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情 | 刘晓华:我有过两个婆婆

刘晓华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刘晓华,生于北京,现旅居英国。

原题

我有过两个婆婆



作者:刘晓华

我有过两次婚姻,自然也就有过两个婆婆了。


很多年以前,20多岁的我走进了第一个婆婆的家门,当时的婆婆还不到50岁,现在看来还是很年轻的,她和我的公公都在北京的文艺团体工作,夫妻之间的关系很好,在我们当时所住的文工团大院里是唯一一对没有离过婚的中年夫妻。


她们不仅本身是文艺工作者,又都是领导,特别是婆婆总拿着一副官架子,说话口气就象是给我们上课,我想这也是当领导的通病,特别是女领导。所以平时我们的话很少,也不亲热。


但公婆二人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非常自立,从来不要求我们为他们做什么,这同中国的传统家庭有很大的不同,她们不求孩子,同时也不为我们做什么,不管看孩子,大事小事都不管,很省心,我们也没有太多怨言,因为我们也不用帮他们。


记得我剖腹产住院,手术完了,婆婆象征性地在我的病床前站了5分钟说了几句安慰话就走了。


其实我觉得我的中国婆婆还是很开明的,对我这个不怎么能干的儿媳妇她从来不挑毛病,全家一起吃饭时,我前夫总是很照顾我,给我夹菜,婆婆没有过意见。我很少叫她妈妈她似乎也不在乎。过年三十我的丈夫总是在我家吃年夜饭,她也没挑过眼。在这些方面一般的婆婆是做不到的。


她们夫妻的身体一直都很好,虽然有三个身强力壮的儿子,但力气活从来不会求我们帮忙,这样的公公婆婆儿女怎么好意思再求他们帮任何忙呢。我的前夫经常抱怨他的父母没人情味,说他小的时候被放在幼儿园整托,有时半年都不接,(公公婆婆经常到外地演出)所以他们的三个儿子都很能干自立,我想这也不失为一种成长吧。有这样的婆婆我倒觉得很省心,少了多少应酬和麻烦。

婆婆公公都是能干勤快的人,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婆婆喜欢种花,房间里的花连叶子都会擦得干干净净。夫妻俩恩爱互助,出入成双成对,真是一对神仙伴侣,实在让人羡慕。


我从未见过婆婆落泪,只是在我与前夫关系破裂她来劝我时很伤心地流泪了,只有那一刻我才感觉到她对儿女还是有感情的,不是铁石心肠。但是没有用,由于平时的交流和对我们的关爱很少,包括对她自己的儿子,所以她是没有发言权的。


虽然我对中国婆婆谈不上有感情,但我还是很欣赏她的宽容,洒脱,自我,自立。倒是很有些超前的意识。直到今天,老夫妻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仍然是自己照顾自己,享受着他们晚年的自立生活,有时我回京探亲还会去看看她们,老夫妻还能做一桌丰盛的饭菜迎接我和女儿,着实让我感动感慨。这就是我的第一个中国婆婆。


90年代中的圣诞节,我的英国未婚夫带着他的老母亲来北京同我完婚,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英国婆婆。老太太衣着得体,和蔼可亲,70多岁身体很好,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很喜欢我的女儿,看得出是发自内心的,她对她的儿子说:你很幸运,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还得了个如此可爱的女儿,说着说着她会激动地落泪。


到英国以后我才慢慢地解了我的英国婆婆。婆婆43岁 时公公去世,一直没有再婚,她们那个年代女人一结婚就不能工作了,所以婆婆结婚后一直是家庭妇女。公公去世时他们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还是双胞胎,上边还 有三个大的但也都未自立,试想我们现在夫妻双方抚养一个孩子还会叫苦连天,真不知道婆婆一个人是怎样过来的。婆婆含辛茹苦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一有空闲还 会去社区做一些义工工作。


她把五个孩子教育得很好,他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都有着不错的职业。但她对儿女无所求,儿女成人以后她一直独自生活,假期我们全家去看她,她非常高兴,会把 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把我们的睡房准备的应有尽有,整整齐齐。她热情地款待我们,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英国人的习惯我很看不惯,儿女坐等着老母亲沏茶倒水, 也许真把自己当客人了。但婆婆毫无怨言,仍然精心地照顾着这些已经不年轻的儿女。老太太的生活不很富裕,日子过得挺节省,但她不愿意接受儿女的资助,(当然西方人一般不会主动给父母资助),可是每到我们的生日和圣诞节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第三代,不但寄生日卡,贺卡,还要送礼物。


婆婆告诉我自从娶了我这个中国儿媳妇,她的儿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知道关心她了,有人情味了。


婆婆越来越老了,她把自己的后事料理的妥妥帖帖,除了遗嘱以外,家里所有有些价值的东西,包括她的首饰,诸件lkǐ写上标签,注明年月出处,和她去世后留给谁,给儿女们减少了很多麻烦。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天,微弱的老人躺在床上一直很清醒,儿女们去看她,她还会微笑着很幽默地同我们讲话。


在婆婆的葬礼上,从牧师和朋友的悼词里,我看到了一个善良,真诚,热心,勤劳,无私,幽默的英国女性的美好形象。我以为,婆婆是个平凡的家庭妇女,但她却是个伟大的母亲。


与英国婆婆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她的作为一个女人和母亲的品质对我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今生做不了婆婆了,但不管做婆婆,做妈妈,只要我们以无私真诚的爱对待我们的儿女和他们的伴侣,努力去理解他们,谅解他们,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对自己的要求,自强自立,多为儿女的考虑,那我们就是好母亲,好婆婆。


女儿的爷爷奶奶,右一是我的第一位婆婆,现在公公已经去世

我的第二位婆婆,摄于英国

 

婆婆与五个儿女




我陪着婆婆在北京游览故宫和爬长城 


刘晓华读本
别了,我的爱人
我的女儿,我的月亮
刘晓华:女儿
在英国当医生
丈夫在英国的
住院与护理实录
北兵马司胡同
我的记忆我的家
刘晓华:与尼克松
看北京人表演
周总理指挥
歌唱"共产主义接班人"
在庆祝十一
游行的彩车上
经历唐山大地震
最漫长的一天一夜
挖洞背沙拆城墙
短暂的中学记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延伸阅读
域外生活


陈苑苑:我的太阳
杨劲桦:玛丽与我(上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中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下篇)
李榕:在华盛顿
英国使馆的"内急"
夏儿:从一个漫长
古老的梦里苏醒
毕冰宾:哥们儿
姐们儿奔西德
陈小春:磕磕碰碰闯美国
郑力刚:那时的清华
"青椒"都想出国
美国私立贵族中学
让中国父母懵圈了
龚相伟:留学的
孩子你好吗?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