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5月CPI或突破6%——美国4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梁中华、李俊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1-23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美国4月通胀超预期,其中,能源和交通运输是主要驱动力,一方面与去年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与经济加速复苏以及汽车芯片短缺有关。此外,美国商品通胀仍高,尤其是耐用品通胀创82年以来新高;如果剔除基数效应,服务通胀已经高于商品通胀。


由于高额财政补贴,美国居民收入大幅上升,消费能力大增。去年由于疫情防控,美国居民主要消费商品,所以商品通胀大涨。今年随着疫苗不断接种,疫情防控措施放开,服务消费需求也会明显回升,但高额失业补贴拖累就业表现(低收入者就业改善明显放缓),会限制美国服务业供给,而服务类消费又难以像商品那样从海外进口,所以接下来美国通胀压力会更大。


美元大超发的后果,从4月美国CPI数据可见一斑,5月美国CPI可能冲到6-7%,美债利率或继续上冲,年内有望到2%-2.5%;美元趋势上行,但今年幅度会相对较小,需要加息预期的发酵推升。

美国通胀超预期。4月美国CPI同比上升至4.2%,超市场预期(WIND口径)的3.6%,创089月以来新高;此外,CPI环比0.8%,也创123月以来新高。剔除食品和能源影响后,4月美国核心CPI同比上升至3.0%,超市场预期的2.3%,创954月以来新高。从分项来看,4CPI的主要推动力来自能源和交通运输。4月能源CPI同比上升至25.0%,较上月上升了约12个百分点;4月交通运输CPI同比上升至14.8%,也较上月上升了约9个百分点,二者在CPI构成中的权重超过20%能源和交通运输大幅上升,一方面与去年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与经济加速恢复以及汽车芯片短缺有关。

从结构来看,商品通胀仍是主要驱动力,服务通胀也在稳步上升。4月商品通胀由上月的4.1%上行至6.7%4月服务通胀也由上月的1.8%上行至2.6%,其中,耐用品通胀再度飙升至7.3%,创82年以来新高。如果剔除基数效应,4月商品通胀为2.0%(较19年同期年化平均增速),而服务通胀为仍高达2.3%,耐用品通胀则为3.3%(除今年外,仍是95年以来高点)。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及基数效应,核心商品和核心服务均在上行趋势中。

往前看,由于高额财政补贴,美国居民收入大幅上升,消费能力大增。去年由于疫情防控,美国居民主要消费商品,所以商品通胀大涨。今年随着疫苗不断接种,疫情防控措施放开,服务消费需求也会明显回升,但高额失业补贴拖累就业表现(低收入者就业改善明显放缓),会限制美国服务业供给,而服务类消费又难以像商品那样从海外进口,所以接下来美国通胀压力会更大。 美元大超发的后果,从4月美国CPI数据可见一斑,5月美国CPI可能冲到6-7%,美债利率或继续上冲,年内有望到2%-2.5%;美元趋势上行,但今年幅度会相对较小,需要加息预期的发酵推升。



-------------------------近期数据点评:“转弯”,继续——4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应对涨价:“多看少动”——1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解读(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涨价易,传导难——4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环比继续走低 ——4月全国PMI数据解读 (海通宏观 梁中华、宋潇)

史上最快复苏——美国一季度GDP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缩减QE的触发条件是什么?——美联储4月议息会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利润增速高位略降 ——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宋潇、侯欢)

维持宽松,加快购债 ——欧央行4月议息会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李俊)

收支放缓,基建降温 ——2021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宋潇、侯欢)出口有放缓,进口有支撑——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稳杠杆:从“不急”到“转弯”——3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供给压缩下的结构通胀——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