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儿童的精神营养不良。我们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是不惜任何代价的,给孩子买最可口的食物,买最好的衣裳,可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给孩子的却是营养非常贫乏的精神食粮。中国古代及民国时期的家庭教育中,有许多孩子从6、7岁开始读《诗经》,读《论语》。至少也是读《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这些蒙学读物,《诗经》、《论语》且不必说,那些蒙学读物也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哲学和历史的知识。如《龙文鞭影》就有两千多个典故。而今天,我们的语文给孩子的是什么呢?近百年来的西化的学校语文教育,儿童最早所学的课文不过是“大狗叫、小狗跳。叫一叫,跳一跳”,以及“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被有识之士批评为是“弱智”的课文。现在的语文,也没有根本的改变,许多课文仍然是那种没有营养的弱智的课文。
唐曉敏先生
近年来,教育界大力提倡“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而且认为,儿童本来是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只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儿童的想象力确实也有受到扼杀的情况,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今日孩子的想象力原本就没有培养起来。想象是创造新形象的活动,而新的形象,不过是旧有形象的新的组合。培养儿童的想象力,需要给儿童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首先是让儿童多读书,读最好的书,让儿童通过阅读,与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件接触,形成自己的一个开阔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由此超越眼前的现实生活。并且对这个精神世界的人物、场景有一种挚爱之情。内心世界不丰富,材料不足,新形象的产生自然受到限制,而材料过于贫乏,新形象也无从产生。一个空的万花筒,无论怎样旋转,都变不出新图案的。而一个孩子若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所知道的仅仅是眼前的这个社会现实,这么一点点大小的世界就让他满足了,又有什么必要去“想象”呢?反过来说,一个孩子若果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了想象的快乐,在想象中体会到一种纯真的乐趣,那么,对儿童的这种想象力,即使是想“扼杀”,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扼杀得了的。
【相關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