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指上的音阶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点击☝蓝字“京都闻道阁”免费关注  喜欢本文请豪转或点击☟文底赞赏以支持鼓励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许亚军

本文作者 曹旭 


六月某日的郊游,于不甚众的绿丛中,远远听到轻缓而悠然的乐曲。独坐者闻笛瞑目,又听到同样忧伤而凄清的笛曲,在花林间共奏。

儿子嬉戏着愉悦着在一片人造的雏形景林中飞行,我寻他的影子的时候,于不甚众的绿丛中,遥闻游人喧嚣之中微含的异音。我倾耳搜出那是幽清的笛声。那声音源在一行稠浓的林荫里,约有百尺,凄厉孤单。景林旁宽大的河床里只淌着浅如渠沟的污水,与我少年时院侧的浊河,混似一体,不记得南北。

那笛音,又像一个初习者的音阶,没有磨合而显粗劣,却本质蠢真。使我想到这里和我记忆中的堤岸,在数十年前的风韵、幽邃,带着野味淳厚的丰茂岸草,激涌河流的凉风,如你惬意的夜晚,惬意的安歇和静谧,那归于自然的太平?我愿吹笛者是略知事故的女子,在喧嚣和风尘中荷立,哪怕是一名盲者,也无损于横笛这特别的音色。

这笛声无处不在,此时即起,就如塔楼的高层上,听到邻楼飘来的琴声,就如下班的班车路过那道街口的时候,一位老夫正推着老妇向前徐行时的低语,也就是那街口歇椅上残留着的昨天一位盲女的歌唱。在我陋居的对面,更为残破的楼窗里,常常传来略微悠扬的笛声,那音声在宽大的桐叶的摇曳间,尘一样难辨,却风一样透明。夜晚来的时候,是那笛声告诉我的。为人夫为人父老齿早落,是那笛声告诉我的。那笛声告诉我,不必孤独,不必疯狂,在遥远的北国,在故园的他乡,有人与你共唱。潮水就曾明月共起,老者,就曾与清影共舞。我能不记得么?

少年时院居一侧的浊河,也曾流碧风清。在那不大不小的几十户人家,最南一排的二层楼上,常有一群孩子围着听一个青年在蛇皮和龙须上弹唱。干净的湿湿块块水迹的地板,微风扬起的轻舞的彩帘,浓发低垂,微笑的一张脸。也许在楼的前后,还有高大的梧桐和桐叶间的风声。那是音色的记不起炎热的季节,是几脸的惊异和痴迷,是密室里的魔音和全部的向往。终于有一个孩子可以跟那位青年学艺了,但那是一种廉价的乐器,把音符写在手指的前端,把薄薄的纸贴在第二音孔上,让声力在那个音孔间微妙地振肢鼓翼,让声音在手指间跳跃飞行,哪怕是蠢笨沉闷的跳跃与飞行。那个少年开始了么?那个青年开始了么?从北国来的风啊,你肯定又是一叶一叶地把季节吹黄,那枯叶——那未来就会衰败的绿叶,你们以何样的秋舞来完成你的遗言和告别?

后来传说,那个青年恋爱了,也许就在那个秋天到来的时候。他刚刚离开暑期结束的那群少年。次年的夏,他的房间再没有音乐飘起,婚后的他们开始吵闹。也许,焦虑烦躁的他,已经忘记了那个少年和那个夏季,因为,在那不远不大的城市里,再也没有关于蛇片三弦的传闻和音色。很久的以后,在拥挤的铁路口远远见到那个青年,他已经苍老,尚未辨清便又匆匆消散。那个少年也要离开了,不远的家在等待着他,再远些的人再等待这他。那笛音是悠扬的哀怨的无悔的平淡的,也将永远;那笛音,就在这里,就在那里,就在目光里,就在言谈中,就在举止间,就在夜晚和光明中,就在花林塔楼晚景低语,街头残留,或者惬意淡泊,或者悄怆幽邃。

推荐阅读本文作者其它文章

人到中年的泪花

儿子的密码

斜躺冥思,放松飞翔

村尾的蓝色星辰

星光不远,在前方

我属于这样的清晨

邂逅微笑还是邂逅星辰

春花三弄

海德格尔的路标,一个诗人的路途

谁的目光是慈悲

庄周的神话

这里不是泰戈尔的传说

梵高的几缕眼神

放逐的理想主义

反刘邦的密码

父子的童话

谁的羔羊与猫咪

端午的苍天,把亲人祭奠

士亦可否价于市

一生认识多少人

水啊,向西流——许昌抗战祭

我的大姥姥

下班之后,我去接你 

我们为好汉叹息 

梁祝的良苦用心 

世界在我身边,我在世界之中

很远很远的地方

不可忘怀的风雪  

胡桃崖 

一只孤鸟的云梦

那位深爱民众傲视环球的英雄

打开的门

等待红色的月亮 

都市中的隐者

朱元璋这个儿子活着差点被折腾死

一粒生命的冥思 

一粒世界的末日

一杯清清而热腾的茶水

别走的太远,我的灵魂

宇宙之里,我们灵魂的身份 

苦风欺病骨 何梦续尘劳 

写作,是疗伤的季节 

人事依依漫寂寥 

困禽犹歌:雄鸡对星座的咏叹

中篇小说:豫西抗倭英雄志之柳林篇

短篇小说:小船工抗倭奇遇记 

宁愿苦的放逐,也要回归自己的思考 

初冬 我穿过你苍凉的身影

你在他乡还好吗?我的发小!

零公里处 

这首歌只写在日记里

致我尚未失去的青春

生错时代的市井人物

春节到,分萝卜了 

穷人”藏书记

我用近四十年光阴打量那是谁的故乡 

☆作者简介:曹旭,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干部,笔名陈草旭变,近年来有数百篇散文、小说见散文在线、红袖添香、古榕树下、凯迪社区等文学网站,合著有人物传记《那年的烛光》。

本阁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直接通过小编的微信JSWDG6388传稿;文稿发布后,稿酬按读者赞赏数额照付。本公众号有同名新浪博客、微博、简书、今日头条和采编读QQ交流群687804626,有兴趣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