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丨严向群:唐山大地震的京城余波

严向群 新三届 2019-06-16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严向群,曾用名陈创,山西财经学院贸易系78级。1982年分配到农业部工作。后供职北京二外旅游研究所、中青旅、中旅等单位。2017年退休。                  


原题

地震


作者:严向群  



        我对地震最初的记忆,是1966年3月的邢台大地震。当时我只有9岁,父母都去“四清”了,让我的小姨陪我住在团中央大院工字楼后面“北宿舍”的一间小房子里。最深的印象是当时还是春寒料峭,可睡觉不让脱去棉毛裤,为的是随时可以逃出房子,以备地震的发生。


        后来才知道,这次地震在8日和22日两次大爆发,分别为六点八和七点二级,距离北京很近,但震感并不强烈,所以严格的说,当时并不知地震为何物。但是这次地震的爆发期和震后发生的事情却是十分的蹊跷。“顶层”关注的已经不是国计民生,而是如何拉开十年浩劫的序幕。



  转眼间就到了文革结束的1976年7月。这时我已经高中毕业,分配到北京东城挂面厂当工人。当时住在东四十二条喜报胡同前团报幼儿园大院西北角的一间小屋里。同屋的一个同学去怀柔插队了,只有我一人。


        28日凌晨,我被各种动静惊醒。跳下床来,只觉得地在倾斜,特别是房顶的咔咔做响让我兴奋不已。第一感觉就是这是原子弹或者氢弹的冲击波,“第三次世界大战”几个字眼第一时间闯进脑际。后来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百看不厌,盖因里面太多反映了我们当年的心态——对平淡重复的生活十分厌烦,英雄主义情节使我们惟恐天下不乱。


震后的唐山城区


        好不容易跑出房子,才听到邻居说是地震了,那份失望简直可以说是沮丧之极。想到还要上班,揉着惺忪的睡眼,又回去睡觉了。后来此举被邻居斥为过于冒险,一旦有更大的余震,就在劫难逃。


        当时确有许多邻居在院子里坐到天亮,而且邻院房子有一栋山墙的三角形部分给震没了,到第二天天亮上班,才知道了这次地震的厉害。

天津海河岸边搭满了抗震棚


      我上班的工厂在距离钟鼓楼不远的一个小胡同里。上班后厂长开会表扬一个平时不怎么合群的青工,说他如何爱厂如家,地震后只有他跑到厂里来看望。那青工却私下跟我说,他这次才知道,北京的居民夏天睡觉都是裸睡,他沿途所见尽是天体市民。所以我真不知道他是去看望工厂,还是好奇心驱使他去沿街猎奇。


       一时间北京的食品供应成了问题,平时就缺少的挂面顿时被抢购一空。我所在的工厂可就成了宝贝疙瘩。厂长书记更是天天开动员大会,号召加班加点,扩大生产。当时我分配出厂装车,十斤一捆的挂面一手一捆,虽很勒手,但也没觉得太累。

天津南京路上搭满临建棚


        那时候人们真都还很单纯,让加班就加班,根本不敢问回报。那时我们工厂有个怪现象,每周一食堂吃面条,但几乎所有人都带饭。因为那面条是自己看着怎么做出来的,想想都难以下咽。但是地震了,好像也顾不了那么多,家中、亲友都托我买挂面,民以食为天嘛。


       一地震,许多价值取向都变了。许多住楼房的亲朋好友都把我家住的平房和大院子当作了宝地,前来投靠者络绎不绝。



        母亲原单位的两家人在地震当晚就不请自来。家中顿时就改成了大通铺。其中一家的先生在中组部工作,第二晚就带来中央的绝密文件,称近期还将有震级更高的地震。看了那红头白纸黑字,真觉得世界末日就要来临。


        北京在户外搭地震棚的高潮由此开始。幸好我们住的房子前面有个大院子,所以不至于像胡同里的大杂院中的居民要到街上去搭防震棚。晚上一大帮孩子和大人都睡在院中的地震棚里,兴奋的小孩常吵得满棚不宁。



        虽然当年我只有19岁,但已经是个青工了。还老想着第二天要上班,便起来把那些小屁孩骂一顿。我那在怀柔插队的同学这时也回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睡院中的地震棚。我想他更多的是借机回来改善一下伙食罢了。


        另外来投奔的一家,男主人就是老培叔。面对灾难,他的幽默和睿智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担负起为这个新的大家庭买菜做饭的艰巨任务,而且以苦为乐,乐在其中。



        有一次我前面提到的同厂青工来我家,老培叔认为是我走向社会的重要朋友,专门为我们烹制了精致的菜肴。其中有一道我记忆犹新:青椒一分为二,里面放上调好的肉馅,在文火上慢慢煎熟。其色其香其味,至今想来都会食欲大增,更何况是在地震的非常时期。


        老培叔给我另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友情至上。他的一个朋友也是个著名的漫画家,在当时那么纷乱的世相中,那个朋友还几乎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来找他。时间长了,他那朋友就得了个“魂”的绰号。一旦那推着自行车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就有人会对漫画家说:“嘿,你的‘魂’来了!”



       抗震逐渐转入持久战。秋风送凉,许多人回到室内居住,包括我自己。但很快又有人把你拽出来。平衡这个矛盾的结果是在床上搭上铺。


        记忆犹深的是我那同屋的父亲,自己带了材料和工具来,敲敲打打了半天,为自己的宝贝儿子打造了一个坚固的上下铺。他跳起来钉钉子的矫健身影让我过目不忘。

    

1976年夏, 爱泼斯坦在外文局大院的地震棚内赶写《西藏变迁》一书


        当时我这同学就已经被公认为是数学天才,其父视为掌上明珠也被我当成顺理成章。而我自然也就没有这等呵护,加上所谓的“英雄主义”情节,自然就没有在这种上下铺中睡过,直到上大学为止。



文章由作者提供,图片选自网络



外一篇


泉城三十四年前 

 


        老同学叶扬波在山东客座教授,拍了张漱玉泉边的留影,勾起我34年前只身游泉城的回忆。


        1976年4月,是个非常的年代,非常的月份。当时我高中毕业。同学们中大部分去怀柔黄花城插队去了,包括现在的客座教授。还有一小部分,包括我,留城了,正在等分配。其中有心计的整日和管分配的老师混在一起,结果确实分到了好单位,比如进了故宫博物院,还有稀土研究所。而我却“早岁哪知世亊艰”,真的想去“中原北望气如山”了。


      

        当时北京的政治气候十分压抑和诡谲,整日闲在家里无聊之极,便想外出散散心。当时只有一个山东的亲戚过从甚密,就向家里要了几块钱买了张硬座票,去了济南。亲戚终日上班,只能利用工作之便(她在电影公司工作)每晚都去看文革后期拍出的几部电影,其中《年轻的一代》(复拍)印象尤深。当时的李秀明、达式常堪称“大腕”,对他们的演技佩服的五体投地,反反复复地看也不嫌烦。

        

        白天没事干,就找了辆自行车四处乱转。亲戚发现后怕我出事,就找了两个比我年龄大些的陪我去玩,也才有了这些在济南的留影。


      

        当时的济南还真是“家家泉水,户户杨柳”,泉水的充沛也是日后不可再有。只可惜我那张在漱玉泉的照片,拍摄者只专注于那几个字,没有象我的老同学那张拍出了水的倒影。当时的漱玉泉,趵突泉可真是喷吐而出,白浪飞溅。而且所有的名泉都不收门票,这肯定是今不如昔。

         

        当时的济南还有个“解放阁”,陪我玩的大孩子给我讲是当年共军攻进济南的地方。或许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政治气候,攻城的功臣被授予了叶剑英,说他怎么振臂一呼,千军万马如何势如破竹,铜墙铁壁的老城墙也为之让路。当时听得神乎其神,现在一看明显有野史之嫌。好像没记得叶剑英有此丰功伟绩,后来网上一搜,是粟裕代替陈毅指挥华野全军进行的济南战役。却也有人想篡改这段历史,争功的是许世友而不是叶剑英。

 


严向群阅览室

严向群:喜报胡同73号旁门的少年记忆

严向群:永远的苏阿姨

严向群:老培叔

严向群:团报少年之家

严向群:东交民巷小学的少年时光

严向群:魂牵梦绕儿时的四合院

严向群:穿越童年的记忆深处

陈创:为什么反对"形儿"去上学呀?

陈创:黄湖五七干校的少年时光

严向群:一个摄影发烧友的拍片历险记

严向群:自驾北国摄游记

 陈创:还记得四年同窗的那些灵动细节么?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大院回忆

米鹤都:大院的精神文化

姜和平:教育部的小红卫兵

周初:我与王小波都曾住过的教育部大院

杜欣欣:回忆史家胡同

仇荣亚:计委大院那些年那些事

文化部大院:曾经的才子佳人部

北影大院 : 荒唐而残酷的文革日子里

名诗《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作者是谁?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美女不论出身)

王冀豫:我是杀人犯—— 一个红卫兵的反思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周大伟:“红色海洋”中的童年记忆

李霄霞:回大院听爸爸讲过去的事儿

我们这一辈人的北京中学旧事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悲情往事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避免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20岁可读

30岁爱读

40岁后必读的

曾国藩的半部家书!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