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冷战期间的国际贸易大博弈(下)

2018-03-02 北山浮生 北山浮生谈古论今

上一篇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面对日本产业崛起对自身的挑战,亲手撕毁了自己制定的自由贸易规则,二战结束仅仅三十年之后,世界贸易战硝烟再起。


但关贸总协定毕竟为全球贸易树立了自由贸易的大框架,打破了国家间的藩篱。在逐利天性驱使下,原先聚集在美国的资本一定会流向综合成本更低的地方。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本国产业的步步衰退,美国还是步英国的后尘,逐步走上了制造业空心化以及过分倚重金融霸权之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与石油美元的出现,对于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和金融霸权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该体系的实质是美国基于黄金储备发行美元,各国则以美元为储备,发行本国货币。各国实际上丧失了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力,各国货币沦为美元的兑换券。


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是美国掌握大量的黄金储备。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在当时看来,布雷顿森林体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悖论:


在黄金生产必然陷入停滞的局面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必然陷入严重通缩,美元必将被各国抛弃;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则美元信用透支,黄金储备不足以兑付导致美元持续贬值,最终也会导致体系崩盘。


也就是说,无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导致体系的崩盘。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走向崩溃。


当经济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这一悖论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者、前财政部长特别助理哈里·怀特的苏联共谍身份已经曝光,并且怀特本人已经去世多年,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否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木马计?”成为一个永远的迷。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提出者哈里·怀特

(设计台词:对不起,其实我是一个卧底)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则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的到来。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结束了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长期存在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内矛盾严重激化,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


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上涨。


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美国没有了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紧急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更要命的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国际贸易大幅下滑,失业率上升,国际左翼运动风起云涌,掀起一轮高峰。这不禁让人想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状况。如果美元秩序就此崩溃,也许世界又会重新走上高筑贸易壁垒并最终走向世界大战的老路。


危急时刻,尼克松上台成为美国第37任总统,成为挽救大厦于将倾的“中兴之主”。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美国连续两次在中国手中吃瘪,尼克松认识到,继续陷在越南只不过让美国把血流干而已,徒劳无益,必须立即止损。


美国总统尼克松


他成功说服华尔街同意美国摆脱越战并与中国修好,中国倒向西方阵营使得美国摆脱了战略窘境,美苏之间攻守之势逆转,并为苏联的最终垮台埋下了伏笔。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的金本位而将美元直接与国际石油挂钩,修复了美元岌岌可危的国际地位。


从此,美元的发行不再受黄金储备的束缚,成为真正的金融霸权。


如果不是尼克松的这两板斧,美国很有可能崩溃在苏联之前。当时,一些政治经济学者已经开始公开讨论美国模式的失败,日本模式才是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尼克松除了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之外,更是美国的“大救星”。


然而,这两项措施对于美国来说都是“双刃剑”,在帮助美国摆脱眼前的危机的同时,给美国埋下了长远的祸根。


将中国纳入西方阵营,使得三十年来经济被封印的中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并在若干年后成长为美国最可怕的对手,可能也是美国的最终掘墓人。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开放得太早,教育体系和工业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西方资本和思潮蜂拥而至,可能中国真的就“全盘西化”,国民经济命脉被外国资本控制,成为另一个“拉丁美洲”,再无独立自主发展的可能。如果开放得太晚,就无法赶上欧美即将展开的去工业化大潮,通过承接工业化转移得到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恐怕也会在内外矛盾夹攻下崩溃。


如果视野更加开阔一些,回顾从英国点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火花,到目前的历史进程,就会发现,中国正好是处于工业化巅峰状态的情况下,迎接即将到来的智能革命,中国因此获得了超越其他所有国家的空前的发展机遇。


智能革命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的性质都不同,将导致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历史在这里迎来一次关键的拐点。


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对人手的延伸,虽然极大提高了生产率,但不能完全代替操作工人;而智能革命则是对人脑的延伸,必将完全代替高重复性的简单劳动,从而完全代替操作工人。


在智能革命之前,工业化国家总会碰到生产力价格上涨的瓶颈,而本国人口数量有限,无法覆盖越来越复杂的产业分工,而不得不开启产业转移浪潮,转移一部分低端产业,从而迎来去工业化阶段。智能革命将会导致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大幅降低,产业转移浪潮从此终结。


中国的人口有14亿,相当于目前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数的总和,按照目前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人口足以覆盖所有的产业分工,甚至还有不少富裕。智能革命将会代替越来越多的人类劳动,中国向外转移产业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在不久的将来,其他国家就会面临一个可怕的事实:中国的工业生产力足以提供满足全世界需求的产品,而且中国具有全世界门类最全的工业体系和最发达的基础设施,最为庞大和便利的单一市场,创业机会最多,而综合成本最低,在中国做到第一,就意味着世界第一。


因此长远来看,任何国家的任何产业也无法与中国相抗衡,必将被中国一一蚕食。因此中国就会成为一个全球产业的“黑洞”,只进不出,吞噬一切。想活得好就只要有一条路可走:加入它!


如果中国工业化进程更早一些,目前中国像美国一样已经处于去工业化状态,就很难无缝切换到智能革命带来的产业升级中;如果中国还在承接工业转移的过程中,则智能革命将会打断因劳动力价格上涨造成的产业转移浪潮,使得工业化的难度大幅上升,甚至难以逾越瓶颈。


历史必将证明,工业化这东西关键是踩准节奏,早了晚了都不好。而中国恰好走了狗屎运,不早不晚刚刚好。


石油美元的出现,使得原来可以支持美元坚挺的美国工业——哪怕是军工产品,变成了脱离国民劳动且远离本土的资源产品(石油)。这样一来,美元的坚挺与美国的工业实力再无直接关系,而是依靠国际大宗消费品石油的采购以美元结算,及由此造成的世界对美元的短缺性需求。


从财富形态上说,今后支持美元的就不是国民劳动,而是旨在保证石油采购美元结算的一系列手段,其中的关键是对产油国的各种控制,例如暗杀颠覆、颜色革命和战争。美国的发展重心日益从国民劳动移至美元的世界需求上,其结果美国政府就从美利坚民族的政府,异化为给华尔街“打工”并任由“财政悬崖”摆布的买办集团。美国也从一个正常的产业立国的国家逐渐转变为寄生性的金融帝国。


虽然冷战期间苏联是美国的头号对手,但是在国际贸易这一领域,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自成一体,和西方是相对绝缘的。美国一方面要应对苏联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要对付阵营内部的挑战者。正如当今世界的贸易秩序是中美欧的“三国演义”,倒退五十年,则是美日欧三方博弈。


对于美国的遏制,中国的应对策略是通过一D一L倡议,打造广泛的命运共同体。当年的日本则是通过拉拢欧洲作为“利益共同体”,来应对美国的打压和提防。


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篇:美日德之间的国际贸易攻防战




《血月系列》前文链接:


“血月现,乾坤变”到底是真是假?

达沃斯上演“三国杀”说明了什么?——“血月”之二

中国居然被称为“帝国主义”,这件事背后,隐藏一个大秘密

穷极生变!欧洲的”海贼王”时代——血月之四

引发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居然是这个?

工业化时代,成也自由,败也自由?

华夏文明才是自由主义的始作俑者?

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是否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冷战期间的自由贸易大博弈(上)

冷战期间的自由贸易大博弈(中)



另附:本公众号此前连载过的《惊心动魄的中共情报战》的开篇,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谍战的故事……


金融体系中暗藏真实的谍战


熟悉现代金融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饭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会议旧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其设计者,当时的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美国代表团成员:财长摩根索(前排右二),怀特(后排左一);后排左二为后来的财长文森,左三为后来的国务卿艾奇逊。


这次金融会议历史意义极为重大,事实上决定了战后至今的世界金融格局。在这次会议上,实际上有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来自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核心内容是由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世界货币,货币的分配份额按照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另一个就是“怀特计划”,核心内容是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各国政府可以按照35美元等于一盎司的固定比价,随时向美国用美元兑换黄金。各国货币的汇率严格与美元挂钩,上下浮动不超过1%。


凯恩斯计划的实质,是英美分享世界金融霸权,而怀特计划则是美国独占世界金融霸权。


美国通过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霸权意识猛然醒悟,同时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美国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额的一半以上,对外贸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实力极速膨胀、踌躇满志的美国人,显然不愿意与已经显著衰落的前霸主英国分享金融霸权,对于世界金融霸权势在必得。


最终在美国代表的主导下,怀特计划力克凯恩斯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体方案。这也标志着世界金融霸权正式交到美国手里。失去金融霸权之后,历经两百年辉煌的大英帝国,最后一缕余晖也黯淡下去,“日不落帝国”迅速走向分崩离析。掌控世界的权杖,也是历史性地首次交到欧亚大陆之外的其他国家手中。

怀特(左)与凯恩斯


从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就可以看出,二战还没有结束,资本主义国家就已经在迫不及待地重新分割战后的世界。在会议召开的一个月前,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实施登陆作战计划。会议召开之时,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战况进入了僵持状态。在会议召开一周后,美军最精锐的第3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巴顿将军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美军全力以赴,对德军阵地发起猛攻。很显然,美国代表此时已经在谈判桌上,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大获全胜,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令美国人感到震惊和不安的是,仅仅在4年后,变节的苏联间谍招认,怀特先生其实是一名高级苏联间谍。1948年8月13日,怀特出现在“非美活动委员会”听证会上,他否认所有指控,慷慨陈词“他对个人自由、民主、平等机会等美国价值观的信仰”。最终委员会大部分成员相信怀特的辩解。


怀特为自己的“忠诚”所做的捍卫使他精疲力竭,3天后不幸病逝,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忠诚的赞歌”。


哈利·怀特


由于当时还发生了著名的“希斯间谍案”(希斯是前国务院官员,曾以罗斯福顾问身份出席雅尔塔会议——编者注),以及苏联刺探美国原子弹计划的间谍案,怀特事件很快被人们忘记。但在他去世4年后的1952年,总统大选又开始上演美国两党之间的互相攻讦拆台的传统戏码,共和党大肆造势怀特“通俄门”。1953年上台的共和党政府高官,甚至公开指责杜鲁门包庇“间谍怀特”。


如今共和党成天被“通俄门”困扰,也是“风水轮流转”啊!


怀特的身份此后成为了一个历史疑团。直到几十年后随着苏联的绝密档案的逐步披露,怀特的身份终于得到确认,他真的是一名苏联间谍!据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报道,1934年到美国财政部后,怀特很快编织了一张为苏联服务的地下网络,开始了危险的“鼹鼠生涯”。


他提出的“怀特计划”,虽然从客观上让美国攫取了世界金融霸权,但是他的初衷,是为了搞垮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体系,而为苏联计划经济的扩张铺平道路。虽然怀特亲手创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但他暗地里瞧不起自己所创建的这一体系,并认为它最终会被苏联及其盟国的计划经济赶超。新发现的怀特撰写的题为《政治经济的未来》笔记,还勾勒了一个战后世界,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将取代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模式。怀特坚持认为西方已经妖魔化苏联,他渴望美国同其共产主义对手组成一个强大的联盟,从而创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哈里·怀特死于1948年,当时在西方,确实有很多人持这种看法。1997年,美国国会一个跨党派委员会做出结论:“在国务院工作的希斯的共犯似乎已经找到,如财政部的怀特。”


怀特的间谍生涯长期难以得到确认,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怀特自始至终没有从苏联间谍机构那里拿到一分钱报酬,他甘心做间谍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获得来自苏联的金钱,而是源自他理想的驱动,也就是俗称的“自干五”。美国人很难理解,一个人怎会不为金钱利益,干冒奇险?


二是怀特的工作确实都是为美国利益服务,他的最大贡献布雷顿森林体系,毫无疑问地确立了美国的金融霸权,这样一个人明明是国家功臣,说他是间谍,谁信?


当时,谁也看不透怀特的真实用意。怀特包藏的“祸心”,在若干年后被一位名叫罗伯特·特里芬的美国经济学家发觉,他在1960年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两难悖论,根本无法长期维系。坚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后果将是耗光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元体系走向崩溃,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的对比


也正是在这一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低于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1968年3月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尼克松在这一年宣布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石油挂钩,诞生了所谓的“石油美元”。虽然石油美元使得美国的金融霸权进一步增长,但是怀特计划确确实实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美元危机的爆发,严重伤害了美国经济。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石油美元揭开了美国大举去工业化的浪潮,使得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基石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又何尝不可以看做是“怀特计划”的后续效应呢?(虽然怀特本人应该是看不到这么远)


由此可见,怀特先生可能算是有史以来,对共产主义事业贡献最大的一名间谍,他让美国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吞下了遗祸终身的“糖衣毒药”。美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困境,都跟他当年的计划脱不开干系。他那曲“忠诚的赞歌”,真的不是为星条旗而谱写,而是向画着镰刀锤子的红旗而歌唱。


从上面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美苏当年秘密战线的较量,是多么波澜诡谲,惊心动魄。在中共的历史上,谍报战线发生的故事同样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涌现出许许多多“忠诚的赞歌”。


欲观看更多关于情报战的精彩内容,请移步 本公众号菜单——更多精彩——情报战



注:文章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来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相关权益事宜请尽快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内鬼”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居然会导致亡国?——知春路风云录之七

特朗普减税,中美命运对决时刻加速到来?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一带一路与《战狼》:中华觉醒的两个符号

《建军大业》没有告诉你:为何当初的革命同志会反目成仇?

从2017回望1927: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宋江为何造反?我们都被《水浒传》骗了!

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历史的轮回?

东方“罗斯柴尔德”是如何灭亡一个帝国的?

寒门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得感谢一个山西女人

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居然跟一个山西商人有关?

荷兰的“东林党”如何以人民的名义把强大帝国玩残的?

被难民摧毁的文明帝国


赞赏请扫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