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何勤华:当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

2017-07-03 蒋安杰/何勤华 新三届

老编的话: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和“校园”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人物简介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84年12月,华东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法制史教研室任教至今。1998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16年。研究领域:法律史、法学史和比较法的教学和研究。


何勤华

        

原题:

追法治梦想行法治之路
——访北大法律系77级学生何勤华


        现在的90后、00后,可能根本无法想像,40年前的1977年,那个年代的大学同学年龄会相差十几岁甚至更多,可能更无法想像同一天走进大学校门的同学,却已经有各自的人生经历。如同北京大学法律系77级入学30周年庆典通知中所说:“我们中间有共和国的栋梁,有学界泰斗,有睿智的立法者,也有严明的执法者,有声誉显赫的企业领导人,也有经验老道、判断精准的优秀律师!真可谓是群星闪烁,光照神州。”


        作为1977年高考大军中的一员,如今回想起来,何勤华教授仍然感慨万千,甚至对很多细节念念不忘。他说:“1978年2月28日,我们怀着憧憬与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度过了人生历程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何勤华当年的准考证。


        何勤华回忆说:“北京大学法律系77级,是一个富有感情的班级,也是一个充满友谊的集体,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大学中最大的班,共有83位同学。4年学习中,长期担任班支部书记的林以翠(因为这个名字太像女士的名字了,陪同领导一起出差实在是不方便,故后来在领导的要求下,改名林栋梁,取国家之栋梁之意)、班长刘和海(当时来读书时,已经有了3个儿子。班里还有一位有3个儿子的同学是冯殿美)、学习委员傅长禄、生活委员赵国玲,有聪明绝伦、风流倜傥的谢思敏、谢维宪、刘凤鸣、陶景洲、杜春、赵汝琨、李洪海、徐杰等,有江南才子陈兴良,有“江苏二顾”顾功耘、顾雪挺,有侃大山超人、给大家带来无穷欢乐的丛培国,有苦行僧姜明安,有边走路边背英语的李克强,有运动健将兰晓梅、刘德权,有公安局长袁塞路,有学习4年练了4年武术的张恒山,有关心同学细致周到的李华云、牛嘉,有每周必给女友写一封情书的丘征元,有喜结连理相亲相爱终生不渝的王志勇、李俊玲夫妇,有班级的小妹妹、当时才17岁的宋健,有外慧、内秀、形象美的严冶、翟建萍、苏岩,还有当时男生在私下里都公认的长得最美的“漂亮姐”王燕等等。

 何勤华与同学。


哈哈

最美:乡里无私补课的老师

1



        记者:何老师,您是当年参加考试并被录取的北大法律系77级考生,能否先谈谈当时参加高考前后的一些情况。


        何勤华:好的。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正好在上海市川沙县(现为浦东新区)下属虹桥人民公社(现并入唐镇镇)担任团委书记。那时虽然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已经被粉碎,但国家的整个政治环境还是比较“左”,制度和思想也比较僵化。我们生活在农村的青年,信息不是太灵通。


        在夏天时,我们听说今年仍然以“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大学生。一直到10月中旬,才突然接到上面通知,说今年的招生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要恢复“文革”之前的高考制度,并且马上就要进行。当时大家一片欢欣鼓舞。


        记者:那你们得知这一信息后,有没有参加各种高考补习班之类的,乡里有没有举办一些辅导,帮助你们复习、补习?因为我想在“文革”那种环境中,你们当时中小学的基础知识可能难以应付高考。


        何勤华:接到上级通知后,我们乡里的几所中学就紧急动员起来,许多老师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利用周末和晚上业余时间帮助愿意报名参加高考的年轻人补习语、政、史、数、理、化基础知识。有些老师已经退休了,此时也出来参加补习和辅导。因为大家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太久了。


        就我而言,由于担任乡团委书记,因此一方面有许多会议和政治学习任务,许多时候无法请假去参加辅导;另一方面,我这种团委书记的身份,户口还在生产队,不吃商品粮,也不算事业单位编制,还是农民身份。所以一年中被要求参加农业劳动160天以上。


        但虽然如此,我还是尽一切可能去参加补习,有些题目在后来的考试中还遇到了,得了不少分。所以我至今仍然非常感激我们乡里几所中学中那些为我们补课的无私的老师。


哈哈

最差:数学只考了28分

1




        记者:听说1977年的高考是各个省、市、自治区自己命题的,也不考外语,语文中也没有古文的题目。不知你们上海的情况如何?


        何勤华:大体是这样的,不考外语,语文中有一段古文点校翻译,但不计入总分。当年10月下旬我们报名以后,12月11日考数学和政治,12日考历史地理和语文。当时考场都设在县里,所以我们考试也都是赶上十几里路到县里。


        我第一天上午的数学考得不好,大部分题目都做不出来。下午的政治因为都是平时政治学习中接触的,所以考得还不错。第二天的历史、地理都反复背过,所以也考得很好;到下午考语文时,前面是10分的4道“改错”题,不是很难。后面90分是可以选择的两道政论文题:第一道题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第二道题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我毫不犹豫地选了第二题。因为我对此感触太深了。


        后来入学后,班主任告诉我,我的数学只有28分,全靠其他几门课的高分,把总分给拉上去了。



        记者:是啊,你们那时确实不容易。听说你们班里其他同学也有这样的情况。而且好像许多同学第一志愿还都不是报考法律,报考的都是其他专业,录取时转过来学习法律的?


        何勤华:是的。我当时第一志愿报的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第二志愿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当年北大来上海招生最初没有法律专业,后来追加了两名法律专业的名额,我就转过来了。


        其实,我们班级的其他同学如武树臣、陈兴良、李克强、张恒山等,第一志愿也都没有填写法律。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不仅考试情况和报考专业等与现在有很大不同,而且由于“文革”彻底否定、摧毁了法治,所以年轻人包括整个社会都不知法律为何物。


        1977年虽然有3所大学的法律系即北京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和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恢复招收法律本科生,但总人数只有193人。即北大法律系83人(不分班)、吉大法律系60人、湖财法律系50人。


        我记得,北大法律系当时在学校各个系中是最弱小的,与图书馆系差不多,和今日法学院的巨大规模是无法相比的。

2002年大学毕业20周年庆典,何勤华和李克强同学(左)。


哈哈

感悟: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

1



        记者:听您这么说,真是感慨良多!所以77级这一届大学生是国家恢复高考、恢复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国家的法治建设、经济建设等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建设者,您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吗?


        何勤华:1977年恢复高考,不但使27万多学子彻底改变了命运,更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新风尚,从而在整个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学知识、学文化的热潮。我的第一点感悟,就是无论身在何处,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放弃自己的追求,放松自己的努力,我坚信,知识可以改变个人命运;第二个感悟就是,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如果不粉碎“四人帮”,不结束十年“文革”,不恢复高考制度,那么我自己再怎么每晚读书、自学,也进不了大学。我可能会在某种技艺方面有一点成就,但参与到国家的学术和法治建设中是不可能的。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作为年轻学子,必须要密切关注、热情参与国家的发展进程。而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发扬民主,加强法治。要使我们的法律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和想法的改变而改变。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这些话语成为我们这一代法律人追求的梦想。良法之治,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些法治的基本内涵的逐步展开和最终实现,就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尤其是法律人的梦想和坚守。 


(原载《法制日报》6月7日,记者蒋安杰。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版权请与后台编辑联系)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珊伊: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一张北大旧照片,牵出40年前高考记忆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宋家宏:高考,让我此生与书为伴

徐小平:生命中那盏明灯

詹国枢: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翁大毛:难忘我的高考岁月

复旦数学系77级:在新世界门前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复旦78级同学黄山巧遇邓小平

舒修:追忆复旦新闻系墙报“前哨”

冯印谱:一个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小学毕业的四哥,

连续三年高考成绩过了重点线

谢迪辉: 其实我们学的都是“屠龙术”

梁志全:那次火车旅行让我茅塞顿开

曹放:感恩时代的幸运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周振华:拼搏三年走进心中圣殿

明瑞玮: 我被高考撞了一下腰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吴畏:我的高考,1978

周大伟: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高宽众:我考上了政法界“黄埔一期”

侯建刚: 歌乐山下的"西政78级神话"

应亚平:默默自学机会终于降临

王俐:高考第一天我迟到15分钟

于泽俊:我的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李杜:一张小饭桌送走四个大学生

陈海林:拿到录取通知书前一天,

我在杜甫草堂见到邓小平

段英贤:保存40年的一张准考证

杨鹏程:跨越13年,我参加过两次高考

周林林:老师押中了那年的高考作文题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陈海贤: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

张效雄: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盖生:1978:入学记忆回放

他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

当年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上)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下)

樊克宁:1977年恢复高考的来龙去脉

陈平原:说出你我的故事

1982版中国大学生

《那三届》:中国高考的记忆

李水山:"77级"自画像:

我们承载着时代精神

尹俊骅:高三那年废除高考,

我们连夜致电毛主席表忠心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