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年丨彭艳:一张历史照片引起的回忆
老编的话: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和“校园”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彭艳,生于北京,长于北京,1978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中央党校图书馆工作,1991年底调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曾担任期刊部主任、副馆长,研究馆员(正高职称),2014年退休。
在中国照片档案馆和北京大学档案馆中,都珍藏着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10月4日,这一天是北京大学78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照片中最左边的女生就是我,当时19岁。
那一天,学校的迎新站就安排在北大最大的学生食堂。我在这里办好了入学的一切手续,戴着白底红字的北大校徽,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渴望。
这时,有位40岁左右的老师走过来,他说他是北大宣传部的(最近我才知道他叫桑祥森,在北大宣传部负责摄影。桑老师已于2017年3月因病逝世),提出希望给我们新生拍照,我们同意了。他让我们图书馆学系(现在叫信息管理系)的几个同学和在场的东语系的几个老师、同学从大门内往外走,我和同班的另一个女生拿着大旅行包,开心地走着、笑着,留下了难忘的历史瞬间。
过了几天,桑老师就把照片送给了我,当时我以为它只是一张普通的入学照,没想到后来它不断地被各种报刊、展览所采用,这时我才意识到它是一张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照片。
参加高考前的彭艳
尽管这张照片的拍摄纯属偶然,但它已经成为恢复高考制度后大学生入学的经典照片却是不争的事实。时光飞逝,转眼间近40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想起难忘的高考和大学生活。
1977年12月,我作为北京十一学校高二的学生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全国第一次高考。我考的是文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心情比较放松。1978年2月,我高中毕业,主动要求到理科班复习。不久后,第一次高考的成绩公布了,我考了319.5分。当时社会考生的录取线是280分,而在校考生是323分,我只差3.5分。文科班的老师对我说:“你的文科成绩很突出,如果考文科,肯定可以考上最好的大学。”我和妈妈都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于是就马上转到文科班复习,这时距离高考只有三个多月了。
1978年7月,我第二次参加全国高考。这次考试我的心情比较紧张,感到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了。但试卷发下来我就立刻放松了,全力以赴地答题。
1978年8月中旬,我收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填报的第一志愿。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紧张愉快,也令我终生难忘。因为我们系的录取分数是北大当年文科系中几个高考分数最高的系之一,我们班50个同学中不少人都是各地高考中的文科状元,除了7人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他人都工作多年,他们思想成熟,知识面广,我感到自己与他们相比,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
在开学典礼上,校长说:“北大最引以为傲的,是我们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图书馆。”上北大四年,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作者在未名湖畔
当时给我们上课的教师,很多是19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衣着朴素但仪容整洁,颇有学者风度。给我们讲授《中国文学史》的是北大中文系的赵齐平老师,他讲课生动风趣而且多才多艺,介绍唐宋诗词时,他当场给我们清唱一段。《中国通史》课是由北京师范学院宁可教授主讲的,宁教授是北大毕业生,著名史学家,常应邀在北大授课。当时中文系、历史系和我们系的学生一起在大阶梯教室听课,大约有200多人。宁教授讲课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每次下课铃响,他的最后一句话正好讲完。他的博学多才、训练有素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北大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名列全国高校之首,我们在课余时间常去图书馆借书和自习。因为学生多、座位少,所以必须早点去图书馆占座位。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确实比在宿舍学习效率高,图书馆成为我上大学期间最爱去的地方。
与现在的大学生相比,我们当时的生活条件是比较差的。刚入学时,食堂里没有桌椅,买饭后常常坐在地上吃饭,或者端回宿舍吃。宿舍一般是8平米左右,6人住,上下铺。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插过队或在建设兵团劳动多年,他们知道现在有上大学的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非常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时间,大家基本上就在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之间活动。
大学时代的作者在公园游玩
77级、78级大学生是中国教育史上非常特殊的群体,由于当时高考的录取率只有6%,能上大学的年轻人无疑是同代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上大学时自律勤奋,而且大学毕业后更加发奋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大学毕业已有35年了,我们班不少同学早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的精英人才,改行从事其他职业的同学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8年是我们78级大学生入校4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班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学都准备齐聚北京,追忆往事,共叙友情。我深知是大学同窗四载的深厚情谊将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岁月如歌,青春美好,同学友谊地久天长。
2017年4月,作者(左1)和同学回到曾住过四年的北大宿舍楼前
原载首都师范大学离退休干部处《秋韵》杂志第43期
本号获作者许可推送,图片由作者提供,特此鸣谢
北大新三届专辑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