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丨过度医疗、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新三届 2020-02-26

原题

胡大一:过度医疗、过度体检

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痛陈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危害。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


很多人每次看完病都往家抱回一堆药,根本吃不完。胡大一教授怒斥过度医疗、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据《法制日报》报道,一名患者在哈医大二院重症监护室住院13天花费22万元,患者死后仍在被收费。


问诊几句就让做CT核磁



癌症风险加大

医生给患者看病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5个步骤:




第一,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同病人沟通,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物理诊断,具体分为“望”――看看病人有没有黄疸贫血等;“触”――触摸病人的胸腹部;“叩”――叩叩他的肺部和心脏部位;“听”――就是使用听诊器;


第三,用一些基本技术检查和诊断疾病,比如做心电图、拍胸片,这些技术通常经过多年临床运用,对诊断有价值且成本很低;


第四,让病人做无创伤性的辅助检查,比如做运动平板测试、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才是让患者做CT、冠状动脉造影等成本很高且有创伤的检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胡大一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直接跳到第五个步骤。很多医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很多人觉得,CT、造影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



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比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750次X线胸片,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浪费医疗经费,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病人带来一生的癌症风险。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


这可能是道送命题

你觉得,多重的病才需要做手术?会有人回答心脏病、肿瘤,但如果告诉你,从小到大,你因为感冒、发烧、腹泻做了很多次“手术”,这件事你自己都不知道吧。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去输液,医院里到处都是输液的人。这在美国、欧洲是绝对看不到的。


输液是侵入性操作,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术”。输液过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这个过程中,输液药物、设备、环境、操作的无菌程度,都会影响输液安全。



输液增大心脏负担,有心脏病的老人风险更大。因为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500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脏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此外,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当然了,在急诊抢救、急重症治疗中,输液仍是非常重要的给药方式。普通的感冒发烧,真没必要去输液,既受罪,风险也大。


动不动就放支架


严重的过度医疗

重庆市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郑文杰表示,支架滥用就是一种过度医疗。主要表现在有些患者不需要放支架的放了,只需放1个的放了两三个甚至更多。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为2万例,而到了2011年竟达到了40.8万例,增长20倍。因少数医生对放置支架的适应症把握不严,确实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胡大一教授表示,我国心脏支架使用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6万个,老百姓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却逐年上升,放进不该放的支架,对患者来说,是终身性的、最严重的过度医疗之一。要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还在于预防。


芬兰一名心脏病医生和他的团队,在与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下,用了35年时间倡导民众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先倡导人们吃面包时逐渐减少涂黄油的量,接着通过立法,反对反式脂肪酸物质进入食品,最后提倡民众吃植物油。35年后,人们的期望寿命延长了十几年,冠心病患者减少了80%。他们发现,对寿命延长贡献最大的不是心脏支架,不是更多的药物,而是发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晚期肿瘤患者别开刀


开一个死一个

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现在肿瘤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从疗效评估的角度看,很多费用高昂的疗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肿瘤患者求生欲望强烈,为延续生命也愿意尝试各种昂贵的诊疗手段。有数据显示,国内15%的晚期肿瘤病人在过度和不合理的治疗中加速死亡。


上海瑞金医院原副院长、胃肠外科带头人朱正纲


上海瑞金医院原副院长、胃肠外科带头人朱正纲就曾在不同的学术场合跟医生们说:“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从去年起,朱正纲开始去“拦刀”。


“我们对中晚期胃癌的认识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得了肿瘤肯定首选开刀,之后,再化疗、放疗。这就像先把大山(肿瘤主体)搬掉,再用化疗、放疗等把周围的小土块清理掉。”


“走到今天,这种治疗观念已深植于全国大小医院,晚期病人跑到医院里,来一个,就开(刀)一个。恐怖的是,就随访一年发现,晚期病人开刀后没多久就复发了,生存期很短。因此,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而且开刀对医生来说,收入更高些!”


4招让你少进医院




进了医院,是否过度治疗基本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但是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少进医院,只需做到下面4点,能使高血压减少55%,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十年以上。

吃:
一荤、一素、一菇


营养是互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够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什么都吃,饮食多样化,什么营养都有了,营养也就最均衡了。但一定要记住:适可而止。什么都不要过度,别变胖了。吃饭七八分饱。


每天饮食保证一荤、一素、一菇。一荤,蛋白质有了,脂肪有了;一素,也就是水果、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了;一菇,也就是各种蘑菇,包括香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也包括黑木耳,海带。

动:
每天步行八千步


古往今来,多少人梦寐以求地追求健康和长寿,却总是与之失之交臂。原因就是他们花费高昂的代价追求奢侈豪华,却忘记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身边最朴素的真理。



“运动可以代替药物,而没有一样药物可以代替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寿命,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预防高血压,惯性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骨质疏松,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它能使你的血液“富有”,血管富有弹性,肺活量增加,心率降低,血压降低,骨骼密度增加,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激发和增将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绪等。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运动是:每天步行三公里,每星期运动五次。三公里,大约是八千步。

戒:
烟别抽,酒少喝


吸烟的害处大家似乎都知道,但戒烟很难,有人说难于上青天。有的人诊断出肺癌了,马上就戒了烟,可惜,有时已经太晚了。从人群的角度,控制吸烟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儿童,使烟民后继无人。


适量饮酒能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人际交往。但是,就是一把双刃剑。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就是罪魁祸首。会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脏病,帕金森症等疾病。

心:
跟自己过意不去,死得最快


在人生健康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占25%,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占25%,而心理平衡一项就占50%。谁能掌握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得了病没关系,什么病都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和药,但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意不去,这样的人死得最快。


很多百岁老人长寿秘诀各有不同,有人不吃肉,有的却爱吃肉,而且专吃肥肉;他们生活方式和习惯五花八门。但有一条,百岁老人都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为人随和,不会生闷气,也不会着急上火。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健康之窗

为什么中国人逃不过牙齿掉光的宿命?

走路快的人能多活15到20年

最好的"长寿药"竟是走路,让你受益无穷

每天走路几公里患癌风险低?

每天走路别超过这个步数

中国人50条健康"国标",你及格几条?

高血压的头号元凶,除了盐还有它!

合理饮食和锻炼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

脑不萎缩,80不痴呆、竟然这么简单

世卫公布老年痴呆12大诱因

黄渤彻底成配角:这档9.4分神综艺,

戳破1000万中国家庭的难言之隐

最新研究:睡眠不足是老年痴呆症的元凶

一位失智症医生得知自己失智后

日本国民百岁不痴呆的11个秘诀

一张图测痴呆、脑梗、视力

玩字符捉迷藏游戏筛查老年痴呆,靠谱么?

琼瑶: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

心梗预兆:做过8000例手术医生经验之谈

医生忠告:16条健康警戒线影响寿命长短

最新研究:开灯睡觉提高女性肥胖风险伤害身体

各种膝关节疼痛、骨刺,都可以这样治

老年人这个部位出汗,有可能中风

老爸老妈的孤独, 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人体神奇的自愈力,读一遍受益终生

日本人普遍不运动,为何还全球最长寿?

世界高血压日,防治高血压你知道多少?

"葛优躺"对背部有好处,能让肌肉放松

摔倒居然还有"正确姿势",关键时能救命

美国研究表明:老人多喝水,思维更敏捷

来自德国学者的颠覆性研究:

动脉硬化斑块并非来自血液中的脂肪

给血管"添堵"的真是"垃圾"吗?

心内科专家跟你谈谈吃鸡蛋的好坏

什么病挂什么科?请把这张表转给朋友们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