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渊洁:儿子小学文凭,女儿被美国多所名校录取

榴莲君 榴莲EDU 2022-11-30



编者按


近两天郑渊洁隔空喊话北大曹文轩,质疑其“进校售书”。


 

4月19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大星文化、作家榜经典文库共同发布了第13届作家榜,在今年新添加的子榜单“童书作家榜”中,排名前三的作家分别为杨红樱、北猫和曹文轩。


针对未能登上童书榜的网友质疑,郑渊洁通过个人微博发布回应称从童书榜中撤下是由于主动要求。


随后曹文轩的回复是:



我们小的时候是看着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长大的,现在的孩子大多都看过杨红樱和曹文轩,很难比较孰优孰劣。


但是从郑渊洁个人言论、还有其退出作协、高额慈善捐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教育孩子也与众不同。


当年流传着他在决定自己教孩子之前,先进行亲子鉴定,也是当时一大话题。


只有小学文凭的儿子


我不需要他为我争什么脸面,也相信他将来一定有能力自食其力。——郑渊洁  


1983年,从郑亚旗出生的那一天起,郑渊洁就给儿子营造了一个自由宽广的天地,郑渊洁认为要给儿子充分的自由,不限制儿子的喜好,培养他的想象力。


在郑渊洁眼里,郑亚旗都是一路快乐地成长着,直到郑亚旗上幼儿园,郑渊洁听说幼儿园出现老师体罚孩子的现象,于是为郑亚旗办理了退班手续。  


在郑亚旗读小学三年级时,一次老师出命题作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郑渊洁看儿子愁眉苦脸的,出于对学校没完没了的作业的痛恨,忍不住手痒帮他写了一篇,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他等着被老师表扬吧。


结果,老师给打了个大大的红叉,说不及格,这样一个作品发行量达到几千万册的作家气愤程度可想而知,于是郑渊洁又让家里的小保姆又写了一篇,小保姆写的是在街上搀扶老太太过马路,结果成了范文这件事让郑渊洁对当前的教育体制与内容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后来又相继听说了老师辱骂学生、甚至帮学生造假取得高分的事情后,郑渊洁想明白了,“上学是为了什么呢?说白了,上个好中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考上了大学拿到文凭,就能找个好工作这是第一个用处;第二个用处,就是爹妈脸上好看,有面子,一定要让周围的亲戚朋友看到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有出息,无非就是这样。”


郑亚旗说,“倒不是老师对我怎么样,就是我不适应老师,他们和郑渊洁教我的不太一样。”



在郑亚旗小学六年级毕业之后,郑渊洁专门为他开办了私塾,自编了10部以标准教材为参考、童话主人公皮皮鲁和鲁西西贯穿始终的教材。


赏识教育


在教育方式上,郑渊洁彻底信奉赏识教育。他认为,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同类的欣赏,越是年龄小的人,越希望获得认同,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由衷欣赏,欣赏是天才催化剂。


回想起那段私塾生涯,郑亚旗说一个人听课,必须认真地听讲、反应、思考,每天上大概3到4个小时左右,其实挺累的,但是这种学习是快乐的。不仅爷俩儿聊天的话题天南海北,而且郑渊洁从来没有批评过郑亚旗,纠错方式很特别。


比如说,两岁的郑亚旗曾经模仿郑渊洁给摩托车加油的行为,给自己的儿童两轮自行车浇牛奶,并借用郑渊洁的说法,告诉郑渊洁这是在“给车喂饭”,郑亚旗并没有因此挨打挨骂。


之后,郑渊洁给郑亚旗买了一辆更大的自行车,并说它是用核动力的,不用再吃饭。从那天开始,郑亚旗就没有给车喂牛奶了。


溺爱与博爱


郑渊洁对儿子郑亚旗的爱,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儿子18岁之前,郑渊洁满足儿子的一切愿望,也安排儿子的生活。这样的做法难免被认为是溺爱,不过郑渊洁对此并不认同,他称之为博爱,并希望儿子也有这种博爱。


郑渊洁说:“我告诉他要博爱,有的爸爸妈妈想的是溺爱孩子,你不能光溺爱他,还要溺爱他妈妈,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世界上所有的人这就不是溺爱了,这没有双重原则。要是光对他好,这孩子就完了,你对所有人好,这就是博爱了。


在郑渊洁送给郑亚旗的众多礼物中,有一个让郑亚旗至今都很感动的回忆。“他出差的时候给我买了一个擎天柱,那时候北京还没有,他上飞机的时候就跟人家说,这个飞机要是掉下来了,就照这个样再给我儿子买了寄过去。”

 

18岁以后自食其力


说起儿子郑亚旗,郑渊洁表示从来没有想把儿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完全是按照郑亚旗的喜好来,“我希望他能快乐地成长,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最重要的是他要能独立 ”。


郑渊洁认为,男孩儿过了18岁就不能再花父母的钱,要自食其力。


于是在儿子郑亚旗18岁生日那天起,郑渊洁就没再给过他一分钱。郑渊洁独特的教育模式,使郑亚旗养成了自力更生、勇于实践的人生态度。


成年之后的郑亚旗先是到一家新成立的报社,靠筹建和维护网站以及维修电脑,挣工资养活自己。三年后,已经是报社技术部主任的郑亚旗辞职,创办《皮皮鲁》杂志,并重新策划《皮皮鲁总动员》系列丛书,销售量达到数千万册。


郑渊洁还在儿子的运作下,参加各种电视节目,筹办了自己主持的脱口秀《郑氏胡说》。2007年,郑亚旗又开办皮皮鲁讲堂,担任校长,并说服郑渊洁和自己共同担任授课老师,希望更多孩子能分享自己所受到的教育。


郑亚旗爱好摄影,不仅创办了个人摄影工作室,也出版了多部个人摄影集。27岁那年,郑亚旗创建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出任CEO一职。郑亚旗说,郑渊洁从来没有要求自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物,但应该是一个自立的人。


郑渊洁对于儿子目前的发展确实很开心,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也算得上成功,唯一的遗憾就是儿子在家上学失去了早恋的机会,接触异性太少。


有记者问:“教育方面你会采取你爸的方式吗?”


郑亚旗回答说:“得看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他如果特喜欢上学,我可以让他去上。如果不喜欢上学,不是有现成的教材嘛,爱省事的话就可以用了。”

  

为什么敢要儿子退学?不怕害了他吗? 


郑渊洁的回答如下:


事实证明是没有害他,现在他非常好,我从来没有说过让所有的孩子都退学。因为我觉得人和人之间有差异,我觉得人类社会之所以前进,是因为这种差异。我们的教育要发现这种人和人之间的不一样的地方。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的地方是一个模子,把孩子都磨平了,如果你不服的话,就会让你留级什么的。另外现在有时获得知识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现在自己也给我儿子编一些适合他自己的教材,给他讲。因为我认为一本好的教科书是他喜欢的课本,但是有一些课本是“板着面孔”把简单的道路说复杂了,好象偏跟孩子过不去,其实教材是可以编得非常生动的,完全可以用童话的手法来编。


期间,郑渊洁还说自己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我花了3000块钱去军队医院做了个亲子鉴定。我得证明这真是我儿子,才能费这么大劲儿编教材啊。”


而且这部教材是根据他自身的特点来编的。例如他的性格,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我认为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看的书应该是不一样的。例如,这个孩子比较内向,我们给他编的教材,是适合他内向性格的。不能因为他看了这个教材,让他感觉自卑、没有自信。我们所有教育的目的是让这个孩子活的有尊严,让他有自信。比如外向的孩子看了内向孩子的教材,就会感觉很自卑。


因为我的孩子是内向的,我不是专编这一本教材,编所有的教材的时候,都让他感觉自己很有自信,很有尊严,根据自己的性格来走,真正的教科书是应该做到这一点。真正好的教育是:在一年级老师什么都不教,就是观察孩子,他适合读什么教材,这个教材不应该统一。


教材


现在有家长要求,我写的家庭教材拿出来出版。现在出版的一本在《皮皮鲁总动员》里,因为我也去过北京的一个少管所,他们愿意让我去。我去了以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我到那里以后,我肯定有一个念头,如何制止我的孩子来这里?如果不这么想,他就不是一位合格的父母。


我就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来的?其中有一个男孩说盗窃罪来的,我问他什么时候偷的,他说:“过完14岁生日第三、四天偷了505块钱。”我说“500块钱就构成盗窃罪吗?”他说 :“年满14岁一次盗窃500块钱以上的公私财务或者钱或等值的物品就是盗窃罪。”后来我就脱口而出:“你爸爸、妈妈没有告诉你不可以这么做吗?”他马上说“你告诉你的孩子了吗”,我一愣。


我要编一部教材,里面有一篇就是“法制篇”,我认为无论对任何岁数的人来讲,对亲人最大的爱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你进了监狱,真正痛苦的是你的家人,我就把《刑法》买出来一看,如果你照着这个讲,小孩根本听不懂,里面一共有419宗罪,所以我就编写了《皮皮鲁和419宗罪》,都是童话故事,我写着“儿子:老爸希望你可以远离这419宗罪”。


郑渊洁编写了10部教材教育郑亚旗。10本教材都用童话手法撰写,有哲学篇《鲁西西和苏格拉底对话录》、法制篇《皮皮鲁和419宗罪》、生理知识篇、道德篇、数理化篇和艺术篇等等。总字数有四百万多字。


女儿十八岁同时被六所美国高校录取


其实一开始郑渊洁的打算是让女儿也接受自己的私塾教育,不过谁知道郑亚飞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用郑渊洁的说法就是:她是全中国最向往上学的人。

她经历了山区小学、市区小学和五年及后进入国际学校读书的比较“常规”的路线。

郑亚飞是真学霸,她不仅把学校的知识学了,还学完了十部故事体郑氏教育家庭教材并阅读了郑渊洁所有童话作品。而18岁,她收到了六所高校的录取通知。

结语

对于一般家庭而言,自设私塾教育孩子,是很难实现的事情。

但是即便接受传统教育的郑亚飞也一样非常出色,说明我们普通人还是可以从郑渊洁教育子女中看出:怎样由衷的赞赏孩子、舍得花心思花时间在TA身上、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TA,都是值得我们普通父母好好想想的。

References: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80b82b0100jmqo.html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905/n385979377.shtml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2496/42501/4309360.htm

https://m.jiemian.com/article/3060165.html

http://www.sohu.com/a/231272260_508000


看遍全球教育(点击即阅):

奇学校 最奇葩大学 | Alt School | 大山里的幼儿园 | 高中毕业礼 | 史家胡同暖娃养成记

神人物 哈佛尹希 | 英国男孩议会发言 曹原少年班 | 斯巴达勇士| 蒋方舟 | 谢霆锋

趣节目 70岁对20岁说 | 婚姻指南 | 请回答1966 | 教育部 F4 

大咖说 北京四中石国鹏 | 施瓦辛格 | 刘慈欣 | 台大“陈果”周国平 | 杨绛 | 洪晃

热电影《冲破天际》|《风雨哈佛路》|《无名之辈》|摘金奇缘》| 《流浪地球》| 《早熟》 |《权利游戏》《都挺好》

大事件 同济大学研究生跳楼 | 北交大3死爆炸案 | 广州孕妇携儿自杀 | 留美学生投毒案 | 加拿大“人肉桥“ | 教育部长谈减负 | 瑞典丢婴儿 杜克禁中文 | 港大医疗纠纷 | NUS伪造证书 | 美钓鱼执法 | 翟天临处理出炉 | 高校丑闻 | 加国13种性别 | 教育2035 | 奥斯卡 | 科技小会王俊凯 | 波音 | 交大教授门 | 哈佛校长访北大

深挖掘 大学导师制 | 十人四追法 | 自闭症 | 原生家庭 华裔虎爸虎妈 | 压岁钱 | 50年代画报

看全球 以色列 | 美国 | 韩国 | 香港 | 台湾 | 新加坡 | 日本 | 芬兰 | 英国 | 墨西哥 | 俄罗斯


榴莲EDU有一线老师、海归派、前高校教师及码农宝爸宝妈,我们关注全球各类教育资讯。加微信at52hz进交流社群吧,不定期教育资料分享。入群免费领取教育资料大礼包!



写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