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弄潮丨许明:他们,在贵州搞了一个农村改革试验区

许明 新三届 2022-01-01



作者简历


大学时代的作者


许明,1955年生于贵州遵义,1973年高中毕业后插队农村,1976年招工进入赤水天然气化肥厂合成车间做操作工。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3月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曾任贵州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贵州省文化厅长、党组书记,现已退休。

原题
悼念李菁




作者:许明


 
2011年1月24日下午,接到李菁家里电话,说李菁已于上午去世。自从他2010年体检出肺癌后 ,几次去看他 ,精神状况似乎不错 ,总以为以他活跃的生命力和豁达的生活态度 ,会像许多类以病人一样,至少带癌生存三五年没有问题,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三农问题权威

初识李菁,大概是在1982年春节后的某天。那时我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委办公厅。在他办公室找我谈话。他当时已经是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分管文字工作。谈话内容已经淡忘了,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口吻做派,语调平易,衣着随意,加上身材精瘦矮小,虽然严肃却完全没有领导的威仪。

之后跟他学习编辑内部刊物,起草领导文稿,一道下乡调研,逐渐与他熟悉起来。知道他是在江西解放时参加文工团西进到贵州的。曾经做过省委领导的秘书,做过最基层的公社书记。在当时刚进机关的年轻人眼里,李菁俨然能写会说、有见识、有主意的秘书头,但从未见他虚张声势摆谱唬人。

经常听他说起的,是他做秘书之初勉为其难的经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会议记录时许多字不会写,只好用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代替,事后再花大量时间补记整理。这或许是他用以激励年轻人立志苦学的方法吧。正是靠着刻苦执着的不断学习,他从一个文工团员,成长为贵州省有名的三农问题权威。

1980年代初期,正是中共贵州省委大胆改革、推动农村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关键时期。当时的省委书记池必卿也很信任和倚重他,经常带着他和一拨人下乡调研;常委会研究问题,一定点名列席会议的李菁等秘书人员发表意见。

包干到户后的一段时间,有人给媒体和省委领导写信,说农村“单干”后已经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池必卿认为这是必须弄清摸准的重大问题。于是派李菁带人下去调研。李菁在下乡入户调查数十天后,得出的结论是:包干到户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均有较大改善,有的农户虽未脱贫,但贫困状况较包干到户前是有明显改善的。农户间的发展虽不同步(也不可能同步),但是同向的。这个调查结论,使省委领导在坚持农村包干到户、坚持农村改革的大方向上吃了定心丸。

当年顶云公社社员“包干到户”签字场景(场景再现)


力争在贵州建立
农村改革试验区

1987年,中共中央为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下发5号文件,提出有计划地在全国建立若干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可以综合试验或专项试验,允许突破某些现行政策和体制。试验区由中央和省共同商定。李菁时任贵州省委农工部副部长。

为争取在贵州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省委常委、农工部长乔学珩委派他带队到中央书记处农研室和国务院农研中心商谈。他力陈“贵州在全国第一轮农村改革中,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改革。但如何在此基础上深化农村改革,还没有得心应手之作。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布点,要考虑东、中、西部的差异”。中央书记处农研室和国务院农研中心同意,在贵州选一个点进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在选择什么样的试验课题时,考虑到贵州包干到户基本是由农民自主选择的,时间短,工作中遗留下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比如承包的土地说是几十年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大稳定、小调整”的说法做法。他调研思考后提出初步意见,报省委批准选定在湄潭县以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作为试验课题。李菁作为省委派驻试验区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由省委常委、农工部长乔学珩担任),长期住在湄潭乡下,定点调查、专项调查,培训试验队伍,亲自收集、梳理、研究材料和问卷,起草修改报告,不惜下笨功夫,一切亲历亲为。

1988年6月,湄潭试验区领导小组《关于继续深化土地制度建设的试验方案》获得省委批准。方案提出为坚持土地公有制,搞活土地使用杈,探索两权分离的实现形式,必须解决土地制度安排长效性问题,土地承包关系在原承包期满后,再延长30年,并且实行“新增人口,永不分地"的方略。省委常委会在讨论时,慎重将方案中的“永不" 改为“不再"。

湄潭试验区的试验成果不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并引起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其土地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措施,被吸收到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11 号文件里,在全国推广提倡。这是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大突破,改变了原来全国普遍实行的 “大稳定,小调整",实为小调整则大不稳定的做法,有效地避免了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了耕地的破碎细化,增进了农户经营土地的稳定感和积极性。李菁从受命赴京争取试点,到选择试验地点和课题,直至全程参加试验区的所有具体工作,亲自撰写修改试验报告,付出了巨量的心血与智慧,创造了有名的湄潭经验(土地制度),为贵州以及全国农村改革立了大功。

为人坦率真诚正直

李菁身居要津,做过两位省委书记的秘书,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在同辈中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却一辈子没有学会居高临下的派头和故弄玄虚的世故圆滑,始终率真平易随和到随便。但据此以为在他手下工作就稀松平常那就错了。为了让新来的年轻人尽快熟悉省情,他要求大家对一些基本数据要硬记硬背到滚瓜烂熟,比如全省粮食产量、农民人均收入、主要经济作物产量等,他会随时随机提问,答不上来即便不批评你也很让人难堪;为了使省委的各类会议记录准确工整,他在机关组织开展记录竞赛讲评,训练提高秘书人员的基本功;他鼓励秘书人员工作之余给报纸写稿投稿,报纸采用了他会兴高采烈夸奖你,在各种场合表扬你,这就使得年轻人始终不敢懈怠。

李菁还是一个坦荡直言的谔谔之士。记得中共贵州省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前的1983年初,因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党的关系在办公厅办公室支部,他们作为省五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需经党支部召开党员会议来选出。当时李菁是支部书记,表决前他直截了当说不同意某位省领导,理由是该领导包干到户时态度保守犹疑。这在今人听来近乎傻帽的故事,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下,却并不那么让人吃惊。
 
李菁喜欢与年轻人交往聊天,交谈时他那种专注生动觉得什么都新鮮的表情,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平等的胸怀和单纯如赤子之心。

李菁始终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向时代学习新知识,他70多岁开始学电脑,不仅能在电脑上看资料、发电邮,而且在电脑上写日记。

他去世后家人将他近几年的日记打印交给我,厚厚两大包,上百万字。我一边翻阅一边感动落泪,看到其中2007年的一则日记,写了他的读书心得,特别能反映他一生不殆不倦学习思考的风范和精神。原文辑录如下:

“ 2月12日星期一 阴天,从貴州出版集团董事长许明那里取来十本书,从中选了一本神学书,叫《人的本性与命运(上卷)》(美国)R·尼布尔著,成穷译,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天开读,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读神学......张先生在《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文中指出:基督教在人性问题上的幽暗意识使人们对执掌权力的人持警惕态度,而这又导致人们寻求防范、监督权力的制度框架。正如张先生所指出的,中国文化(比如儒家)对之(指人性的幽暗意识)只作间接的映衬与侧面的影射,且认为克服人性不完善的原动力就蕴含在人的心性之中。联系到权力的问题,则是’希望执掌权力的人,透过内在道德的培养,由一个完善的人格去净化权力′。人性的弱点能否为人自己所克服?中国文化大都认为人有最终克服人性不完善的能力,而尼布尔则坚持基督教的一貫立场:败坏的心灵在原则上并无克服罪恶的能力,而只有依靠一种更高的力量即’上帝的恩典'”。

谨以此文,悼念老领导李菁。 

许明专列

许明:我的1977年高考
许明:我过我的独木桥,
池必卿与贵州包干到户
许明:理想之光,
照耀你整个生命的历程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农村改革风云
李菁:贵州农村"包干到户"之路
朱厚泽:在池必卿领导下工作的岁月
王朝文:敢于决策的省委书记池必卿
陈群林:老头儿池必卿,
公开批评“扶上马送一程”

万里:与"左派"三次决战,
包产到户终于大势所趋
翁永曦追忆恩师杜润生:
“守住底线,敢讲真话”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杜润生一招终止高层激烈争论
吴象:吹响农村改革号角的人

百岁老人吴象:
为80年代农村改革冲锋呐喊

吴象:从抗日青年到"三农"专家
赵树凯:胡耀邦的“后知后觉”
夏 勇:小岗村包产到户“生死文书”,
是一份曲折的“权利宣言”
高王凌:"包产到户"是农民"拱"出来的
李锦:改革开放前山东农村有多穷?
黄清水:30年前农村大包干采访追忆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温铁军的"三农"往事:
世纪困境应做何解?
新华社系列内参《告别饥饿》,
为包产到户"鼓与呼"
沈宝祥:1978,思想解放的春天
韩钢:1978,“革命”之后的中国转型
1978年,铭心刻骨的记忆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