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木心祭日 | 那是“记得”的意思,不是哀伤。

鹤无粮 塔中之塔 2023-07-26





那是“记得”的意思,不是哀伤。


明天是先生逝世九周年祭日。前日,步姿微信上找到我:
“这周六做一期线上的读木心沙龙,邀请你来做嘉宾。”
“我的荣幸。”口头上答应下来,心却还在七上八下的跳。先生的活动,如果有需要,定是义不容辞,考虑到是线上直播,还是顾虑重重。这一年多来,线下活动讲的多了,喜欢与读者面对面的那种互动氛围,即兴的发言,往往会闪出精彩的语句,而虚拟的现实,于我总是有抵触情绪。
步姿随后拉我到分享群里,一眼望过去,竟全是熟悉的昵称,有见过的雨晴、belle、保质期,小川,还有在微信上早就熟络的豆爸爸和飞,只有一位“静夜”之前不知道,马上加了微信,打过招呼,翻了他的朋友圈,深度的文学爱好者一个。
至此,紧张的情绪稍稍得到缓解。
人多好,人多热闹,一个人讲几分钟,时间就过去了,但这几分钟总还是要讲,之前做过的几次线上直播,都写了稿子,所谓直播实际上就是读稿子,可能是一开始就养成这样的习惯,没有稿子,反倒不敢讲话。
硬着头皮凑了一千多字(包括丹青的引言),心里才算恢复了平静。(下面会附上我和保质期的发言稿)
明天再发一篇读者来稿,凑够十篇,这个祭日就过去了,想想去年人在乌镇,不知道,明年这会儿又哪里。昨晚几个读者小聚,龙韵跟我说:你有没有想过,十年后,可能不会再想起这个老头……那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每天都会想起,未来,无论在哪里,做什么,在冬至日,临近圣诞节的时候,都会提醒自己,曾经有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暗夜里,温暖过我心里不曾被触及的角落,而不止于一个季节。
鹤无粮2020年12月20日·成都


【附1】发言稿大家好:我是鹤无粮,成都“木心的塔中之塔”读者沙龙发起人。感谢步姿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步姿在喜马拉雅上有“木心文学|步姿读书会”,公众号有“步姿陪你读木心”,如今又弄了这样一个“步姿的文学会客厅”,在这个北方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大家得以相聚在这里,共同纪念先生。(今天成都的阳光特别好,银杏叶也显得特别的黄。)本来这个周末,我之前也策划了祭日活动,无奈这波疫情的影响,临时都取消了,要不然正好是成都线下读者沙龙的第五十期,本年度最后一期,留下了一丝遗憾,也许不圆满就是圆满。记得去年祭日我组织了读者一起去乌镇看先生,今年生日也买了蛋糕庆祝,后来还搞了几次线上直播,这会儿又有机会在这里跟天南海北的读者相聚……这一切都是因为先生,回想这一切,我觉得先生简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具体可以体现在读者身上。有读者加我,我经常会说,大家都受惠于先生,既然先生有恩于你、于我,总要做点什么,算做回馈。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生活,默默的读先生的作品,然后用先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或者说用先生的艺术和审美来指导当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及规划未来的人生走向,这也是绝大部分受惠于先生的读者的做法。除此之外,在这样的读者当中,还可以细化出两类读者,一种是把感受转化为文字,比方说,我在“塔中之塔”公号中收集整理的有关先生的各类读者写就的文字,包括在祭日这几天做的“征稿启示”,就吸引了各地的读者,他们的稿件投过来,发表出来,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从而产生更多的共鸣,当然写作者本身也得到了某种情感上的释放;还有一种,就是做一些与先生相关的事情,就像步姿这会儿组织大家坐在这里聊天一样,我的塔中之塔沙龙,还有全国各地读者组织的自发活动,这些都是阅读先生作品,受惠于先生后所做出的反馈。读者在这三种状态之间不断的转换自己的角色,默默的看久了可能突然就想写点什么,写着写着,也许就像我和步姿一样,想做点有关先生的事情。我刚才说先生是一个奇迹,投射到我身上就是一个例子,读了先生,竟然也能写一点文字出来,然后组织了线下的活动,一做做到现在……现在回想这些事情,都像做梦一样,而如今,只想这个梦可以继续做下去,永远不醒。同样,在做读者沙龙的同时,接触的读者多了,才发现,同样的奇迹,或者说,更大的、不同的奇迹正同时发生在不同的读者身上,(今天在座的各位连麦的嘉宾,我相信也都有奇迹在你们身上发生。)日后,我很想把这些故事都写出来……时间关系,最后在这里给大家读一段丹青在《孤露与晚晴》中怀念先生的一段描写:周年的象征性没有带给我任何东西。”……人追念逝者,随时随地,不必有待周年。另一句,“每人都有自己的悲伤节奏”,又是实话。但有谁知道自己的“节奏”么?好几回是起床后,走在厨房、过道、出门的路中,一念袭来,我会骤然哽咽、嘶哭,像个傻子。待狠命喘过,渐渐收泪,就去继续做事。人为死者哀哭,是自伤,也是亲昵的幸福。有时我会蛰伏般地等着,不晓得是怕这袭击,还是期盼痛哭。木心死,及今快两年了。那是另一种“节奏”。死者不同,悲伤自亦不同,但“周年的象征性”确乎不带来“任何东西”——他死了,这个词一遍遍自动闪过,轻微而频繁,好似无法关灭的信号。但刺痛袭来也不因这个词,而是那些日子、景象,生动而鲜明。反倒周年忌日,无所感。人在种种规定的日子总会自我提醒吧,那是“记得”的意思,不是哀伤。(选自《张岪与木心》)我就说这么多,感谢步姿,感谢今天在直播室的每一位嘉宾和听众,谢谢你们。


【附2】保质期致先生的一封信尊敬的先生:您在做什么呢?冬天,已经过去九个年头,早上起来,我推开窗,一股漫长的冷气,呼呼的吹进来,书桌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白粥,你在诗中说念及毕生流离红尘,竟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是呀!自九年前在书店买到你的书以后,它就好像那碗粥。任凭窗外寒风如何狂风肆虐,我自有我的粥,有我自可以翻开那一页页的温柔。给你讲个有趣的事情吧。早晨我在煮粥的时候,锅里冒出咕嘟咕嘟的声音,我走了神,差点溢出来,但我却笑了出来,这九年来我也成了阿成口中那咕嘟咕嘟冒出来的年轻人。不好意思先生,我把你比喻在锅里了,你会高兴的对吧。南方的冬天可冷了,但自从认识了您以后,有了木心,冬天也是一场漫长的喜事,您在客厅坐着吧,一会好多人要来,都是您的老朋友,尼采、贝多芬、莫扎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喔唷,好热闹,哦对了,还有丹青老师,就是张岪,他也有了白发,等着你讲笑话哩。再来点酒吧,把尼采喝醉。哎,真希望一睁眼,春天又来了,你又再晚晴小筑后花园散步。你在《五岛晚邮》中写阿尔卑斯山,在《圣彼得堡复名》中圣彼得堡,在《东京淫词》阳春看花,你写了那么多的地方,你都去过吗,你真是俏皮,留下一个世界给我们,自己躲了起来。你知道吗?在你躲起来的这些日子里,有人说你是美国老头,有人说你是乌镇老头、上海老头。实在是不知道您如今周游到哪个地方了。前些日子,法国有位诗人,亨利米修来看您,不知道你们聊得怎么样。我现在给您写着信,抬头就是您在美国街头的照片,杰克逊高地,我还没去过美国哩,听说那房子仍然空着,不知道那边天气冷不冷,小院应该杂草丛生了,也许会下雪。窗外的鸢尾花被白雪覆盖,你站在窗前,对它们说,去吧去吧,我的诗。去丹麦、去阿尔卑斯、去英国、去吧。就这样吧,我一边读着您给我的反思,一边探寻自己的道路。我相信走下去是良好,丰富,广阔的道路。还应该跟你说点什么呢,好似一切都是自然的。你的深情与微妙会在每一个时刻来到我的身边。听说又有新文字要出版了,谢谢您源源不断的滋养。下次再写给您吧,我要继续咕嘟咕嘟了。   
 一位眺望海的木心读者


【相关链接】

木心诗选 | 是爱木心诗选 | 杰克逊高地
木心《缀之》| 上帝是无神论者,上帝必是无神论者木心的故事 | 直播实录(一)




征稿&木心逝世九周年


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

先生九周年祭日临近,如去年一样,此公号继续开通“读者来稿”专栏,先生说“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真诚的书写亦然,来稿体裁不限,字数不限,详情请参考往期来稿(公众号菜单【塔中之塔】【读者来稿】)。投稿微信:mbcs2011(鹤无粮),稿件采用后,我们会准备特别的小礼物回馈来稿读者,期待更多的读者在此相聚。
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⑨ | 木心初印象
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⑧ | 先生的庭院
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⑦ | 先生教会了我读书呀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⑥ | 看!这个人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⑤ | 当木心遇到兰波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④ | 分散的盐
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③ | 我思良人,上善水演。
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② | 认识木心先生没有尽头
木心九周年祭日来稿① | 木心印象小记

读者来稿

木心祭(九篇)
木心演 | 无处不在的读者阅读木心小札 | 真是让你热泪盈眶先生我来了 | 木心美术馆已经五岁了
先生的诗 | 总使我感觉有什么存活下来

读者沙龙

读者沙龙

读者沙龙二十期回顾 | 留得好记忆 便是永恒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1期(乌镇行)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44期(钟书阁)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49期(先生的情人)

报名、投稿微信:mbcs2011(鹤无粮)


推荐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