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要目

法研在线 2021-09-17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要目



【法治文化】

1.人力资本在反贫困中的效用: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余少祥(5)2.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视域与中国语境崔蕴华(17)3.论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李庆保(29)4.机构改革背景下地质灾害防治的变革与重塑——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修改为中心尚毓嵩(39)5.产业转移污染的法律应对陈世寅(51)【学术论衡】6.《合同法编》(审议稿)民商合一的规范技术评析徐强胜(63)7.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完善建议王雷(74)8.我国民事诉讼中既判力时间范围的理论构建方丽妍(86)9.论合作社形式的法律变迁郑景元(98)10.从“法定证据”到“特殊刑罚”——前人权时代欧陆刑讯制度的兴衰郝晓宇(107)11.韩国个人破产制度实施现状、争议以及面临的课题吴守根;陈景善(译)(116)12.论侵权法中注意义务的“一般性”董春华(130)13.论法教义学在法律方法中的应用王方玉(143)14.条约演化解释的适用与发展研究——以欧洲人权法院为例邢爱芬(158)
【法治文化】

1.人力资本在反贫困中的效用: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作者:余少祥(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提要:过去,人们普遍用家庭经济收入作为度量贫困的标准。我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一直将发展经济作为反贫困的根本目标。事实上,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还包括教育水平低下、知识和能力缺等内涵。国际经验表明,发展经济对于消弥和缓解社会贫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没有也不能真正消除社会贫困。本文认为,贫困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知识、能力和技能等人力资本提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最大,可以挖了“穷根”,是打破贫穷循环、真正消灭社会贫困的关键所在。通过教育培训等,使穷人获得有关知识技能,是我国未来反贫困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模型;实证分析
2.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视域与中国语境
作者:崔蕴华(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所)
内容提要: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呈现出理论高度与多元态势,发现和克服当代法治文化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促进中国法治文化的良性发展。法治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一环,中国学者在使用法治文化、法律文化等词时的混杂与区分、困惑与辨析并非坏事,乃是对中国法治建设的主动回应与自主意识的建立。中国学界主要在以下三个层面使用法治文化:一是文化研究和学科建构;二是社会治理与政府文件;三是文明进步与法治期待。法治文化需要在法学与人文学科的张力之间形成知识的共舞与契合,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嵌入本土资源,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
关键词:法治文化;法律文化;研究趋势;中国语境;学科体系
3.论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
作者:李庆保(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内容提要:由于缺少有关环境公益诉讼时效和起诉期限的明确规定,理论界在此问题上观点林立,而实践中各地法院对此问题处理不一。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私益诉讼在诉讼目的、起诉主体以及诉权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现行有关环境私益诉讼时效与起诉期限的规定难以适用于环境公益诉讼。为此,应根据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诉权基础及其样态制定出切合环境公益诉讼实际需求的起诉期限制度。根据起诉者本身的权利与义务承担情形,并对相关的价值进行综合衡量的基础上,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不受起诉期限限制,而检察机关提起的无论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还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都应受到普通和最长起诉期限限制。
关键词:环境司法;环境公益诉讼;诉讼时效;起诉期限
4.机构改革背景下地质灾害防治的变革与重塑——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修改为中心
作者:尚毓嵩(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内容提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风险评估理论的兴起、“放管服”职能的转变三重因素叠加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存在主体职责规定笼统、风险评估内容缺失、应急预案定位不清、行政监管力度不够等不协调之处,亟需修改。提出了修改的重点应体现多元共治背景下的主体职责协调,风险分析与评估在防治过程中的应用,应急预案的本源回归,事中事后监管的强化等。
关键词:地质灾害;机构改革;条例修改;主体职责
5.产业转移污染的法律应对
作者:陈世寅(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内容提要:我国产业转移包括区际转移和城乡转移。腾格里沙漠污染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其中表现的环境法律实施缺位问题,具体体现为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的缺失、排污监测系统的失效以及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深入分析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现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但作为全球经济发展通行模式,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产业转移不可避免。因此,如何有序地引导产业转移成为决策者和执行者考虑的重要问题。宏观上国家发展战略应具有可持续,充分利用主体功能区划制度;微观上将环境法落到实处,相关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强化环境执法,合理、充分地利用环境司法工具作为最后一道屏障。
关键词:产业转移;污染;腾格里沙漠;环境法实施;司法工具
【学术论衡】

6.《合同法编》(审议稿)民商合一的规范技术评析
作者:徐强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民商合一的实质是私法的商事化,作为交易法的合同法更是典型的以商事为主的私法。整体而言,合同法编审议稿是较为纯粹的客观主义立法模式,其不希望通过主体的区分或词语表达破坏民商合一的立法意旨。但过于客观主义的立法模式遮蔽了本为民商合一下应有的“分”,使得应有的民事规则与商事规则的差异不能通过明确的规则体系予以表达,而只能留待以后法官的个案解释或通过商事单行法予以解决。
关键词:合同法;民商合一;规范技术
7.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完善建议
作者:王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内容提要: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在实现民事主体更妥当的利益平衡等价值判断方面,在章节体例安排、法律术语表达、外部法律衔接、内部条文衔接等立法技术方面,还有一些值得完善之处,本文提出100条完善建议以助力科学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应该认真对待举证责任等证据规范的妥当配置,认真对待决议行为规范的妥当配置,认真对待民法典各编衔接问题。本文对草案第一编总则提出2条建议,第二编物权提出43条建议,第三编合同提出26条建议,第四编人格权提出6条建议,第五编婚姻家庭提出7条建议,第六编继承提出10条建议,第七编侵权责任提出6条建议。
关键词:民法典草案;价值判断;立法技术;完善建议
8.我国民事诉讼中既判力时间范围的理论构建
作者:方丽妍(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民诉法解释》在第247条和第248条中作出了关于既判力的规定,第247条为关于一事不再理的规定,第248条应当为关于既判力时间范围的一般性规定。根据大陆法系的既判力时间范围的理论,在事实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标准时)前发生的攻击防御方法应被既判力的遮断效遮断而不能在后诉中主张,而在标准时之后发生的新的事由由于不受既判力的拘束力可以在后诉中主张。我国在民事诉讼法中尚未构建既判力制度体系,更没有关于既判力时间范围的体系化的认识。可借鉴德日韩等大陆法系国家既判力理论体系尝试构建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特征的既判力理论体系。
关键词:既判力时间范围;标准时;遮断效;债务人执行异议之诉;定期金判决变更之诉
9.论合作社形式的法律变迁
作者:郑景元(扬州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内容提要:我国合作社形式的法律变迁经历了从法律确认到自我规制,再到公私合作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所积累的制度性元素构成了合作社形式的法律变迁要件。我国70年来合作运动近乎规律化地出现了无形式有内容的民事合作社、有形式无内容的集体合作社以及无形式无内容的公私合作等三种法律样式。合作社形式的商人化选择意味着合作社原本并非商人,而只是从非商人转化为商人。借由商人化,合作社可在严格类型法定、扩充意思自治与强化公私合作等方面积极具备条件而向商法逃遁,以实现合作社形式的法律终极选择。
关键词:合作社;形式;法律变迁;商人化
10.从“法定证据”到“特殊刑罚”——前人权时代欧陆刑讯制度的兴衰
作者:郝晓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在近代法律史上,司法刑讯的衰落并非完全是“人权”理论发展的结果,早在“人权”观念兴起前,刑讯在十六世纪就已经走上了衰退之路。刑讯是中世纪“法定证据”观念和“血腥惩罚”现象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随着近代证据观念的变革和“特殊刑罚”的普及,原有的诉讼结构被破坏,刑讯因为趋向于高风险化和无用化被逐步抛弃,这是刑讯走向衰落的真正制度动因,也是人权观念能够在近代晚期影响诉讼制度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刑讯;人权;法定证据;血腥惩罚;特殊刑罚
11.韩国个人破产制度实施现状、争议以及面临的课题
作者:吴守根;陈景善(译)(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法科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
内容提要:中国学界、实务界热议个人破产制度应有的立法价值、免责以及滥用问题,这些问题在韩国也曾出现。本文对韩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框架以及实施中的问题点、争议、今后面临的课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以期韩国个人破产制度对中国个人破产法制度构建有所启发。
关键词:韩国个人破产制度;免责;滥用;程序
12.论侵权法中注意义务的“一般性”
作者:董春华(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内容提要:美国侵权法中的注意义务是相对性义务,这是学界共识。但美国一系列学者的主张、历次《侵权法重述》以及司法实践表明,美国的侵权法一直在践行着注意义务的一般化,《第三次侵权法重述:实体与精神损害责任》“推定有义务”的默认模式是集中体现。过于具体化的义务与义务之违反难以区分、被保护权益的不断扩张、特殊关系之要求在风险社会的过时、两大法系的逐步融合,都促进注意义务一般化的进程。鉴于各国注意义务发展模式的背景差异和我国《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模式之现状,中国侵权法应顺应注意义务一般化的潮流,区分注意义务与注意义务之违反,将“违反注意义务”置于侵权责任判断的关键地位,进而反思注意义务在中国侵权法中的价值。
关键词:侵权法;注意义务;一般性;违反
13.论法教义学在法律方法中的应用
作者:王方玉(华侨大学法学院;华侨大学地方法治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法教义学的核心思路是尊重法律文本的权威性,然后解释、适用。法教义学的这种实践性特质,可以贯穿于法律方法的各个阶段。法律方法可以划分法律发现、法律解释、漏洞补充、法律推理等四个方面,这个四个方面体现了法律职业者应用法律方法的基本阶段。司法实践中,法律方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法教义学来维护法律的权威并保障法律职业的特性,从而起到既保证法律客观性、确定性,又包容法律价值判断的实践性目标。
关键词:法教义学;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
14.条约演化解释的适用与发展研究——以欧洲人权法院为例
作者:邢爱芬(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条约演化解释是当今条约解释的重要方法和发展趋势。作为适用演化解释的典型代表之一,欧洲人权法院(ECtHR)在社会共识变化的基础上,遵循《欧洲人权公约》(ECHR)的目的与宗旨,运用渐进和谨慎的方式来逐渐发展判例和提高人权保障水平。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VCLT)第31条第1款及第3款的法律框架之下,ECtHR基于多年适用演化解释的实践及判例,也逐渐发展出了限制适用演化解释的规则,包括禁止扩大司法机构职能、禁止新增权利义务、以及受到民主社会必要的限制等。ECtHR对演化解释的适用更加合理地解释了ECHR中赋予的个人权利与成员国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在国家主权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平衡,这为中国与时俱进地履行国际人权公约,以及更加灵活地运用条演化解释维护国家利益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条约解释;演化解释;欧洲人权公约;欧洲人权法院
《法学研究》2020年第2期要目
《天津法学》2020年第1期要目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要目
关于第十一届“法治河北论坛”征文的通知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廉洁知识问答先进个人名单
《实证法学杂志》(原《法律研读》) 2020年第1期(总第28期)征稿启事
杨峰教授获聘江西省高等学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张明楷教授经典力作《外国刑法纲要》第三版重磅上市了
国家线迟迟不公布的5个理由找到啦!(附交流群组)
有关高等学校学籍方面一些名称的提法和规定
不合格法学硕博学位论文专家评议书,快来看看这些问题你注意了吗?
2019年浙江省“万人计划”建议人选公示通告
做到这五点,你的论文才有可能被录用!
高水平论文的七步成文法,这些细节值得你注意!
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要目
江苏省高校从这一天开始开学!突然不想回去了!
2020-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重要教席!
《岳麓法学评论》“抗疫防疫法治化研究”专题征稿
天津市2020年社科规划课题申报通知
2020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申报通知
2020年陕西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报通知
工作坊|0322|杨娟/牛天赫/彭欣悦/周雨欣:公司决议(商法工作坊11)
浙江省高教育学会2020年课题研究选题指南,共188个!
关于申报2020年度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课题研究和基础建设有关项目的通知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等13人获聘青海省政府法律顾问

再收2篇,《中财法律评论》第12卷征稿即将收官!(审稿期限1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项目立项结果公示

山西省法学会2019年度法学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检查情况报告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聘任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的通知

第二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6-2020年)和依法治校标准校(2016-2020年)名单

西南政法大学关于2019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案例申报推荐的公示

河南省2019年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出炉

2项未通过!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名单公布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第1期要目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征稿启事

《西部法律评论》2020年夏季刊征稿启事

《社科大法学》征稿启事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1-2月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2020年度课题申报公告

两高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有关问题的批复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法学论文要目

天津市法学理论法治实践研究重点课题拟立项名单公示

天津市法学会约稿通知

第12届中国法务(司法)会计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2020年温州市社科联、温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地方立法”专项课题招标公告
《当代法学》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关于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摸底登记的通知
中国政法大学2018-2019学年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法治研究》分别聘任陈永强、陈罗兰同志为执行主编、副主编
关于停办“2020’知识产权南湖论坛‘面向创新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的通知
第七届“两岸学子论坛”征稿启事(有奖金,安排食宿)
最新US News法学院排名发布啦!出国留学必看!
第一届“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 5号公告:各项赛程再延期一个月
《立法评论》第五卷(2020)专题征稿:数字时代的立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3期法学论文要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3期法学论文要目
100名!首届江西普通本科高校金牌教师入选名单公布
第18届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 中国赛区获奖名单
《中国土地科学》2020年重点关注问题及主要组稿方向、2020年第3期目次
《中国检察官》2019年度分州市院和基层院优秀调研文章获奖名单
《互联网法治前沿》征稿啦,诚邀您投稿!有稿酬哦!
5项未通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0年1-2月结项情况通报
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 会议
《清华法学》2020年第2期要目
《法学杂志》2020年第3期目录与内容提要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0年上半年卷稿约
这个省首次设置“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两位院士获奖!
人大法学院喻文光副教授在德国权威学术期刊《公共行政》发表学术论文
南开大学法学院胡绪雨教授在SSCI期刊刊文讨论跨境污染损害中国家责任的归责原则
关于延长首届“经天杯” 刑民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论文竞赛征稿时间的通知
“第十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20)”征文启事
第二届“中国廉洁创新奖”评选公告
关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向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专项资助的通知
国科大的两位院士博导写给同学们的自学建议
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申报公告(每项资助20万元)
Chinese National Rounds FullPreliminary Results
2020年法学征文信息、法学期刊要目、法学讲座汇编
不合格144篇!江苏省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公布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发布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专项研究课题招标公告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发布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学生专项)招标公告
《知识产权》2020年第2期要目
《知识产权》2020年第1期要目
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申报公告(每项资助20万元)
大咖来了 |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疫情与法治”系列公益讲座【第一期】
《法学家》2020年第2期目录摘要(总第179期)
《商法界论集》第5卷征稿启事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投稿须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征稿函(选题要点&优先关注)
程啸:如何做好法学文献综述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0年会暨202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预通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年重点选题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法硕教育评论》征稿启事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平台及项目拟立项一览表
《比较民事诉讼法论丛》复刊词暨征稿启事
申报安徽省法学会2020年度研究课题公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