器系统能够相互协作。尽管这个系统集成方式需要组织结构和人员方面的投入,但会降低因失败而造成的成本,也会激发创造性冒险。模块化将使平台能够及时升级,能够在环境和对手不断演化时扩大和扩展这些平台的有效性。开放式系统架构能够在设计“系统的系统”时实现最大灵活性,赋予独特的能力。同时,我们将检验在各种情境和环境下使用成熟系统的创新性模式。

  • 使空军成为客户。敏捷的军队需要能够均衡能力、时间和成本的敏捷的采集企业。空军将通过强化培训、教育和认知提高采集人员的能力。我们将完善采集人员的商业头脑,在需要时外聘专业人员。这个跨职能专业队伍将同作战人员和需求专家高效合作,实现敏捷、创新、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的能力。在协助高级空军和国防部领导人时,他们将和国会合作,改善采集过程和识别和改变或消除阻碍作战人员获取能力的作法和官僚主义作风。此外,空军目的是在可行情况下拥有系统技术基础,改善方案性能。

  • 激励创新和竞争性解决方案。空军将通过提高沟通、健康竞争和透明度来吸引美国工业、商业和学术领域的杰出人才。空军将进行原型设计、实验和制定发展规划,包括系统工程设计,形成和评估可行概念,认清技术不足和协助改进要求。除了当前研发工作,空军将在竞赛、研究和展示方面投入种子基金,刺激科技团队应用他们的创造力和资源来解决复杂问题。 这些适度投资将使空军能够快速确定潜在发展道路的可行性。

  • 插入轴心点,以帮助获得敏捷性。空军将确保要求和获取过程包含各种机遇,以根据技术发展、新理念展示或预算事宜更改方案的方向。如果恰当实施,这些轴心点将产生机遇,使我们能够在项目内外进行成本和能力交换。它们将有助于增强、调整或剥离系统组件,而不至于影响发展规划、造成成本超支或损害我们工业合作伙伴。同时,还能够创造在现有程序中插入新技术的机遇。在获取项目中增强能力将让我们更好地控制寿命成本和可靠、及时向作战人员传达作战方案。

  • 利用实验进行敏捷性能力开发。迎接《空军战略》中提及的挑战需要更加一体化、更敏捷的能力开发框架,也需要重新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而正是研发规划、科学技术以及稳健的实验项目实现了这种创新能力。实验是将创新理念、概念和技术转变成作战能力的工具。通过这一途径,作战人员、研究人员和能力获取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小组就能构想和共同开发新系统概念,并将这些新系统概念有效地实施。同时,实验也检验在各种情境和环境中使用现有系统的创新型、无约束的方法,以完善新能力。根据发展规划,实验将评估“系统的系统”或“系统系列”概念和多领域途径,形成成熟理念:作战理念(CONOP);战术、技术和程序(TTP);形成有助于空军战略决策的技术。


(未完待续)



扩展阅读

重磅推出 长篇译著——赛博空间作战(一)赛博空间

赛博空间作战(二)整合赛博空间作战、联合部队

赛博空间作战(三)详述赛博空间军事作战

赛博空间作战(四)国家情报作战、日常业务操作和联合作战

赛博空间作战(五)权力、作用和责任

赛博空间作战(六)规划和协调

赛博空间作战(七)指挥与控制

赛博空间作战(八)——作战同步化

赛博空间作战(九)——作战评估

赛博空间作战(十)——多国协调

赛博空间作战(十一)——赛博空间2025

赛博空间作战(十二)——赛博2025模型

赛博空间作战(十三)——三大未来结构性转变

赛博空间作战(十四)——不可预测的变化因素以及高原型情形分析

赛博空间作战(十五)——高原型情形中的赛博安全特征

兰德《火箭军与中国军改》2018.2

兰德《解放军的现代化》2018.2

兰德《“有限干预”战例评估报告》

兰德《历次“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比较分析及启示》

兰德《体系对抗与体系破击:解放军的现代战争》

华盛顿季刊《中国如何终止战争》

CNAS《抗击东海侵略:美“零安全港”战略军演》

多元未来:联合部队在未来的多种情景(霍夫曼)

2018年世界军用作战飞机发展动向

美国空军如何应对赛博竞争(长文)

美国组建太空部队议案缘何流产?

印度海岸警卫队发展综述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