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口可乐在华推燕麦植物蛋白饮料,新希望草根知本与徽记食品达成战略合作,红杉资本投资江小白 | FoodPlus Weekly

袁一鸣Sean FoodPlusHub 2022-01-20

这是FoodPlus推出的第113篇Weekly·周报


声明:本文为FoodPlus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Weekly·周报』Weekly从侧重资讯的分析改版到了侧重资讯的丰富程度,我们会收集并盘点过去一周食品消费品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资讯。



大事件&风向标

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推出燕麦基的植物蛋白饮料AdeZ,瞄准咖啡场景探索植物基市场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可口可乐AdeZ天猫旗舰店,可口可乐&AdeZ官网

              

近日,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发布了一款新产品「AdeZ咖啡大师专用燕麦谷物饮料」。这是一款以燕麦为基础的植物蛋白饮料,在场景上主打咖啡/茶饮消费场景中对传统牛奶的替代。

 

从官方的产品宣传中可以看到,品牌在这款植物蛋白饮料在咖啡场景中的产品价值呈现比较注重,包括宣称是可口可乐与咖啡大师张元一共同研发制成,适合咖啡拉花(每100毫升含16克蛋白质)等特点。

 

此外,作为一款植物蛋白饮料,AdeZ也强调零胆固醇、适合素食主义、乳糖不耐人群,同时富含膳食纤维的特点。

       

来源:AdeZ天猫旗舰店

 

另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是,AdeZ强调产品不仅可以适用于B端咖啡专业场景,也适合C端消费者在自制饮品、直接饮用等场景。

 

渠道层面,目前AdeZ咖啡大师专用燕麦谷物饮料已经在天猫上架,可口可乐专为该品牌开设了独立的天猫旗舰店。其中,1L*2盒产品组合的天猫售价为79元。

 

而根据界面新闻对可口可乐相关人士的采访报道,AdeZ目前主要销售区域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通过咖啡店、茶饮店等专业渠道和电商渠道进行售卖,同时也在小范围探索零售渠道。产品上,AdeZ在今年还将推出多款即饮植基饮品,如坚果奶、植物酸奶等。

 

AdeZ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品牌。其前身品牌AdeS发源于阿根廷,在当地市场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产品涵盖植物蛋白饮料(以大豆为主)和果汁等。AdeS在2017年被可口可乐收入麾下,并在次年基于英国市场推出了植物饮料品牌AdeZ。

 

在可口可乐的官网上,对AdeZ品牌的定义是“plant-based snacking drink packed with deliciousness (美味的植物基饮料,针对零食场景)"

      

AdeZ在英国市场的核心产品,包含燕麦、杏仁、椰子为基础的植物基奶昔,来源:可口可乐官网

 

这次发布AdeZ咖啡大师专用燕麦谷物饮料也是AdeZ这个品牌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而在产品层面,可口可乐并没有选择AdeZ在英国等市场的成熟核心产品线——植物基奶昔,而是以咖啡场景为核心切入点。

 

这一方面反映了可口可乐这个巨头在植物基方向的看好——对植物基食品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的发展趋势我们已经做过多次探讨,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也被多家巨头关注并布局,而燕麦成为近两年植物蛋白饮料的新秀,已经逐渐在被不少创业公司和巨头验证;另一方面,可口可乐这一产品策略也体现了在中国市场对植物基发展状况的思考——对于植物基代乳市场发展较为滞后的中国,沿着咖啡等快速增长的消费场景找到植物基产品的落脚点,在垂直场景和人群中入手慢慢教育市场,也是被Oatly等品牌部分验证的机会。

 

从可口可乐的角度考虑,在中国市场选择咖啡场景探索植物基饮料的发展,还有现实层面和业务协同的考虑——目前可口可乐已经完成收购Costa,并进入业务整合阶段,除了利用Costa在供应链、咖啡产品&品牌积累层面的价值,结合可口可乐自己的供应链、渠道和R&D资源推出更多预包装产品(如Costa品牌的RTD咖啡),利用Costa在中国有一定基础的咖啡连锁门店,面向消费者直接开展业务,一边探索新的创新业务点推动增长,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渠道场景价值,进行业务融合,也是可口可乐可以直接考虑的机会——而咖啡大师专用的植物蛋白饮料正好提供了一个非常契合的产品。

 

Costa在英国本土拥有超过2400家门店,在英国以外的13个海外市场上拥有的门店数量超过1400家,其中在中国的Costa门店约为450家。AdeZ若后续能在Costa中国乃至全球门店逐渐落地、渗透,也有机会成为这一场景中不可忽视的头部品牌。


   

新希望草根知本与徽记食品达成战略合作

信息来源:草根知本官方微信公众号,徽记食品官网,新浪财经,天眼查

                          

据新希望草根知本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2019年12月26日,草根知本与徽记食品在成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草根知本成立于2015年7月,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的产业投资平台。目前已经发展成了一家初具规模的食品产业投资控股公司,覆盖4大业务板块,也涉及到4个与食品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细分行业:冷链、调味品、营养保健品以及宠物食品。同时旗下还有几家合伙人公司。

 

我们对草根知本有长期的关注,包括2017年9月草根知本成立猫宁宠控,进入宠物食品行业,以及前不久我们对草根知本总裁席刚的访谈(点击此处查看),深入探讨了草根知本是谁、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在投资以及投后运营管理上的一些思考和经验,以及草根知本对于未来长远发展的一些思考与目标等话题。草根知本也是当前中国食品行业中不多见的以并购整合作为运作方式的公司。

 

从草根知本本身的业务模式理解,此次和徽记食品的“战略合作”应该涉及股权层面,且极有可能是控股。徽记食品董事长吕金刚也在媒体报道中表示“我们将以草根知本为主导,通过产业赋能,现有团队来进行经营。”同时也透露未来公司将很快走向资本市场,实现行业的整合并购。不过目前具体工商层面的信息还未披露,合作双方也尚未透露更多信息。

 

根据公司官网及天眼查等数据整理,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专注在休闲食品行业,目前品牌旗下徽记、好巴食、有你一面等主要品牌,产品涵盖豆干零食、瓜子炒货、面制品等。其中 ,好巴食在中国休闲豆制品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好巴食的产品(部分),来源:徽记食品官网

 

根据公司的工商数据显示,徽记食品在2010年1月、2011年10月分别进行了两轮融资,又在2016年10月引入了战略投资。现有的机构股东包括上海鸿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等。

       

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股东,来源:天眼查

 

我们在此前发布的FoodPlus Interview《草根知本总裁席刚访谈:我们在尝试和摸索有没有可能在中国做一家像3G资本那样的投资控股公司》中,有探讨到草根知本接下来最有可能布局的新品类和方向。对此,席刚先生有明确提到两个方向——植物蛋白和休闲零食。

 

对于前者,席刚先生表示更关注与植物蛋白相关的食品。而对于零食市场的机会分析,席刚表示:

休闲零食还是有一个很好的升级机会。虽然现在有几个电商品牌不错,但是未来怎么样去做更加健康的零食,消费者更喜欢的东西,又好吃又健康的零食,我认为还有机会,但这个点也不太好把握。大家也知道零食是一个过万亿的这样一个大市场,其实我觉得零食在细分领域还有机会。

 

徽记食品以四川区域市场起家,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全国基础。在供应链、渠道、营销等基本面上有比较好的基础,也在瓜子、豆类零食等细分品类积累了一定的品牌。草根知本总裁席刚表示,这次战略合作,基于对徽记食品的四点看好——好赛道、好品类、好产品、好团队。

 

另一层面,草根知本此前的投资并购主要围绕新希望集团本身的业务板块进行,而这次和徽记食品和跨行业及产业链上的资源整合,正好符合了席刚先生在休闲零食的细分品类及植物蛋白相关的食品这两个方向的考虑,这个判断在徽记食品比较擅长和有一定积累的豆制品零食上尤为突出。

 

根据草根知本的官方报道,未来草根知本将发挥其资本、技术优势,通过加大产品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为徽记食品提供战略梳理、运营革新、市场整合营销、人才培养等支持。对于草根知本和徽记食品本次“战略合作”的后续进展,我们也将保持密切关注。



大公司新闻

伊利拟设立6.7亿元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健瓴基金”,围绕健康食品、健康相关领域进行投资

信息来源:伊利官网,中国证券网,新浪财经,天眼查


2019年12月26日,中国乳品巨头伊利在其官网发布一则公告,宣布出资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根据官方公告,标的名称为珠海健瓴风险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健瓴基金”)。投资金额方面,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控股子公司拟共同出资 6.7 亿元。具体出资情况如下表:

       

来源:伊利官方公告

 

其中,珠海健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健瓴基金”的GP,简称”健瓴资本“,成立时间为2019 年7月18日,由伊利创业投资(苏州)有限公司出资 90%、伊利创新投 资管理(珠海)有限公司出资 10%设立。

 

伊利在对本次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的目的表述为“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与产业拓展能力,寻求协同效应和有效把握新的市场机遇”,根据官方公告,这只风险投资基金将主要围绕健康食品、健康相关及其他有领域,对具有高发展潜力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进行投资。



维维推出「豆酸奶」,中国植物基酸奶市场又多一位大公司玩家

信息来源:天猫,维维官网,此前的FoodPlus Weekly


  

 

近日,以豆奶起家的维维推出了新产品「维维豆酸奶」,这是一款常温的植物基酸奶产品。这也意味着维维成为继农夫山泉、六个核桃等品牌后国内为数不多的布局植物基酸奶的公司。

 

目前,维维豆酸奶仅有一款SKU:双莓味豆酸奶。产品强调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发酵,在特点上重点呈现植物基相关的健康价值——包括高营养、蛋白,适宜人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牛奶的胆固醇。同时也强调口味上的体验,醇厚豆香和酸奶爽滑质感等。

 

目前维维豆酸奶已经可以在天猫一些第三方分销店铺看到,天猫促销售价49元/200g*12盒,定价基本和莫斯利安等中高端常温酸奶的同规格产品接近,也和六个核桃此前推出的常温植物基酸奶「六个核桃发酵核桃乳」定价接近(59.9元/200g*12盒)。

       

六个核桃此前推出的常温植物基酸奶「六个核桃发酵核桃乳」,来源:天猫

 

根据维维官方的宣传信息,未来维维豆酸奶还会推出原味、榴莲味等更多口味。

 

相较于美国等植物基础酸奶发展成熟的市场,中国的植物基酸奶市场发展水平十分有限。但不可否认的是,植物基趋势在过去的2019年已经进一步覆盖到传统食品行业更多品类的创新中。对于植物基酸奶而言,根据Euromonitor的研究数据,2018年全球植物基酸奶市场规模为9.74亿美元,预计2018-2023年全球植物基酸奶复合增长率为17.8%。

 

在美国和欧洲等植物基整体发展较为领先的区域市场,植物基酸奶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品类,也出现了不少植物基酸奶创新品牌,整体来看背后的玩家有下面几类:

进军植物基领域的乳品品牌:目前这些乳品公司多为一些成熟期的大公司、巨头,在捕捉到植物基整体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推出植物基酸奶产品线以推动增长,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以希腊酸奶起家的美国酸奶明星公司Chobani,成为酸奶领域的增长明星后,不断结合新趋势、新场景拓展产品组合,植物基酸奶自然成为其重点考虑的创新增长方向;

进军酸奶领域的植物基食品品牌,尤其是植物基代乳品牌: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植物基代乳大公司Whitewave(已经被达能收购)旗下的So Delicious和Silk,本身都专注植物基础乳品,在豆奶、杏仁奶等植物基产品建立基础上,把产品组合拓展到植物基酸奶;此外,Califia Farms、Ripple等植物蛋白饮品创业公司也以类似逻辑推出了植物基酸奶产品线; 

直接瞄准植物基酸奶方向的创业品牌:在植物基酸奶品类本身的快速发展趋势下,也出现了一些直接围绕植物基酸奶的创业公司,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有以杏仁酸奶起家的KiteHill和基于燕麦开发植物基酸奶并成功入选百事旗下孵化器Nutrition Greenhouse的以色列植物基酸奶品牌Yofix。

       

图:KiteHill以杏仁基的植物基酸奶起家,也把自己的产品组合拓展到植物基希腊酸奶、植物基儿童酸奶、植物基酸奶零食等细分品类和场景中

 

Euromonitor对2018-2023年植物基酸奶的增长预测中,北美、拉美、欧洲等区域市场最快增速可达38.5%,而相对的,亚太地区的复合增长率仅有3%。

 

单独看中国市场,已经推出植物基酸奶产品的六个核桃、农夫山泉、以及维维,都是少数大公司和巨头的探索性尝试。另一角度,无论是伊利、蒙牛等乳品巨头,还是达利、露露等在植物蛋白饮料有所积累的大公司,甚至简爱、乐纯等乳品和酸奶创业公司,对于植物基酸奶都处于“暂无动作”的状态,和美国市场各类公司“纷纷下场”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思考的是,中国的酸奶市场本身又是一个创业和创新相对活跃的品类——酸奶消费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并在市场规模上超过了牛奶(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可以查看我们此前Weekly的对应分析),简爱、乐纯、卡士等酸奶创新品牌也通过品质升级、清洁标签、无添加、面向母婴/零食/运动健身等垂直人群和场景,进行了产品创新(对于上述创新酸奶品牌的分析,可以参考我们发布的2018年值得关注的食品消费品榜单),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增长机会。

 

从品类发展角度判断,植物基酸奶是否有机会成为中国快速增长的酸奶行业下一个结构性机会?对这个判断给出肯定性回答前,市场基础层面的难题需要先得到解答——相较于欧美市场,中国目前在植物基酸奶乃至整个植物基食品上缺乏足够强的市场基础,存在不可忽视的市场教育问题。

 

以植物蛋白饮料的品类发展路径来类比,杏仁奶、椰汁、核桃奶等有一定发展的植物蛋白饮料品类都没有没有发展成对传统乳品、肉类的替代,而仅仅作为一种风味饮料存在,这给植物基食品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很大的天花板限制。(关于更多植物基食品的普及、市场教育和大众化发展背后的逻辑分析,可以参考我们此前在人造肉的Insights文章中的思考)

 

除了消费者端的认知欠缺,在产业链段,和欧美、以色列等市场相比,中国创新型的植物基技术突破有限,整体供应链发展水平较低,也给植物基产品优化、升级带来了限制,阻碍了市场端出现强有力的植物基明星产品,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市场教育工作带来了难题。

 

以上的植物基品类发展逻辑,在植物基酸奶上同样适用。维维推出的植物基酸奶,在营销和消费者沟通中都没有用到”植物基酸奶“概念和标签,可以间接看出品牌对市场教育的思考和判断;同时农夫山泉此前的植物基酸奶及维维的酸奶,都是大豆基发酵,豆腥味成为这类酸奶在大众市场普及的一个难题。同时相较于国外杏仁、巴旦木等更丰富的来源,可以看出国内植物基酸奶在R&D水平和供应链基础存在一些差距。

 

如果说欧美市场的植物基酸奶发展路径和现状给中国的植物基酸奶带来一定的发展想象空间,那么植物基酸奶品类在中国真的要走向大众市场,通过技术和供应链突破带来更加健康、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是破局的必经之路。



投融资新闻

红杉资本投资江小白

信息来源:36Kr,天眼查,财经涂鸦


根据天眼查捕捉的工商数据,白酒消费品公司江小白的主体公司「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在2019年9月完成了一次投资人变更,此前投资人「重庆正居资本投资有限公司」退出,新增投资人「重庆凯锐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的企业股东之一「宁波禹荟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嘉兴红杉坤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红杉资本下属主体。

 

以此推测,江小白已经完成来自红杉资本的投资,具体的投资方式可能为股权转让。

        

来源:天眼查

 

目前,这一投资消息还没有得到江小白或红杉资本的官方证实。而据近日36Kr的报道及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的消息,红杉资本近日已成为江小白的新增投资方,持股比例为3.33%。

 

这也是江小白在2017年底融资后时隔两年的新一次股权变动。此前,江小白已经先后获得了来自IDG、天图、高瓴、黑蚁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江小白融资记录,来源:烯牛数据

 

以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小酒切入白酒市场的江小白,目前在营销、渠道、供应链等基本面已经建立了不错的基础,成长为营收10亿级别的品牌。我们在去年发布的《2018年值得关注的中国食品消费品创业公司榜单》中也对江小白有过深入分析,可以点击此处查看。



人造肉公司「SiCell」已完成百万元种子轮融资,这是中国当前为数不多的通过细胞培养模式探索人造肉行业的创业公司

信息来源:36Kr


据36Kr近日报道,中国人造肉创业公司「SiCell」已经完成百万元种子轮融资,这是一家以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为核心的人造肉公司,也是中国市场目前为数不多的以实验室细胞培养模式开发人造肉的公司。

 

在FoodPlus此前发布的Insights文章《关于人造肉:起源,发展,结构性机会,以及在中国的创业投资思考》中,我们按照产品开发的模式,对当下人造肉品牌和产品进行了分类:植物基(plant-based)人造肉和实验室细胞培养(cell-based)人造肉,此外,还有一种把植物基人造肉和传统肉进行混合的做法。

              

植物基人造肉很好理解,概念上可以简单将之与“素食肉”划等号——以大豆等豆类蛋白作为基础,并通过加工、调味环节的手段模拟出传统肉类食品的营养结构、形态和口味体验。广义上来看这也是植物替代蛋白在肉类食品品类中的延伸,目前这个领域品牌和产品已经很多,已经上市的Beyond Meat和估值20亿美金的Impossible Foods都属于这个模式。

 

就中国人造肉市场而言,目前已经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品牌和产品,也大部分采用的是植物基的研发思路,包括我们此前关注过的Starfield、珍肉、未食达等创业公司,也包括上市公司金字火腿近期在小米有品推出的相应人造肉产品。

 

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则显得更加“黑科技”,类似于蔬菜的种植是从现有植株上取下一小部分用于专门的培育,细胞肉则是从一个现有动物身上摘取细胞样本,将样本放在专门的培养环境中(如实验室)培育成人造肉。目前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其实还是一个研究层面的概念,行业定义十分模糊。

 


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的产品开发思路,来源:The Good Food Institute

就美国、以色列等人造肉和食物科技相对发展的市场来看,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领域的公司却并不少,且绝大部分是创业公司——根据美国投资数据库Pitchbook的统计,截至2018年底共有27家公司,其中也出现了Memphis Meats这样的头部公司,2015年成立,目前公开融资额高达2200万美元。

 

相较于植物基人造肉,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在R&D、供应链落地等层面难度更高,也因此暂时没有出现可以商业化的产品。不过,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在产品层面尤其是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就对整个肉类食品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来看,也具有十足的想象空间。

              

目前关于SiCell的公开信息还不太多。基于36Kr的报道,团队是在2019年成立的。SiCell创始人吴嘉婧拥有生物工程学学术背景,并曾在大型食品工业企业担任产品经理;SiCell首席技术官为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团队其他研究员也在干细胞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等方向有学术背景。

 

根据36Kr的报道,SiCell目前考虑先从单一细胞培育出发,以脂肪细胞培养作为切入点而非完整的肌肉组织的培育。这也是团队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和商业化进展的考量。团队希望在两年之内拿出能够展示给消费者及市场的相关产品,并在三到四年内实现商业化落地。



英国人造鸡肉公司「Daring Foods」获1000万美金投资,转战美国市场推动商业化落地

信息来源:FoodDive,Daring Foods官网

                

英国人造肉创业公司Daring Foods近期宣布,其推出的植物基鸡肉产品将会在2020年2月开始,在美国范围内通过零售商、餐饮渠道开始销售,也会同时在线上直接针对消费者销售。

 

而推动Daring Foods在美国大举市场化落地的,是公司的投资方Rastelli Foods Group。这是美国一家家族式管理的肉类食品公司。而据外媒报道,Rastelli Foods Group的管理层将公司定义为”蛋白质公司“而非传统的肉类食品公司,这也是其投资植物基人造肉创业公司的重要考虑。

 

据FoodDive报道,Rastelli Foods Group不仅向Daring Foods投资了1000万美金的现金,还帮助其在基础设施、供应链、渠道和分销等层面导入自己的资源,对此,Daring Foods甚至在去年11月的时候把公司从英国搬到了纽约。

 

Daring Foods目前的植物基鸡肉产品来自5种非转基因的原料:水、大豆、葵花油、盐和一些自然的调味料(胡椒、生姜等)。公司的目标也是直接对标传统的鸡肉形成在家庭、餐饮等场景的替代解决方案。


创业公司动态

代餐创业公司若饭开售固体版新品「若糕」

信息来源:若饭官方微信公众号

             

近日,代餐创业公司若饭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开卖了「若饭固体版V1.7糕点」,这是一款固体形态的代餐食品,接近烘焙糕点形态,和若饭其他产品类似,也是通过主打科学的营养配比、高饱腹感、透明的原材料和配方来提供代餐解决方案。

 

若饭此前的代餐产品包括粉末版、即饮版、固体饼干等。而这款「若糕」在产品上则具有下面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1、相较于之前的若饭V1.5硬核饼干,产品强调”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好吃了:「若糕」新增了牛奶蛋白、苹果果酱、豆沙和异麦芽酮糖,提高藜麦的添加量。呈现入口酥脆,后味香浓持久的特点;

2、高蛋白、低碳水、低糖、低热量的营养配比。品牌宣称「若糕」宏量营养含量遵循若饭的六六六倍®营养模型,属于低糖食品,每百克含糖量从8.9克降至4.7克,碳水含量也从每百克38克降至28.1克,蛋白质提升至每百克22.1克。每块(20克)热量从原有的100大卡降至85大卡; 

3、和当下减糖的健康趋势相符合,若饭系列产品宣称绝不使用白砂糖(蔗糖),降低血糖波动。同时配料方面新增了菊粉、牛奶蛋白和异麦芽酮糖。其中「异麦芽酮糖」是甘蔗、蜂蜜等产品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糖类,由于它有不会引起蛀牙的功能。可被人体缓慢消化和吸收,因为它在小肠内完全分解与吸收,所以不会引起腹泻作用。

 

据若饭官方披露的数据,「若饭固体版V1.7糕点」从11月10日开启预售,目前累计订购超过了三千盒。目前产品官方微信零售价为70元/20g*20。

 

2019年,国内代餐市场整体有比较突出的发展,出现一批消费品创业品牌在粉末类代餐、即饮代餐、代餐棒和代餐零食等方向进行探索。若饭在其中值得关注的点是,和大多专注在体重管理场景的代餐品牌不同,若饭更多突出的是产品科学的营养配比、方便简洁的形态,对应解决繁忙场景下的代餐需求。

             

这一代餐的产品方向在国外有Soylent、Huel等对标品牌。其中Soylent在美国市场已经进入到7-11、沃尔玛等大众化的流通渠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消费形态背后对应的生活方式层面的发展空间。

 

从国内市场来看,主打营养全面、方便快捷的代餐产品,也面临外卖、方便食品等替代性解决的方案的竞争,从短期来看,市场在爆发式增长前还需要经历一定的沉淀、培育。

 

在过去一年,若饭也在基础的产品上针对一些更加细分的场景、人群进行了探索,推出了针对运动健身人群的高蛋白版本粉末代餐,也针对早餐、午餐、加餐、晚餐等场景对产品组合进行了塑造和定位,这背后也透露出若饭对当下市场和消费环境下增长的思考。

 

对于若饭这家创业公司,我们曾在《2018年值得关注的中国食品消费品创业公司榜单》中进行过解读,也与其创始人有过深入的对话(可以点击此处查看我们当时的深度访谈文章《若饭创始人邵炜访谈:我们怎么定义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未来又要去哪里?》)。


食品消费品行业有值得关注的报告

CBNData联合天猫发布《休闲零食新趋势报告》,揭示2020年线上零食市场发展五大趋势,指出“玩趣”成为线上零食发展下一个突破口

信息来源:CBNData


2019年12月31日,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发布了《休闲零食新趋势报告》,分析了线上零食品类发展趋势、消费者画像及消费行为偏好洞察。

 

除了对淘宝&天猫体系的零食消费进行宏观层面的解读外,报告重点探讨了休闲零食市场发展的五大趋势:玩趣零食、严选品质、功能零食、农货国潮、儿童零食。

             

其中,报告重点对“玩趣零食”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指出在既要好吃、又要好玩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休闲零食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下,“玩趣”已经成为线上零食品类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具体来看,基于90、95后的消费特点,报告“玩趣零食”的机会点拆分为 “长大的童趣”、“盲盒开箱趣”、“零食玩乐趣”、“IP联名趣”四个方面。

            

报告指出,“长大了的零食”具有明显的拉新作用,容易引起90后、95后消费者的共鸣,其中性价比和趣味性是消费者的主要卖点。“长大了的零食”体现在零食产品本身及零食包装的设计(巨型包装零食)。

              

随着“盲盒”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风行,“开盒”的乐趣也从模玩圈走进了零食界。报告显示,2019年9月以来,盲盒零食的销售出现了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品牌迅速推出盲盒款。其中,饼干、膨化食品、糖果、果冻、布丁成为盲盒零食的主要类型。

               

在消费者对“好吃又好玩”追求下,品牌通过异型零食、趣味包装、新奇吃法以及趣味玩具等形式进行创新,其中糖果、果冻、布丁为食玩类型最主要的细分品类,占到四成以上;饼干、膨化食品、海味即食等产品也增长迅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2019年IP联名零食呈现爆发式增长。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IP联名零食销售额增长超过7倍,购买人数为上一年的11倍。90后、95后成为推动零食IP联名的主要力量,其中90后偏爱明星类IP联名,95后偏爱游戏类IP联名。

              

报告也揭示了一些知名的零食IP联名案例。其中,颐和园、全职高手、ugg、国家宝藏、剑网、故宫、漫威、HelloKitty、上下、旅行团乐队位列2019年IP联名零食的销售榜TOP10,背后的品牌包括陶陶居、洽洽瓜子、稻香村、三只松鼠、李子柒、乐事、星巴克、格力高等。

 

关于这份报告的更多信息,可以登录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官方网站查看、下载。



一些有趣&值得关注的新产品


  

△ 

近日,瑞幸咖啡发布了一条挂耳咖啡产品线——瑞幸精品挂耳咖啡(原产地系列),强调选取100%阿拉比卡咖啡豆,通过Q-Grader(国际咖啡品质鉴定师)品质把控,并在研磨、烘焙、氮气包装等环节突出产品品质,目前共有热带花园、耶加雪啡、云南普洱、危地马拉新东方、西达摩、巴布亚新几内亚天堂鸟花园等6种风味。当前该挂耳产品已经在瑞幸咖啡官方小程序、京东旗舰店和天猫旗舰店上架,其中天猫零售价为25.9元/10g*6袋。(信息来源:瑞幸咖啡官方微信公众号&天猫旗舰店)

       

近日,统一上线了一款低酒精的米酒风味饮料「千摆渡甘酒」。「甘酒」是日本的一种传统饮品,具有一定的营养功效,富含氨基酸,被称为「可以饮用的点滴」。统一这款产品也宣称采用日本进口清酒酒糟、米曲双重发酵。值得关注的是,「千摆渡甘酒」酒精含量≤0.5%,是一款低酒精度的饮料。该产品目前已在统一天猫旗舰店上架,售价119元/180g*12瓶。(信息来源:统一天猫旗舰店)




更多FoodPlus文章精选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如果喜欢FoodPlus的文章

请点击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