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年丨严向群:穿越童年的记忆深处

严向群 新三届 2019-01-05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严向群,曾用名陈创,山西财经学院贸易系78级。1982年分配到农业部工作。后供职北京二外旅游研究所、中青旅、中旅等单位。去年退休。

原题

 经历篇之二:

团报幼儿园




我从一岁半(1959年1月)进入团报幼儿园,一直上到要进入小学(1964年春)。


团报幼儿园位于东四十二条和十三条之间的辛寺胡同,后来叫喜报胡同。据考:辛寺胡同,清光绪时称新寺胡同,因胡同中部北侧有一新建寺院而得名。宣统时称辛寺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喜报胡同,后恢复原名。


原胡同中有地藏庵,三层殿宇,现在已经成为民居大杂院,据说房子都是新建的,只有一棵古树枝繁叶茂。院门口有一块看上去很普通的石头,住户说那是旧物。


文革改称,是不是与文革期间的什么“喜报频传”有关也未可知。


原辛寺胡同10号现17号院门


原来的幼儿园正门,现在被一幢老房和一座新公厕挟持,低矮狭窄,仅容两人侧身而过。门牌是“辛寺胡同17号”,也与原来的“10号”大相径庭。显然不是当年的气象。这从团报小友邱小兵比较详细的考证可以印证:辛寺胡同旧门牌10号院,位于胡同东西向中段路北,与其他小院不同,这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是个三进院的大宅子。


走进广亮大门,迎面是砖砌大影壁,然后左转,步入一进院的东西长街。首先是影壁后面的东院,假山凉亭即从影壁的“头顶”显露出来。山下弯曲的玉叶河,以及错落的怪石和青石搭建出的板桥、拱门,还有小姐绣楼和前面出廊的大玻璃窗木板地书斋。临近北墙根一个僻静小院当中,老槐树荫凉蔽日,各种建筑和风物构成了幽静的花园景观。


如果再回到一进院沿着东西长街,两座上马石之间垂花门走入二进院,作为内宅,是此院的房产主高姓家人自己及亲属居住。二进院的东西厢房相对而立,东厢房灰筒瓦覆顶,前后门相通,可由此进入东院花园。第三进院,五间坐北朝南的正房,再后有家祠作为后罩楼,供奉着高家祖先的遗像与牌位。


最北边,大院后门开在汪家胡同(现在的东四十三条)。东西长街的最西头,是个宽敞的大院,南墙边是戏台,西墙处是几排桃树。这个院子也有一座面朝南边的大门,开在戏台东侧,由于人们出入不走这里所以平时紧闭,门外缺少了威严阔绰的气派。


旧的辛寺胡同10号院原为高姓家族于民国初筹款购得,在新中国成立后,由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王立明创办的中华妇女节制会迁到北京,资料显示“租用”这里作为会址,但现在的房主说“是我母亲无偿让出东西两院供其使用”。节制会内部设置及人员为:组织部部长刘雯卿、事务部部长张铎、交际部部长刘伟,经济部部长是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的夫人。她们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


该会还创办了一所幼儿园,名为“儿童乐园”,是北京解放后第一家私立的幼儿园。另有一所儿童图书馆、一所建设实习学校,都设在妇女节制会大院内。


这所“儿童乐园”后并入《中国青年报》,成为全民所有制的机关内部幼儿园,刘雯卿带着几位保育员成为《中国青年报》职工,刘担任园长,实际负责人为《中国青年报》派出的干部。


这样,作为花园及戏园的东西两院就成了《中国青年报》幼儿园的园址,二进院东厢房、绣楼底层及书斋成为寝室和活动室,假山、凉亭及玉叶河成为孩子们娱乐的天堂。


由上可见,这座大院的“中院”在我的记忆中印象全无是情有可原的的。据发小高昕说,我们当年是不能进去玩耍的。作为花园的东院,应该是我在幼儿园阶段记忆中最深刻的。而作为戏园的西院,则是因为初高中阶段我又再次入住,所以印象更深刻,其中详情,后面有专文记述。


东院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住在窗外有假山的大宿舍。我的床正好在窗下,午睡不眠时,常望着那假山胡思乱想,期望着“山”里有个什么可爱的动物能够露出头来。这假山还真与我有不解之缘。


最深刻的记忆要算有一次自己偷爬假山,失足滑落,把右臂摔脱了臼。父母闻讯赶来,把我送进医院打了石膏,送回家中。母亲专门为此请了假在家照顾我,我的心情与她相反,暗自窃喜。因为我终于有了好长一段不去幼儿园的机会。


根据发小高昕给我微信的回忆,我应该是胳臂没有完全好,就被送回了幼儿园:“记得在辛寺胡同少年之家(应为幼儿园)时的一天早上,老师将已经到了的学生召集在一起说:小的们,大维维把骨头摔断了,你们跟他玩的时候小心点!我当时就想骨头断了还能来?过了一会儿,少年之家的套院门开了,你妈推着门先进来,一支胳膊吊着绷带的你随之而入。你妈先嘱咐你,不要乱跑,不要打闹!然后对我说,高昕你照顾他点儿啊!这是我第一次受人之托,本能地又看了阿姨几眼。我以前肯定见过她,但无印像。可我记住了她那时担忧的神情。”


发小高昕


根据邱小兵的记忆,我是去厕所是路上,被石子路滑到的。后来为了防止悲剧重演,那条石子路还被抹上了水泥。他说如果我的记忆如果属实的话,那一定是我不敢从实招来自己偷爬了假山。他还记得我曾一把捏碎了他的眼镜。看来他的近视不仅比我严重,而且比我早得多。


大宿舍的另外一个印象,就是其中能摆许多有护栏的儿童床,躺在其间,要隔着两道护栏才能和邻床的伙伴说话。声音稍大,就会被值班的老师听到,厉声喝停。大宿舍的南侧,有一道简易的木门。推开就是一间不大的淋浴间,三四个喷头在南墙一字排开。每次洗澡时,小朋友们要排队进入,依次由梁老师、吴老师或是“大辫子王”协助擦肥皂,冲洗。


邱小兵对于东院的印象要比我清晰得多,比如石子路东面的亭子,亭子东面的假山,再比如活动室的位置和结构,他都能画出清晰的方位图来。原来假山还分作两处,我窗外的假山不过是个点缀的小景而已。


1960年2月,我两岁半的时候,母亲带我去了新落成不久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农展馆。留影背后有母亲的记录,母爱之情,溢于言表。

我在农展馆广场上


我去幼儿园的时候,也正是国内经济低迷,供给严重不足的“三年自然灾害”前后。幼儿园的伙食有点跟不上我的需求。父母怕我营养不良,每周给我带六个鸡蛋,让幼儿园给我加餐。每次周一到幼儿园门口前,父母就把一个小塑料提袋交给我,里面正好能装六个鸡蛋。


我提着那个在当时很别致的塑料提袋,神气活现地走进幼儿园大门。迎接我的老师会赶忙接过去,生怕我给打碎了。每天加一个鸡蛋当时应该是件大事,倒也没有同伴特羡慕的印象。我后来能长到一米八六,是不是与当年比别人每天多吃个鸡蛋有关系呢?


当时幼儿园的伙食内容已不可能一一记起。但印象最深、最馋、最爱吃的是两样:碗糕和苏鱼。那碗糕是一个个小搪瓷碗蒸出来的,吃的时候每人发一把小铁勺,慢慢品味到最后要用铁勺把碗壁刮得一干二净。而苏鱼是一个据说是在宫里御膳房干过的老厨师,把小孩巴掌大的小鱼炸的骨肉酥脆、金黄诱人,色香味都让我们大快朵颐、记忆至今。估计那鱼是裹着面炸的,但我们当时是分不清孰面孰鱼的。


每到周六下午,是我们最为期待的时光。幼儿园大门是全体同伴的目光焦点,每个人的父亲或者母亲都要在那里出现。但是那时大约是“革命”的会议多,加班多,常有父母晚到甚至不到的情况出现,我们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


记得有一次是我小姨来接我,还说要带我去看芭蕾舞《天鹅湖》。我的神气和同伴的艳羡都是空前的。沈军要求我小姨把他也接走,我小姨说:可我不是你妈妈呀!沈军说那你就当我妈妈吧!可见同伴们对周末离开幼儿园的渴望。


当年的小伙伴,我记得除了高昕、沈军,还有唐多、张晓立、殷坚。张晓立后来回忆,我和他在幼儿园经常打架,可他打不过我。这个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苏予阿姨与张晓立在北海


对于幼儿园老师的印象只有“大辫子王”、吴老师、梁老师。其中好像吴老师最厉害,经常是怒目圆睁,让我们不寒而栗。“大辫子王”人高马大,不怒自威。梁老师最为慈眉善目,脾气超好,总让人有温暖感。


高昕:在幼儿园被称为老师的有:白老师(能懂几句我说的广东话)、高老师(喜欢听她讲故事,特别是反特的)、王老师(轻声细语,衣着得体,头发后梳网之,略微驼背,谦卑)、张爱真老师(开朗、镇得住闹将)、张德宝老师(严肃认真性,不苟言笑)、管老师(照顾我们睡觉的守夜人,年轻时应该唱过青衣,后在报社传达室工作)、梁老师(爱憎分明,谁有错马上指出,不留情面。

右二为高昕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在厕所,王斧说了什么,她在隔壁女厕听到,立即高声训斥王斧......我被她带回家过过一个周六夜。王景红老师,大辫子王,最漂亮。干校回来上初三时的准少年之家,她被派来照顾我们。


她第一次来看我们,所有男生都跑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她很理解地说:哟!大小伙子们还害羞哪!她现在与我父母住隔壁。


张青能老师,非常严肃,讲道理时没几个人能听懂。


程育之老师,和蔼可亲,有耐心,有办法。我刚上幼儿园时,嚎啕大哭一路,先被儿童车拒载,因为一车孩子都为我痛哭!我妈只好夹着我走,我仍嚎哭不止,又让一路大妈老奶们为我可怜得掉眼泪。进幼儿园大门后就被叫到办公室,程院长让我妈马上走。两次后我就不哭了!再后来我就自己走着去了。那时我家住在慧照寺二号。


吴文玉老师,一对大眼睛,说话丝声丝气,对非顺民不满时眼球会显得更突出。三里屯时住我家隔壁。


以上是高昕和我在微信上聊幼儿园老师中他的回忆。至于为什么后来见到“大辫子王”都羞于见面,仅留高昕一人,后面的文章也有解答。


幼儿园的另一部分是西院的大操场,这在当年我们心目中超“大”的操场后来居然在我们上初中和高中时再度入住,“大辫子王”又再度出山当辅导员。这些将在后面的“喜报胡同73号旁门”中专文详述,此不赘。

 

幼儿园的最深印象,其实是要算离开幼儿园时。那时只有我一个人要随父母迁居到团中央大院,孤立异常。其他人都是在东四十条一带上学,而我的学校是谁都不知道的地址。遥不可知,便大有被流放他乡的感觉。其实现在看来,东交民巷距离东四十条不过5公里之遥,可对当年活动半径极小的我们,说是天涯海角也毫不为过。所以当伙伴们热烈议论将要进入的学校时,我的莫名自卑感也油然而生。后来曾经一度挥之不去的自卑感,是不是由此而生的呢?


延伸阅读

陈创:为什么反对"形儿"去上学呀?

陈创:黄湖五七干校的少年时光

严向群:永远的苏阿姨

严向群:老培叔

 陈创:还记得四年同窗的那些灵动细节么?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儿童节花絮


弘一法师 李叔同书法












少年回忆

我们这一辈人的北京中学旧事

闵甦宏:贵州都匀三线工厂少年往事

赵建伟:革命时代的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革命时代的性压迫与“作风问题”

余浩:蒸汽火车带走我的少年梦想

张玫:红色少年三度越境投奔抗美援越战场

张玫:十二岁红少年 六千里大串联

王宝泰:什刹海的童年时光

夏新民:我的小学,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罗新伟:我中学时最过错最无知的事

王世浩: 那年月沒有吃饱的只有吃撑的

王世浩:10岁那年我差点成为小右派

蔡善康:饥饿年代的个人体验与记忆标本

蒋国辉:大饥荒记忆

沈乔生:五类分子的子女

杜欣欣:我的苦难深重的"右派"父亲

陈小鹰:我的母亲亦父亲

段英贤:童年的蒙古旧时光

一组罕见年画,珍藏着我们的童年

季思聪:文革中师大女附中的恩师们

周大伟:“红色海洋”中的童年记忆

张海惠:花溪水赤城山——怀念父亲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北京顽主们的血色青春

王冀豫:我是杀人犯—— 一个红卫兵的反思

米鹤都:大院的精神文化

米鹤都:记录红卫兵一代

米鹤都:老外红卫兵父亲获周恩来道歉

米鹤都:反思文革不应先追究未成年人

马小冈:从对联 · 老兵 · 联动说起

马小冈:“联动”冲击公安部真相探源

王世浩:一份红卫兵大串联的真实记录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王宗禹:我目睹了毒打老师父母的野蛮暴力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美女不论出身)

北影大院 : 荒唐而残酷的文革日子里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