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丨陈苑苑:洋继女丽萨,我的前世因缘

陈苑苑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凯苑(陈苑苑),南京人,出生于上海崇明,1978年入学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毕业后回母校进修自动控制工程,长于速度控制和实时控制程序设计。1988年移民澳大利亚Adelaide,1996年就读于南澳大学,毕业后做进出口贸易和民居房产投资。2013年读教育学研究生,现为澳大利亚在册数学教师。自小酷爱文学,常作随笔,在海内外媒体均有发表。 


原题
丽萨:我前世的因缘
 



 作者:陈苑苑



左起:作者,丽萨和奶奶


来到澳洲之前,鲁道夫来信催促,说他的父母和孩子都非常期待着我的到来。我浅浅一想,老人自然盼望儿女成婚,可儿女也会期望父母重组家庭?好在我是粗心之人,未及多想。
 
但无论我具有怎样的想像力都不会料到,我同丽萨,鲁道夫的女儿,日后处得有同“闺蜜”一般。
 
跨进Hrotek家族三十年,我得到了丽萨巨细无遗的帮助和关照,理解和支持。 
 
最初的印象

 
我和儿子到达Adelaide后,在婆母家小住。我们刚进浴室,就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并问到“能开门吗?”虽然我穿着内衣,小草已光了上身,但说话人是女声,我也就开了门。“我是丽萨!”她自报家门,满面欢喜地一步跨到小草面前,蹲着边看,边笑,边赞叹:“好漂亮啊!”“真好看!”“太可爱了!”
 
丽萨有两个同胞弟弟。父母在她十三岁时离婚,而后又有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所以丽萨从小就懂得爱弟弟,照顾弟弟。现在又多了一个小草,她也就将对弟弟们的情感,延展到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身上。
 
初来乍到,我对这里一切都一无所知。大学里学的是所谓工程英语,日常生活用语几乎为零。鲁道夫让丽萨带我开车出去四周看看。丽萨一路上努力和我说话,我或“yes”或点头,其实根本没听懂几句。
 
最滑稽的是,丽萨说“鲁笛”如何如何,我便问道“鲁笛是谁?”丽萨说“是爸爸呀!”原来“鲁笛”是“鲁道夫”的简称。弄得我好不尴尬。澳洲的孩子不比大英帝国的,可以对父母直呼其名。
 
丽萨既漂亮又能干,而且是鲁道夫这一支里唯一的女孩子,自然得宠。鲁道夫卧室里唯一的一张照片,就是丽萨的,挂在床头的正上方。可见鲁道夫多么宝贝这个女儿。
 
丽萨也是婆母最喜欢的孙女。以后我才看出,丽萨在很多方面承继了奶奶性格和习惯。可婆母最初对我说到丽萨,却是说丽萨“头大”,即主意大,或者叫喜欢作主。这叫我不免恍惚,她对我的“主意”会有多“大”呢?又会怎样做我的主呢? 
 
无条件接受

 
刚来澳洲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里的一切对我都是新鲜的,不同的,都是光亮耀眼的。反过来说,我的一切在当地人眼里,也是新奇的,两样的,或是匪夷所思的,甚至是难以接受的。但我所有的不同,所有的不懂,所有的怪异,所有的不近人情,都在Hrotek家族的爱与接纳中被消融。而丽萨则是家族中,与我距离最近,往来最多,对我帮助最大的。
 
我当初不会拿刀叉,不会做西餐,不懂颜色搭配,不知道清洁标准,不晓得穿裙子时要将腿上的汗毛剃掉,等等,等等,所有这些,作为先生的鲁道夫没有教我,教我的是丽萨。
 
那会儿我不会化妆,不懂如何上指甲油,丽萨教我:手要平放在桌沿上,油刷上不能沾太多的指甲油,指甲油要朝一个方向抹,向外……
 
那会儿我想学布料拼接,可我对颜色搭配几乎一无所知。买回一大堆布料来,却不知道如何拼搭。丽萨随手拎出一条米色、一条铁锈红的布料,说这两个颜色拼起来好看。待我做成被套,果然漂亮!


以婆母为首的Hrotek家族,有一个称之为house pride 的信条。这个中文没有可以对应的概念,其实就是治家的讲究——把家庭经营得好到极致,美到极致。
 
仅仅说清洁的程度。水池的清洁,不仅是把水池洗干净,而是要把水池表面全部擦干到没有一丝水迹。地板的干净,不仅是眼睛看到的,而是冰箱后面,沙发底下,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都没有一粒尘埃。Splash-back(锅台背面的墙上),最易溅上水珠、粘着油气,故要更加经常和仔细,保持光洁明亮。
 
在家族里耳濡目染多年,方方面面的进步也是有的。但同丽萨比,至少有一个数量级的区别。我很沮丧地对丽萨讲,我还是这样不会,那样不会,言辞间懊恼又无奈。丽萨笑着回道:是的,你可以说你不会做饭,不会用洗碗机,不会吸尘,不会整理花园;但你会读学位,你会做生意,你会买房产,你会做装修……. 怎么我的狼狈在丽萨眼里就不见了!
 
对我的无能,丽萨对我可谓诲人不倦;而对我的“奇特”,丽萨却又见怪不怪。前些时候丽萨说起我刚来时的一则故事。她说一次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突然间我就不见了。丽萨守着购物车,不知所措。20分钟样子,我回来了。丽萨好生奇怪,问你去哪儿了?我回说:“吃饭去了。”丽萨对此回答十分惊异,“怎么你一个人就吃饭去了?”回答是:“我饿了。”
 
老实说,我根本不记得这么个故事,但丽萨说的,我相信肯定是真的。这个故事现在叫我自己听起来,都觉得够奇葩的。但奇葩还在后面。丽萨随即将此故事告诉了她的未婚夫,他的评论是:这就是苑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丽萨深为认同。 
 
开车的故事

 
澳洲地广人稀,没有车很不方便。于是,一个开车,又引出故事无数。
 
刚到澳洲不会开车,却急于开车。很快拿上驾照,小有得意。不料,三天后就在一个能停四部卡车的大院里,硬生生把主人的车蹭了。鲁道夫大光其火,我既惊又恐,既愧又恼,既窘迫又丢脸,从此决定不开车。
 
十年后重新开车,还是洋相百出。最平常的,仍是故技重演:在停车场碰擦别人的车。
 
再则,是永远在找钥匙。可有一次是我看得见钥匙却拿不到——钥匙还在汽车的钥匙眼里,车门却被反锁上了!我因为急急忙忙下车,火都没熄,随手带上了车门!!彼时正是大夏天,外面烈日炎炎,心里火烧火燎,只听得马达突突地响,那个狼狈无以言述。
 
还有,总也找不到车停哪儿了。到超市去买东西,出来找不到车;这还好说,超市的停车场大。但去朋友家里party,车就停在路边,一般也就离房子一二十来米远,而我也会找不到车。有一次朋友送我出来,我东张西望地找车,朋友问你是什么车?我说不晓得。朋友又问,车牌号是什么?我也说不晓得。朋友实在好笑,假装认真地问:“那车是你的吗?”仿佛我的车是“偷”来的。
 
而我的车还真被“偷”过一次。上大学期间,一天晚上去学校,将车停在了大学对面的路上。待我要回家时,车不翼而飞。肯定是被偷了,我下了结论,并随即报了警。警官和和气气,听我诉说,又慢条斯理,做着笔录。我心里很烦,因为不能理解:车有车牌,很容易被查到,为什么小偷还要偷呢?警官解释,多数偷车的只是临时开一下,然后把车扔到要去的地点了事。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车都还能找得回来。我听得倒也放了点心。
 
两天后我想起警官的话,又做了进一步的想象:拿我车的也许是有什么急用,可能用完又放回原处呢?于是我对鲁道夫说,你再去看一看吧,会不会人家把车送回来了。鲁道夫是警察出身,偷车的会把车送回原地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肯定是我根本没看仔细就报了警。于是他亲赴“事故现场”,果然找到了。
 
我还是固执地愿意相信,是小偷用完后把车送回来的,强调说,当晚急急忙忙,我的车并没有停直,起码和路边夹二十五度角。鲁道夫大声回我:“没错!车就是斜在马路边的!——只有你,才会把车停成那个惨样儿!”
 
上帝原谅我,那次车停在路边超过四十八小时,居然没被贴罚单!
 
此类事层出不穷,第一个听到的,总是丽萨,不是我主动倾吐我的懊恼,就是她爸爸向她抱怨我的不可思议的荒唐。当然,抱怨是正常的,合理的,我的确该当批评。丽萨当然觉得好笑,但不嘲笑。她不责怪我,却责怪她爸爸,说:“爸爸,你应该给苑买全自动的小型车。”她觉得,小车好停,就不会在停车场触碰别的车了;自动的容易操作,就不会手忙脚乱老出差错了。 
 
处在我和鲁道夫之间


丽萨和我是同一个属相,我相信我们有共同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stronglyprincipled)有原则,或者说,分得清是非。
 
我与丽萨无话不谈。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竟会相互抱怨我们的丈夫。
 
在我到达澳洲三年后,丽萨结婚。披着婚纱的丽萨,犹如天仙。可现实的婚姻生活,并不如表面那样光鲜。
 
1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澳洲经济衰退,她丈夫的工作一直不稳定。很快又有了孩子。由于收入不够,丽萨不得不在孩子出生后的两周就去工作。这对年轻的母亲,实在太残酷了。我自己在大陆生儿子时,都享受过六个月的产假。
 
事实上,经济压力只是看得见的因素,而看不见的,是他们在精神方面的差异。丽萨喜欢艺术,讲求情趣。丽萨的思想比较社会主义,“平等”“公平”“公正”的意识比较强。而她的丈夫,她概括为“太物质化了”,而且区别待人。
 
他们夫妻关系日益紧张。丽萨很痛苦。她常常来向我诉说他们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讲着讲着,她眼泪就淌下来,我也跟着一起淌眼泪。
 
终于,婚后五年,丽萨撑不下去了。她决定和丈夫分手。我虽然深知她的苦痛,但力劝她再忍耐一下,再做最后一次努力,直到能够确定自己绝对不后悔、不自责。说到二次婚姻,我苦笑着说:“你看我又好到哪里去呢?”
 
丽萨听了我的话。她的婚姻又延续了好几年。
 
结婚九年,丽萨和她丈夫的关系达到谷底。为改善关系,他们夫妇去了布里斯本,以为更换一处生活地点,会激起共同生活的热情。但事与愿违——恰恰由于在外地,双方失去了两个家庭的支持,失去了大家庭的往来,夫妻间的冲突便缺少了缓冲点。
 
丽萨决定离开她丈夫,她将带着两个孩子从布里斯本搬回来。
 
那会儿我们刚刚买了一处新房。这处房产为一块地上的两处独立的房子。当丽萨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将回Adelaide时,我让她住到我们家来。这样,至少我可以帮她看护孩子,如果丽萨分不出身来的话。
 
丽萨来了。这个原是我要照顾丽萨的安排,却变成了丽萨来帮助我。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常常地不合逻辑。在我一步步走近Hrotek家族的中心,而且丽萨又与我愈走愈近的时候,鲁道夫却与我渐行渐远。从最初坚拒给与我婚礼,到我四十周岁生日party上的失踪,再到我毕业典礼上的怒吼,我已经很清楚,鲁道夫同我的人生,不在同一条轨道上,也不在同一个方向上。
 
丽萨搬到我们的住处时,我和鲁道夫的关系已在冷战中。
 
持续多年积累的不愉快,让我的身体付出代价。不惑之年的我,虽没有任何疾患,但“身骨”着实老了。在计算机面前坐个把小时,起身时竟然不能立即直起腰来,须待膝关节慢慢伸直后,还要一些时间方能缓缓直起腰背。我真的感到内心悲凉。
 
一次丽萨来,我正在书房里。虽然我想立刻起身见丽萨,却不得不让丽萨在客厅稍稍等待。想到自己的辛苦和委屈,心里很不是滋味。见到丽萨,我说着对不起,一下子不支,倒在她胸口哭了起来。
 
其实我的眼泪里亦有让丽萨等待的歉意和难过。然而丽萨也深知我平日的艰难与苦涩,她知道我的眼泪绝不仅仅为一时一事。丽萨说:“我一直都好同情你,可是我没有办法。”
 
而我也没有办法。鲁道夫对小草的爱,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而鲁道夫全家对我的爱,也是绝无仅有。
 
丽萨之于鲁道夫,可谓掌上明珠。他们彼此一向很能相互理解。尽管鲁道夫很少给予丽萨生活上的帮助,但她说,爸爸总能够理解她。丽萨虽然对爸爸很任性,鲁道夫却欣赏她的坚强。
 
我同鲁道夫的矛盾,真是为难了深爱父亲的丽萨。她虽然对父亲待我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却也知道父亲绝不希望与我分居。于此同时,她也知道我的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认为同鲁道夫生活对我不公平。
 
同在一个屋檐下,我很痛苦;而分居则令鲁道夫很痛苦。在这巨大的两难之中,丽萨建议:“趁我在这里,你走,我来照顾爸爸。”
 
澳洲的夫妻分居,大多以女子一走定音。
 
我没能按丽萨的建议去做;到底婚姻关系不是可以轻易动作的。但我能得到令我备受苦痛的人的女儿的理解和支持,这本身已经是极大的安慰和缓解。
 
我同鲁道夫最终于五年后实现法律上的分居。之后,丽萨告诉我,鲁道夫没有因之在他家人面前说过我一句坏话,正如当初没有说过她妈妈的坏话一样。我感谢鲁道夫,更感谢丽萨。
 
分居对我们,是解决矛盾的方法,而不是一刀两断,变亲人为路人。这一点Hrotek家族与我有完全的共识,丽萨更是如此。谈到分居后大家的相处,丽萨说,“虽然你和爸爸分开了,但你还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不是吗?”之后,人前人后,丽萨对我的称谓没有变,跟我的关系更没有变。 
 
生死之际

 
在我和鲁道夫分居之后,彼此的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而大家庭里依旧友好亲近。谁料祸从天降——鲁道夫发现患了晚期肺癌。
 
鲁道夫从发现晚期肺癌到去世,仅仅六周。这期间,丽萨以超常的爱与辛劳,照料垂危中的父亲。父亲去世之后,丽萨又几度痛不欲生。
 
丽萨当时在银行上班,工作压力很大。她当时的男朋友带了四个孩子来与她同住。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孩子,她要经营六个孩子的混合家庭。而照顾病中的父亲的重担,又几乎全在丽萨身上。
 
丽萨要带爸爸去看病,要管爸爸的饮食,要保障父亲临终的生活质量。为了爸爸睡得舒适,她去买全棉的毯子;爸爸已无力读书,她买来可以听的书。他背着爸爸垂泪,却总是呈给爸爸一张笑脸。她要让爸爸尽量愉快,尽量过正常人的生活。
 
鲁道夫不愿住院,夜里也不喜欢别人陪护;丽萨则白天上班,晚上来陪爸爸。后期丽萨又学会了注射吗啡。虽然时有他人替代丽萨的陪护,但当鲁道夫夜里疼痛不已,无论是午夜还是三更,还是要丽萨来注射吗啡。都说中国人孝顺,但我还真没有看到哪个中国孩子对父母孝顺到如此程度的。
 
可在这万忙之中,丽萨居然还帮了我一个大忙。

我和鲁道夫的大儿子Ben曾经共同买下一处房产。那时我和鲁道夫们已经实行在同一屋檐下的分居。共同买房的原因,是Ben夫妇资金不足,故以鲁道夫的名义贷款。这样,此房产虽是我和Ben所有,却在我和鲁道夫的名下。准确地说,Ben的一半,在父亲名下。

不久,Ben 另有高就,将他的一半转卖了给我。可房产上的名字并没有随之改变。我只是请鲁道夫在遗嘱中增加了一项,将这部分财产留给小草。

可临到鲁道夫病故,我不知道这事如何处理,便与丽萨说。丽萨吃了一惊,脱口而出:“坏事儿,爸爸有债务。”她曾经听说过我和Ben买房一事,却不清楚目前法律上的产权所属关系。丽萨开始为我担心,她说这事必须在鲁道夫去世前解决,否则会有麻烦。

医生已经告诉丽萨,鲁道夫在今后的几天里就会失去思维能力。如是,想要改变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了。事情相当紧急。

我们谈论这件事是星期天。丽萨要我立即找律师,将此房产转到我一个人名下。于是我周一就找到房产更名的律师。律师似乎不太愿意接手。或许,在一个重组家庭,一方又是病危,处理财产问题比较棘手。更何况,病人又在百里之外,律师需赴现场做笔录,也不那么情愿。

事情由我自己解决的困难极大。于是我周一晚上给丽萨电话,请她找当地的有关人员办此手续。丽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周二下午她告诉我,一切皆办妥。周三上午,丽萨,我,鲁道夫和律师,在准备好的文本上签字。财产更名完成。

签字后,鲁道夫对着丽萨说,现在这处房子是你和她(指律师)的了——可见他已经失去了思维能力。如果再晚一步,根本就无法解决了。那天,离鲁道夫去世仅仅十天。
 
我对丽萨感激不尽。不要说她不愿意帮这个忙,哪怕她稍稍拖拉一点,这事就会搁浅。我对她说,真的不知道可以怎样感谢她。丽萨回得很轻松:“好人总会遇到好事。我只是高兴自己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句话留在我当时的手机里。为了这句话,我的那部旧手机,一直留存至今。 
 
在悲伤的日子里

 
鲁道夫的过世,对我们所有人的冲击都是巨大的。在他过世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想同他讲话,可是到哪里去讲啊!而我内心最心疼的,是我的婆母。她老人家在86岁高龄,三年前刚刚失却与她相濡以沫六十年的丈夫,如今怎么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场丧子之痛?!
 
父亲去世之后,丽萨几乎崩溃。失去父亲对她而言,不仅失去了最爱她的人,也仿佛失去了人生的支柱。正是在鲁道夫最后的日子里,丽萨看到了鲁道夫的本质再现。丽萨过去不满意爸爸的一些行为,譬如抽烟喝酒。但癌症使他的身体拒绝烟酒。所以,丽萨说,“我真正的爸爸回来了。”
 
同样,鲁道夫亦向我展示了他本性中最优秀的一面。过去丽萨理解我对鲁道夫的抱怨,如今丽萨理解我失去鲁道夫的哀伤。说真的,我真的不太理解我何以会悲伤至此。我对丽萨说:“是我要和他分居的呀!”丽萨说:“是的,你当时要与之分居的,同你现在为之悲伤的,不是一个人。”
 
我们常常泪眼相望,回顾平日里鲁道夫的一点一滴。时而伤痛不已,时而破涕为笑。一次我们相拥而泣,当丽萨从悲伤中回过神来,含着眼泪对我说:“虽然我失去了父亲,但我还有你……”
 
或许,在共同照顾鲁道夫生病的日子里,丽萨、婆母和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也加强了本来就很好的感情。
 
婆母很德国,一向以行为而不是言语行事。婆母从不说人的坏话,但也绝不轻易说人好话。丽萨很了解这一点,却总期待听到奶奶说我的好话。
 
在鲁道夫去世不久,一次丽萨急急忙忙来电话,说她都来不及告诉我,她终于听到奶奶说了我的好话了。奶奶说:“苑很善良。”丽萨又来不及地解释,我知道奶奶喜欢你,而且尊重你,但她从来不说出来。“终于,”丽萨似乎如获至宝,“终于奶奶说出口了……”“我好高兴啊!”
 
行文至此,我依旧满心感动。世上有几个女子,可以得异族的婆家人这样一份真挚的情感呢!

我每年的生日,婆母总能记得,丽萨也是。然而鲁道夫过世的这一年,我一月里的阳历生日,和大年初一的阴历生日都在他故去之前,自然没有心思过。
 
但丽萨没有忘记,婆母也没有忘记。时至三月,丽萨坚持为我安排生日晚餐。晚餐是在Adelaide最好的餐馆。Mt Lofty 的look out,可以观看Adelaide全景的制高点。参加的人只有丽萨和婆母,儿子和我。
 
那天婆母穿着高跟鞋,一件茄色上衣,配着淡紫色的项链。比平日里的着装更正式、更体面。晚餐是正式的四道,最后是甜品。大家都非常满意。
 
晚餐结束,账单上来,我真是大吃一惊,因为我自己无论如何不会有这样的花费。我小有嗔言,怪丽萨花钱太多了,更何况丽萨当时的经济状态并不好。然而丽萨满面和悦地对我说:“我懂得我爸爸。如果爸爸请你,他就会希望到这个地方来,到这家最好的餐馆来。”她是在帮爸爸请我。
 
丽萨后来要装修房子,因为缺少现金,难以进行,我便给了她一张支票。这在我理所当然,她却说她拿着支票,眼泪都淌下来了——她不记得,她帮我更名的房产的价值,要比这张支票上的数字大得多。
 
如今鲁道夫已经故去八年,丽萨和我感情上更亲密,生活上更依靠。 
 
结语

 
一般二次婚姻是有麻烦的,麻烦来自前次婚姻的子女。而我,无论在同先生的和谐或不和谐的关系中,都能得到他的女儿的爱,理解和帮助,大约只能用前世因缘来解释了。
 
落脚澳洲三十年,当年十九岁的丽萨,而今已及知天命之年。然而在我眼中,她始终是个漂亮的女孩子,也是我最贴心的知己,更是我应当永远感激的人。
 
鲁道夫若天上有知,定然安慰。 
 

2019年3月16 日~9月10日

Adelaide 



陈苑苑阅览室

陈苑苑:我的儿子, 我的太阳
生命在双双起舞中复苏闪光
儿子小草和他的洋爸爸
年过五十盘点自己还想做点什么
爸爸隔离审查,我们度过的艰难时日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域外

 萧蔚:澳洲居然有供毒中心美国新型毒品如何走向泛滥如斯?邹坚峰:女儿学校里的奇葩事
104岁澳洲科学家安乐死遗言耐人寻味刘晓华:女儿在英国当医生

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段让中国患者抓狂的经历
一个杭州人在美国治疗癌症的经历
在美国的一场手术,让我明白两国医疗的差异
见证美国的一次膝关节置换手术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的洋插队

谢文纬:我在美国“洋插队”的经历

美国癌症治愈率高出中国一倍?真相令人汗颜陈小春:我让美国连锁药店给我赔礼道歉陈小春:在美国急诊被敲竹杠,我上书特朗普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