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书约 | 化城之城:新媒体时代的名利场
计文君小说《化城喻》虽讲述的是极具当下性的新媒体红人的故事,其标题却来源自《法华经》中一个古老的寓言。计文君曾如此转述这段“化城喻品”:
一群人跟随导师寻找满是宝物的城市,经过漫长艰辛的寻找道理,已经疲惫不堪,难以继续。于是引导众人的导师就大展法术,幻化出一座满是宝物的城市,让众人栖息,众人以为抵达目的地,兴高采烈进城,感受各种美好。然后导师告诉众人,化城是假的,不是真的目的地。此时众人已经得到了休息和鼓舞,于是振奋精神,继续朝前走,寻找真正的宝地……
计文君从“化城之喻”中引申出一个与所有人的成长有关的问题,当“你知道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市是虚幻的,是假的,是通往真正目的地的驿站,暂栖之地”,是否会改变看向世界与自我的目光?
▼
活动预告
12月8日,《化城喻》新书分享会将来到杭州“城市书房”新华书店(庆春路店),作家、媒体人、高级记者萧耳,作家金仁顺,青年小说家李全与《化城喻》一书作者、作家计文君相会钱塘江畔,展开一场精彩的文学对谈、分享会,敬请期待。
化城之城——计文君 《化城喻》新书分享会
📍 杭州站
💐 嘉宾:计文君 金仁顺 李全
🎙 主持:萧耳
⏰ 时间:2018.12.08 周六 14:30-16:30
📍 地点:杭州新华书店 庆春路店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庆春路217号 庆春路购书中心
▼
💐嘉宾介绍
计文君
计文君,1973年冬,生于河南。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出版有小说集《帅旦》《剔红》《窑变》《白头吟》等,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奖、杜甫文学奖等奖项。2012年获博士学位,专著《谁是继承人——〈红楼梦〉小说艺术现当代继承问题研究》于次年出版。现居北京。
金仁顺
金仁顺,女,吉林省白山人,1970年出生,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戏剧系,著有小说集《爱情冷气流》,散文集《仿佛一场白日梦》,现就职于长春某杂志社。
李全
青年小说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持人
萧耳
作家,媒体人,高级记者,江南人氏,现居杭州。曾为多家文学期刊、时尚杂志和报纸写过专栏,在《收获》《钟山》《大家》《上海文学》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种。出版有《锦灰堆·美人计》《小酒馆之歌》《女艺术家镜像》《20世纪60年代西方时尚符号》《杭州往事》及长篇小说《继续向左》、电影随笔《第二性元素》等。
▼
图书信息
书名:化城喻
著者:计文君
出版:2018年11月
装帧:精装, 224页
购买方式见文末
▼
延伸阅读
计文君:小说是言语的化城
《无家别》写完之后,我陷入了一种无力感。我无法确定,是不是一种隐秘的绝望正在吞噬我表达的欲望与能力。虽然在随后出版的作品集《窑变》的扉页上,我貌似无比自信地写道:“小说是虚构的,所以才更真实——镜花水月,真空妙有。”
这种禅语机锋调调的话,说了大底都不会错——多是涂脂抹粉后的大实话,所谓“无用的真理”。在虚实真假之间闪转腾挪,是小说的存在方式,以虚证实、由实蹈虚是小说的道,写小说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修道之路,若得道,笔下的文字自然能铺展出“真空妙有”,若不得,也就落个嘴上说说罢了。
我的无力感来自手握虚构面对现实——我捉不住那些强壮斑斓锦鲤一般的现实,仿佛抓到手了,它也会扑棱棱拼命挣脱,最后落了只鳞片甲和两手湿漉漉的沮丧。我以为需要改变的是工具或者是工具的使用方法。于是我在《窑变》的后记中说古论今:“虚构,是小说作者用来捕捉真实的工具。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将小说家比喻为行囊中带着镜子的旅人——小说是现实的镜子。在秉持现实主义小说观念的作家手里,虚构如同一张结实完整的渔网,撒进生活的大海,打捞,收网,现实就在小说里活蹦乱跳了。现实发生变化,人类开启现代进程,那面装饰着月桂枝图案的老镜子模糊不清了,那张曾经结实的渔网开始破损,小说家必须改变他们的工具,我们于是在小说里看到了各种扭曲变形的镜像,现代主义小说家的渔网虽然不再完整,但是却带着电,被击中的现实以另类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生活继续,小说也在继续,现实的变化越来越频繁,一夜之间,窗外的世界就会变得陌生,随时随地改变着的生活,使得小说家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断修改着虚构的方式,努力消除自己笔下的世界与读者身处的世界之间的隔阂……”
言之凿凿,说的也不算错话,只是没有用——没用的真理也叫废话。我想,这个问题不只困扰我一个人。在很多场合,只要涉及到目前中国小说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多多少少都会表达出一些失望。失望虽然失望,但写还继续写,评还继续评,当然应该这样——也许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路?——或者像鲁迅说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愿意这样相信,只是做不到——无效的写作,再少都是多,何苦又多我一个去祸枣灾梨!揣着满腹的糊涂心思,面壁似的盯着这个问题不放——不想破,不再写。
我虽然糊涂,也不至于真找个山洞去面壁——如果那样,想破的多半是我的头,而不是壁上的那个问题。机缘巧合,有人撞来拉我去做音乐剧,因为投资方选择的题材是《西厢记》,撞到心坎上了,所以就不知死活地答应了。做《西厢》的过程,使得我也变成了现实中的一条锦鲤,跟着密密匝匝的别的鱼游在一起。大家都会好奇地互相打量,鱼眼睛对着鱼眼睛,重重叠叠的幻影堆砌出一个动荡而真实的世界——不只小说家有镜子,人人都揣着面镜子,人,镜子,眼睛,镜中人,眼中人……都是现实,都是幻影……
不知道那道裂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我能感觉一丝凉风透进来,我忽然生出了表达的欲望——想写点儿什么了。那一刻是2015年6月6号傍晚,我站在北展剧场门口,等从郑州到北京来的海燕,她要来看音乐剧《西厢》的演出。一直在下雨,天空却很明亮,密密匝匝的观众在进场,我隔着人群朝海燕招手,她歪了伞,也笑着招手,我挤过去,忽有人在喊:“彩虹”。我挤到了海燕的身边,一起抬头,果然,一弯彩虹正在西边的天际显现,起初有些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艳……
那一刻,又对海燕说自己想写而未写的小说——我知道,我的绝望被拯救了,虽然我无以名状那种拯救的力量。
《法华经》第七品是“化城喻品”,说一群人跟随导师寻找满是宝物的城市,经过漫长艰辛的寻找道理,已经疲惫不堪,难以继续。于是引导众人的导师就大展法术,幻化出一座满是宝物的城市,让众人栖息,众人以为抵达目的地,兴高采烈进城,感受各种美好。然后导师告诉众人,化城是假的,不是真的目的地。此时众人已经得到了休息和鼓舞,于是振奋精神,继续朝前走,寻找真正的宝地。
化城是小乘佛教境界,那位用心良苦的导师自然就是佛陀,而真正的宝地,指的是让人解脱的大乘境界。《西游记》里的唐僧在小西天小雷音寺,见到妖怪幻化的如来佛,就是经历了一次“化城”。真正的道理似乎只能用比喻来说,言语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座化城——那么小说呢?
回头看,一年前自己死磕的那个问题,我没有参悟到答案,而是发现问题本身有问题——把小说理解为用虚构捕捉现实,只在现象层面上,才是对的。对于一个深入虚构本身的写作者来说,执念于此,自然要落得个水中捉月的结果。
小说是言语的化城。
关键在于,你知道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市是虚幻的,是假的,是通往真正目的地的驿站,暂栖之地。于是一念改变,看现实的眼光,看小说的眼光,都变了,至于虚构的方式,落到了第二层,甚至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
这是一种内在而隐秘的变化,很玄妙,也很简单,很虚,也很实。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过于愚钝,天到这般时辰,才些许有些似是而非的明白——究竟是不是,还需要在写作中去检验,但至少它给我一种奇异的力量,让我又一次开始书写,并且又一次开始想象,即将完成的这篇小说,会有一种让人欢喜的模样……
END
编辑 | Hannah
往期回顾
黄河十四走 | 杨先让·徐悲鸿 | 杨先让文集 | 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 萧耳·中产阶级看月亮 | 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 | 黑陶·二泉映月 | 海子·海子诗文选 | 闻中·吉檀迦利 | 张锐锋·卡夫卡谜题 | 江子·青花帝国 | 萧耳·锦灰堆 美人计 | 黑陶·泥与焰 南方笔记 | 白峰·大玩家的斗蟋故事 | 张述·微光炬火 | 计文君·化城喻 | 李广平·抵达内心的歌谣 | 于赓哲·唐开国 | 朱夏妮·新来的人 | 白峰·定色分类蟋蟀谱
童话·雪镇上的美丽传说 | 金近·小喜鹊加加 | 康复昆·兔儿树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化城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