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丨哈晓斯:那年冬季的特殊高考

哈晓斯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简介

作者在1966年

        

哈晓斯  广西桂林人,生于安徽合肥。1968年12月到安徽省宿松县插队,1971年3月返城进厂。1978年2月考入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77级,1982年1月毕业后曾任《中国劳动保障报》新闻中心主任、首席记者,《中国劳动》杂志常务副主编、高级编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原题

那年冬季的特殊高考



作者:哈晓斯

原载作者新浪博客



当年高考并不公布考试分数,只通知录取与否。以致多年来,高考究竟考了多少分还是个谜。去年机关整理档案,我恰好在人事处,说起此事,被允诺查阅。始知隐秘半世纪的四门功课考试成绩:语文最高,为75.5分,其次政治71.9分,以下是数学62分,史地61.25分,总分270.65分。被第一志愿安徽大学中文系录取。




夏季考试,秋季入学,向来是近代中国有大学以来的惯例,而我们这一届的高考,居然安排在寒冬腊月。这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也叫七七级。


几年前,我在整理书柜时发现一张发黄的准考证,颇觉珍贵。刚进入12月,就在同学微信群中悄悄晒出,瞬间勾起同学们的回忆。接下来,又有两个同学先后晒出准考证,而它们竟然与我的准考证不一样。


不仅编号、款式迥异,而且连准考证发放机关都不同。我是合肥考生,准考证落款是"安徽省大专院校招生委员会",而另一六安金寨女生史辉(安徽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的准考证则是"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同属安徽省七七级考生,准考证何以差别如此之大呢?而我俩又与滁州凤阳的考生刘以林(著名诗人、雕塑家)的也不一样。


合理的解释是,1977年夏,在高考停滞12年之后,邓小平毅然决定恢复高考,百废待兴,来不及统一印制准考证,只得由各地市自行印制。至于发证机关名称不同,应系失误或印错所致。



时间转到1977年,粉碎四人帮刚过一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出高等学校恢复高考消息,并配发社论巜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那时北京的报纸第二天合肥才能看到,查我当年日记,果然有此记载:


10月22日星期六,晴,报载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即将开始,我打算报名,但不知结果如何。


两天后日记里又写道:


10月24日星期一,晴,我初步决定报考大学。准备考北京大学中文系……


由于高考突如其来,随之的复习也很紧张。我那时在安徽丝绸厂上班,只能在上班之余捡起课本恶补。日记中保存了几段复习迎考的概况:


11月11日星期五多云

继续复习数学,困难不少,丢了十一年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11月12日星期六晴

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数学了。我准备把高中数学课本通读一遍,然后再抓住几个难点重点复习一下。政治、史地则挤时间复习。


11月14日星期一晴

今天一天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基本原理及常识。


据日记记载,高考是12月10日开始的。当时我家住在安大北门对面的三里庵小区,考点为合肥三中。高考头夜,抑或是激动抑或是紧张,竟然彻夜不眠。早上昏昏沉沉,母亲准备好的早餐也没心思吃,蹬上自行车就直奔三中而去。当天上午考语文,记得作文题二选一,一是"跟着华主席,永唱东方红",二是"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谈起"。我选的是第二题,考题出自叶剑英"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励志诗。


或许因为头天没睡好,做完语文知识题,接着做作文,时间很紧张。记得那场考试还剩最后5分钟时,考场响起提醒铃声。当时作文正在紧张思考写作中,照原来思路写下去,肯定写不完。我急中生智,草草结束阐述,加上几句展望未来的话,并以省略号匆匆结尾。据日记记载:"昨夜失眠,上午作文差点没写完。"



忽忽四十载过去,至今依稀记得那天三中考场人头攒动的情景。许多下乡插队时认识或面熟的同龄人,相互打着招呼。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在考场附近,还有一两个警察站着,让我们这些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学生感到惊奇。中午,母亲让七弟骑车送来用棉衣裹着的饭盒,有鸡蛋和热气腾腾的饭菜。


当天下午考史地,即一张试卷,历史、地理各占一半。11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


从1966年算起,高考中断12年,积压下来数百万考生。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对年龄有所限制:即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但教育部文件加了一句:"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


那年我28岁,只能争取享受"但"字所规定的资格。好在当时,我正热心于文艺创作,在省市报刊发表过多件文稿。就在高考当年的7月12日,《安徽日报》头版还发表我的一篇杂文《从驴子吃掉文冠果苗而想到的》。


11月初,复习迎考关键阶段,还应邀在省体委招待所参加安徽省文联举办的征集国歌创作会议。《合肥通讯》(即现在的《合肥晚报》前身)也相继刊出我的杂文和政论文多篇,《文艺作品》杂志刊载过我的独幕话剧、相声、歌词等。那几天,我陆续去一些单位开来证明,日记中亦有记载:


11月11日星期五多云

前日分别去报社、出版、杂志部门写了证明,以得到考试的资格。



当年高考并不公布考试分数,只通知录取与否。以致多年来,高考究竟考了多少分还是个谜。去年机关整理档案,我恰好在人事处,说起此事,被允诺查阅。始知隐秘半世纪的四门功课考试成绩:语文最高,为75.5分,其次政治71.9分,以下是数学62分,史地61.25分,总分270.65分。被第一志愿安徽大学中文系录取。


需要补述的是,当年父亲蒙冤尚未平反,因恐政审通不过,未敢选择北大。最终填报两个志愿依次是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安师大中文专业。



一夜之间恢复高考,以致招、考、录各个环节马不停蹄,日以继夜。教育部当年10月发布的招生文件明确规定:"1977年的新生于明年二月底以前入学。"给招生、考试、录取、通知预留的时间不足四个月,时间之紧迫可以想象。


以安徽省为例,从发布消息,到统一考试,包括出题、审题环节、组织报名环节、印制发放准考证环节、确定考场、印制试巻环节,为50天(10.21-12.10);阅卷、手工统计、甄选、填表、政审30天,进入录取阶段。我的招生初选审批表显示,1978年1月20日,恰逢大寒节气,"合肥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为合肥拟取考生签署红色"可以录取"印章。


2月1日,腊月二十四,在各地市报送第一志愿考生初选表上,"安徽大学革命委员会招生办公室"手签一个字"取"。仅隔一天,"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签蓝色"同意录取"印章。至此,招生录取走完全部程序,此时距丁巳年除夕只剩4天。


当年七七级考生,如今年长者早逾花甲,年轻者亦五十七八,遥想当年,唏嘘不已。因吟《拟考赋》一阙纪之:


泱泱之邦,十年文镣。

斩经毁典,灭师绝教。

迨至七七,复启高考。

田头秦汉,机旁宋辽。

诗经论语,汉赋离骚。

少长同室,饮晨嚼宵。

忽忽卌载,往事如缈。

老骥伏枥,晚霞竞娆。


七七级高考四十周年之际

识于京东沃言斋


延伸阅读

哈晓斯:那个当街拦车的红卫兵女孩

哈晓斯:1969年,班车被特大山洪围困


文图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高考故事

张林:我招工后退回农村,就为了上大学

王巍:一波三折的高考历险记

广东考生陈平原:大治之年气象新

北京考生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新三届"黄麓兄弟向查全性先生敬赠雕像

张志强:老乡没答对首都北京,居然考中北师大

刘晓陵:想当医生的女护士被物理系录取了

郭建平:物理老师猜中两道40分的大题

严明人:我被扩招进了北大法律系

黄健:从江南小篾匠到京城大学生的荆棘之路

郑亚楠:那年返城的我,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陶景洲: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盛宴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蒋国辉:一个矿工的高考逆袭

周慕冰: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郑忆石:我看到考场赶出去一个作弊者

詹国枢: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咳嗽的克星

比冰糖炖雪梨更好喝

更有效的化橘红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