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丨李薇薇:我那半疯半傻的少年时光

李薇薇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大学时期的作者


李薇薇,笔名蔷薇,1955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73年下乡,1980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后在某设计院从事技术工作,现已退休。


原题

我那半疯半傻的

少年时光




作者:李薇薇 


1.运动了


  我得知要搞“文革”的消息,比许多同龄人都早。
  

1966年初春,父亲从北京开会回来,一大早就兴奋地打开一卷照片让我妈看:“会议闭幕那天,周总理接见了我们。看,我就站在总理后面第三排。”

  他又指着坐在第一排的两个人:“这是孟启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第一位播音员;这是梅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他翻译的。”

  我正坐在一旁,细细品着老爸带回的“义利”面包。我是头回吃这洋玩意儿,就像猪八戒吃到了人参果。听他提到自己正在读的书,连忙凑过去看。

  爸爸接着说:“总理在讲话中提到,国家马上又要搞运动了。”

  “哎!这回不知道又该谁倒霉了。”老妈发出一声长叹。

  “啥是运动啊?” 我问。

  “运动就是三反五反、反右四清。”

  “那不都是整坏人吗?有啥可倒霉的。” 我漫不经心接了一句。

  我妈脸色开始变得凝重:“小孩儿家知道个啥!哪次搞运动不是把人往死里整。就咱家后排住的二妮儿,‘三反’时说她爸贪污,被人对着胸口一拳打多远,对面的人再原样怼回来。两个人像打球一样推来挡去,差点儿没被打死。”

  我听得汗毛开始一根根竖起。二妮儿两口都是我妈他们厂的工人,她爱人剪了个偏分头,下垂的头发老爱遮眼睛,走几步就要甩一下。后来这习惯成了怪癖,院里一群小屁孩儿就悄悄跟在后面模仿。我扎着两根麻花辫,咋学都不像。每每笑得肚皮发酸。

  运动的到来让人猝不及防。

  深夜,我被一阵嘈杂惊醒。迷瞪着睁开眼,看到家里像遭贼洗劫一般:箱子倒扣在地上,书籍四处散落,就连床边的围挡布都被扯了下来。姐姐们满脸惊恐地站在床边,一个女人边推搡她们,边操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大声呵斥:你们要站稳阶级立场,和黑帮分子划清界限。

  后来我才知道,这女人是个播音员。

  爸爸的工作单位是党的喉舌,负责把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传遍五湖四海。小时候,我就是听着收音机里铿锵有力的“九评”,才记住了有个国家叫“难死(南斯)拉夫”,也知道了陶里亚蒂同志和我们有分歧。但我不明白,这个原本声音甜美的女人,为啥套上个红袖箍,就变得如此歇斯底里。

  这帮人鸡飞狗跳地折腾了半宿,终于从箱底翻出个存折。他们兴高采烈地宣布:天一亮就去银行冻结“反革命活动经费”,随后呼啸而去。

  面对着一片狼藉,我想起不久前和妈妈的对话,才明白那是一个“老运动员”发自内心的恐惧——这次轮到我家“倒霉”了。

  窗外露出了一抹亮色,大地开始苏醒。老天总是准时翻篇,从不迟到。可我的生活却再也回不到过往。

  恐怖的记忆从这个夏天肇始。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最高指示成了摧枯拉朽的通行证。造反派假革命之名,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们到处狼奔豕突,抄家、批斗、游街、打人成了随处可见的日常。砸碎旧世界的癫狂,让神州大地陷入到史无前例的大动乱中。

  被誉为“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中宣部首当其冲,陆定一和周杨成了走资派和大黑帮。而我爸从北京开会回来,刚刚传达了他们的讲话,这就成了他最初的罪状。

  爸爸被关进了“牛棚”,除了审查批斗,还要戴高帽子游街。他性格刚烈,宁折不弯,拒不承认这些罪名,一连撕毁了几顶高帽子,又用脚跺得粉碎。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大环境下,他的不识时务和“死不悔改”激怒了造反派,被打了一顿后又五花大绑,生拉硬拽到马路上。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一天,我到厂里的锅炉房去打开水。路过食堂的饭厅时,突然听到有人喊口号。好奇心驱使我趴在玻璃窗上偷看,原来里面正在开批斗会。一个男人站在中间,胸前挂着块一米见方的大钢板,钢板上穿着的两根细铁丝深深勒紧脖子里。那人的脖颈显然无法支撑沉重的钢板,腰被压得几乎弯成了九十度,所以我看不清面容。

  待我走到对面换了个角度,看到钢板上竟写着爸爸的名字!我的心顿时缩成了一团,想转身,却觉得腿脚软成了一滩烂泥,只得傻在那儿瑟瑟发抖。好不容易缓过劲儿来,顾不上打水,赶紧低头溜着墙角回到家。

  我把看到的这一幕偷偷告诉姐姐,我们提心吊胆地挨到天黑,终于等到了极度疲惫的父母。爸爸被钢板坠得太久,根本直不起腰,进门就躺在床上,竭力压抑着痛苦的呻吟。妈妈哽咽着告诉孩子们,厂里的造反派到上级机关去造反,把爸爸给揪了过来。其间还把她也拽上去陪斗。

  我妈出身不好,受爸爸株连,也被下放到车间劳动。每天面对呵斥羞辱,三十多岁就白了头。

  那时我十岁出头,弟弟才八岁多, “少年不知愁滋味”。偶尔和小伙伴们打闹嬉戏,被我妈看到就会发出哀怨的长叹:“你爸还关在牛棚里受罪,你们俩还能笑出声!”

  笑声都成了对父亲的大不敬。家里终日充斥着忧郁和恐惧,曾经的欢乐和梦想都被埋葬在那个夏天,封闭在令人窒息的压抑中。

  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就这样匆匆结束。

2.牛棚里


  爸爸被关进牛棚不能回家,妈妈让我去给他送换洗衣服。我心里没抓没落地纠结着:既渴望见到爸爸,又畏惧那天来抄家的凶神恶煞。一路上走三步退两步地踟蹰着,觉得这段路就像一条被拉长的猴皮筋,咋也走不到头。


  小屋门口守着哼哈二将。为了防止“牛鬼蛇神”和家属传递消息,我带去的一切都要经过检查:衣服被抖搂开,裤兜甚至衬衣的袖口都被反复揉捏,就连我姐为爸爸烙的两张韭菜鸡蛋馅饼,也被那双腌臜手一层层掀开。查验完,他们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我可以进去了。


  我紧张得浑身冒汗,是因为衣兜里还藏着条“漏网之鱼”,那是妈妈写给爸爸的小纸条。出家门我就偷偷打开看了:“你要相信群众相信党,他们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要多想想孩子们,千万不要走绝路。”


  我妈的担心绝不是空穴来风。那段时间,“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除了殒命于棍棒皮带下的冤魂,还时常听到有人自杀的消息。几天前,隔壁单位又有人从大烟囱上跳下来,把自己摔成了“自绝于党和人民”的“臭狗屎”。而我爸在第一次被游街后就曾说过:“如果他们再这样羞辱我,我就在路边的电线杆上一头撞死。”


  显然,这句话成了扎在妈妈心头的一根刺。她就是想得到一句承诺,帮自己拔出这根刺。


  来之前,妈妈反复叮嘱我要长点儿心眼儿,千万别被人发现。抗战时期爸爸就当过地下工作者,没想到二十多年后,我竟用这种方式接了他老人家的班。


  小屋里光线幽暗, “牛鬼蛇神”们趴在桌子两边,正在写交代材料。


  承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爸爸全然没了往日的精气神:头发蓬乱胡子拉碴又黑又瘦,手腕上被捆绑的勒痕仍清晰可见。我鼻子一酸,泪水充满眼眶。可想想这不是抹眼泪的地方,又竭力忍了回去。


  一位叔叔看到我,问:“这闺女上几年级了?”


  爸爸愣怔了片刻,反问我:“你上几年级了?”


  那叔叔点着老爸的鼻子:“你这爹当得真不合格,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 爸爸露出一丝尴尬的苦笑。


  我委屈大了,心里说,就是,还爸爸呢!连我上几年级都搞不清!然后撅着嘴回答:“四年级。”


  我把衣服和食物递给爸爸,见那叔叔又低下头写东西,才敢把小纸条塞给他。


  爸爸快速扫了一眼,小声说:“让你妈放心!我不会走绝路,还等着还我清白呢!”


  拿到了这颗定心丸,我总算是不虚此行。


  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翻江倒海,拼缀的全是爸爸的零星往事。我妈在纸条中认定爸爸是好人,我也觉得他绝不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一定是被冤枉的。之所以如此“分不清敌我,站不稳立场”,则是凭着孩子的直觉。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书本和电影里的坏人总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可我爸不吸烟不喝酒,发了工资就进书店。他除了昏天黑地忙工作,回到家不是抱着本书,就是伏案写东西,从没带我们进过公园,逛过商店。他对孩子的管教,就是督促我们看书学习。父爱在他身上表现出的不是儿女情长,更多的是严厉。虽说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却从不敢在他面前撒娇。


  记得三年级我初学写作文,打完草稿,顺手从桌上撕了张稿纸想誊写一遍,却被爸爸吵了一顿:“这稿纸是我给单位写材料用的,公家的东西你不能用。”


  我朝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心想,真是个“抠三儿”,用公家一张纸都大惊小怪!现在想想,这么严于律己公私分明的好同志,咋会是坏人!


  再说了,爸爸从北京开会回来,自然要传达上级领导的讲话。他也不知道中宣部的头头反党反毛主席,因为这就说他是黑帮,还挨斗挨打,我想不通!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更是一个孩子眼中的大难题。自抄家后,这难题就一直像团麻缠着我,剪不断,理还乱。


  一边是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父亲,另一边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该如何选择?我相信爸爸是好人,却绝对不敢质疑光芒万丈的红太阳。


  “文革”让我在懵懂中提前闯入了成人世界,却看不懂这个人人自危,个个发疯的世界的游戏规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头被蒙上眼睛,拉着石磨的驴,咋也转不出这个怪圈。


3.逍遥吧


  摧枯拉朽带来了暂时的权力真空。在打倒校长批斗老师后,学校也陷入一片混乱。父母被批斗监管自顾不暇,我们这群“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小破孩,既不能像红卫兵呼啸街头“破四旧”,也不能当保皇派誓死捍卫某某某,就这样成了没人管教的“弃儿”,被抛在社会上自生自灭。


  “文革”正如火如荼,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挥舞巨手,大串联的红卫兵们穿梭在祖国大地。红宝书发到人手一册,大喇叭里每天吆喝“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走出家门,满眼都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大标语,传单撒得像秋风呼啸时的落叶。每天置身于这种环境,谁又能真正逍遥于运动之外呢!


  再说了,自懂事起, 我们接受的就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教育。所以虽然穿着破衣烂衫,虽然时常饿着肚子,我们依然关注着三分之二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世界人民,惦记着 港澳台同胞。替伟大祖国,甚至替联合国操着稚嫩的中国心。


  家属院的小伙伴们疯传,蒋介石的臭老婆宋美龄每天都用牛奶洗澡,洗完再让国民党兵喝下去。听到这消息,大家不由得想起澡堂里那一池泥汤子,先是恶心得想吐,后又气得要死。纷纷表示:只要毛主席一声令下,都要报名参军去解放台湾。


  无知者总是大无畏。那时我们虔诚地信奉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再说了,我们从小就爱看打仗电影,所以打仗在孩子们眼里从来都不是啥难事,从记事起就演习过无数遍:在幼儿园是占领滑梯,上小学是攻下公园的小土坡。哪回不是把敌人揍得屁滚尿流,“红军”则一路高歌。最后在树枝上升起象征胜利的小红旗——不知哪位同学的红领巾。


  可真要解放台湾还是得谋划一下,一帮孩子对着地球仪开始七嘴八舌:有说先让海军登陆,还有说先派飞机轰炸,个个都像参谋长联席会议上运筹帷幄的大将军。待各村都献上了自己的高招后,才发现自己的红领巾还没戴旧,个子也还没枪高。


  后来,不知谁又从传单上看到,红卫兵在国内荡涤了一切害人虫后,下一步就准备去“踏平白宫,光复红场”。眼看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小伙伴们更是激动得血脉贲张!这辈子没赶上打鬼子打国民党,遗憾着呢!所以这场大战谁都不想缺席。我们恨不能明天就奔赴前线,只要能把美帝苏修从地球上抹去,不惜割舍自己的生命。


  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群众组织也开始四分五裂,山头林立。著名的二七纪念塔成了各派论战的圣坛。名目繁多的战斗队,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辩论每天都在进行中。


  “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孩子的天性。反正无所事事,每天像个没头苍蝇似地游荡,院里一帮孩子就时常结伴去看辩论。


  辩手们都是狂热的革命理论家,个个引经据典,说到亢奋处,脸上的青春痘高高隆起。最高指示就像尚方宝剑,伴着唾沫星子横扫异端,所向披靡。


  我们这帮十岁出头的“生瓜蛋子”,在学校不过刚认识了个天圆地方,有啥辨别能力呀。听完“二七公社”的发言,立马拍着小手为他们欢呼;等对立面 “河造总”一反驳,又觉得他们说得也在理。就像墙头的小草,被八面来凤吹得晕头转向。直到肚子饿得提抗议了,才想起往家走。


  路上,一个小伙伴问我:“听了半天,你到底支持哪一派?”


  我无言以对。只觉得脑子里像有一个骑兵连在纵横驰骋,把那些大理论、新名词搅成了一盆浆糊。好半天才想起花园路通南北,黄河路贯东西。


  回到家,我想给姐姐描述,却凑不出自己的版本。想想那些参加辩论的人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却都被革命理论武装到了牙齿。除了最高指示,他们还不时甩出我从未听过的马恩列斯语录,四个字四个字的成语更像机枪子弹,“突突突”地往外冒。人家咋都懂那么多呀!


  看来还是自己肚子里缺墨水。反正也游荡累了,我决定消停一阵儿,到书架上找几本书看看。


4.扒书架


  扒书架的习惯始于一年级下学期。那时刚学完查字典,就想找本书练练。第一眼看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书名我都读不顺溜,更不知道联共这块 “布”是花还是蓝,就没理它。


  旁边是一本崭新的《红岩》,我顺手翻开,对着字典边查边看。查得不耐烦就连猜带蒙读半边。七岁的小脑瓜毕竟是白纸一张,查过的字很快就记住了,看书速度也越来越快,没多久就磕磕绊绊读完了。


  初次尝试让我上了瘾。《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飘飘》《把一切献给党》《革命烈士诗抄》……一路读下来,底色基本是革命文学。


  书架上也有外国书,苏联的最多。我只看了最有名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里亚的道路》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是因为老毛子的人名太长,卓娅舒拉的念着还行,保尔·柯察金也凑乎,可那些一长串的斯基、维奇,哪有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好记呀,所以没看几页我就放弃了。


  从小在书架上瞎翻,爸妈从不干涉,许是信奉“开卷有益”吧。可四年级刚开学,我在爸爸床头发现了一本书,正看在兴头上,却被老妈一把夺走,还挨了顿吵:“这是内部书,组织规定只有你爸能看,连我都不能看。小孩儿家瞎翻啥”。


  我刚被书里写的斯大林和贝利亚吓出了一身鸡皮疙瘩,又被吵得懵了头:书籍还分内部外部?看本书还要组织批准?


  没几天,我又在桌上看到了一张叫《参考消息》的报纸,每篇文章前都缀着些奇怪的名字:美联社、路透社、安莎社、共同社,内容也比《中国少年报》新奇有趣。被我妈看到后又是老话重提:“组织上有规定,这种报小孩儿不能看。”


  那时我刚过了十岁生日,加入的唯一组织是少先队,但已感受到组织的如影相随无处不在。三年级以后,谁要是还没入队,就意味着你不是好学生,要被全班同学孤立唾弃。可我从没想到组织规定会渗透到家里。再说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心里顿时生出对组织和这狗屁规定十二分的不满,就梗着脖子和她顶嘴:“报纸印出来不就是让人看的吗?再说这是在家,谁看不看组织又不知道。”


  我妈虽然不在“组织”,却把组织规定奉若神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即使没人监督,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对抗组织的后果没几天就显现出来,这些内部书报很快就不知所踪,估计被坚壁清野了。


  随意翻书的好日子在抄家后戛然而止。家里的大“毒草”都被装进麻袋拉到了废品站。书架被过滤得只剩下 “马列毛选站前排,鲁迅浩然跟上来”。


  眼目下,精装的马恩列斯全集摆在最显眼处。我虽然也想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可看着那些大部头,四年级小学生心虚地咽了口吐沫。


  《共产党宣言》是单行本,最薄,我打算先看它。谁知翻开书,字倒认得八九不离十,可一联成句子就云遮雾罩。还是先学毛选吧。


  “老三篇”早就背熟到“融化在血液中”。我先找出本《矛盾论》。打开就被内因外因、主观客观搅得五迷三道。这名词概念太大太多,和小学生的年龄实在不相称,我再没信心往下看了。


  旁边有一本《毛主席诗词》,大喇叭里整天吆喝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都熟悉,没费劲儿两天就背完了。晚上就开始活学活用,和姐姐一起玩诗词接龙。直到困的枕着“北国风光”进入梦乡。


  鲁迅先生的书造反派不敢糟蹋。翻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立马被里面写的菜畦、蝉鸣、蟋蟀和蜈蚣吸引住了。这一切都太熟悉了,家属院墙外的庄稼地里常能见到。接下来看《祝福》,还为祥林嫂在“万恶的旧社会”的悲惨遭遇哭了一鼻子。待读到《孔乙己》里老夫子排出的几粒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才又破涕为笑。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是那年头知名度最高的白大褂。小说《白求恩大夫》也成了抄家后的遗珠。自从学了老三篇,白大夫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看了这本书,他开始变得有血有肉接上了地气:既可以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治病救人,也会像普通老百姓那样和媳妇吵架、离婚。


  还有一本书也吸引了我,叫《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书里写苏联青年找对象的条件是:“要住房、要汽车、不要老一辈的人”,真让我惊掉了下巴。没想到苏修那么有钱,年轻人那么财迷心窍,结个婚竟然要房要车。在中国,房子和汽车都是公家的,哪能让你结婚当彩礼呀!


  而且他们真是“修”到了不可救药,还说啥“不要老一辈的人”!哪有没结婚就咒人家父母上西天的,良心真是让狗吃了。想想还是咱中国青年觉悟高,娶媳妇又省钱。我妈厂里的漂亮姑娘找对象,只要求对方出身好、是党员,捧着四卷“红宝书”就把自己给嫁了。


  看完这本书,我又迷上了一本《毛主席的革命实践活动》。里面有篇叫《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据说是毛主席在长沙上学时写的,从未发表过。文中提到:“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虽然这半文半白的话看得我迷迷糊糊,但觉得是在讲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我从小就不爱运动,但凡学校举行运动会,总是安生坐在观众席。看毛主席年轻时就那么重视体育,我也想攒劲儿开始锻炼身体。正在这时,高音喇叭也传来了特大喜讯:毛主席先是喝了长沙水,又去吃了武昌鱼,接着就去“万里长江横渡”了。


  啊呀!没想到他老人家七十多岁了,身体还那么扎实,选啥接班人呀!永远健康咋也活不过万寿无疆啊!看着大街上敲锣打鼓欢呼雀跃的人群,我脑子里突然闪过这大逆不道的念头。但只敢说给肚子里的蛔虫听听,没敢告诉任何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是领袖率先垂范。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全国人民纷纷跳进家乡的大河小沟扑腾,都想在“闲庭信步”中体验一把“极目楚天舒。”


  我的家乡离着长江虽远,却有母亲河在几十里外招手,就是水里沙子有点多。好在城郊还有个尖岗水库。


  星期天,坐着我妈厂里的大卡车来到了水库。在两个好友的帮助下,我这旱鸭子平生第一次把脸埋进水里。身体刚飘起来,顿觉脚下没了根基。一霎间,童话故事里的龙王夜叉虾兵蟹将纷纷出笼,一个个都在往下拽我。慌得我手脚并用拼命挣扎,好不容易逃离了魑魅魍魉的围追堵截,才发现水还没淹过肩膀。


  头回下水就出尽了洋相,但我人还在,心不死,又和闺蜜结伴去了游泳池。几次三番,人家都如鱼得水了,我除了灌一肚子腌臜水,连个狗刨也没学会。


  没能“到中流击水”并没挫败我的坚定信念。我在这本书里还看到,《新民学会》的前辈们,除了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专捡狂风暴雨天冲到岳麓山上锻炼自己。我也不能只当口头革命派!家乡虽然没有爱晚亭,可不缺狂风暴雨呀。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我和闺蜜商量,也要像前辈那样去“经风雨,见世面”。不顾天上响着炸雷,我俩毅然冲出家门扑向大自然。没走多远就被淋成了落汤鸡。回家后一连吸溜了几天清水鼻涕,还是喝了碗姜汤才反醒过来。本来我俩还打算学毛泽东和萧子升,步行到邙山头黄河边做社会调查呢。一看小身板这么不经折腾,才断了“身无分文,走遍天下”的念想。


  自打上学认了几个字,我就对书上说的一切都深信不疑。可这本书却让我头回产生了困惑: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和斯诺的谈话中,提到《新民学会》有一条宗旨叫不谈女人。但另一篇回忆杨开慧的文章却说,毛主席和杨开慧,蔡和森和向警予,都是在《新民学会》里相知相爱,后来才结为革命伴侣的。


  初读我还不敢相信,又反复看了几遍,终于证实了印在白纸上的黑字也会前后矛盾。我为自己的伟大发现激动不已。


  这本书还写到了毛主席和杨开慧的爱情,特别是杨开慧对主席的忠贞不渝。她被捕后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和毛泽东断绝关系。这让我想起在《马克思的青年时代》里也曾读到,马克思和燕妮十八岁就爱得死去活来。


  十多岁的小丫头片子真不懂啥是爱情,但看到书里把它写得那么浪漫又美好,懵懂中竟生发出一丝向往。而且让我觉得,爱情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属享受,也不像大字报里说得那样颜色发黄污秽不堪。要不然,咋会连伟大导师和英明领袖都深陷其中,无法抵御呢!


  我姐有时还会借来些少皮没毛的破书,记得有段时间我们姊妹看了《金陵春梦》和《侍卫官杂记》,开口闭口都用老蒋的口头禅 “娘希匹”彼此戏谑。反正那时听惯了“打翻在地砸烂狗头”,没谁会觉得爆粗口斯文扫地。


  这些书还极大地影响了我家的安定团结:因为后面还有人排队催促,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仨都抢着看书,谁也不想干买菜做饭洒扫庭除的琐碎事。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最后,大家不得不达成妥协:每天轮流买菜做饭,并负责处理所有杂事。现在想想,我们那时就尝到了“承包责任制”的好处呢!


5.疯跑吧


  除了啃不动的大部头和看不懂的高深理论,书架上劫后余生的留存很快被我扫荡完了。虽然学校开始“复课”,但实际上演的还是学毛选、批斗会、野营拉练等各种闹革命的戏码。混一天回到家,依然是无事加无聊。好在小伙伴们总能在遍地疯魔中找到新的兴奋点。


  不知哪个调皮鬼在一家修表铺探了下头,发现里面坐了个美女。一传十,十传百,男孩们绿头苍蝇似的往哪儿跑,招惹得我们一帮黄毛丫头也跟着打哄哄。等大家兴致勃勃到了修表铺,在门口缩头缩脑瞄了半天,只看到几位秃顶大爷端坐在操作台前,眯缝着一只眼,另一只眼上夹着个诡异的放大镜。


  真败兴!回到家才听说,美女被蜂拥而至的一众人等吓坏了,单位也被骚扰的不胜其烦,索性不让她来上班了。


  高年级的大孩子比我们更能折腾。他们会骑着自行车到花园口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飞机场看战机呼啸冲天;最刺激的是追着囚车到“沙土岗”看枪毙人。


  运动的深入使得“阶级敌人”的队伍不断壮大,仿佛一夜间就冒出了无数杀人越货的歹徒。大街上经常贴着布告,犯人的名字上打着大大的黒叉。体育场里三天两头召开“公审大会”,会后,就有大卡车载着罪犯游街示众,奔赴刑场。


  敢去看行刑的孩子不光好奇心重,还要有胆量。他们传回来的现场实况,不知经过多少张牛皮大嘴演绎,变得真假难辨又骇人听闻:犯人的天灵盖被子弹掀开,住在附近的老乡们一拥而上,用小茶缸去挖热乎乎的脑浆,给有“羊角风”的孩子治病。听得我毛骨悚然,但又压抑不住好奇。


  远行的诱惑太大了,特别是看枪毙人!可这些地方都不通公交,离家又远,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学骑车!


  家里的自行车是“二八加重”的,即使把座位落到最低,我骑上也够不着脚蹬。只好和闺蜜玉英搭了个互助组,彼此帮扶着学“套腿”。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每天用龙胆紫和红汞把身上涂得万紫千红。终于能上路了,俺这俩小馋猫却只顾着“唠嘴”:要么拿着点心票去买“小金枣”和“桃酥”,要不就到水果店买甜瓜。远行的“初心”早被抛到了爪哇国。


6.填肚皮


  “三年自然灾害”时,我还是幼儿园的小不点儿。印象最深的是阿姨们爬到树上采杨树叶,小朋友捡起来用花兜兜送到厨房。树叶被裹进包子,又苦又涩,谁都不愿吃,可不吃就只能饿肚子。我弟弟更小,连树叶包子也无从享用。只会对着姥姥喊“姥姥,我可饿”。姥姥就把煮熟的胡萝卜掰一节给他。


  除了饿,我还最馋甜食。记得在幼儿园吃饭时,老师给得肝炎的小朋友碗里加了一勺红糖,一桌孩子都眼巴巴地流露出渴望。那一刻,我想所有孩子都和我一样,祈盼自己也得肝炎。


  院里的孩子还一起讨论过是打虫的“宝塔糖”好吃,还是“止咳糖浆”好喝。我的一位好友断然否定了这两样,说前几天她刚偷吃了老爸的 “山楂丸”,又酸又甜,太好吃了!听得大家先是学着《小布头奇遇记》中的鼠老大,“吱呀吱呀吱呀呀”地叫唤了半天,然后都说,回家就让爸妈去厂医务室开山楂丸,一定要尝尝这又酸又甜的滋味。


  大姐上的是寄宿制小学。周末学校发了个小馒头,她不舍得吃,拿回家先递给妈妈,我妈看一眼又递给姥姥。姥姥虽然已饿得浮肿,还是转手就给了弟弟。


  不挨饿的有,但绝对是极少数。我姐小学曾和某省级领导的孩子坐同桌。有一天那孩子不舒服,她和几位同学帮忙送回家,得以进入神秘的省委南院儿。回来后,她先是感慨大领导两家住一座小楼,还有一间房子专门放乒乓球台。哪像咱姐妹仨挤一个床,晚上一不小心就得啃臭脚。随后又大惊小怪地说:领导家养的小鸟,吃的都是点心末。听得我直咽“哈喇子”。


  我们院住的多是普通工人或干部,双职工不多,家庭妇女不少。每月工资发下来,买完粮本上的定量就所剩无几。若不精打细算,到不了月底就恨不能“吃风屙沫”。


  “文革”开始,家属院的小伙伴都正处在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虽然造反派“油炸火烧”了许多阶级敌人,可这些同类并不能拿来充饥。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嘴里唱着天大地大爹亲娘亲,心里想着填饱肚子事最大,白馒头最亲。


   “贫穷”和“饥饿”四个字虽然没写在脑门上,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有关吃的悲剧更是每天都在身边上演。


  我家女孩儿多,饭量小,每月的定量还勉强够吃。可邻居C大大家两个半大小子都正长身体,吃得多。几乎每到饭时,都会听到这哥俩鬼哭狼嚎地打架:不是因为谁掰的花卷窝头块大了,就是盛稀饭时把米都捞走了。后来他家因为实在太困难,只好把最小的女儿送给了远在新疆的亲戚。


  没几天,C大大就开始想孩子。后来发展到见到院里的女孩儿就以泪洗面。看她变得祥林嫂般癫狂,家人害怕了,只好把送出的孩子又要了回来。


  我家养的鸡病死了,刚扔进垃圾箱,就被住在后排的大娘捡走了。我告诉她这只鸡是病死的,不能吃。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病死的怕啥,把内脏掏出来就行了。那么好的鸡肉,可不敢糟蹋了。”


  夏天吃完西瓜去倒瓜皮,又碰到这位大娘,被她一顿教训:“好好的瓜皮为啥扔了?把绿皮削掉,晚上留着拌凉菜,要不找根绳子串起来晒成干,还可以腌咸菜。”


  好在我们院和“广阔天地”毗邻,穿过我妈厂里的一扇小门,就是生产队的农田。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无穷的魅力,也不断为我们带来惊喜和馈赠:春天摘柳絮、挖荠菜;夏天捡麦穗;秋天捋槐花、溜红薯。放学后和寒暑假,我们时常变着法在庄稼地里为自己找吃的。


  省会的法桐已成气候。每到夏天,大树下都埋着童年的乐趣。太阳落山就是幸福来敲门:当 “爬叉”(蝉的幼虫)开始出洞,我们就用手电筒当探照灯,把它们捉拿归案。


  赶上下雨更是大丰收的时节,遭受灭顶之灾的“小爬虫”会迫不及待地往外钻。所以我们不等雨停就冲出家门,运气好的,一晚上就能抓满一茶缸。回到家洗净撒盐炒熟,就是一盘既不要肉票又不花银子的“荤菜”。


  我们还时常去小水沟里捞小鱼小虾泥鳅青蛙,用自制的弹弓打鸟。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下爬的,还是水里游的,只要能解馋,一样都不会放过。物质匮乏的年代,看到荤腥,我们个个两眼放光,吃得动物般生猛,活似刚下山的土匪。


  我们院住平房,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所以除了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生活,我们还时常到庄稼地里逮蚂蚱、恋蜻蜓、抓蟋蟀、挖蚯蚓,捅 “马蜂窝”,给家里的小鸡找 “活食”。


  带着田野里的收获,再到厨房里忙活。为了把30%的杂粮做出花样,我们学会了把红薯面压成“饸烙”,用蒜汁拌着吃;在粗粮里放上芝麻酱和盐蒸成花卷;把白面裹上高粱面烙成饼。邻居家来了个西北亲戚,一时间,各家饭桌上都添了一种叫“猫耳朵”的美食。一个湖南小姑娘来过暑假,又教我们学会做“虎皮青椒”,小小年纪就被练成了多面手。


7.学女红


  “文革”伊始,居委会根红苗正的大妈仿佛迎来了第二春。她们每天走街串巷,扯着烟酒嗓到处发勒令:让地主资本家的大老婆小老婆统统滚回原籍。


  我姥姥这个地主婆也难逃厄运。


  当大妈们为驱逐了害人虫弹冠相庆时,我家却陷入了没人拆棉缝单的窘迫。我妈在车间被监督劳动,晚上还要参加没完没了的政治学习,根本没时间打理杂事。我们三姊妹先后进入青春期,个子开始抽条。过去的衣服小的小,破的破,现实逼得我们不得不拿起针线,自己动手学着做女红。


  小时候没有尼龙袜子,我们脚上的线袜子穿不了几天就被“捣烂了”。姥姥一双手咋也忙不过孩子们活蹦乱跳的四双脚,无奈中就让三个女孩儿自己学着衲袜底。姐姐们都衲得像走队列的解放军战士,整齐划一;只有我衲得如同洒在烧饼上的芝麻,满天星般凌乱。所以她老人家认定我最笨。


  事实证明,我姥姥真是火眼金睛。自从 “赶鸭子上架”学针线活,我就事故不断:缝扣子扎破了手指,做棉被却缝到了床单上,学做鞋把左脚鞋面上到了右脚上。姐姐织了一半的毛衣,我一上手,要么线拉得太紧,要么不小心脱了针前功尽弃。


  幸亏我有两个姐。听人说 “有个姐,好好些”,我的幸福更是加倍呢!况且她们个个手巧,大姐刻的剪纸,一直是院里女孩儿争相复制的模板;她给家里缝纫机做的套,比商场里买的还漂亮。二姐更是把老妈织毛衣“右手针,左手线”的独门绝技发扬光大。所以我这“笨爪子”也就心安理得坐享其成。


  那时候成衣少且贵,人们大多要买布做衣服。可每人每年仅有九尺布票,身高近一米七的孩子做条裤子都要用去七尺。记得我妈时常对着个子窜到比她还高的女儿们感叹:“长那么高有啥用,除了多穿二尺布”。所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我家的常态。


  记得四年级时,妈妈为我做了件灯芯绒外套。后来随着我不断长高,先是被我姐放开了下摆,后来又接长了两寸左右。于是这件有深浅不一三种颜色的衣服,就被我穿到了高中毕业。下乡前,我姐还把老妈五十年代的 “列宁装”翻出来改造,让我从农场一直穿到了上大学。


8.叹流年


  从十岁半到十四岁,是最该像海绵一样吸吮知识的年龄,我却有多半时间都在大革命中颠狂,在乡间田野里疯跑,在五行八作中耗费青春。就这样半疯半傻地走过了少年时光。


  如今,那些悲欣交集的过往都已成烟云。我这被荒唐时日锻造出来的半成品,也到了“沉思往事立残阳”的年纪。按说本该春游歌咏,安享退休时光。之所以还在键盘上敲打忆旧,不只是为了宣泄情感慰藉孤独,而是想借助文字这个承载历史的诺亚方舟,留下属于个人的微末记录。借此告诫孩子们,再也不要重蹈覆辙。


作者近影


李薇薇专页

献给长眠异乡的知青战友
天晴朗了,他却再也没能醒来
我在县知青办的日子里

图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革命少年

马雅:云中之鹤,革命时代另类少年
陈永济:中学里的阶级斗争
王永刚:江湖朋友是“小偷”,我出手狠揍他一顿郝寒冰:中苏关系恶化,我怎一个“愁”字了得
朱新地:大炼钢铁,我把父母睡的铁床交到学校
白槐:1957读初三,我的档案被塞进“右派言论”晋燎原:“贱爬”少年的文革记忆
温大勇:关于“出身”的记忆,家庭成分撕裂的中学同学冯印谱:一个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俞京:我的松江缘,一个“右派”子弟的运动史李其容:右派爹给右派舅画张画
何蜀:少年宫画梦录,一个右派子弟的悲欢岁月
晋燎原:"贱爬"少年的文革记忆马小冈:从对联 · 老兵 · 联动说起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