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 | 陈创:你还记得四年同窗的那些灵动细节么?

2018-04-07

作者 陈创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陈创,山西财经学院78级贸易系毕业。1982年分配到农业部工作。后经北京二外旅游研究所、中青旅、中旅等单位。去年退休。


原题

 78贸易人物素描


                                

大学四年,师生近百。凝神追忆,音容如昨。惜不能画,以文代之。


1. 洒脱


班长建设。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报到后的集体宿舍里。他随梁老师来查房,毫无寒暄客套。讲话干练,不拖泥带水。


时间长了,发现他比我还不在意衣着和修饰,直楞楞的头发很长了也不去理。穿西装,从没见他打过领带,常像穿衬衣一样,挽起一个袖子来……


四年班长,他自己全不在意。聊起天来,女同学的身材,男同学的私情……无话不谈。不经意间,去他宿舍侃大山,成了我课余时间一项重要活动。


他的口头禅,让我记了四十年。每遇别人要大惊小怪的事情,他都会说:“毬,还不就是个这(读“仄”)!”


2. 幽默


大二时,我把晚餐前的锻炼改成举哑铃。


某日下午。我刚举了两下,守江走过来。我一边举哑铃一边问他:


“昨天晚上电视演什么啦?”

“《虾球传》”


“好看吗?”

“嗐,瞎球演,瞎球拍,瞎球看……”


3.栋梁


入学不久。

一日我路过传达室。听见门房老太太与梅生的一段对话:


“小同学你几岁啦?”

“十六。”


“哎呀,可真了不起!”

“有啥了不起的?”


“十六岁就能上大学,将来你可是国家的栋梁啊……”


4. 方言


大一大二时,我们宿舍门口,经常会响起这样嘹亮的喊声:

“噫~僧(发四声)!”


让我想起《西游记》中某角色见到唐僧的惊喜……


联想归联想。

那是西霞在叫她老乡呢……


5. 灵感


某日午。打饭归来,往宿舍走。


同行的公微,忽然发现前面有“情况”:七七财金一北京小女生,穿了条崭新的喇叭裤。这无异于灵光乍现,点燃了公微的音乐细胞。他开口就唱:


“嗒嘀嗒,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6.兰芬


文烨喜歌。经常盘腿坐在上铺低吟浅唱。


还记得他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兰花花》。


“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的采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


一曲未了,就会被对面上铺的慧忠打断: “是不是想兰芬(文烨的未婚妻)了?”


7.辽西


基础课的语文老师,最爱讲爱情古诗。特别是这首: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那老师能讲得如醉如痴……


回到宿舍,就有了这样的对话:慧忠:


“杜子(文烨昵称),杜子!” 无应声。


“杜子,你是不是到辽西啦?”


8.将军


一日,宿舍里的晋南地区同学,聊起他们的老乡克信:


“你们看他像不像个将军?” 克信的形象凸现脑海:


浓眉大眼,微胖,背头,不苟言笑,说话有板有眼……


确实有不怒自威的风范。


9.事故


大一第一节体育课。程老师嘱:全班跑步到校外田径场。然后分组测百米。青云百米未跑完,肌肉拉伤。程老师大为不解: “让你们跑步过来就是代替准备活动,怎么可能还会这样呢?”


大四等分配。酷暑中,班里成群结队,骑车带人,去了晋阳湖。我游了一圈,上岸晒太阳。只见青云在浅水处出没,忽地就没了身影……


几个同学呼喊着冲了上去。


我只站起来说了句:“这么浅,怎么可能,青云逗你们玩呢吧……” 没想到捞起的青云,已是满面通红……


10.赌酒


大一第一学期末。同学们都在张罗着往家里带山西特产——酒和醋。


一日下午,我去二楼蔺哲宿舍串门。他正在摆弄小瓶的竹叶青。聊起酒的度数,他忽然向我发起挑战:


“你如果能喝了这瓶酒,我输你五毛钱……” 旁边还有同学在起哄。争强好胜的我,拧开瓶盖一饮而尽。然后抓起桌上的钱,奔回宿舍。


躺在床上静等酒劲发作。


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来……


11.刮痧


大一入学后不久。某晚上吐下泻不止,频繁去厕所而无果。


文烨奋而从上铺跳下,按我在床,取硬物刮背。半小时后显效。一觉到天亮,病症全消。


感佩。


12.血型


午间自习。


无意间,瞥见邻座一男生在写小说。索看未果,起争执。我年少气盛,大嗓门。被劝开。


晚上便传来张颖的评论:


“陈创跟我们不是一类人,肯定是AB型血……”


13.期刊


大学期间,记得益民、利民爱订期刊。


益民订《人民文学》《大众摄影》。我常常借来,爱不释手。


利民订《大众电影》。一周末学校放电影时,我爬到他上铺一览无余。同学们观影归来,我感觉大赚:他们看一部,我看了N部。


14.跳跃


大学四年,《资本论》学了三年。自以为下功夫最大,得“老马”“真经”。


偶见兆峰考卷。他不仅字迹端秀,不仅敏锐地发现了《资本论》中深藏于逻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而且将其与专业紧密结合,阐述了他对商业经济核心内容的认识……


山外有山。 


15. 监考


大一期末,基础课古汉语考试。


我在认真笔答,监考老师却在我身后盯着考卷不走。


直到盯得我心里发毛,扭头问老师:“我没有作弊呀?”


“我在看你钢笔字呢,写得真不错……” 虚惊。


16. 篆书


不知道是从大几起,班上习字成风。


一日,见后排的兆峰在练字。凑过去看,惊艳:


“哇,这小篆写的,真是漂亮!”


二零一二年同学聚会,见兆峰。旧事重提,轮到他惊讶了:


“我练过篆书吗?”


17.换歌


七八年岁末,全校歌咏比赛。


团支部书记来问我:“唱啥歌好啊?”


 我给她分析:“建国三十年,里程碑的合唱是东方红大歌舞,其中最抒情的是《抬头望见北斗星》,又和比赛主题吻合……”


她又和副书记商量。否定了我的动议,唱《延安颂》,获大奖。


18.领跑


小冉,皮肤黝黑,一口津腔,酷爱体育。大一体育课测百米,两人一组。为提高成绩,我要求和小冉一组。起跑后我紧追不舍…… 结果他12秒多,我13秒多。我的最好成绩……


领跑奏效。


19.食堂


第一天入校,中午去食堂打饭。


食堂外阳光灿烂,里面却黑不隆咚,空旷,无桌无椅……


也不尽然。一张方桌上放只大盆,盆内几只长柄铁勺。不时有同学过去,㧟出半勺盆中物倒在自己的饭盆中。近前端详,方知是稀释了的醋……


走出食堂,门前右侧墙根下,几个蹲在那里的同学,边吃边聊,兴趣盎然……


20. 愁


入校的第一个晚餐。


一碗棒子面粥,一个窝头,咸菜少许。


我看着直发呆,不知怎么下咽…… 坐在我对面的老戴发话了: “你如果想回北京,现在退学还来得及……”


21.肉与菜


学校午餐,千篇一律。土豆不削皮,切块;白菜帮子,切块;肉,一两片。


慧忠在我上铺,看我吃饭,观察入微:


“你每次吃饭都是先把菜里的肉挑出来吃了,和我正好相反……”


22.硬座


乘火车去华山。为了省钱,选择了慢车硬座,真正的条木钉成的木椅,缝隙甚多。车上尽是挑担子的老乡,也是奇观……


下车后浑身搔痒,后来发现是真正的瘙痒,最后找到跳蚤……


回到学校,全数衣服开水烫过。幸好是暑假,衣服不多。


23.逃票


高中毕业去泰山,第一次火车逃票。华山是第二次。 谁知这慢车查票甚严,次数频繁。 第一次,我迎着查票员走过去,查票员问,我往前面一指,说在座位上的书包里,逃过…… 第二次,恰好是停车时间。我从此门下,绕到彼门上,逃过…… 第三次,干脆躲到厕所里。查票员怎么敲门也不开……


24.孟塬


见去华山的车票检查甚严,估计出站难以逃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在华山站前的一个小站孟塬下车,跑出去买了张几毛钱的车票。


人算不如天算。哪知华山站根本没有检票口,可惜了那几毛钱。也记住了孟塬这个无名小站……


25.寄放


我第一次寄放行李,就是去华山。 华山脚下,有老张的老乡。老张主动提议:为爬华山轻装,行李可寄放他老乡家。结果书包摆了一大堆,大家甚喜,身轻如燕……


实在想不出,我们那时会有什么行李需要寄放呢?


26.通铺


夜宿华山北峰顶。 记得是个庙庵侧殿,一溜大通铺。下铺稻草,上盖床单。每人一元。 由于那天上山人多,明显超售。我只能侧卧,未敢翻身……


27.翻身


前夜睡觉未翻身,第二天就来到了著名景点“鹞子翻身”。 这是一处上部凸起,下部凹进的危岩。一根粗锁链沿危岩上凿成的石磴而下,惊险异常……


我和利民,不顾众人劝阻攀缘而下,来到下棋亭。返回时下起小雨,我倆躲在危岩凹进处避雨。风声雨声呼喊声…… 同学们以为鹞子都要翻身才能上来的危岩,我倆又像昨晚翻不了身了呢……


28.当归


华山遇雨。没有看到日出,也没有满意的留影。我提议山顶再住一晚,只有力文响应。


如愿以偿。日出,雨后初晴的千尺幢,绝壁上的长空栈道…… 下得山来,我和立文一路高歌当时的流行曲《当归谣》,其中的复句至今还记得: “当归哟当归,当归哟当归……”


歌声在山谷中回荡……


29.新解


某年暑假,铭基欲往京城探亲。想买半票,无京籍学生证,结果却如愿。事后他告诉我: 那天午睡,我躺在蚊帐里睡不着。苦思冥想,计上心来:学生票不是买了可以退了再买吗?不是中间要盖一个小圆形的'退'字章吗?赵公微不是会刻图章吗……”


一人小计,一人雕虫 ……成语新解。


 30.大气


大三暑假,携弟游华东。


行前想起益民有台国产东方135胶片相机,未加思索,登门去借。益民也是未加思索,当即取出奉上。


多年以后玩上摄影,才知道相机如爱侣,谁愿外借?更何况当年极端匮乏的年代…… 感佩!


   31.旧影


大一去晋祠。

晓燕同学不仅执机抓拍,而且暗房冲洗。 画面中人物生动。有的像老师,有的像学生……历史在这里定格。


 32.名言


初入校园,年少气盛。常常对同学出言不逊。


一日去晚自习前,与对面上铺的文烨谈心,他送我一句话:


“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我工工整整抄在蓝皮封面的教材上,下面加注:“——内蒙古名言”。


33.书签


毕业在即。


想到各奔东西后,不知与同学何时再相见,硬笔题写书签分赠同学……


三十年后天津遇大勇,他不仅清晰地记得此事,而且说书签保留至今…… 没有之一。


34.开始


与益民提毕业时赠书签事,他居然也清楚地记得:


“那是一个北京出版社的书签,空白处你都为每个人写了不同的赠言……”


让我意外的是,他继续说:


“你给我写的那段是:'大学毕业,只是学习的开始……'这句话对我后来影响很大……”


 35. 愧对


毕业时,大勇因病而留在七九贸易。他仍不忘赠我一个精致的笔记本留念,扉页竖题:


“陈创同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杜大勇”


可惜,我没能像他保留我的书签那样保留至今……

  

  36.糊糊


大三停课,有偿劳动。我和老戴想趁此机会回京。梁老师有先见之明,宣布劳动的同时明言:不准请假。


老戴自有高招。晚上,拉上我直奔梁老师家。梁老师开门,大感意外。安顿我们坐下,忙不迭进了厨房。我和老戴面面相觑之际,梁老师端出两个大海碗。低头看去,是两碗面糊糊。


想想我们晚餐棒子面粥加窝头,糊糊,大餐。


37.PS


一天中午,王鸣借了个相机,拉着我去操场拍照。摆完pose洗出来,觉得没有排球太假。在底片上涂个黑点重洗,算是当年的PS。


四十年后翻出来,加上个排球的照片,是今天的PS。


38.起哄


第三任英语老师王晋平,年轻漂亮,像学生。有一次她来单独找我辅导英语作文。教室人多,便去了我们宿舍。宿舍里的同学见我们进来,惊讶之余,一哄而散…… 王老师没讲一会儿,又进来个同学。


我们抬头,他自先尴尬起来,转身退出。


晚间就寝,重提此事,一片起哄声……

 

39. Dog


第二任英语老师周大欢,戴白边眼镜,文弱书生状。听说他不安心工作,全力在准备研究生考试。


计统系有好事者,在食堂门口公告栏前贴出小字报。说周老师成天教些猫啊狗啊的单词,与学业无关,要求换老师。


周老师贴小字报反击,列出dog 的用法几十种…… 师资匮乏,无人可换。争端也无果而终。


40.唛头


第一任英语老师林连夫,归侨。年龄不详,白发苍苍,走路有点颤颤巍巍。 他自编的商务英语教材,深浅不一。中英对照中大量舶来语。至今只有一个单词我还记得: mark……唛头。


四十年后百度一下:唛头,音译名词,即“mark”头。1.商标的意思,2.进出口货物的包装上所做的标记,取自英文“mark”。 

 




 78 贸易人物素描

(续)



    1.调侃


为征文活动,恳请老覃出山。老覃答:“我记性不好,而且笔拙。”     我再三请求,他终于松口: “78贸易的事,我只记得你卖给我 《英语5000 单词记忆法》。就写这个吧……”


 我说写啥都行。老覃找补: “后来我才知道,你卖给我是因为你都背完了。所以后来去了旅行社……” 


我据“理”力争: “是因为你带工资我不带工资,我没钱买饭票啦……”

      

2.易稿


向东同学,大学四年无交集。四十年后谈征文:“我的稿子都改了三回了,儿子还是通不过,可不容易呢……这朴实,没有之一。


    

3.座次


益民请同学吃饭。上座时我不经意地坐到了上首,义生调侃道:“怎么?今天是你请大家啊?”


2018 年我召集同学聚会,义生执意做东。一进门就坐在下首买单的位置…… 水泊梁山,他烂熟于心。


   4.戏谑


席间,众同学都已酒足饭饱,正谈笑风生。见义生余兴未尽,老麦逗他:“看来这饭真是你请大家啊,吃自己的更不能浪费呢……” 笑声绕梁。  


5.言健


毕业三十周年,同学们聚会张家口坝上。地主国剑,侃侃而谈。轮到班长讲话:“我也就没啥说的啦……人家国剑安排得好,讲得也好……”全班笑喷。


6.输赢


年青气盛时,拼酒不让人。义生每每先声夺人,结果华丽转身。某次他故技重演,我佯装恼怒:“要么你把杯中酒喝了,要不你就从桌子底下钻过去……”


话音未落,义生撩起台布就钻。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事过多年我忽然想问自己:谁输谁赢?


7.洪钟


四十年后同学聚会席间,忆起当年歌咏比赛获大奖的朗诵词,朗诵者之一王鸣,声若洪钟:“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虽然诗出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四句,可紧接朗诵词的开篇,天衣无缝:“放一放手中的书本吧,松一松紧绷的神经。自古春秋多佳日,登高必增爱国情……”


朗诵词作者老覃忆读这一段,缓慢低沉,似大吕。这开篇,表演时该是稽征然朗诵的……


两段在“登高”上找到契合点,形成了朗诵词中的“起”和“承”。七八贸易的“洪钟大吕”,石破天惊。当场赢得一片掌声,满堂喝彩!获大奖,实至名归。


8.英文版


大一暑假回京,去《红旗》杂志社向苏星请教专业学习问题。他的回答言简意赅:“学好资本论和英文就好啦……” 


听他的话,找了本英文版的资本论来读……三十年后游洛阳,良志旧事重提。我才想起当年。


他可真好记性……


9.如烟


自以为记忆力好。


当兆峰秀出我当年送他的照片和后面的留言,才知道四十年前的许多往事,已经真的如烟而去,印象全无。


留住记忆,留住人生。





言犹未尽


陈创



坐在出差的航班上,仍在回味着不久前结束的78贸易同学毕业二十年后的聚会。


座谈会上,我被轮到第三个发言。面对老师,诚惶诚恐;面对同学,百感交集,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寥寥数语,又颇感词不达意,言犹未尽。现在静下心来,总想怎么弥补一下这个遗憾。我想这一定不是我一人的感受。但愿这篇随感不但能亡羊补牢,而且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同学在网上畅所欲言,为我们这次难得的聚会锦上添花。


有句古人的词,正可借来描述我聚会时的心情:“(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除了北京、太原两地的同学外,许多同学我都是二十年后第一次见面,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更因为有两位同窗先我们而去。见到同学们,又不禁想起了二十年前参加袁存慧同学遗体告别仪式的情景,并由此深深体验了那句俗语——黄泉路上无老少。望着大家欢乐的容颜,我真想大声说:世间还有什么比健康快乐地活着更美好呢!


 有句现代作家为古人写的自述诗,大约可以概括我过去的二十年:


*本文作于 2002年秋,毕业二十年聚会之后。感谢姜琰同学留存至今。

 

“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面对师长,万分惭愧。不必讳言,那天桌前的两排老师,在我眼中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旧貌难寻;而老师们所授之业,我也大多完璧归赵。只记得那位教商品学的卢老师,当年他所讲的不知是哪位古人的一个对子——“不淤于临摹,而工与独创”,让我脑袋里像照进一束光一般。毕业回到北京不久,我就请一著名书法家将此言写成条幅,悬于座右。正所谓功夫在诗外,卢老师所讲的商品学,我早已浑然不知,可他也许是无意中所讲的治学之道或是做人的品性,却能让我铭记二十年,乃至铭记终生。我实在不敢说在工于独创方面有什么成绩,但那一定是我生命中的航标灯。


隋朝智顗大师在《法华玄义》里的名言,权且算做我与同学们的共勉吧:“心能地狱,心能天堂”。经过这二十年商品大潮的洗礼,名利、地位等等身外之物,于我们眼中应已不再那么显赫;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师生之情却日益显露出其永恒光辉。我想这也正是能有9 0% 以上的同学参加此次聚会的真正原因。尽管在聚会中,仍有同学会刨根问底地问我家中的房子有几平方米。但从更广泛的交谈中,我已能深深感受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已进入了这样的境界: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古人尚能将人生感悟得如此透彻,更何况我们呢。


人生苦短,惟愿同学们时时都能有个好心境,日日都能享受健康,平安,岁月静好……


摘自山西财经学院贸易系78级集体创作

《七八贸易的记忆》,本号获许可推送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李立昂:我用胶片记录了她们的豆蔻年华

朱志宏:我难以忘怀的地质实习

吴丕:我在北大上学期间画的速写

侯建刚:1980年暑假南中国壮游追忆

邹坚峰:那年冬天,你走向考场

黄永红:我报考北广播音系却错失面试机会

卌年丨江佐中:放牛娃的春天

王金玲:从小立志做一个"写文章的人"

郑丽萍:我的高考作文在中央电台连播几天

纪平雄:改变命运的二十天

彭澎:应届生没有优势只有压力

何学忠:我的高考我的痛

邵学新:跨越十三年的两次高考

朱志宏:我难以忘怀的地质实习

张耀祥:四十年后重聚首,回眸刻骨那段情

郑启五:一名炊事员的大学梦

俞微:大叶榕的新叶

北大经济系77、78级同学相聚深圳

彭艳:一张历史照片引起的回忆

青春芳华,四十年不老的神话

陈小鹰:1980年代初期之复旦大学影像

他们的大学故事,也是77级的青春记忆

刘大椿: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

陶景洲:我的同学李克强

陶海粟: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

周慕冰: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乔凯华:我们给邓小平写信要求“专升本”

雷飞志:猪肉、香烟及那年高考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郑忆石:我看到考场赶出去一个作弊者

詹国枢: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复旦数学系77级:在新世界门前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