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3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城中村影像展”:沿着小径,抵达城市

2017-12-13 城市共生 导筒



开幕影片:《经过中国》(A Trip Through China)

放映形式:无声电影放映+现场伴奏演出

2017年12月16日 19:00- 21:00

南头古城 大家乐舞台

现场配乐演出:黄仁逵、邱立信

                     史嘉茵 、李文生

 

“城中村影像展”开幕论坛

2017年12月16日 21:00- 22:30

南头古城 大家乐舞台

主持:冯果川

嘉宾:欧宁 黄仁逵 王小帅 李一凡 耿军 梁龙

         刘勇宏 甘小二 王宏伟 冯宇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报名参加!


关于开幕影片

《经过中国》(A Trip Through China)



类型:纪录片

导演:班杰明·布罗斯基

年代:1916年

片长:108分钟

语言:无声电影

字幕:中英文字幕

色彩:黑白

地区:美国

放映形式:无声电影放映+现场伴奏演出


    班杰明•布洛斯基(Benjamin Brodsky)从1912年至1915年间从香港开始,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到广东、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天津及北京。以电影记录了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百态、街景风光与文化习俗,并以地图和字幕介绍各城市的居住人口与特色。


    当西方世界已经开始普及蒸汽和电气时,中国依然以人力为主要生产力。片中捕捉不少靠体力谋生活的底层劳动者,苦力拉着人力车、独轮车奔走,伐木场的搬运工,水上人家养鹈鹕捕鱼,码头工人拼命踩着脚踏船等。和权贵尊荣的富裕有着明显的差异,也与租界及殖民地的繁荣进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透过镜头可以看到布洛斯基所观察到庶民的各种生活面貌,以及1915年7月遭强台风袭击几已全毁的上海,他更透过关系拍摄到北洋军的操演,也替当时一般百姓穷极一生也难以接近的天坛、紫禁城、明十三陵及长城等世界遗产留下珍贵记录。


    本片为20世纪早期中国留下了最完整的纪录影像,尤其是远离政治和主流文化中心的南方城市的日常状态,弥足珍贵。2K画质的数码修复版结合乐队现场演奏,将放映扩展成一场声画盛宴,于南头古城穿越百年。


    本次放映版本系由台湾TFI自布洛斯基家族后人手中购得胶片拷贝,并进行数码修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开幕演出


30 48776 30 14939 0 0 3193 0 0:00:15 0:00:04 0:00:11 3194 30 48776 30 14939 0 0 2935 0 0:00:16 0:00:05 0:00:11 2935tion>

    12月16日晚,黄仁逵 Wong Yankwai 及友人邱立信 Nelson Hiu、史嘉茵 Sze Ka-Yan、李文生 Li Man-Sang将以中西乐器及自制乐器和声音采样,为影像展开幕电影——默片《经过中国》现场配乐伴奏。


黄仁逵

 

    香港人,自诩“习画之人,并旁及其余,而已”。曾为《省港旗兵》、《秋天的童话》、《女人•四十》、《半生缘》、《好奇害死猫》及《围城》等30多部电影担任美术指导。凭《癫佬正传》(最佳美术指导)及《笼民》(最佳编剧)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散文集《放风》获得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黄仁逵还是香港草根民谣乐队“迷你噪音”成员,曾为多部阮玲玉电影及法、德等国早期无声电影担任现场音乐伴奏。


演奏乐器:

改装长柄班卓琴(prepared long-neck banjo);

改装玩具扬琴(prepared toy zeither);

三弦(3 strings strummer);

敲击(noises/percussions)


邱立信

    居港美籍音乐人,出生及成长于夏威夷,第四代中日籍后裔。于夏威夷大学修毕世界音乐,1980年代赴香港定居,日间为舞蹈钢琴伴奏,工余潜修即兴音乐,键盘、洞箫、玩具及各式乐器,亦为实验、即兴及新音乐行动者。声音曾与不同国家艺术家合作,余音留在中日韩美欧等地。


演奏乐器:

键盘(keyboard)

人声(voice)

口风琴(melodica)

 纸、胶、盒(paper, plastic and box)



史嘉茵


    在香港出生及成长,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主修音响设计。曾参加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交换生计划,自2008年参与本地及海外音乐工作。史氏为非牟利艺术机构“空城计划”创办成员之一,利用香港的废弃空间进行文化活动。史氏策划并制作”香村”大碟:10对香港独立音乐人和新界东北坪輋、古洞及马屎埔的村民合作,利用村民的故事创作音乐,把属于村落的声音跟音乐齐奏,以音乐让各界了解来自香港村落的故事。“香村”曾于香港及台湾的音乐节中演出,大获好评。


演奏乐器:

小提琴(violin)

田野录音采样(field recording sampling)



李文生


    1992年回到出生的村落,在一间有300历史的学校成立工作室,主要进行雕塑创作,利用木及其它天然材料创作形式主义艺术及实用艺术,包括自制的乐器。近期的雕塑作品很多都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如汉字的语标音符。李文生也是一名活跃的行为艺术家及即兴音乐家,曾与香港不同媒体的艺术家创作表演活动。最近李文生退居世外,于祖籍村落收集旧物及材料,创作手制物件及乐器。


演奏乐器:

自制洞箫


“城中村影像展”开幕论坛

“城中村影像展”开幕论坛

2017年12月16日 21:00- 22:30

南头古城 大家乐舞台

主持:冯果川

嘉宾:欧宁 黄仁逵 王小帅 李一凡 耿军 梁龙

         刘勇宏 甘小二 王宏伟 冯宇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报名参加!


影像展开幕短片

《读城记》

类型:剧情片 

导演:耿军

年代:2017年

片长:15分钟

语言:中文

字幕: 中文字幕

色彩:彩色

地区:中国大陆


     南头古城,遥远的星火和现在的尘烟幽默碰撞。

    城中村小诊所里,一个焦虑的男人和一个忧伤的男人在打点滴,从陌生人的简单关切中,建立起临时的友谊。

    焦虑男人还要输一整瓶,忧伤男人的吊水即将结束。突然,焦虑男人遇到紧急的事要去处理,古城里,两个人举着吊瓶游走……



开幕论坛主持

冯果川

建筑师


开幕论坛嘉宾


欧宁

艺术家、策展人、编辑

黄仁逵

香港资深电影人、作家

王小帅

导演/编剧/制片人/监制

李一凡

艺术家 导演


耿军

导演 金马奖获奖者

梁龙

主唱 二手玫瑰乐队

刘勇宏

导演 摄影指导

甘小二

导演 大学教授

王宏伟

影像展策展人

冯宇

影像展策展人


城中村影像展排期表


关于城中村影像展策展导言

沿着小径,抵达城市

                     

冯宇


    不消说,所谓现代化,一项重要的表征,就是城市化。

    1912年,俄裔犹太人班杰明·布洛斯基从华南的香港开始,沿海岸线一路向北,经过广东、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南方地区,直到天津和北京。他一路拍摄影片,留下关于中国、尤其是南方城市最早的影像记录。镜头下既有庙堂之高、更有江湖之远,展现这片广袤土地上星点分布的城市之中,许多庶民的生存境况。

    在布洛斯基到达中国的前一年,1911年10月5日,詹天佑担任华段总工程师的广九铁路建成通车,作为英段与华段交界站的罗湖,成了内地与香港与之间最重要的交通节点。从此,新安县从珠江口东岸的港口,逐渐转型为陆路枢纽,到1953年,更名后的宝安县,终于将县治从南头迁到了罗湖。

    一部珠三角的近现代史,就是偏居南方一隅的蛮荒乡野率先与外来文明结合,历经诸般变化,生长成最大规模城市集群的过程。而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岭南文化,随着持续多年、数千万计侨民向海外的迁徙、再迁徙与其间的往还,随着珠江口东西岸港、澳两座桥头堡不断与欧西文化的交融媾和,形成华洋杂处、土洋结合的亚文化,后甚反哺于行动迟缓的中原主流。

    这一过程绵延百余年,今天依然持续。而自布洛斯基始,影像就已在场。从早期对城市和城市文化的纪录,到迅速兴起的剧情片创作,从旁观发展到介入创造城市精神,最终成为这文化内核的一种组成。

    今天这个小小的影像展,正尝试从影像的方向,梳理这百多年来,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岭南,及至华南、及至南方,城市化和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这梳理粗疏、挂一漏万,旨在提供一种视角。

    布洛斯基《经过中国》呈现的图景,有百年前中国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的主流形态,也显现出现代城市生活的些许轮廓。台湾TFI收藏并修复了这现存关于中国其中一部最早期的纪录片,本次放映2K数码修复版。再加上香港影人黄仁逵及其友人邱立信、史嘉茵、李文生的现场配乐演出,在南头古城还原百余年前的中国。



    布洛斯基中国行的20年后,由他催生的香港电影,创作已日见成熟。在1937年的粤语片《女性之光》里,珠三角已从富庶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转型,乡土的宗族社会压抑不住向往城市的个体意识觉醒。女性对经济和精神独立之追求,既体现在“自梳”这珠三角特有的亚文化现象,也离不开城中工厂提供就业,为个体的经济独立创造可能;夜校对新文化的传播,造就新的价值观等诸般变化。鲁迅所提的“娜拉走后怎样”,在这里已有答案。城市化不仅体现在建筑与城市景观,更在人心中酿出疾风骤雨。



    当战争结束,城市回到建设的轨道。越来越多人口从乡村涌进城市,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在各种维度上争夺着城市资源。这个时期有一部作品,分别被上海、广州、香港三个南方最大的都市奉为本城的经典,因为它的故事委实精准把握住了这些城市当时面临问题的症结,这就是《七十二家房客》。今天的观众,常乐道于周星驰电影以“猪笼城寨”(九龙城寨)对《七十二家房客》的致敬,但不可忽略1953年港产片《危楼春晓》对同一话题在银幕上更早的搬演。


    而以今天的视角看,上述影片里打破居民原有出身、背景与社群关系,在压缩家庭私密空间的同时将市民生活公共性、共享性特征最大化的大院式居住,与中国传统城市主流的小院式独户居住形态大相径庭,也暗合城市未来强调共享、压缩专享的空间分配范式,不啻今天社区化城市的先声。

    文革结束后,随着1978年开革开放,经济、文化都在复苏,城市化再起波澜。1980年代,于主流电影界担纲的“第五代”,并未将视野聚焦在城市的苏醒,倒是稍早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在香港经济起飞的背景下狂飙突进,以都市色彩与本地化视野为特征,不但捕捉到城市文化的兴起与变化,也参与甚至引领了这种文化塑造。同声同气的广州,先后涌现的张良、张泽鸣与孙周作品,可以看成是对这种本土化叙事的呼应。其中《绝响》的广州故事、《太阳雨》的深圳故事,是描摹这两座城市性格最深沉的影像,其魅力不曾随时间流逝。




    自此掀起的波澜,由南向北,荡漾开去。王竞导演的《万箭穿心》,就是对1990年代中国内地大规模城市化运动起步阶段市民阶层生存境况的白描,影片对白使用的武汉方言,不但强调了影片的现实性,也成功示范了在地化的普世意义。


    2001年,中国加入WTO,全球化顿成几乎所有人的梦想。而2005年韩国农民大闹香港世贸会议现场的激烈,强烈震撼了此前欣喜于“终于成为地球村村民”的人们。随着新世纪一同到来的,不但有现代化和全球化,也有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再思考。

    这时候的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已日趋同步,文化上也不约而同地展开对自身定位的调适和身份认同的追寻与重构,岭南每一座城市都在以影像思考。从商业制作的《窃听风云3》到濠江的《澳门我是谁》;从华强北的《排骨》到白石洲的《交界》;从世纪末“港产片已死”的哀鸣到新世纪港产片的涅槃;还有更多风格各异又深具在地特色、去中心化的独立电影创作,为岭南电影的定义写下新的注解。本土化与去中心化,成为这一轮现代化运动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同时,差异化抹不去的共性,更让人对身处的时代保持清醒的认知。


    在影展的框架内,我们还为主体篇幅的纵向梳理设置了横向参照,置入反思美国高度城市化阶段的两部重要影像作品: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方面影响巨大的学者威廉•H•怀特将自己的著作《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拍成的同名纪录片,和关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作者简恩·雅各布以实际行动抗争、推动纽约城市规划向更尊重公众意志方向转变的《公民简恩》。以人类文明发展史为坐标,凭着影像,我们寻找自己的位置。

    

在展映之外,我们更邀请到香港电影评论界泰斗罗卡和身兼策展人、艺术家、影像作者、编辑多重身份的欧宁,分别举办讲座,对岭南城市化与城市文化发展变迁和影像创作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前后两期一一解画。


    本届双年展,第一次进入“活的社区”而不是继续在空置的废旧厂房举行,以“城市共生”的名义,来自各地不同背景的观众和城中村的居民同席而坐,走进“他们的社区”一同欣赏“他们的故事”,思考我们共同的未来。


     “城中村片场”拍摄计划,集王小帅、耿军、李一凡、高鸣、武权、邱炯炯、龙淼渊等七位作者,拍摄深圳城市化或城中村主题的剧情和纪录短片,以一组创作作品为展映画下句号。


    让我们沿着影像的小径,抵达也许的城市。

近期文章


金马创投观察|中国独立电影的生态变化

范俭谈《吾土》|对北京归属感的缺失

第54届金马奖获奖名单

申相玉 | 被金正日劫持前的14部电影

梅峰|在哀其不幸的感叹里,有悲伤与同情

诹访敦彦| 用死亡讨论如何活着

达内兄弟|负罪的狂乱

张艾嘉 | 我的电影人生

王小鲁×林鑫|穿透瓦砾,黑暗,残存的肖像

文晏 | 在中国,我们无从谈“性”

史杰鹏×李红旗|有些希望比这世界更黑暗

郑大圣 | 在太行山的褶皱里拍《村戏》

邱炯炯|酒后吐真言

《三峡好人》与贾樟柯电影思辨


导演展映


“王兵:经验与贫乏”个展

名导云集:日本新片展3城联映

十年回首:邱炯炯电影完全展映

古根海姆美术馆 | 开机:电影中国



导筒专访


文晏:拒绝单纯讲述性侵案件

鹏飞:新片想让北野武和李康生一起出演



电影节


折叠北京,奇观将映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法国文化中心重映

第39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2017金马创投 | 入选项目名单

2017山形国际纪录片节

中国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93部作品



导演访谈


乔治·A·罗梅罗

安德烈·萨金塞夫

侯孝贤谈小津

克莱尔·德尼谈小津

考里斯马基谈小津

王兵|布列松 | 杜琪峰 | 押井守 | 法斯宾德

王家卫 | 彭尼贝克 | 王久良贾法·帕纳西

阿巴斯谈塔伦蒂诺 | 克里斯蒂安·蒙吉 

塔可夫斯基 | 是枝裕和 | 卢奎西亚·马特尔

特吕弗 | 河濑直美胡金铨 | 谢飞

戈达尔 | 侯孝贤 | 考里斯马基

铃木清顺 | 北野武 | 特吕弗

伯格曼与费里尼 | 大卫林奇

李沧东 |  娄烨 | 法哈蒂

姜文 | 贾樟柯 | 今村昌平


扫描二维码关注[导筒]

微信号 : directub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