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人口大国,相比中国,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和前景如何?
从早期被迫出海到现在更多的公司和创业者开始寻找海外机会,国内互联网公司出海从 2008 年到 2019 年已经有 11 年时间。
而如今的东南亚就好像 10 年前的国内市场,搭上了互联网这趟高速列车,凶猛前进。对比国内互联网如今快要饱和的市场,东南亚的互联网市场绝对是互联网人们待挖掘的宝藏。
3 月 9 日,职人社举办了,超过 130 人报名此次沙龙,但由于场地只能容纳 30 人,很多人都没能通过报名,如今我们将嘉宾的分享用文字原汁原味展现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次沙龙一共 3 篇文章,这是第一篇。
印度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概况
△ 毛克疾,南亚观察者
我叫毛克疾,主要做涉及南亚地区的区域国别研究,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双向投资等等。
今天我主要讲印度的工业化的问题,因为在工作中我发现,工业化是一个「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我们处在一个工业化的环境中,就觉得这个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然后感觉这个东西不是太重要。但其实如果我们从一个历史,或者说从一个特别宏观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对每个现代国家来说,工业化都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现在,中国的 GDP 狂飙式的增长,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工业化。我今天想讲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印度的工业化?印度现在工业化程度到底怎么样?印度未来的工业化会怎么样?
一个工业化国家与一个非工业化国家,它的人均 GDP 和人均收入可以差 15 至 20 倍。例如,湖南的一个农民如果不去深圳打工,他留在老家株洲种田的话,一年收入大概是 3,000 至 5,000 元,但如果他去深圳打工,他的收入可以很轻松提高 10至15 倍。而且这只是他的工资收入,如果算他的劳动产出的话,增长比这还要高。这就是参与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工的区别。如果我们把这种十倍级别的收入增长,再乘以一个人口数量的话,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印度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唯一一个 10 亿级别人口的经济体。如果印度人每个月只能赚 300 块钱人民币,和他们每个月能赚 3000 块钱人民币,消费能力会差很多。所以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直接关系到海外互联网创业的前景。
现在看印度的市场,别看它是一个 10 亿多人口的国家,但是真正的能够有效被大家触及的市场只有 1 亿多人。所以说印度的工业化的进程,直接决定了大家能够触碰到市场的大小。如果工业化进程进行得顺利的话,他的潜力跟中国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它工业化的进程进行得不顺利,他可能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现在的经济状况会持续很久。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究竟怎么样?其实印度与中国特别像。都是 10 亿级别人口的经济体,两个又都是文明古国,又都有被帝国主义压迫的经历。独立后又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印度的经济体制与中国特别像,印度也有国家计委。其实我们发现,印度人对工业化非常重视,早期的时候跟中国一样做了大量工业化的努力,国家投资的项目非常多,大规模的水坝,大规模的工厂建了非常多。
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 30 年,工业化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印度执行了两个五年规划以后就难以为继了,第三个五年规划执行不下去了。这是为什么?我们研究发现印度建立了计划经济的经济部分,但他没有政治部分。我们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但是印度是计划经济和民主政体的结合。 一方面像中国一样推广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另外一方面政治上没有足以动员资源的政治手腕,所以到最后印度推不下去了,只能回头搞农业建设。
为什么 1991 年印度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它的市场也拼不过中国?印度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对劳工的保护非常完善,对土地产权的保护也非常完善,而且印度的环保组织也很厉害。举个例子,在印度一百个人以上的工厂,如果要解雇任何员工,需要政府允许。 另外,八个人以上的工厂就可以成立工会,而且是强制性的,这种法律虽然听起来不合理,但是因为民主体制就没办法改革。只要一改革,就会有人反对。同理,土地产权也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修公路、铁路、大型工业设施,一般周期都会被拖到 5至10 年之久,核心原因就是因为产权保护非常完整。
下图是印度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现实就是印度 1991 年进行经济改革,但印度越改革开放,它的制造业占比越低。但是印度的服务业占比非常高。
说到印度服务业发达,大家会想可能是 IT 发达、制药业发达,电话呼叫中心很发达。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印象。这几个产业单独拎出来跟中国比,没有一个比得过中国。我们都说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但是其实中国软件产业的产值比印度大的多,中国的制药业的产值也比印度大的多。
其实真正的做国际横向对比的话,印度服务业也不是很发达,但所有印度工业和农业吸纳不掉的人口全部进入了服务业。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印度的话,你们就会发现印度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里有两个佣人,就是因为创造就业太差,很多人被集中在非常低效的服务业里。
下图我们看的比较清楚,从 GDP 的贡献来说,服务业灰色的部分,对 GDP 的增长贡献超过60%,但就业的人口只有 1/3,农业的 GDP 贡献就大概 1/5 左右,但就业人口将近一半,工业的人口和它的 GDP 创造占比是1:1。
# 印度工厂:巨型企业和小作坊
如果大家去印度的话,就发现印度的工业非常有趣的现象,它只有两种厂商:规模极大的企业,另外一种是规模小于 10 人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因为印度的劳动法土地法环保等一系列法律太严苛了,只有巨型家族企业,和够不到劳动法、土地法的家庭作坊才能存活下来。
莫迪政府 2014 年上台之后一直推行印度制造计划。主要体现在几个行业,手机、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而且取得了成功。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大的研究范式里面,会发现它的成功其实有一定的偶然性。
我们从中国的工业化增长的历程开始讲,中国的工业化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要素驱动型阶段,将港台对土地要求高和劳动密集型(大陆的劳动力便宜)的企业转移到大陆;
当这两种企业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我国进入第二阶段——需求驱动型阶段,所有到中国投资市场的工厂,将他们的终端目标从国外转移到国内;
然后逐渐发展到第三阶段——科研驱动型阶段,用密集科技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所以说我国的增长模式是从要素驱动到需求驱动,再到科技驱动非常明显的一个向上的一个走势。
但印度的三个阶段跟中国是恰恰相反的,先有了科技和资本驱动,才再有需求驱动,到现在它的要素驱动还是最弱的。如果你熟悉印度的经济数据就会发现印度国家出口的最大产品,是珠宝和成品油。因为这两样对劳动力数量不高,不需要人力也不需要太多土地。莫迪通过很多提高关税和改变产业政策的方法来改变现状,因为关税提高后,厂商为了保住他们的市场份额,就要把生产线上下游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都带过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就出现了第二阶段的需求驱动型增长。
所以这是我们现在主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印度才能真正撬动 10 亿级别的人口加入到全球生产循环中去?什么时候我们的厂商生产东西不再是为了他们本地的市场,而是为了全球的市场?到了这时,印度的工业化就成功了。有印度工业化获得了成功,我们的互联网企业才能够真正获得爆发式的增长。
# 我对印度行业互联网的观察
我对印度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观察,我们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是先经过了工业化再进入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中国互联网的支撑都是中国的工业化。所以我们整个路程走得比较顺畅。但印度没有进行彻底的工业化就已经提前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所以我觉得印度现在有些东西很火热,但由于没有工业化作支撑,很多事情已经到了它最发达的阶段了。
印度是一个典型事件驱动的国家。有几件事情驱动了它。
第一个是 Reliance 集团,印度第二大出口品是它的成品油。它突然加入了互联网的竞争,推出了一个运营商和一个 JIO,提供非常便宜的上网的流量,所以使印度的上网价格下降两个数量级。
第二个事件是我们中国的手机厂商 OPPO、小米、华为、联想和很多深圳的不知名的山寨机,两三年的时间内快速的涌入印度,导致硬件终端的价格下的特别快。
第三个独立事件是环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市场和美国市场比较饱和,创投资金去印度的比较多,导致市场有很大的繁荣。印度本来是 10 亿级别的人口又给大家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就构成一个完美风暴。
几个独立的事件让大家感觉很好,但其实没有工业发展做支撑,市场是不牢固的。所以大家去投资或者对印度市场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与印度本地需求非常适应的东西,但如果搞大型东西的话,我觉得还是很有困难的。
# 印度未来的工业化到底会怎么样?
我个人的看法持一个谨慎的悲观态度,因为他的劳动法,土地法等都很严苛,印度每天都会有百万级的游行,个人感觉是印度的工业化还任重而道远。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
一起译
产品经理的天职丨熊市丨Pinterest 工作经验丨10 亿美金产品的秘密丨Snapchat 流行的秘密丨独角兽公司如何建立信任、提升运营效率
产品与设计
入门 SaaS 产品经理丨设计好看但无用怎么办?丨 雪球设计驱动增长丨张小龙 2019 年公开分享丨 设计驱动业务丨 产品经理的本质丨深度对话俞军丨独角兽产品的用户参与层级模型丨解密商业产品经理丨把握产品迭代节奏丨快爽 CEO 访谈丨AI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丨产品高效脑暴丨Snapchat 流行的秘密丨如何评估产品机会丨小程序设计方案丨YouTube 的产品设计意义丨刘炯 AMA丨SaaS 产品经理 丨用户体验设计方法论的演变丨社交网络如何席卷全球丨
Startup = Growth
如何识别学习型创始人和组织丨下沉用户如何增长丨探秘印度互联网丨中国公司十年出海编年史丨一年增长 700 万海外用户的经验丨出海创业如何迈出第一步丨多抓鱼的二手商店丨用户分析驱动内生增长丨增长案例丨Linkedin、Pinterest 经典增长案例丨新世相爆款刷屏方法论丨知乎早期的冷启动丨豌豆荚王俊煜分享 6 年创业心历丨聚美优品产品观丨AKB48 的社群运营法宝丨微信时代下的小程序机会丨To B 行业如何做增长丨绕过苹果 IAP 分成
职场与成长
用「人设」吸引面试官丨 找到理想工作的思考模型丨产品经理&面试官丨14 道增长黑客面试题丨硅谷明星公司如何招产品经理丨求职谈判法则丨20 条实用简历书写建议丨豌豆荚教我的工作利器丨蘑菇街稀释股权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职人社客服职酱:ziliude。点击「阅读原文」可加入职人社线上社群,和更多嘉宾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