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lpha圆桌会 |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艺术家的创作吗?

阿尔法君本人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我们发现,肖像画提供了最好的依据来说明我们的观点,即算法能够模仿创造力。”——雨果·卡塞尔斯·德普雷(“Obvious显而易见”团队)



Edmond Belamy的肖像,2018,由GAN创作

 Image © Obvious


事情是这样的,10月25日晚间,纽约佳士得拍卖,出现了一件AI画作,就是人工智能所创作出来的画作,也是AI画作第一次在地球上进入正规的拍卖行和人类的宠儿毕加索们一起进行拍卖,并且最终以43.25万美元 (约300万人民币)成交。超越了很多毕加索,以及很多人类大师同场拍卖作品的价格。(详情可见300万成交!佳士得刚刚拍卖出首款AI画作,同场碾压毕加索


可想而知,这个事件掀起了短暂的朋友圈猛烈刷屏和热议,之后人类的注意力也很快就转移到别的事情去了,当然AI的不断成长并没有因此停止。


阿尔法君邀请了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学者周子涵,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高峰, 研发智能眼镜的尹寅,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BAT力工,来自北京匡时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谢扬,策展人付晓东,发明了机器作画的艺术家 谢墨凛 ,以及用最原始方式绘画创作的年轻艺术家许良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这件AI创作的作品画得

怎么样?


 许良 :不差,但是好谈不上。


 谢墨凛 :真不好看。



AI是人类作画的工具?


这件AI创作的作品,虽然署名是GAN的算法公式,但是创作者我们依然可以看成是背后的人类团体,由艺术家和AI研究员组成的叫Obvious“显而易见”的团队,AI可以看成是他们使用的一种工具,当然这个说法也存在争议。那么AI绘画,到底属于人类创作的一个工具,还是完全属于AI这个物种自己的杰作呢


 周子涵 :我觉得其实是个文字游戏,取决于大家对很多定义的理解。因为工具和算法自己的界限在这个case上已经很模糊了,就比如 AlphaGo 是自己下围棋赢了,还是人类下棋的工具?这个画图的算法和AlphaGo的算法可以说是一类的,所以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理解。


 高峰 我们可以只是把AI看作是一种先进的创作工具。比如说,以前我们用画布和油画笔创作,后来我们可能用摄像头,摄像机创作,那现在我们用AI来创作了,是一样的道理,它可以只作为一个工具。



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面将来

是否可以取代人类?


 周子涵 :取决于怎么定义“创作”了,如果创作的意思就是画出一幅之前没有人画出的画,那么是可以的;模仿人类的创造力我觉得也是可以的,至少可以让有些人分辨不出来。将来的发展,最多就是人的高度再高了人类就理解不了了。这不是围棋还能有客观的胜负,当然AlphaGo目前是远超人类的;将来也有可能机器可以学习鉴赏者鉴别一幅画好坏的要素,那么机器就可能会创作出比人类更满足这些要素的作品,当然这个比围棋难很多。


 高峰 :那要看怎么定义“创作”这个词,如果没有输入的创作,也就是我们不干预的创作就属于自己创作的话,那我们现在正研发的这个AI神经网络已经能做到这一点了。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给他输入任何的图像,它就能够自己进行创作。我觉得AI和艺术家不会有竞争,因为好的艺术家中一部分,会选择使用AI这种创作工具。就像今天很多艺术家都选择了新媒体或者影像艺术作为自己创作的一个工具和途径一样,这都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规律。


 尹寅 :AI只是一个程序,执行某个命令,AI创作只能是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个人觉得谈不上替代人类。这个和下棋不一样,下棋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赢。但是画画不一样,画画是没有一个终极目的,只有不同的风格。只有某一种艺术有确定的目标或结果,那利用AI做很有可能取代人类


 谢扬 :我不知道这个将来是什么时间,如果我们将时间坐标设定到宇宙年,那一切皆有可能。但作为此刻,在我的认知尚未突破次元壁的时候,我觉得刘慈欣有个短篇《诗云》,里面的描述代表了我的想法。“当李白望着那片直径一百亿公里包含所有可能的诗词所组成的星云时他沮丧地抽泣起来,他说:“算法创造了一切文字组合的诗篇但创造不出欣赏这篇诗云的算法公式。


 付晓东 不会取代,不同版本的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都是历史的存在。对了,我认为碳基人类是上一个已经发展得很完善的人工智能版本


 许良 :这也是一场革命,一定会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家需要拥抱这个技术的同时也要应对,通过这个想清楚人和机器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反正我看到那张画的时候,挺受刺激的。人类的创造力在于把世界的复杂性简化成人类能理解的符号,机器不可能有,机器目前是模仿人的系统。但是艺术家不能小看这个东西。我自己还是会继续画画的,AI会让我更好的理解我在做什么,我也很期待被颠覆。


谢墨凛 :放心2040年AI不会取代人类的,人类科技还很原始,人类依然很累。


某BAT力工毕竟AI目前还没有感情,艺术是有情感的,取代人类艺术这个世纪估计还看不到



AI创作的作品是否能作为

艺术品在市场上流通?


 谢扬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艺术品,一个是市场流通,首先讨论是否能作为艺术品,这里又分裂成两个概念,是否能作为艺术,或是否能作为艺术品?作为艺术见仁见智,与观者产生阅读与欣赏性或许可以归为艺术大类,但作为艺术品这个产品概念则完全合理。市场流通就更简单了,面对市场上各怀目的的交易者们如果这个标的满足他们相应的目的,市场交易即可发生,进入流通渠道就看相应的产业链的运营了,市场角度倒是无可厚非。如果是我们自己的拍卖,不会拒绝这样的创新和拓展的机会


付晓东能流通



AI艺术品投放市场的时机

成熟了吗?


谢扬当然没有,目前这只属于极少数人的猎奇行为,不构成群体行为。人们可以猎奇性质收藏,而资本没有合理解释前不会妄行。


 周子涵 :有没有市场得专业人士说了算,但是我可以说,大部分没有鉴赏水平的人,将来会根本分辨不出来哪些是AI创作的哪些是人类创作的,如果有画家说AI创作的作品是他自己画的,鉴赏家是没有办法去验证的,即使怀疑也没法验证


付晓东:这个得看市场的反应,我正打算试一下,在佳士得这个事件之前就有此打算了,AI的作品会具有另一种崭新的艺术性



300万买AI创作的还是

人类创作的艺术品?


谢扬:在不告知我真正创作者身份的情况下,我按作品本身来选择,在知晓身份的情况下我可能会选择一个代表性AI的创世作品。就像《普罗米修斯》里大卫用笛子吹出的第一首曲子,我一定会收藏


某BAT力工先买房



结语


《埃德蒙·德·贝拉米肖像》是AI作品第一次进入人类正规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买单的藏家不仅是买了一件AI作品,更是买了一个历史节点。所以300万这个价格,到底能不能用来预测第二件第三件上拍的AI作品呢?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千千万万个像Obvious这样的团体正在努力模仿人类引以为豪的创造力。如果AI开始研究人类创造力的来源,可以分析人类对艺术的情感需求,那么它是不是会变得比人更懂人,更懂艺术?对艺术和人类艺术创作的颠覆将又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您有任何见解,也欢迎后台给阿尔法君留言,期待与您的交流





*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ArtAlpha艺术阿尔法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感谢周子涵先生、高峰先生、尹寅先生,某BAT力工先生,谢楊女士、付晓东女士,谢墨凛先生,许良先生对本文的支持与帮助。*




往期精彩内容


>新一线城市榜首的成都,艺术生态有什么新的可能

>他建造了一个灵魂可以安放的地方 | 专访阿那亚创始人马寅

>赵无极是拍了5.1个亿,市场是不缺钱,只是钱不去你那里 | 香港苏富比现场直击,专访胡湖

>大IP时代,这个老板这么玩

>这个艺术家的老公为自家打造了五个院子,坐看春夏秋冬

> 如何收藏和购买艺术品之收藏家速成记

十年前的那一场金融危机,到底给艺术行业带来了什么

> 他在500年后,让文艺复兴的经典雕像面目全非地回到佛罗伦萨

画家的视角 | 我是如何去看一幅画

他的画一箭穿心,被用作莫言小说的封面,冯小刚电影的片头 | 专访魏东与他的粉丝

> 如何购买和收藏艺术品之怎么去参与一场拍卖会

她是第一个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的华侨,刘海粟、吴作人为她站台

如何购买和收藏艺术品之“萨奇式收藏”

> 来说说抖音上最火的艺术家

为什么我们都爱老树的画儿?

新手入门之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购买闲逛指北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