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看美国反战歌星、诺奖得主鲍勃·迪伦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鲍勃·迪伦(Bob Dylan),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19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是一位集诗人、作家、作曲家、画家、影视编剧、制片人、摇滚、乡村、爵士音乐及民谣艺术创作与表演于一身的通才艺术家,后获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先后荣获过“格莱美”、“奥斯卡”、“金球”及“普利策”等多种著名奖项;其个人著述有《编年史》、《塔兰图拉》、《帝国讽刺剧》及《疲惫装载》等多部;由他作词谱曲的著名音乐作品《随风飘荡》(《Blowin’ inthe Wind》)的歌词还荣获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读大学期间,他对民谣产生了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为自己的艺名。1961年签约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其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开始,美国著名女歌星琼·贝兹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


提及鲍勃·迪伦,很多人就会迅速联想起由他创作于1962年4月并亲自演唱的著名反战歌曲《Blowin’ in the Wind》(中文译名为《随风飘荡》,另有《答案在风中飘》及《风中飘散》等译名)。迪伦和他那标志性的反抗民谣,十分符合那个动荡却充满朝气和活力的1960年代。

如果说《Blowin’in the Wind》代表着迪伦作为一个北美民谣音乐人兼反战及民权活动人士的社会觉醒,那么之后他创作于1964年的专辑《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中文译名《蜕变时代》)则可被看鲍勃·成迪伦在这条道路上的继续探索。这张专辑中有一首名叫《Ballad of Hollis Brown》(霍里斯·布朗之歌)的歌曲,相比《Blowin’ in the Wind》,似乎没那么有名,但它很可能是迪伦最被低估的作品之一。这首结构简单的民谣(当然,以今天的角度来看,迪伦的许多作品都是相对简洁朴实的),却被许多粉丝和评论者视作迪伦写下的最黑暗的一首歌。


三重式民谣歌曲《Blowin’ inthe Wind》中文译文如下(标点符号系笔者自己所加,以便于排版编辑):


一个男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被称为男人?一只白鸽必须飞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睡?加农炮还得飞行多少次,才会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里飘着呢,答案就在风里飘着呢。


一座山要存在多久,才会被冲进大海?人要活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可以扭头多少次,假装他什么都没看见?答案,我的朋友,在风里飘着呢,答案就在风里飘着呢。

一个人得遥望多少次,才能望的见天空?一个人得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还要有多少人死,他才知道已有太多人死去?答案,我的朋友,在风里飘着呢,答案就在风里飘着呢。


鲍勃·迪伦还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最有罪的是那些看到不对的东西,心里也知道那不对,但就是不愿正视的人。”刚刚涉足演艺舞台两三年、二十岁出头却疾世愤俗的反战青年鲍勃·迪伦,没有因此歌曲而被启动及逐步升级越南战争的约翰·肯尼迪总统与林登·约翰逊总统找什么麻烦,在美国及全球的名气反倒越来越大了;几年前,迪伦的一份早期“词曲手稿”在拍卖会上竟然被卖到了200万美元的高价。

当年在美国还有一位比鲍勃·迪伦更为激进的“反战人士”、著名的奥斯卡影后简·方达闹得就更加沸沸扬扬目无政府了,她在1972年竟然独自悄悄潜赴美国的敌人“越南民主共和国”,公开参观越南人民军的高射炮阵地、军营及被美军空袭损毁的建筑,还会晤越南领导人并向媒体发表“反美反战”言论,很快就被美国的爱国群众定为“叛国贼”。返回美国后,她也受到了国家安全部门的讯问调查,但最后却被司法部门认定为“没有参与敌国的任何机构、组织及具体行动,属于言论自由范畴,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因此而毫发无损,继续演出,还第二次捧回了奥斯卡金像奖。


2019年,超过80高龄、身着鲜红色大衣的简·方达同志参加在国会山大门前的群众抗议示威活动,因公然违规闯入了警方划定的警戒区而被警察拷上手铐,带至非警戒区再释放了。


在美国近代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位在国会审议参战或对敌国宣战的表决中,两次依法投下反对票的“和平主义”女参议员珍尼特·兰金。在一战美国决定参战及珍珠港事变后对日本宣战的表决中,她都坚持投了反对票。之后有许多激进的爱国者大声怒骂她,甚至还有人向她投掷器物,驻守国会山的警察最后护送她安全离开会场并送其安全回了家。

推荐阅读:

看看谁能管马丁·路德·金的私生活

看看才子、浪子与进步分子卓别林

闲话美国公务员及政府雇员的工资

看看美国卡车司机的营运与收入情况

卢旺达大屠杀:法国乌龙维和,美国被甩大锅

看看各自为阵的美国教育

美国的市长,“父母官”还是“物业经理”?

看看美国总统的“自留地”—安全事务助理

从“辛普森杀妻案”判决看“程序正义”

看看美国的汽油为何不能任性涨价

看看美国的农民

看看美国人是如何侦破洛克比空难的

看看完全由老百姓掌控的美国慈善事业

尼克松、赫鲁晓夫及其“厨房辩论”

看看从不与政府保持一致的美国新老财阀

沙皇俄国海军的两大丑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