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丨湖北厅官叶青谈方方日记:从不同角度形成新冠疫情的共同记忆

新三届 2020-08-25

 人物简历


叶青,1962年生,福建建阳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民进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金系毕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教授。曾先后担任中南财经大学外国财税教研室副主任,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副主席(兼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4月起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原题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

官僚主义和病毒一样会杀人




记者:萧辉

原载财新网3月21日



58岁的叶青自2003年起担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他还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常委。


叶青自称是湖北官场出了名“爱挑刺”的党外人士,上任伊始就提出“公车改革”。作为副厅级干部,带头革了自己的命,出了公车改革的书。补贴取消了,他毫不在意,“知识分子的骨气比补贴更重要”。


1月23日武汉“封城”,叶青开始写武汉抗疫日记,每天一篇发到网上,记录抗疫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变化,分析数据提建议。他认为,如果早封城五天,情况可能会好很多;如果封城和封小区、封超市同时进行,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与建方舱医院同时进行,抗疫局面也会好很多。


看到具体存在的问题,叶青一刻也不耽搁,疫情期间,他以省政协委员身份提交了25份提案,包括建议征用学校宾馆作为新型肺炎治疗中心、公务员不戴N95口罩、招聘志愿者补充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等等。他说:“都是救命的事,不能过夜。”


叶青认为,两个月的抗疫,武汉人民逐渐认清病毒的真面目,也认清了官僚主义的真面目,官僚主义和新冠病毒一样会杀死人。“武汉抗疫,老百姓把官僚主义一步步逼到死角,对全国党政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今武汉疫情基本稳定,作为经济学者出身的官员,叶青呼吁复工复产迫在眉睫。他认为,如果迟迟不复工,人们被迫呆在家里坐吃山空,从长远来看,造成的破坏可能比新冠病毒还要大。




如果早期封城和封小区、封超市一起进行,情况会好很多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听说新冠肺炎的?


叶青:2019年12月31日,网上流传的那份武汉市卫健委发现不明肺炎的内部通知,我知道了这个事情,但早期官方专家释放的信息是“可防可控,人不传人”,我并没有把这件事想得很严重。到年底了,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正是我最忙的时候,参加了很多场会议,1月19日我还在参加会议,没有戴口罩。在“不会人传人”的判断下,武汉忙着准备迎接春节,日子过得很安逸,有网友提醒武汉人:你们武汉已经是疫区了。武汉人很潇洒地说:没有那么严重,专家说了不会“人传人”。我们就是被专家误导了,麻痹大意了。

记者:作为湖北省政协常委,1月11日-1月15日你参加了湖北省“两会”,会上有讨论到新冠病毒吗?

叶青:政协正式的会议没有讨论新冠病毒,会议有事先确定的主题,当时觉得这个事不值得一提。但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1月15日省政协闭幕式,坐在我前排的一位港商政协委员戴了N95的口罩,其实香港在1月4日就有预警了。我觉得他应该是会场上唯一戴口罩的委员,他可能有点不好意思,当摄像头扫到他时,他就把口罩摘下,摄像头扫过去了,他又把口罩戴起来。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我们周围的人还笑,觉得他有点大惊小怪。现在看来他是有先见之明的。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觉得新冠肺炎疫情变得严重的?

叶青:我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是1月20日晚上,在电视上看到钟南山院士说肯定会人传人,说武汉已经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了。他还叮嘱:如无必要,近期不要去武汉。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事情严重了,但还没有特别恐慌,因为我身边人还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的。1月21日中午在外面走路时我戴了口罩,但在办公室没有戴口罩。那个时候仍然觉得戴口罩有点怪怪的。一直到1月22日晚上武汉市政府发布通告,决定在公共场所实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接下来那几天,网络上有很多武汉医院里人挤人的视频,医护人员失控哭喊的视频,武汉人开始觉得恐怖了。

记者:1月23日武汉封城的那一刻,你在做什么?

叶青:1月23日早上起床,武汉人知道了上午十点交通封城的消息。1949年以来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封城”的记录,即使是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城也没有全部封闭。有网友说 ,武汉的上一次“封城”是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的时候。在武汉的街头,可以明显感觉到恐慌的情绪。1月23日上午十点,武汉的火车站、飞机场封了,但是高速路口还没有完全封闭,很多人想赶着时间窗口逃离武汉,地图上显示,高速公路的出口都是红色的。到了1月23日下午3点多,湖北高速公路所有出入口都封闭,离汉的通道都关闭了。

我原来计划是除夕那天离开武汉到咸宁过年,但是武汉封城,政府通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离开武汉,我就留下来了。我没有特别恐慌,既然留下来,就静观其变,我开始写武汉疫情日记,记录武汉疫情发生的重大节点性事件,指出武汉抗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天坚持写一篇,一天没有落下过。

记者:你觉得武汉抗疫早期存在什么问题?

叶青:1月20日之前的问题,需要深入调查,我暂且不说了。我觉得封城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封得太晚了,如果早封五天,会少死很多人,情况会好很多。

封城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封城与封小区、封超市没有同步进行。封小区真正到2月17日才很严格地进行封控。在此之前,大量的人员流动,导致交叉感染。

武汉密闭的超市也是一个集中感染的场所。老百姓没有“封城”生活的经验,又恰好是过年,一窝蜂地挤到超市去囤积生活用品。武汉的朋友圈流行一个段子:第一批感染的是在年(春节)前,第二批感染的是挤医院,第三批感染的是挤超市,第四批感染的是团购。我给超市先后提过八个建议,去一次超市就提一次建议。

1月27日我到社区附近的中百超市,超市里的情况很不好,乌央乌央都是人,大家挨得太近了,根本没有保持安全距离。回到家后,我立即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了一份提案《关于加强超市管理的五个建议》,建议推广网上菜场、尽量打包销售、减少排队称重时间等五条建议。

“早发现,早隔离,早收治”,被我们用30天、2000多条鲜活的生命加以验证。如果武汉在封城的同时做到封小区、封超市,在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同时建方舱医院,情况会好很多。

记者:听说你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了很多提案。

叶青:前期很多事情忙乱无序,我看着着急呀,不停写提案:看到医务人员躺在医院地板上休息,我就提《在捐赠物品中增加折叠床的建议》;看到疑似感染的人和感染者没有隔离,我就提《建议征用学校宾馆作为新型肺炎治疗中心》;看到红十字会工作效率低、仓库积压大量救援物资,我就提《建议招聘志愿者充实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看到一些在外地的武汉人遭受排挤,我就提《把在外的武汉人照顾好也是帮助武汉》;看到一线医务人员N95口罩紧缺,我就提《关于公务员不戴N95口罩的建议》。截止到3月19日,我一共提交了25份提案。有的是特别紧迫,我看到问题就立即写提案交到政协平台上,都是救命的事,不能过夜。有的是宏观层面的,比如《要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健康保障三方面下大力气》、《卫健委主任要进行半年以上的培训》等,这是这次疫情我们要吸收的经验教训。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民进中央的同志发来短信,告诉我部分建议被采纳。

记者:在你看来,什么时候是抗击新冠疫情转折点?

叶青:我认为武汉从封城开始,抗疫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月8日之前是害怕,2月8日之后是希望。这个节点是2月8日曾经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的陈一新到武汉督战,担任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对武汉的情况非常了解,他是一个有想法的实干派,他到武汉后总体布局,抗疫“打法”系统而清晰,发出“应收尽收”的总攻口号,整个抗疫的形势大为改观,稳住人心了。2月13日,新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到位,执行力大为加强,封控社区,拉网式排查,做到四类人排查清零,到2月20日,终于实现了“四类人”排查清零、“应收尽收”“床等人”的局面,武汉抗疫局势就基本上稳住了。

武汉抗疫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援。国家调集了4万多名医护人员支援,全国人民把医疗防护物资、蔬菜等生活物资捐给武汉,应该说武汉后半场的抗疫体现了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体现了全国人民一条心的团结精神,支撑武汉尽早从疫情中走出来。对比国外抗疫,就能深刻体会到我们国家强大动员能力的优势。武汉保卫战注定会载入中国的历史与武汉的历史。

网络上的反常现象,值得所有人警惕



官僚主义和新冠病毒一样能杀人



记者:经过这次新冠抗疫,你认为政府在哪些方面有了改进?

叶青:在第五十天的武汉日记里,我写了:新冠肺炎与官僚主义一起反,才是正确选择。官僚主义在平时或许可以忍一忍,但是在疫情面前,官僚主义就是害人性命,忍无可忍。官僚主义非常顽固,但在武汉被撕开了一条口子,人民充分看清了官僚主义也是病毒,官僚主义和新冠病毒一样会杀死人。这次抗疫,老百姓把官僚主义一步步逼到死角,对党政干部也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再也没有人敢为官僚主义辩护。

在早期,出现问题,各个部门还会振振有词辩解。训诫“八人”,公安部门有解释;监狱走人事件,监狱管理部门辩解“刑满释放,依法送走”。但是老百姓不满意,激起舆情。新的领导上台后,出了问题就查,立即道歉,立即更正,绝不手软。比如青山区垃圾车运肉事件,下午五点群众举报,晚上处理干部,半夜宣布查处分管副区长,处理迅速,对官僚主义绝不姑息,这给党政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比上党校更有效。

经过两个月抗疫,武汉人民认清病毒的真面目,也认清了官僚主义的真面目,市民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恨之入骨,用“假的,都是假的”怒吼声反击官僚主义,再也没有人敢为官僚主义开脱,这对全国的党政干部都是一个警醒。我相信这场战役,改变的不仅仅是武汉市民,还有党政干部。如果从2019年12月底,一开始就有这种“以民为本”的理念和行动,就不应该查了不该查的人,该查的人又没有查。

这一次抗击新冠疫情,80后、90后的孩子充当了主力军,这些年轻人冲在第一线,他们的表现非常了不起。以前有人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他们用行动证明他们堪当重任,这是值得欣慰的。

我和一些政协委员呼吁应该建一座2020武汉抗疫主题纪念公园,世世代代记住新冠疫情的教训,记住千千万万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这是我们民族共同的记忆,是教训也是财富。我建议纪念公园的第一座塑像应当是李文亮医生,他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但又非常伟大,敢于讲真话,我们应该世代记住李文亮医生“敢于直言”的精神。

记者:你认为还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叶青:从宏观层面来看,我认为要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健康保障三方面下大力气。最近20年,几乎每遇到一次大灾难,我们才会有新的认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健康保障,成为最近20年治国理政的主要脉络。2003年“非典”爆发以前,我们强调经济增长,导致“GDP至上”,破坏了生态,以及“非典”公共卫生事件等一系列问题。从此我们开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后来又把生态保护列入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武汉,这场大疫体现了武汉乃至于全国对健康保障能力的不足。因此中国的下一步发展,应该有三大重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健康保障,千万不能再发生17年前“非典”一过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具体操作层面,在省市级要专门安排一个副省长或副市长管卫生健康。我们有专门管金融的副省(市)长,但没有专门管公共卫生的副省(市)长,现在管科教文卫的副省(市)长,卫生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卫生健康一定要专门安排一个懂专业的行政副职来管,这个健康副省(市)长应当第一学历是正规医学院本科毕业,有在医疗机构工作过的经历,在医疗健康领域有“一票否决权”,直接听令于中央最高医疗机构。各级卫健委主任也必须由专业人士担任,让懂卫生健康的人管卫生健康。正如任正非说的,“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否则还会重演卫健委主任“一问三不知”的悲剧。

记者:作为一名现职官员,你的武汉日记写得很犀利,有受到压力吗?

叶青:我在湖北官场的名声就是“爱挑刺”的党外人士,我是民主促进会成员,2003年5月,以民主党派身份进入政府,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这个官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既然有这个机会,我就要提建议。上任伊始,我就提出“公车改革”,作为副厅级干部,带头革了自己的命,解雇了我的司机,出了公车改革的书,补贴取消了,知识分子的骨气比补贴更重要。从此,省领导就知道我是个“爱挑刺”的党外人士。有人说,你的仕途基本就冷冻了,我说这样正好,我可以“一心一意提建议,专心致志谋发展”。17年,我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位置上没挪窝,但我可以说是提建议最多的副厅级官员。

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正好遇到武汉封城我被“关”在家里,我就写武汉抗疫日记,与疫情相关的好的消息,坏的消息,我都记录下来,有意见就直接提。早期我在日记里写如果武汉早封城五天,会少死很多人。我们单位一个负责人看到了不高兴,就打电话跟我说:你不要写这个,很多情况我们不知道,你写了影响不好。我没有理他。然后我们局长又给我打电话,说按照省里统一口径要求,不要随便写东西。我就直接回他,这个时候我不仅是省统计局副局长,还是党外人士。我百分之八十和你们一样是政府官员,但我要保留百分之二十的个人自由,你们不愿意说的话,由我这个民主党派来说。我当官的目的就是为民说话,如果你觉得我丢了单位脸,那我宁愿不当官,也要把这个日记继续写下去,这是一份历史的记录,是给历史的交代。

人的一生中能遇到这么重大的事,对人的思考很有帮助,想到每一个死去的人,我就决定将来要胆子更大一些,讲更多真话实话。

记者:你如何看待方方日记,你的日记和方方日记有何不同?

叶青:我把武汉疫情日记分为七种:本地医生日记,外来医生日记,护士日记,病人日记,记者日记,方方日记,我的日记。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强求一致,从不同角度形成新冠疫情的共同记忆。

方方日记最受关注,支持者认为,她反映了一个普通武汉人的声音,反对者认为,日记太悲观了。我认为只要是真实的,就没有问题。我的日记是从财经角度记录、分析武汉疫情,收集数据做分析、提建议是我擅长。

对于新冠疫情的真实记录,我认为有关部门删帖要慎之又慎,不要想都不想就删帖,帖子中可能有正确的内容,只要没有违反基本原则的事情,就不要删。


延伸阅读




方方日记全本

点击二维码阅读


以上文章来自财新传媒

即刻订阅财新通

可畅读更多优质报道和专栏文章


文章获财新网许可分享,有删节
图片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方方专题

鄢烈山谈方方日记:情怀,忧虑与悲悯吕效平:钱诗贵之流霸凌方方,是南京耻辱赵瑜:方方日记会载入史册吗?

张志鸿:“方方日记”说明了什么?

拳汉雷雷煽动群殴方方,网络暴力实锤?为方方一辩, 伟大的作品都是批判性的马国川:所信的道你们已经守住了李国海:对待《方方日记》要讲点法治精神沈乔生:为方方申辩,就是为我们自己申辩致敬方方:“伟大的文学”就是这样产生的方方有满满的能量,批评是更大的正能量唐翼明:方方是最出色的“战地记者”顾剑:《方方日记》与《日瓦戈医生》安黎:“方方日记”为何引发热烈回响?从方方身上看到一个作家的价值和力量新三届作家方方“武汉日记”走红迟子建:对方方的一次写生方方:一个人最怕被剥夺的,是他的尊严方方:知识分子从未像现在这样堕落方方:生命到底有怎样的坚韧方方笔下武汉人:纵是万箭穿心,也得扛住方方:行云流水的武汉

方方:张之洞如何成就了大武汉?

方方:德国老太玛尔塔的武汉缘

方方:革命时代的少年往事

方方:大吃小吃、东吃西吃与南吃北吃阳光全落在空寂的街上,感觉好浪费
灾难中没有岁月静好,只有生者的向死而生新生命的降临,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希望方方:日记出版稿酬捐给殉职医护人员遗属方方:我不是一个专门挑刺的人,对治理难处也多有体谅方方答问:我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