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华兹华斯:他的咏唱始终有共鸣

王化学 社会科学报社 2021-11-04


生态转向代表了当下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其给予人的全新观念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有趣的是,它与两个世纪前华兹华斯的咏唱颇有共鸣。

目前,社会科学报音频节目已登录喜马拉雅FM今日头条阿基米德FM平台,将为大家奉献更丰富的人文社科音频读物,在以上平台搜索“社会科学报”就能找到。让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相见!



原文 :《他的咏唱始终有共鸣》

作者 | 山东师范大学   王化学

图片 | 网络


“我躺卧绿茵草毯

听你迭声的啁啾;

仿佛从这山飘往那巅

于远方消融、近处喋咻。”


如此这般嗅着芳草清香、听山林间鸟儿鸣啭的情景对当下忙碌的都市人而言不啻童话境界。


这节诗摘自两百多年前英国浪漫派的开创者、享大自然歌手美誉的伟大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的名篇《致布谷》(1802)。布谷穿飞飘忽的叫声回荡于湿润葱翠的原野,那是蓝天白云、丛灌牧场、森林溪流、野花粉蝶的天地,卜居乡下的安适、了悟万物的洞明,以及学童时代追逐飞鸟的情景交互叠现,直让人误会是世外仙踪!华兹华斯是如陶渊明那样真心喜欢隐逸的智者诗人,尽管他们不曾与世俗乃至仕宦生活绝缘,但亦非如《北山移文》所讽刺的那类借隐者雅号而行沽名钓誉之实的作秀公。


诗人生活的时代,英国已进入工业革命阶段,工厂、烟囱、利润等强有力地介入生态环境与人类意识,造成严重后果。他对此持排斥态度,几乎一生蛰居“湖区”,即家乡所在的英格兰西北昆布兰的秀色山川。其诗友柯勒律治、骚塞也偶尔盘桓于此,他们写出或格调清新或质朴神秘或传奇浪漫的作品,惊艳不列颠诗坛,获“湖畔派”称号。

华氏自然诗往往落脚于人生感悟并与童年相联系。“你呀,曾把我的童年记下!”(《致蝴蝶》)“你(指幼童)这最好的哲人……你是盲人中的明眼人,虽听不见、不出声,却看清永恒的深奥——”(《不朽颂》)这种类似禅悟的感受必为智者纯粹的精神所为,犹似主体对生前状态的某种回归,或即母腹中胎儿感知世界之心理活动的原始无意识,其神秘的宇宙性,恰如庄生所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纵观华氏诗作,题旨颇深邃的还有涉及人生哲理者如《丁登寺左近》(1798)、《不朽颂》(1802)、《序曲》等公认的名篇,其中透露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人原计划写一部哲理巨著《隐士》,表达“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但仅只完成了开篇部分即《序曲》。它是一部精神成长的记录,凡14章,叙述了从童年到成熟的内心历程,深入及人类天性的隐秘角落。由于它是心灵的又是哲理的,故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唯埃文斯说它“只是对于成熟的心灵具有感染力,而他的作品却往往被强加于不愿接受的年青的读者,因而只好迫使他们去咒骂一位伟大的人物”(艾弗·埃文斯:《英国文学简史》)。

不过说华诗之最有价值者仍是其早年写的自然诗并没有错,这是公认的。一位真正自觉的大自然歌手,从朴野汲取灵感,以内心真诚、用民间语言去创造诗篇。写乡情乡景,状大地风貌,摹四季生灵,绘人生悲欢,意境清新悠远,形象生动亲切,自然崇拜倾向充溢其间;山脉河谷、花草树木、清风皓雪、落霞霓虹,不仅富有灵性,而且与人生构成有机的和谐。


时光不会倒流,华兹华斯的时代再也回不去了;然而诗人对大自然那如婴儿对母亲般的依恋与敬畏则应是超越时空的。“天性也就是我的一切”,对于诗人而言,乡野的怀抱挣不脱,“在城镇和都市的喧闹声里……这些景致会给我甜蜜的感觉”(《丁登寺左近》)。何以如此?因为生命之根在广袤大地!时移世易而启示永远,从发展的角度说,事势总处于转型中,诗人无法适应黑烟滚滚的工业生产吞噬天人合一的美好田园之转型,是进步还是保守,任由评说。


然而后工业时代的转型在哪里?视角不同,景色各异,但至少,生态转型的呼声已响了几十年。人类发展包括意识形态的演变渐渐指向生存方式,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妄自尊大的人类中心主义愈来愈面临被质疑成为观念转型的动力之一,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疫情带来的震撼无疑加强了这种意识或反思。


某种意义上说,生态转向代表了当下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其给予人的全新观念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有趣的是,它与两个世纪前华兹华斯的咏唱颇有共鸣。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31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2021年征订开始啦!




01

《社会科学报》简介

《社会科学报》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报刊,是社会科学界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


1985年,《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份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专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学术对话、思想交流、理论争鸣平台的专业性报纸,创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三十余年来,作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宣传阵地,《社会科学报》以“思想性、问题性、前沿性、信息性”为目标定位,践行学术标准和宣传原则,坚持在突出主流价值的同时提供多重视角,在贴近现实热点的同时把握长远方向。

02

订阅价格

定价1.5元/份,月度订阅价6元,全年订阅价72元。


03

订阅方式


读者请向各地所在邮局(所)订阅,或者通过中国邮政APP、中国邮政微邮局、中国邮政官网等进行网上订阅。

邮发代号:3-62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4


如果在订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电话:021-33165492

Email:xiaohaodong@sass.org.cn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会科学报社


拓展阅读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历史政治学:发展中国政治学的新路径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我们如何理性想象“数字化生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黄铭: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林辉煌:重新编织城乡的社会空间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短视频创作者:为了幸福工作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宋仁宗:制度的符号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我们准备好迎接“虚拟现实”了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唯一被《资本论》提及的中国人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型零工”如何影响我国未来就业方式?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时风可易,风骨不能改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应对气候危机,全球企业如何改变?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比特币和泡沫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语音技术,能代替文字书写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谁的凯旋?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办公室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探秘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何处找寻曾经的乡土格局?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痴呆症正成为困扰全球的新问题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在多瑙河源头上的思考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蓝天是他的归宿和梦想: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未来城市,什么资产最重要?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王晓华:酒的诗学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如何保障我们的“数字人权”?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放眼历史,瘟疫是否阻碍了全球化?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咖们都说了啥?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生物革命正改写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季羡林:赤诚的“无华之才华”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民法典的“前世”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陈染:走路拾零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真的会“批评”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吴冠中:往事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家孩子怎么就成了“神兽”?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这位18岁的姑娘,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算法黑箱”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雅的这样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时间去哪儿了?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情感劳动”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果戈里焚稿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生命政治”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孤寂的横渠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喝茶喝通了世界

塞纳随想:“左岸”在哪里?|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四十年前“科学热”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丰子恺,“艺术的逃难”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资本论》中的讽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清明话“祭祖”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重建生命版图的边界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川端康成,留住永恒的美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超越时空的经典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年龄焦虑与可疑的代际想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