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新闻【新机遇里看中国】第二部:低空经济+智慧农业,这届年轻人很会种地!

新闻联播 通航圈 2024-04-05

继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新机遇里看中国》1月19日聚焦低空经济新机遇里看中国:打造发展“新赛道” 低空经济“起飞”催生万亿级大市场)之后,1月20日又到田间地头探寻中国发展新机遇。据介绍,今年我国将继续增加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面积,并建设一批万亩以上规模化智慧农场。 

那什么样的农田是高标准农田?通俗讲,高标准农田属“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目前在我国15亿多亩永久基本农田中,已累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超过10亿亩。未来,还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点击观看央视报道

中国农科院华农中心,一群年轻人用键盘代替农具,书写一行行代码,让农田也成为了智慧和创新的融合地。有的代码能通过指令控制机器人运动行进,每个角度、线路毫厘不差;有的代码负责识别果实成熟度,定位采摘点,收获每一颗饱满的果实;有的代码则可以连接北斗卫星指挥全国220万台农机,超20万架植保无人机,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

节目指出,过去三年,这样的农业相关新职业(如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增加了14个,全国已认定94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基地,31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

以下是央视细腻为的详细报道:

央视新闻 朝闻天下
点击观看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报道
我们常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城市繁华地段的金贵,而如今,随着各地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土地也变得不再平凡普通;随着农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键盘也可以成“新农具”

记者采访发现,2024一开年,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最普通的农田里,正在孕育着无限活力和机遇


“粮田”变“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那什么样的农田是高标准农田?通俗讲,高标准农田属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目前在我国15亿多亩永久基本农田中,已累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超过10亿亩。未来,还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眼下,从北到南,各地正抢抓冬季农闲施工的黄金期,如火如荼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建设要提速 一体化“造渠机”了解下


记者来到江西安义县西路村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看到,这里正在进行灌溉用渠的浇筑,采用的新型浇筑机器堪称“造渠机”,可以使渠道的左右和底部一体成型,在以后的灌溉过程中减少渗漏,适当的坡度还可以增加水流速度,减少蒸发。这样的机器一天至少“造渠”三百米,效率大大提高。


现场指挥作业的安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熊桥林介绍,像这样的农田改造现场,全县有三十多处。无法一一到场亲自督查,他们就创新工作方法,拉起70多人的微信群,各地施工现场每天发图片报告作业进度,发现改造不到位的,立即要求返工重做。

——农田肥力要增加 漂洋过海的“肥料”安排上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进行改土、改路、改水、改大这四项基础改造之外,当地今年还增加了一项新的改造环节——增施一种特殊的“肥料”。而这种特殊的肥料就来自附近的一家农资企业。


在这家企业,记者看到,新接到的100多个高标准农田急需的有机质覆土还田的订单,让产线变得格外忙碌。企业负责人刘林华介绍,为了不耽误春耕生产,他们安排人员加班加点赶在三月之前把高标田急需的基质土生产出来。这些基质土不仅土质松软,而且混合了多种营养液,成为补充许多新建的高标准农田肥力不足的有力保障。

——农田灌溉要节水 管道企业喜提业务新方向


不仅仅是提升地力,今年,江西在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明确规定,必须同步建设不少于10%节水管道配套设施,这为管道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位于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市,一家生产市政建设所需管道的企业,最近接到了不少高标田建设的管道订单,业务面迅速扩展。


数智化赋能农田里
藏着哪些新职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利当前、管长远的大事要事。如今,从“小田”变“大田”,在建好的高标准农田之上,还能通过智慧赋能,让农田里孕育出更大的机遇。

——无人化种田咋实现 答案藏在农田里


记者在江西采访看到,高标准农田建好以后,农机正在对冬季的土地进行深翻,这样不仅能够使土壤保墒,还能冻死埋在地下的虫卵和病菌,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而当记者来到位于江苏昆山陆家镇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时发现,和江西的拖拉机不一样,这台拖拉机的驾驶室里没有司机,是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高级感拉满。


农机是如何实现无人化操作的呢?除了拖拉机本身有智慧加持,农田里也藏着答案。在一片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里,除了智慧虫情测报站,还分布着气象站、孢子捕捉仪、土壤墒情检测仪、土壤液位仪等30多个设备。这些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都会汇集到不远处的智慧田园决策指挥中心里,帮助获取全面的农田环境信息。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农田测控全面掌握


负责开发这片无人农场的是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的智慧农场团队,团队负责人史云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站点监测等手段,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平台,实现对土壤墒情、作物苗情、长势、病虫害、冷冻害、轮作休耕和产量监测等各方面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分析。有了这些信息,种田就可以和打游戏一样,操作按键就可以驱动农机进行智能化作业。


在农田里,记者还看到了一辆由客车改造的移动版田间数据中心。研发单位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正在测试它的功能。车顶的摄像头可自动升起获取农田实时画面;车载的庞大数据中心可随时获取各类监测数据,用于监督稽查和指挥调度等多种场景。最方便的是,不管是丘陵还是山地,只要车能到达,就可以实时获取当地农田的所有基本信息,还可以带回研究所进行分析。

——键盘代替农具小代码写出农业耕作新方式


农田里的数据被带回到哪里呢?在距离陆家镇智慧田园4公里的中国农科院华农中心的办公室里。记者认识了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利用几台电脑,他们以写代码、做实验的方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有的代码能通过指令控制机器人运动行进,轻松绕过障碍物;有的代码负责识别果实成熟度,定位采摘点,收获每一颗饱满的果实;有的代码则可以连接北斗卫星,指挥全国220万台农机,超20万架植保无人机,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

而如果没有开发者,这些代码只是一串符号,是这些“新农人”以智慧为笔,写出了农业耕作的新方式。




过去三年,这样的农业相关新职业增加了14个。全国已认定94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基地、31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3%。这不仅代表着一个产业的技术变革,也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高效、更绿色、更和谐的农业未来。这就是藏在小代码里的农业新机遇。


废物也能变身“科技土”


稻草、牛粪、谷壳,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农业废弃物,在曾勇军教授眼里都是可以“变废为宝”的原料。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发展,企业对“育秧土”需求旺盛,但土从哪来?和“土”打了十多年交道的曾勇军教授以有机废物为原料,进行“育秧土”配方研发,配制出多种能有效代替泥土的育秧基质,“土”成了藏在农田里的新机遇。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三农发布。
PS:因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