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跨境电商SaaS赛道发生了什么?| 出海同学会No.72期干货

出海同学会 出海同学会 2024-02-07


导语

虽然在经历了2021年跨境电商SaaS赛道的火热后,赛道在2022年有些降温,但总体上跨境卖家对SaaS的需求是非常刚性的。今年还有一些新领域的机会:市场营销方面的SaaS抓住了TikTok等新流量渠道机会,苹果隐私政策调整也带来新的技术变化,AI辅助运营类的SaaS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发展快速,生成式AI类SaaS更受到行业追捧。中国SaaS企业在服务好国内跨境卖家后,已经开始了服务全球本地卖家的征程。


本期主要分享嘉宾


Attribuly CEO 李驹

投资人 Daniel戚洪源

DigitalStar 创始人CEO Simon

Google 中国区副总裁 毛熠星

广州苏嘉SUGA创始人&CEO 谭嘉荣

乐言科技 总经理 吴海华

腾讯云战略生态 高级投资经理 黎浩宇

Shopify 中国区首位工程师 李凌


(*按公司名字母序)

其余嘉宾因公司PR保密不能露出及外发内容,我们同样感谢他们的精彩输出



要点问题

Part 1 2022年跨境电商SaaS总结

今年行业公司/大厂/投资人在关注什么

细分赛道社媒营销类SaaS机会讨论

细分市场东南亚的跨境SaaS机会讨论


Part 2 2023年行业未来展望

明年那些领域值得关注


Part 1 2022年跨境电商SaaS总结

行业公司、大厂、投资人在关注什么

乐言科技  吴海华


公司和自我介绍:乐言是在2016 年成立的,当时专注做国内电商平台的智能客服机器人chat bot ,后又延伸到电商的其他工具,比如 SCRM 、工单系统、广告投放等。去年4月份,成立了智能客服机器人的海外业务-乐聊,目前支持Shopee、Lazada、Tokopedia、TikTok等平台。


2022 年跨境电商SaaS领域的变化:

资本对于跨境电商SaaS的热度降低了,估值模型也有较大变化。2021年,跨境电商SaaS还是比较热的,当时有较多投资人来找乐言,询问是否考虑把出海业务分拆出来;今年就明显少了很多。同时今年投资人看SaaS公司,不仅看未来发货机会,更多会看项目的现金流,收入等。我们目前也比较重视这些变化,重视项目的收入等。


目前行业公司都在做什么:

目前国内跨境电商SaaS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还是国内卖家和品牌出海;有些可能是本土店,但是品牌所有者还是中国人。我认为后面的趋势是更多服务本地的卖家:欧美、东南亚等本地的卖家和品牌。


我最近在新加坡,也考察了东南亚各个国家。发现国内卖家的销量在整个东亚平台(Shopee/Lazada/Tokopedia等)的体量还是非常小的,大部分销量还是本地卖家贡献的。所以,针对本地卖家的SaaS服务,机会和体量都会比较大。同时,我目前接触到的本地卖家,对SaaS的接受度和费用承担能力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所以,建议跨境电商SaaS的同行们到海外来,服务本地卖家。



Google 毛熠星


Google 跟两类SaaS赛道的企业接触较多:第一类,Google帮助大量国内 SaaS 客户做全球化的扩展和部署,他们的业务非常多元化。第二类,我们客户的SaaS服务提供商;我们客户(不管是零售,还是高科技公司)也使用了大量的SaaS产品,也看到这些SaaS公司是如何做服务和出海的。

 

SaaS服务中讨论较多的问题是产品市场匹配(Product Market Fit),首要先确定目标客户到底是谁?是国内跨境出海的公司?还是海外本土的公司?


如目标客户是国内跨境出海的卖家,可能会遇到一个的挑战:国内公司(互联网大厂,还是垂类的电商平台等)在出海的时候,一般会形成一套自己的SaaS生态,可能会成为SaaS公司潜在竞争对手。我们看一个趋势:独立站会往垂直的平台演进,比如SHEIN,Farfetch(国际头部奢侈品平台)。平台又持续在供应链/客服/营销等多个环节去优化,形成自己生态内的服务能力。然后平台再慢慢把自己的一些底层系统和能力开放出来,SaaS产品化来服务其他品牌方和卖家。


目前对SaaS需求较多的卖家往往是销售高性价比产品的卖家;他们通过SaaS来降本增效,提升性价比,挤压出更多利润空间。销售高客单价/高品牌附加值的卖家,对于SaaS的依赖没有那么强。而目前跨境店电商平台SHEIN,Temu(拼多多出海电商平台),Tiktok Shop等又正好定位为高性价比,正好吸引卖家是对SaaS需求较多的销售性价比产品的卖家。那他们未来多开放一些系统或能力出来,可能就会影响到一些SaaS企业的业务。


如目标客户是海外本土的卖家(企业),有些注意点:

第一,海外的SaaS服务一般在每个领域都做得非常细和深入,多个SaaS公司一起构建一个生态。国内的SaaS公司出海就要注意如何融入生态,如何合作共赢。


第二,SaaS是帮助客户去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提升效率。海外客户的业务流程和国内客户的流程差别较大,不能简单把国内的产品修改下就丢给海外客户;而可能需要从零开始根据海外客户的需求来做产品,真正达到产品市场匹配度(Product Market Fit)。


第三,在海外拓展业务,海外的销售BD团队如何落地,挑战很大。需要考虑是用当地人做BD,还是华人,还是组合一个混合的团队,又如何管理当地团队等。


第四,出海SaaS在海外行业圈子建立品牌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第五,如果要服务海外本土的企业,建议团队还是要在海外,才能更好的和客户接触和理解客户的需求。


第六,SaaS企业出海也可以继续发挥性价比的优势。中国的实物商品在海外有较大竞争力是因为性价比很高,有供应链优势。同样SaaS产品出海也可以借鉴性价比优势,我们国内工程师多,工作效率高,薪酬相对较低,有做出高性价比SaaS产品的能力。


对比通用行(Generic)SaaS,我更看好垂直类的SaaS出海机会,不管是物流、供应链、还是ERP等赛道。还有很多细分机会,比如通过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来帮助卖家生成图片,短视频,长视频等的垂类SaaS。也比如服务国外KOL/主播/MCN机构等的SaaS产品;他们有很多痛点,如管理自己的数字资产,比如和品牌之间收付款等。再延伸到服务海外自由职业者的的SaaS产品;目前海外有一个明显趋势,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这样的小B类型的群体诞生,公司的概念都可能会被重新定义。在这个趋势下会衍生出来很多垂类的服务SaaS,比如招聘服务的,比如支付服务,远程办公协作等。



投资人 Daniel戚洪源


我看到行业的一些情况和建议:


第一,今年上半年还有不少跨境电商SaaS企业拿到了融资,最近投资降温了,所以该领域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盈利和生存问题。


第二,市场的需求还是非常刚性的,卖家对于SaaS产品的需求,包括ERP这样的业务流程数字化,营销,客服等都是有,所以跨境电商SaaS的机会还是不错的。


第三,要注意今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卖家本身预算会比较紧,分出去给SaaS服务商的预算也会减少;跨境电商SaaS的企业就需要准备好,除了活下去外,还要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增长曲线。



Shopify 李凌


我接触到的一些投资人目前在看项目时候有两个要求:第一,要看现金流;第二,是要做出海,不能只有国内业务。


今年Shopify公司在物流、AI、Web 3(Token Gate)等都有尝试和布局,比如在今年5月份以21亿美元收购物流服务公司Deliverr。另外在B2B领域的积极布局,还有生态里面已很多小的Marketplace模式,卖家用Shopify当供应链,当供应商Supplier等,他们再把产品分销出去。



Attribuly 李驹



公司和自我介绍:Attribuly 主要是基于 Shopify 的多触点归因SaaS,去帮卖家提升流量效率方面的问题:新隐私政策下帮商家更好追踪营销效果(包括广告或红人营销活动等),通过算法帮商家提升转化率和预算有效性。我们目前大部分用户为海外用户。


我看到年比较大的行业变化是Shopify最近发布的Shopify Web Pixel 的工具,对于独立站品牌测量营销效果方面就像一个新的“度量衡”,因为所有推广都离不开效果测量。Shopify 会在里面发布各种用户转化数据,比如成交,订单,PV 等,这些数据又和Google(tag manager)、Facebook、Twitter、联盟营销、甚至红人营销等打通,来成为大家都可共享的一个数据。我们在10月份开始在自己产品中支持Shopify Pixel的API,效果非常好:很多客户在营销方面的工作量大大降低;过去他们每天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整理数据,统计出客户的转化到底是哪些营销活动产生的。


关于SaaS产品的产品市场匹配(Product Market Fit),我们最关心是用户的留存(Retention);虽然也关心收入,但是收入会比留存相对滞后。评价SaaS产品对用户是否有价值,很重要就是用户的留存,用户是否后续还持续使用产品。不同类型产品的留存指标不同,有一个机构 Stage2出了一个标准来定义留存(Retention),类似多少比例的客户在某时间范围内做了某个事情的次数来衡量留存(Retention)。我们产品Attribuly 的月留存率标准是:用户在安装应用后的30天内,有多少比例的用户一个月会访问15次以上Attribuly。



DigitalStar Simon


公司和自我介绍:Digiatl Star成立于2019年,团队base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主要是帮助国内的品牌卖家落地北美。开始在Shopify生态中做了一些服务,后来做了WMS的供应链管理的SaaS工具。


虽然今年欧美需求在往下走,卖家对于海外仓的需求在降低,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公司获得融资,比如UniUni(尾程派送公司)。卖家对成本很在意,也包括尾程派送的成本。目前在北美一些人口较密集的城市涌现了一批同城派送的物流公司;对应就出现了服务这些同城派送的TMS类SaaS产品。卖家原来在选择尾程配送的时候,现在除FedEx和UPS等外,还能通过这类SaaS来更加灵活的选择新的同城配物流,进一步降低成本。



广州苏嘉SUGA 谭嘉荣


公司和自我介绍:SUGA是一家根据用户数据和画像,匹配用户日常的西班牙/美国男性订阅时尚,目前会员60000+,月均订阅费49/79USD(对标海外订阅制电商Stitch Fix,盲盒女装订阅)。


对国内跨境电商SaaS的一个观察:国内很多卖家确实重视数据化,和用数据管理来协助决策;但对SaaS工具的使用有偏见。


第一种情况:总想用公司内部研发来实现外部SaaS的功能。国内很多卖家老板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开始使用付费的SaaS产品;突然有一天觉得SaaS产品收费贵,想自己公司的研发写一个类似的功能。然后公司内部就立项去开发,可能后来功能也开发出来了,勉强能用,但是有很多问题;最后又不得不回来使用原来的SaaS。所以不建议这样做,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第二种情况:对SaaS公司缺乏信任感,总担心公司的数据会被SaaS公司了解到,会不会被拿来不正当使用或泄露给竞争对手等。所以总体来说,做国内卖家的SaaS业务比做国外卖家的难度要大,国外企业对于SaaS的接受度还是更高一些。



细分赛道社媒营销类SaaS机会讨论

广州苏嘉SUGA 谭嘉荣


我从卖家的角度来聊下社媒营销(Tiktok等)上的SaaS需求。


首先,数字资产管理DAM(Digital Asset Managment)的SaaS软件。卖家或内容创作者有大量的素材和内容(图片、音频、短视频等)需要管理,现在远程协作又比较普遍,专门的云端数字资产管理的有必要。我们开始使用Zoho Social来管理数字内容,同步把素材发布到不同的社交媒体渠道上,比如Facebook,Pinterest,Youtube,TikTok等。但后来发现不同渠道的要求还不完全相同,就换了一些软件,目前在使用StackAdapt还有CentraQ;国内做的不错的包括特赞。


其次,社交媒体广告投放的SaaS工具,帮助卖家提高广告转化率。TikTok的广告还不错,我认识的一些在TikTok上销售普货的卖家,通过高效的广告投放还获得了较好的ROI。还有一些服务商朋友,也在使用 SaaS产品去帮卖家做广告投放优化。除了TikTok上的投放优化类SaaS外,现在Facebook等广告投放也有新机会。在苹果隐私政策修改以后,Facebook广告效果完全变了,这个时候就有新的技术或者产品来做到更好的广告优化。


第三,社交聆听类的SaaS工具。品牌方希望能全面,多渠道,结构化的搜集不同社媒群体对其品牌的反馈等,就需要借助高效的SaaS工具。举例,有些网红可能真心喜欢某个品牌的产品,自发在社媒上宣传;而品牌方就可能想找到这样的网红,和他们合作达到更好的营销合作效果等。因为现在中小网红太多了,就需要借助SaaS工具去寻找和识别。国内目前TikTok网红营销类SaaS,偏向网红数据统计的比较多,包括分析网红的真实粉丝数,网红带货效果等。



Shopify 李凌


去年看到一些云手机和群控类的工具,主要是帮助一些大卖在Tiktok上大量铺货。但这个模式可能不太合规,不太建议。


今年比较热的包括Linktree这类创作者数字身份管理工具;内容创作者挂到他的某一社交媒体的介绍页中,粉丝点击以后进入到中间页面,再跳转到其他社媒去等。Shopify在今年4月份也推出了Linkpop,功能比其他竞品还更多,Shopify商家可以将他们的商店连接到Linkpop,并在定制页面上直接列出他们的库存。购物者可以使用Shopify的结账功能进行购买,而无需到商家的网站上搜索产品。这样,商家可以非常简单地直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商品销售。


另外比较热的还包括,生成式AI产品,通过AI来产生社媒内容的产品等。



Attribuly 李驹


我了解的一些社媒营销的情况:


第一点:很多卖家目前把Tiktok作为一个低成本获得曝光的营销渠道,再结合其他渠道一起达成销售。客户先在Tiktok了解到产品和品牌,再去Google搜索关键词到达品牌的官网,最后购买成交,Tiktok系统内还没有闭环。


第二点:目前在社媒营销效果评估的周期很长,是一个痛点和机会。我们原来和国内代理机构(Agency)合作较多,当时他们做TikTok、Instagram、Youtube等社媒营销评估效果的一个方法,是分析折扣码的使用情况。品牌方在社媒渠道上发放出去优折扣码,消费者领取以后到官方网站去兑换,品牌方过一段时间再去分析,但是整个效果分析的周期很长。而且,品牌方,代理机构(Agency),和网红等他们还希望能看到一些中间的数据,比如每一个营销活动(campaign) 有多少用户点击,商品浏览量,加购等行为数据。原来很多数据是孤立的,不是很方便进行完整的营销效果分析。而且卖家要通过分析结果来调整营销方案,还要等很长时间,总体的营销效果不能做到快速和及时,所以针对这个痛点的SaaS产品应该有机会。



Google 毛熠星


关于流量和营销,我补充下对卖家的一些建议:


第一,流量贵不贵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贵和便宜,流量价格和市场、行业、资金链等都有关系。我们在分析主赛道和子赛道时,发现有很多新出来的赛道,流量其实是非常有竞争力。另外,有些朋友在讲国际化,目前全球汇率变化很大,就会存在套利的机会,相对也会影响到流量价格。


第二,卖家不仅要靠投放获得流量,更重要是获得客户以后留存,获得复购。卖家在抱怨流量成本提升的同时还保持大量投放,是因为平台广告还是更精准,转化率更高。卖家成功获客以后,更重要是通过精细化细化运营留住客户,形成复购;不断拓展自己的自然流量和品牌流量。


第三,在越来越同质化的阶段,卖家更要做好自己的品牌;品牌词是独特的,总流量可能低一些,但是更精准,更具备竞争性,成本也更低一些。流量成本提升的一个原因是同质化严重,大家都去投放同一类或同一个关键词。卖家选择的关键词越接近,竞争就越大,成本就越高。同质化是因为很多新的DTC品牌,其实在供应链和产品层面都差不多。



细分市场东南亚的跨境SaaS机会讨论

乐言 吴海华


第一,东南亚本地卖家的运营还非常粗放,通过人工智能AI的一些SaaS工具能很大提升当地卖家的服务指标。相比东南亚本土卖家,国内电商卖家的运营和人工服务水平都比较高,AI类服务产品(如聊天机器人Chatbot)一般作为人工的补充。只有在流量高峰(比如双十一期间)期间,聊天机器人Chatbot的效果会才会比人工要好(响应时间和转化率)。


而东南亚情况不同,很多卖家上了我们乐聊 Chatbot以后,售前咨询转化率有成倍的提高。主要是东南亚卖家的运营和服务水平都还较低,AI的机器人的服务水平和回复质量能超过母语为本地语(Native Speaker)的客服,或用翻译软件协助的中国客服。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类SaaS产品在东南亚甚至拉美市场上都有很大机会。



第二,最近今年东南亚电商也开始往更加精细化运营转变,这时帮卖家提升运营质量和销量,降低成本的SaaS工具就有更大的机会。前几年,跨境电商还有红利,卖家老板的主要关注点在供应链和流量上;快速上架,获得流量和订单,快速履约就行。但目前东南亚市场已经开始越来越卷了,对卖家运营的要求就提高了,卖家也必须使用专业的提升效率的SaaS工具来赢得竞争。


第三,海外做SaaS还是专注在某一细分领域,融入当地生态,不能做一个大而全(all-in-one)的产品。


第四,东南亚跨境电商SaaS代表公司包括:领创集团,最开始产品ADVANCE.AI是人工智能应用到金融科技领域,后来推出了针对东南亚卖家的ERP产品聚灵,在当地深耕了很多年。还有乐言,店小秘等已经服务了大部分在国内做东南亚和拉美市场的跨境卖家,现在是更加深入的走进本地,服务更多本地卖家。



投资人 Daniel戚洪源


第一,东南亚电商市场总体客单价还是偏低,整体经济还不够发达。所以容易做起来用户数量,但是收入做起来难度就高一些,不管是电商卖家,还是服务卖家的SaaS工具都会面临的问题。所以为提高效率,企业可以只抓几个核心国家和核心城市就行,比如曼谷,雅加达等。


第二,目前看到东南亚SaaS市场也开始竞争激烈起来,很多国内SaaS公司出海,第一站容易选择东南亚市场。建议大家可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欧美的SaaS市场总体还是不错的,不管从卖家对软件服务商的接受度、付费能力、付费意愿等都更高。我们内部研究讨论的时候这么形容:欧美SaaS市场是一个富矿,东南亚SaaS市场类似贫矿。


第三,大家在做SaaS产品的时也要综合考虑平台方,平台方可能会自己研发/收购/投资垂直的SaaS产品;欧美市场上Amazon,Shopify等平台都有相关收购。平台可能是从用户体验考虑,自己的SaaS逻辑,相对闭环,有安全保障,体验也更好;也可能是因为主营业务(前端业务)增速放缓,平台开始寻找更多增长点。东南亚的平台Shopee,Lazada等也有会相关的动作。所以大家在做产品路径选择时,需要思考和探索平台的潜在方向和动作,才能更好卡位。



Part 2 2023年行业未来展望

明年那些领域值得关注

Google 毛熠星


我们比较关注的出海To B行业:


第一,服务型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增长就特别快;然后再从中国带到全世界。预计到2023年,中国市场将占全球服务型机器人市场的45%。服务型机器人细分领域包括:交通运输、物流、专业化清洁、酒店送餐等。


第二,SaaS出海。针对各个细分行业的 SaaS出海,包括教育、餐饮、物流、电商等。一个原因是国内SaaS公司在服务好国内企业后往外走的需求;同时,美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是没有得到很好服务(Under Serve)的群体,是出海SaaS的一个突破;东南亚市场也很大。


第三,新技术出海,比如Web 3,AR/VR,还包括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等,目前看到是一个大趋势。


同样再给出海企业的建议:目前资本市场没有前2年那么热,大家要加快商业化,加强现金流产生。前几年资本较热,大家融资比较多,花了比较多时间在产品打磨,组织结构等搭建。现在建议加快商业化,在产品没有100%完整的情况下,加速渠道拓展,商业拓展。



投资人 Daniel戚洪源


目前比较看好服务B2B市场的SaaS,市面上也有一些较大的企业,比如阿里收购的小满就是服务B2B卖家的Email营销和CRM等。


我们最近访谈下来,发现:当下B2C市场的SaaS发展很成熟,卖家得到了全方位的服务,从广告投放、网红对接,SEO优化,建站,ERP,客服,合规等。而B2B外贸还非常传统,很多B2B卖家还是传统生意人,和B2C的卖家重叠度较小。这些卖家受到互联网新模式影响还较小,还基本通过SEO关键词、阿里国际站等获得询盘和转换。所以,服务B2B卖家,帮他们赋能更多互联网新技术和玩法的SaaS还是很有机会的。不过,做B2B卖家的SaaS服务,也要认真去研究B2B卖家的思维和逻辑,和B2C卖家差别还是很大。



Attribuly 李驹


我明年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是国内有名的品牌出海,特别是产品力和品牌力都不错的公司出海。会关注他们出海的速度、模式和效果,看我们能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另外,我们会持续关注Shopify Web Pixel方向,它对整个Shopify 体系里营销果衡量,用户行为分析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我会关注Shopify自身、Shopify生态的 SaaS公司、用 Shopify 建站的品牌等是如何跟Web Pixel结合和应用的。



Shopify 李凌


对明年或未来的一些看法:

第一,美国线下的中小企业确实是没有被服务好的群体,Shopify在这个方向上推出了Shopify POS。美国线下商家这块确实和国内比体验还差很多,包括线下餐厅点餐等;针对他们的服务是一个大机会。同时,POS业务和商家线下业务流程绑定,迁移成本会比较高,有更高的竞争壁垒。东南亚市场也有国内的一些服务商在做POS,直接把国内的系统和模式搬到东南亚市场。我原来在国内也做过 B2B 的小 SaaS 系统,不大,也有几十万卖家。主要是针对县城里面的便利店,没什么竞争,服务好卖家后还会裂变。所以我认为,在全球范围内,线下中小商家的服务SaaS是一个大机会。


第二,Shopify也往平台(Marketplace)方向发展,比如重视Shop App的增长。更好的服务卖家,最终还是服务好买家;买家体验好以后,卖家的订单也多。而且Shop App本身也能给卖家带来额外的流量;买家在Shop App上除了能更好地跟踪订单、支付;还能快速浏览收藏店铺新品、发现推荐产品等,这些就是额外的流量。其他注重买家体验的方向,还包括物流履约等,比如收购Deliverr。重视平台(Marketplace)和B2B业务能加强竞争优势,这些业务都和卖家业务深度绑定的,卖家迁移成本高,对提升整体GMV和业务稳定性有帮助。


第三,短视频,红人营销火爆,Shopify也推出了Shopify Collabs,支持网红带货。通过这一平台,创作者可以与Shopify上的数百万商家进行合作,帮助商家推广产品从而获取收益。



广州苏嘉SUGA 谭嘉荣


我觉得明年,AI(机器人)辅助运营的SaaS等会在跨境电商大量铺开,比如客服聊天机器人,虚拟主播类。首先是需求上,卖家订单增加时候,就更需要借用工具来提升效率,降低费用。另外是技术的成熟性,当技术赋能的产品能让普通人员(非技术人员)都很清楚如何使用去提升效率的时候,那这样的技术和产品,就会大量的铺开和爆发。


明年也要多关注广告营销技术方面的SaaS公司和创新,比如今天也在会上的Attrubly。虽然Google说推迟到2024年才会全面禁止第三方的Cookies,但是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就部署;不然到了那时候,行业又可能会在面临一次程序化广告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



DigitalStar Simon


我补充下,可以关注下针对品牌往线下渠道发展上所需要的SaaS产品。总体上目前北美很多DTC品牌,为了保持增长已经大量从线上拓展到线下了,回归到一个正常品牌的发展路线。虽然线下渠道管理已经有比较多成熟的SaaS产品;但是新的用户群(品牌和新公司),新的模式(更多线上线下结合,比如多渠道库存管控)等,也会有新的SaaS产品机会。



腾讯云战略生态 黎浩宇


腾讯云今年也花了较多精力做出海业务和生态搭建,包括针对创业公司的加速孵化项目等。


比较看好跨境电商SaaS领域,因为卖家对于专业性SaaS公司提供的服务需求越多来越多。原因有多个,比如卖家想做全球性的品牌,那就更重视合规,就需要解决合规的SaaS服务;同时,卖家全球布局团队,就对全球招聘,远程协助的SaaS有需求。很多SaaS企业在服务中国跨境卖家出海和全球化的时候,积累了全球化的能力和资源,有更大的机会去服务海外本土的公司。


另外看好做全球预算和现金管理类的SaaS。国内公司(包括跨境电商公司)开始走向全球,建立全球团队,就要更好地管理分散到全球不同地方的员工开支和预算;也就有相关SaaS产品的机会。

最后,SaaS公司也要注意跨境行业的一些规律。本身卖家销售的品类有周期性,每年爆款品类都在轮转,类似潮汐周期。这样卖家的收入和增长就不稳定,卖家给到SaaS公司的预算可能就不稳定,特别是营销类的SaaS公司。



本期编辑:Martin




—往期精选文章链接—


 科技与企业服务 

Generative AI,卷出个未来| No.71干货

全球化SaaS如何雇佣第一个本地员工?| No.70干货

全球化SaaS如何获得第一个精准客户?| No.70干货

全球化SaaS的产品力?| 66期干货

如何构建全球化SaaS的核心竞争力?| 63期干货

全球化SaaS创业的挑战与机会(上)| 58期干货

全球化SaaS创业的挑战与机会(下)| 58期干货

女性向App出海的产品密码与破圈之道 | 56期干货

从“工具出海”到“全球化SaaS”(上) | 51期干货

从“工具出海”到“全球化SaaS”(下) | 51期干货

 跨境电商 

Tiktok电商的新机会?(2nd)| 69期干货

TikTok电商的新机会?| 67期干货

跨境卖家如何构建供应链-货端优势?| 64期干货

跨境电商供应链挑战:物流和海外仓 | 62期干货

跨境电商流量新形势(上):流量获取 | 59期干货

跨境电商流量新形势(下):如何优化ROI | 59期干货

 应用与游戏 

哪些出海赛道应该加紧社交化?| 68期干货

游戏出海现在应该做什么  | 65期干货

元宇宙社交APP赛道  | 61期干货

游戏数据的应用策略 | 45期干货

游戏行业“地震”加速“被动出海” | 43期干货

游戏标准化和自动化引发的机会 | 39期干货

 底层逻辑 2022出海赛道怎么投?| 53期干货2022出海重要赛道核心观点 | 52期干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22年跨境电商SaaS赛道发生了什么?| 出海同学会No.72期干货

出海同学会 出海同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