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63)毕节古城街道名称初探

云上毕节 2022-03-30


毕节古城的街道名称风趣幽默且颇有一些历史纪念意义和文化底蕴。如:“一步跨三省”“三步两洞桥”“水走桥上过”“过桥不见桥”“十二个狮子顺墙跑”……可惜大多数富于哲理的街道名称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淡忘了。


▲明-毕节水东门石板街(图片来源《古城记忆》)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毕节古城的建设历史,据1996年7月出版的《毕节县志》第二章城乡建设之第一节城市建设“一、房屋和街道建设”记载:







“元、明、清时期镇内大规模的房屋和街道建设从元置驿至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卫起,颖川侯傅友德派别将汤昭造册始筑城池,从今运输公司沿古道路、广惠路、义兴桥至东关桥到台子堡,设四门,周围占地面积三里六分九。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守城指挥李兴、李隆、李焕先后另筑城墙,占地面积六里二分。翌年改建石城,城墙和基厚均一丈五尺,在旧城方圆之外向东延伸,占地面积八里二分。同时建五门:东为武安门,西为西定门,南为镇南门,北为拱北门,东南为通津门;街道设置由南门至西门称古道路,古道路至大东门称广惠路(县署街),出大东门过济古桥(永兴桥)称箱子街、平街。由通津门转县署街称通津街。过太平桥称太平街。


▲旧时太平桥


南门外向西称威宁街、半边街。济川桥向东沿龙蟠山麓称大、小横街。向南延伸称珠市街等。嘉庆七年(1528),副使韩土英在通津门外建月城,引入河水以济民用。城内按卫治规模,以五门分街道。城中心有十字街、治所街、广惠路等。主要路面铺砌石板,两旁建商店。


▲民国-毕节护国寺砖墙(图片来源《古城记忆》)


清顺治初年,总兵高思以明代卫城为基础复建月城于西门外,同时在城东北开设马店、客栈、布匹店;城东南建大定街经营玻璃制品;城南和城西建糖食、盐业、五金门市经销地方士特产品;城东建茅屋打制农具;城内设县署、道台署、游击署、教谕署、书院等单位,初步形成大集镇。到清朝乾隆时,知县董珠英大兴土木工程,引进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新建馆堂、寺庙、宗祠、戏院、学堂等砖木结构的楼房20余处。其工艺雕刻可数黔西北一流。同时改建平街、威宁街、道署街等主要街道,开辟镇内通往郊区的便道,促进集市繁荣。


▲民国-毕节护国寺石雕(图片来源《古城记忆》)


在城南沿城修建住宅和商店;在西街增建盐、糖、布业市场;在城东重建棉布、绸缎、客栈等供外来人员经商。其余街道和城郊,按官府、军队、学校等类规划,定点修建。此后各界人士以籍贯省或地区出现,筹资建四川、湖南、江西、陕西等同乡会馆,并以会馆之名出资增修黄忠庙、陕西庙、寿福寺、川祖庙等。臻县城官府、民房和庙字修建的完善,初具县城规模。” 


 ▲毕节明清础石(图片来源《古城记忆》)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必须掌握其街道名称的变化才能追根溯源。毕节古城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修建城墙设毕节卫到现在已经有631年的历史,街道名称之变化备受世人瞩目。本文着重介绍上述几个古街的名称变化,若有谬误应以史为鉴。


▲广惠路(老法院)


“一步跨三省”在毕节大酒店和政通大厦与南关桥头的三角地带,人们习惯叫“丁字口”。新中国成立前,这条街道比较狭窄,假若一个人站在丁字口的大路上,往大横街方向走一步亦是通往四川省的大道,往威宁街方向行可直达云南省,朝清毕路方向迈一步则可抵达贵阳,故得名“一步跨三省”。


▲毕节城区老照片(郑亮  摄)


“三步两洞桥”在松山路水务公司一带。当年,这个地方是一片荒凉的斜坡山地,左面地势平缓,右边山峦起伏,经过若干年的日晒雨淋,左右两边的低洼处逐渐形成一条小溪。人们将水沟两旁的土地开垦成若干块小町田畴,当春水横溢之际,人们就把溪水引进水田。旭日东升,波光粼粼的水田辉映着文笔山下的青松楠竹,好优美的田园风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雨的冲刷,小溪不断扩展,溪水挡住了外出的道路,人们就在小溪的中段砌了两洞石桥,因桥的跨度较小,两三步就跨过了,故名“三步两洞桥”。


▲清-毕节翰林府路家桥(图片来源《古城记忆》)


“水走桥上过”的遗址在现今的松山路中国建设银行毕节分行附近。明末清初,毕节古城时有水患发生。每逢暴雨侵袭,山洪暴发,洪水一泄无余,如脱缰野马直灌入城。城中的居民损失惨重、苦不堪言。有史料记载,毕节城之水患,深超过三尺,无出水之道,每逢洪水漫城,居民就争先恐后地朝城楼上奔跑。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疏通了城中的明沟暗渠,而后又在猫猫城下面建一座石拱桥。这座桥的设计和建造技术非常精湛,桥下用坚硬的青石块拱成一个大孔,桥上又修一条横沟,将文笔山流淌下来的水引入城中的明沟,把北镇关山麓的山泉水引进灌渠,这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流水线,既灌溉了良田,又消除了城中的水患,实乃两全其美相得益彰之举。这座桥被命名为“永兴桥”,意思是祝愿毕节城永远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毕节城的老百姓又给这座桥添了一个雅号——“水走桥上过”。


▲旧时南关桥


那么,“过桥不见桥”,又在哪里呢?新中国成立前,南关桥的桥面不宽,而且两边均修得有比较规整的房舍。因这里是毕节的交通要道,又是商贾云集之地。南关桥上游的店铺是一家大餐馆,下游是两个金果铺。几个店铺的生意都非常火爆。因为这些店铺的房子修得整齐,根本看不到桥和流水。人们从桥上走过如履平地,这就是“过桥不见桥”之缘由。


▲毕节古城街道  (摄影 郑亮)


至于“十二个狮子顺墙跑”,也许很多人不清楚,但说起毕节县城的县政府则是路人皆知。县政府的正对门有堵砖石结构的挡墙,长有丈余,高约八尺,墙脚是用上等料石打造的一组浮雕,十二个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展开四蹄,呈竭力奔跑的姿态。所以,人们称它为“十二个狮子顺墙跑”,可惜在2000年扩建公路时被拆除了。


▲清-毕节陕西庙马头墙(郑亮  摄)


我是土生土长的毕节人,在学生时代就梦想着有朝一日把自己家乡的陈年旧事写成文章让市民们一睹为快。我在写《毕节酸菜的故事》时亲身感受了缺乏街道名称的烦恼。清朝咸丰年间,甘秀才在毕节城卖酸菜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是,他卖酸菜的地点却众说纷纭,有人说在砂石牌坊,有人说在永兴桥,还有人说在司法路。


▲泡菜坛(图片来源《古城记忆》)


偶然间想起了我的家谱,上面有许多毕节城的老街道地名。翻开《弘农郡杨氏族谱》,谱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八世祖,杨公汝香生于毕节城鼓楼街……”为了考证鼓楼街的位置,我又走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证实现在的司法路亦是清朝咸丰年间的鼓楼街。这一下我好似从云里雾里中解脱出来,当我需要写毕节古城街道名称时就翻阅我的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家谱。为了实用方便,索性将家谱中的街道名称通通整理出来。


明-毕节水东门石板街 (郑亮  摄)


这些已被人们遗忘了的街道名称竟有几十个。其中鲜为人知的如木瓜寨、堰塘坎、便河街、水沟坎、三步两洞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毕节古城街道名称有的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继续使用的有:水井坡、双井寺、桂花桥、李芃伍、砂锅塘、杨家塘、娃娃塘等。


▲双井寺


毕节古城有些街道的名称是随着人民生活环境变化而命名的。如“轿子街”——现在松山路二小对面那一段。过去因当地居住的大部分居民无职无业,只得去帮人抬轿子,逐渐形成一条职业街道。类似轿子街的街名在毕节城比比皆是。如:箱子街、铁匠街、猪市街。这些街道名称虽然没有多大的文学内涵,但来自民间,喊着响亮,听着悦耳,还能帮助外地人了解本地的职业概况。


▲明-毕节水东门石板路(图片来源《古城记忆》)


▲铁匠街(城墙脚下)


毕节街道名称其传统意识比较浓厚,如:“新街上”,这个叫了几十年的老地名,毕节人都晓得。这条街始建于民国初年,那时属龙姓家族的一块大土地,古老的毕节城毕竟就巴掌那么大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壮大,城中旮旮旯旯都住满了人,于是人们只得往城外搬迁。从大东门城墙脚开始建造房屋,没几年就成了一条街道。这是从古老的毕节城拓展而出的街道,所以人们给它取名“新街”,后来改为“环城路”。


▲七星关城区砂锅街(现毕节老城新街)


我家是这条街的老住户,一直喜欢喊“新街上”这个名字,至于写信的时候当然要写“环城路”。外地来的亲戚朋友要找到环城马路上去,就连新来的邮递员也把我的信件送到环城东路去了,所以我每次给报社投稿写地址时,不得不在“环城路”的后面打个括号加上“新街”二字。


作者简介

杨富华,毕节城关镇人,汉族。1961年参军,1968年退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即开始文学创作。第一篇小品《红色炊事兵》跻身1965年2月28日《贵州日报》乌江文学副刊版头条位置,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有几十万字的文章见诸省内外报刊。系《东方文艺》创作员;《金田》杂志特约撰稿员:《南国诗报》特约记者;毕节市作家协会会员;苗学研究会学术顾问。






文/杨富华    插图/吴长敏 孙智军  

部分图片来源于郑亮  朱永德  邹芝桦所著的《古城记忆》

编   辑:吴春妹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