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本| 海上钢琴师,书比电影多出的感性全在这里

集悦读➤ 半城会 2024-04-15







有生之年,我们也终于可以在大银幕置身感受属于“1900”的钢琴与大海。



《海上钢琴师》距今上映已经21年,豆瓣评分仍维持在9.2的高分,143.7万人看过,豆瓣电影Top250中的No.13。

最近,国内4k修复版《海上钢琴师》首次登上内地银幕,在首日排片比仅为15.3%的劣势下,随着口碑发酵票房逐渐呈现出逆袭的态势,目前累计票房突破七千万,打破了老片票房的魔咒。



其原著剧本由意大利作家阿利桑德罗·巴里科在1994年完成,仅仅四年后,这部电影经朱塞佩·托纳托雷翻拍,获得巨大成功,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影片”,意大利金球奖“最佳编剧”,美国金球奖“最佳配乐”......


与电影的宏大场面和华丽的灯光与声音相比,小说的描写则显得克制而写意,比电影给观众更多了些自己关于1900这个天才的想象。



海上暴风雨夜


相信大家都没忘了—“弗吉尼亚号”经历海上风暴的那一晚上,当Max满腹担心和忧愁地忧虑风暴危险的时候,1900抓起Max,带着他一起在船舱大厅内随着音乐开始跳舞,没有一丝像他们一样的忧虑,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音乐,船随着海浪飘荡,1900随着音乐游走,毫无畏惧。
影片中蒂姆·罗思完美展现了那种音乐中1900的自由与快乐,深深感染周围的人。



而书中相对应的描写,也毫不逊色:


"    1900弹奏着,目光从未离开过键盘,仿佛心有所依。钢琴随着浪潮飘来荡去,自己打着转,忽而向玻璃门笔直滑去,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忽又悠悠地滑了回来。我是说,大海好像是在摇动着摇篮中的钢琴,也摇动着摇篮中的我们。我完全不知所措,而1900仍在弹奏,一刻不停。"


作者把钢琴比喻成“滑的就像一块巨大的肥皂”,那种钢琴也随着海浪摇曳的愉悦感油然而生。文字在你的大脑里创造出了一个特有的触感,在你的心里给1900内心“视音乐为生命”的形象打上印记。



海上斗琴


最精彩的场面,莫过于斗琴这一段。爵士乐鼻祖莫顿听说1900能把十种爵士乐混合在一起演奏后便找他挑战,私心打败他来提高自己的威望。1900在他百般挑衅之下,最终出大招,以精悍的琴艺震撼了全场。



电影将现场激荡的气氛和1900精湛的琴艺用全方位的镜头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1900的“钢琴天才”形象就此在全世界上亿观众心中烙下了痕迹。


书中又是如何描写的呢?


"   人们屏住呼吸,贪婪地吞噬这音符,目瞪口呆,好像一群超级低能儿。所有人都保持肃静,在最后的一阵仿佛有一百只手演奏的超级和弦之后,钢琴似乎在任何时刻都可能爆裂,但依旧悄无声息。在令人发疯的寂静中,1900站起身,拾起那烟蒂,向前探出身子,越过键盘,把它贴在琴弦上。嘶嘶的低鸣。烟蒂被抽出来的时候,已经着了。"

“被吞噬的音符”、“一百只手演奏的超级和弦”、“燃着的烟蒂”在脑海中形成的壮观,一骨碌瞬间就成了,人群的如痴如醉,1900的激昂音乐,现场火热的气氛将这艘船变成音乐的小岛,谁也没能逃脱这种魅力,包括面前抱着这本书的你。




那些电影中没能透露出来的


看完电影,其实很多时候,我都会纠结于一个问题:到底是守护自己的世界重要还是融入外部的世界更加重要?
1900在下船楼梯上的那一刻,心里就有了答案。即使前方可能是万贯的财富,显赫的名声甚至是怦然心动的爱情,1900也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船上,回到了自己的大海。



关于他最终为何不下船,一万个人的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但是在书中作者阿利桑德罗·巴里科倒是给出了自己的明确答案:


"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就让我回去吧……


我的朋友,这不叫发疯。这叫命中注定。都是修炼而来的。不幸在我面前束手就缚。我的人生被我从欲望中抽取了出来。如果你追溯我的人生脚步,你可以找出一个又一个中了魔法的、定格的、静止的事物,以记录这场诡异旅程的路线。如果不是你,我决不告诉任何人。"


这艘船养育了1900,在这艘船上有他全部的精神世界,走下这条船,面对人生的无数个选择,面对无数个不确定,面对那些超出船头至船尾,超出88个钢琴键之外的东西,他不需要。接纳就意味着原来世界的坍塌。



我们一个人需要多大的世界,我们一个人能掌控多大的世界,或许我们真的没有1900想的清楚,也没能有勇气承认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掌控。


1900,32年,他用一生守住了自己音乐世界的至真至纯,也在自己得绝对舒适区创造出了那些不属于陆地的音乐,他们只有海的纯真、孤独与力量。


我们是他生命的旁观者,从文字和影像里一同窥探他的灿烂而孤独的生命,才能在回味中拼凑出一个更接近完整的1900。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


-END-



延伸阅读如果书是我对抗世界的盔甲品读本|《纽约时报》选出2018十大童书城倾听丨书籍遇到音乐,就像天使找到她的翅膀爱因斯坦: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

半城编辑部文编|MISS半城 美编|张旭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半城往期精彩文章黄菡|叶檀|陈文茜|黄佟佟|野夫|张明|潘知常周晓虹|白岩松|徐士进|裴谕新|薛冰|刘嘉|李丽淑金一虹|晋锋@一猫一艺术|吕莎莎|张默雪鲁敏|陶向南|傅国涌|曹立群|于海青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