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著名专家力荐系统研究新时代师德的新《教育伦理学》

作者:华静清 师德研究与评价 2022-05-17

    2019年4月27日,“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体系建设与教育现代化高端学术研讨会暨新编本《教育伦理学》首发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道德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出席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中国人大焦国成教授,教育学分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郭戈,新编本《教育伦理学》主编、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朱晨光副处长,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田海平教授,贾新奇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向玉乔教授,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 湖北大学靖国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晏辉教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张勤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刘立德编审,首都师范大学李春玲副教授等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师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全国重要媒体的编辑记者出席。

    钱焕琦教授指出,1988年王正平教授牵头主编了由全国9所师范大学教师合作编写的新中国第一本《教育伦理学》,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又正式出版了由王正平教授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全国10所著名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精心撰写的新编本《教育伦理学》。该书是我国教育伦理学理论研究的鼎力之作和最新成果,是众多专家潜心问学,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理论体系的道德智慧结晶。

    万俊人教授指出,新《教育伦理学》的发行无论是对于中国教育界、出版界还是中国伦理学界,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大好事。这本书是举全国之力,组织了我国伦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卓有成就的教育伦理学研究专家共同协作撰写的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有益成果。“教育”本身就具有“教化”的含义。这个“化”就是以知识、智慧、情感、美德去教化人,这个是教育和伦理所赋予的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意义。这本新《教育伦理学》在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建构方面做出了扎扎实实的努力和贡献。

     朱晨光副处长指出,教育伦理学是一门很美好、很有价值的学问。新《教育伦理学》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教育科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伦理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加强当前的师德师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引导意义。这本新书体现了理论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为我们加强师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资源。这是广大教师和师德教育实践工作者非常需要的。

    郭戈研究员指出,新《教育伦理学》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它视野开阔、立意高远。能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融通古今,着眼于建构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内容体系和话语体系,并全面、系统分析教育伦理问题,回应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伦理道德挑战,努力推动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强国。它内容全面、体系完整,包括教育伦理学基本理论、教育伦理原则与范畴,涉及教育伦理学概念、教育伦理思想发展状况、教育思想的追求、教育制度与政策伦理、教育立意冲突与调节等基本内容,论述了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自由、教育民主等重要原则。详细阐述了教育活动中的伦理关系,突出了教师的行为选择、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实践等方面基本问题,体现了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的时代精神。为学习研究教育伦理学的基本立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价值,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文献,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师德提供了重要读本。它继往开来,集其大成,堪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伦理学理论研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王正平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教育伦理学是一门跨教育学与伦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研究教育活动的价值与善恶,探讨教育中的道德关系、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探索健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道德人格完善,以实现教育的最大利益和最大善的科学。30多年来,我们孜孜以求、辛勤耕耘,努力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技术革命和价值多元、道德秩序重建大背景下的教育伦理道德真理,就是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伦理价值导向,新型师德规范和标准,探索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师德,铸筑中华民族的新师德新师魂。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研究的神圣使命是要为教师立德,为师德立言,为教育立心,为学生立命,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伦理精神和深厚的道德智慧。

    田海平教授认为,新《教育伦理学》这本书非常厚重,也极富时代感,对教育伦理学这样一门学科的拓展,对教育伦理学作为一种学问品质的提升方面做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习总书记非常强调师德建设,把它提升到一种培根铸魂的高度。教育伦理学这样一门学科不仅仅研究的是一个教师德行、教师美德伦理学,不单纯是一种师德教育。教育伦理学有更广阔、更丰富的一些内涵,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做一些非常重要的推进。作为教育伦理学的一种教材,有教材的特性,但是在体例上遵循着理论、原则、范畴到问题、实践的脉络,这种脉络实际上要连通理论和实践,这本教材主编有一种非常好的对教育伦理学这个学科前沿的把握。

    他认为,从书的个性看,这是一本专著性的教材,可以开放出一些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在很大程度上要吸纳更多的、丰富的一些前沿性的学术成果,对最新成果有意思的吸纳。另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时代性问题回应,也就是说,要立足于我们今天,不单纯是当代中国,而且是世界性的、全球性的、时代性问题的回应,它兼具了一种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双重品质。教育伦理学做到这样一种程度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至少在应用伦理学的各门类中,这样一种示范标志着一种方向。从学科的特点来看,这里头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对学科规律的尊重。这本教材体现出来了一种比较良好的学问的品质。这部教材虽然是多人合作写成的,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它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性的内涵,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伦理的核心立德树人精神。所以,从学问的品质上看,这本书在尝试去做一本有灵魂、有精神的教育伦理书。


     杜时忠教授指出,新编《教育伦理学》体现了我国在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四个方面的进步。第一,由过去仅仅讲师德规范进步到强调教师专业伦理。师德规范确定了专业伦理的教师形象。从教师师德规范来讲,就是由一种高标道德到合理道德,从片面的强调政绩合规到现在强调以人为本,追求教师的尊严和信仰,这是从师德规范本身的进步来讲。第二,从过去讲师德主要是局限于个人的善,进步到追寻教学教育活动的善。善包括教学、管理和科研伦理的善。第三,从个人的善进步到制度的善。书中有对一些教育政策、教育制度这种伦理的追问,比如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主体伦理、应用伦理、程序伦理的追问,也是一个进步。第四,从过去只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进步到对一些重大的教育问题进行道德审视。比如什么样的教育是道德的、是合理的,怎么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教育公正、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等原则,是对整个教育活动本身进行一个道德追问,这个特别重要。

     刘立德编审指出,新编《教育伦理学》是一个教材性质的专著,也是一个专著性质的教材。它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是教育学与伦理学深度融合的产物。这本著作通篇贯穿一条红线,就是如何做到立德树人,有一条红线在贯穿着这个东西,有这个灵魂。以往教师道德规范,背后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说得比较少,这本著作将实践智慧、理论智慧结合起来,哲学的思考、逻辑的力量、理论的力量,超越了简单道德规范的灌输。这本探讨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体现了不忘本源、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这本书融入古今中外教育伦理思想的精华,体现了新时代教育伦理精神。

     焦国成教授、王泽应教授、王本陆教授认为,这本新《教育伦理学》从学科建设来讲真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对教育伦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就这个领域来讲,现在还没有哪本书比这本书更全面、更厚重。此书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伦理学体系做出自己的突出贡献。

     另外,田鹏颖教授、张勤教授、李春玲副教授充分肯定了新《教育伦理学》对当前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认为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回应了或者回答了当前人们提出的教育伦理道德方面许多重大问题,向人们指明了如何当一个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如何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老师。晏辉教授、向玉乔教授、贾新奇教授等在本次研讨会上就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伦理学理论体系,更好地为立德树人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展开了多种学术观点的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书对于全面系统分析教育伦理问题、传播教师道德先进理念、回应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伦理道德挑战、推动我国迈入教育强国行列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她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伦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新时代新师德,是作者与出版社联合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的一份厚礼。

作者为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


往期文章精选:

创建促进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和社会环境

何为教育伦理学?

复旦大学师德建设出了哪些新招?

教师立德树人何以可能?

对高校师德建设中两个典型问题的伦理思考

新时代教书育人的价值诉求

新时代师德提升的四个要义

立德树人:中外教育伦理思想的精髓

论师德人格的价值建构

当今师生关系的伦理忧思与引导

教师的惩罚权亟需理性治理

美国教育工作者协会教育伦理准则

师德建设因教师政治地位提高更具特殊意义

专为教师发声的公众号向您约稿啦!

怎样使“尊重教师”不成为一句空话?

尊重教师才能实现教育利益的最优化

尊重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将教师“污名化”会是全社会之殇

新师德宣言——我们的师德信条


文字编辑:姜小华

美工编辑:夏   祺

微信编辑:李文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