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年快乐!大发七圣财!

Shamus Chang 快乐人生99 2023-01-28

(20230119)过年的时间又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大发七圣财!

在佛法中说的七圣财是信、戒、惭、愧、闻、舍、慧。

佛陀在经中说能有这七圣财,就是圣人。如《大般涅盘经》卷11〈圣行品 7〉:「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CBETA, T12, no. 374, p. 433, c15-16)

《大般涅盘经》卷1:「复次,比丘!更有七法汝等当行。一者于佛法僧,生坚固信;二者有惭;三者有愧;四者心常乐于多闻;五者心不轻躁;六者乐闻经义;七者乐修智慧。汝等若能修此七法,功德智能日就增长。」(CBETA, T01, no. 7, p. 194, a18-23)

接着来浅谈七圣财:

一、信

七圣财的「信」就是对 佛法僧三宝的净信,那当然证量越高对 佛的信心越多,譬如 阿难尊者对 佛陀的信心,就超过其他五百阿罗汉,当醉象冲向 佛陀时,五百阿罗汉都飞起来逃得远远的,只有 阿难尊者安心地待在 佛陀的身边。而 佛陀一举手,冲过来的醉象马上瞬间被降伏。这是因为 阿难尊者很理解 佛陀的威神之力

《杂宝藏经》卷8:「佛在王舍城。尔时提婆达多,放护财醉象欲得害佛,五百罗汉,皆飞虚空,唯有阿难,独在佛后。佛时举右手,护财白象,见五百师子,象时恐怖,即便调顺。五百比丘,尽弃佛去,唯有阿难,在于佛后。」(CBETA, T04, no. 203, p. 488, c26-p. 489, a1)

对 佛的信心足不足够?关键在于证量,譬如初地菩萨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的佛道,也就是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初地菩萨对佛道的了解至少也达成了三分之一;而明心又眼见佛性的十住满心菩萨是完成了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分之一,在佛道中是只完成了九分之一。那刚进入第七住的明心的菩萨更少了,完成了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六,那换算是佛道的十五分之一而已。

因此对什么事情越了解,才会越有信心。

二、戒

戒就是戒律,当菩萨就要受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律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减少贪瞋痴,要饶益有情,要摄持善法,要注意律仪。

《成唯识论》卷9:「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CBETA, T31, no. 1585, p. 51, b9-10)

戒律简单的说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三与四、惭愧

惭就是羞耻自己有所缺少的部分,愧就是羞于恶行。

在经文中也详细说明了惭愧的定义,惭愧是善法,能救众生,让众生自己不造作诸恶,做了恶事就发露忏悔。若能忏悔怀惭愧,罪业就能灭除。

《大般涅盘经》卷19〈梵行品 8〉:「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CBETA, T12, no. 374, p. 477, b23-c8)

五、多闻

多闻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智慧更加增广,以及增广自己的善法,往梵行已立、断除烦恼的道路迈进,目的也是为了要帮助自己与众生往佛道迈进。

《长阿含经》卷2:「四者多闻,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奥,清净无秽,梵行具足。」

《中阿含经》卷1〈七法品 1〉:「圣弟子广学多闻,守持不忘,积聚博闻,所谓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如是诸法广学多闻,翫习至千,意所惟观,明见深达,是谓圣弟子得五善法。」

六、舍离

舍就是布施啦!那布施的目的就是累积福德、舍掉贪瞋痴,以及摄受众生往佛道迈进。布施的因缘果报可以看《优婆塞戒经》都有详细说明。

七、智慧

修这些七圣财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佛法中的智慧,智慧就是般若与一切种智,目的就是要断除烦恼,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以此达到「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目的。

以上就是七圣财,我们都要努力修集,祝福大家将来成为法财长者。

注:

《长阿含经》卷2:「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有信,信于如来、至真、正觉,十号具足。二者知惭,耻于己阙。三者知愧,羞为恶行。四者多闻,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奥,清净无秽,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舍。六者昔所学习,忆念不忘。七者修习智慧,知生灭法,趣贤圣要,尽诸苦本。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CBETA, T01, no. 1, p. 11, c13-21)

《中阿含经》卷1〈七法品 1〉:「云何圣弟子得七善法?谓圣弟子得坚固信,深着如来,信根已立,终不随外沙门、梵志,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是谓圣弟子得一善法。复次,圣弟子常行惭耻,可惭知惭,恶不善法秽污烦恼,受诸恶报,造生死本,是谓圣弟子得二善法。复次,圣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恶不善法秽污烦恼,受诸恶报,造生死本,是谓圣弟子得三善法。复次,圣弟子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是谓圣弟子得四善法。复次,圣弟子广学多闻,守持不忘,积聚博闻,所谓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如是诸法广学多闻,翫习至千,意所惟观,明见深达,是谓圣弟子得五善法。复次,圣弟子常行于念,成就正念,久所曾习,久所曾闻,恒忆不忘,是谓圣弟子得六善法。复次,圣弟子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是谓圣弟子得七善法也。」(CBETA, T01, no. 26, p. 423, a14-b4)

作者:Shamus Chang

热文推荐: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死于内耗
恭迎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日
恭迎南无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尊师重道(一)
千万不要中计!
一场没有发生的火灾 -----佛菩萨到底有没有在护念我们
“行”走职场
万圣节还是万鬼节?
不是人!
时光,请放过我的爸爸妈妈
国庆节,从断舍离开始
《千年一脉 - 从佛陀到玄奘系列讲座》第三场(完整版)
“儿子,你比我有出息,这次你闯得过去!”
“一命换几百命,我必须做!”
骗子,无处不在
别让情人节,变情人劫
忍无可忍时怎么办?
为何会被陌生人袭击?
失眠的妙方
众生为什么每一世都失忆?
生病的真正原因
恶报现前怎么办?【王同】
冤亲债主的讨债预兆及化解之道(深度好文)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为什么梁武帝大布施而被饿死?
不花钱的776,您学会了吗?
您的下一世将去往何处?
写给520
世界上最短的婚姻
学会给自己“看病”
真爱
我们都是幸存者!
世上最厉害的算命,看完什么都明白了
别去考验人性,请做自己的主人!
一个人越来越有福气的3个迹象
有一种家风,叫遇事不责备
惊人的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
学佛的人就是在懂人性(深度好文)
为什么往世的事情会在定中和梦中出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